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机体的稳态与免疫学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机体的稳态与免疫学案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机体的稳态与免疫学案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机体的稳态与免疫学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机体的稳态与免疫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机体的稳态与免疫学案,共22页。
    建网络 理考点
    查易错 清盲点
    1.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2)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4)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5)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淋巴因子不仅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可以和抗体一样将抗原清除。(×)
    (2)抗体产生于浆细胞内,但抗体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3)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一样,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4)只有体液免疫才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不存在二次免疫。(×)
    (5)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之所以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是因为在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扫边角 补漏点
    1.教材必修3 P3“相关信息”:我们不常参加体力劳动,假期帮父母割草时,很容易手上磨出“水泡”甚至会出现“血泡”,那么“水泡”、“血泡”中的液体成分是什么呢?


    【答案】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为组织液,血泡的液体成分则有血液、组织液、淋巴。
    2.教材必修3 P5“文字信息”: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答案】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3.教材必修3 P35“图解信息”: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答案】 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4.教材必修3 P36“文字信息”:溶菌酶杀菌一定为第二道防线吗?


    【答案】 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5.教材必修3 P38“旁栏问题”:说出接种疫苗不可以预防所有传染病的原因。


    【答案】 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有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是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
    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和稳态
    eq \a\vs4\al(主干知识·整合)
    1.明确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三个“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
    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尿素等。
    ②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
    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2)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
    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②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血液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缓冲反应。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2.内环境及稳态调节机制
    3.组织水肿的原因
    eq \a\vs4\al(高考真题·探究)
    1.(2022·广东卷)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解析】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22·湖南卷)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 ℃。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 ℃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________。
    (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炎热的环境中时,皮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中的毛细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同时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此时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 ℃。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 ℃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上移,但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仍然相等,因此,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3)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组为空白对照,发热家兔模型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乙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盐水溶解的A溶液,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因此发热家兔模型会退热;丙组是加了等量生理盐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现退热现象,说明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丁组小鼠出现发热症状,由于要探究M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丙组相比,丁组的处理是①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损毁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后,M不能起到调控体温的作用。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答案】 (1)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
    (2)上移 增加
    (3)①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②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 ③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eq \a\vs4\al(考点集训·过关)
    1.(2022·广东潮州期末)血浆渗透压是血浆的主要理化性质之一,对于保持细胞内外和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的多少
    B.花粉过敏会导致局部血浆渗透压与组织液渗透压的比值变小
    C.人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使渗透压保持固定不变
    D.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解析】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所以花粉过敏会导致局部血浆渗透压与组织液渗透压的比值变小,B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而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的,D错误。
    【答案】 B
    2.(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运动员通过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处于寒冷环境中,下丘脑直接感知外界温度变化并形成冷觉
    C.运动过程中血钠含量降低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会下降
    D.神经系统可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如果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A正确;处于寒冷环境中,直接感知外界温度变化的是感受器,形成冷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当血钠含量降低时,使膜电位差变小,神经兴奋性降低,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细胞代谢需要消耗葡萄糖),肾上腺素可提高血糖浓度,神经系统可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也参与血糖含量的调节,D正确。
    【答案】 B
    3.(2022·北京海淀模拟)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发热。下图为疫情防控期间,某家庭各位成员的日体温监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的日变化随性别、年龄发生变化,不能维持稳态
    B.若炎症导致持续高热,则会破坏人体的稳态,危及生命
    C.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散热,下丘脑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
    D.体温调节过程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解析】 由图可知,孩子、母亲、父亲的日体温变化不同,说明体温的日变化随性别、年龄发生变化,但三者的体温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能维持稳态,A错误;持续高热,机体自我调节能力变差,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严重时危及生命,B正确;发热时,产热>散热,交感神经兴奋,减少散热,但冷觉感受器为皮肤,不是下丘脑,C错误;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而不是分级调节,D错误。
    【答案】 B
    4.(2022·福建三明一中模拟)肾内集合管细胞膜上具有AQP2、AQP3、AQP4等多种水通道蛋白。抗利尿激素(ADH)会通过调控AQP2的数量来调节水的重吸收,有关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体液成分,a、b表示囊泡的不同转运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中属于内环境的有________;集合管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有效防止了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某种刺激”引起尿量减少,则该刺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ADH的释放量将________,并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X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据此推测X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水分子通过AQP快速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集合管细胞中,AQP2与分泌蛋白都能通过囊泡进行转运,它们在囊泡的位置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正常人一次性快速饮用1000 mL纯净水,b过程将会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4)若人体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尿量超过3 L/d,则可能患有尿崩症。据图分析引发人体尿崩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解析】 (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由题图可知,①是集合管细胞内液,②是集合管细胞外液,即组织液,③是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即血浆,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因此图中②③属于内环境。集合管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有效防止了②组织液与(集合管内的)原尿的混合。(2)图中“某种刺激”应该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元,促进其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抗利尿激素与集合管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引发新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尿量减少,所以此过程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调节中枢、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等作用。(3)如图所示,水分子通过AQP(通道蛋白)快速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分泌蛋白最终要分泌到细胞外,所以分泌蛋白是被囊泡包裹着的,据图分析可知,水通道蛋白位于囊泡膜上。b过程是AQP2水通道蛋白从细胞膜上脱落下来,用于减少水分的重吸收,若正常人一次性快速饮用1000 mL纯净水,集合管的重吸收会减弱,所以b过程将会增强。(4)据图分析,引发人体尿崩的原因有:①下丘脑的损伤导致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不足,②自身产生的抗体与ADH受体特异性结合或ADH受体含量减少,导致集合管细胞对ADH不敏感,③控制合成AQP2的基因表达受抑制,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减少,④含AQP2的囊泡上无法定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特定位置,⑤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以囊泡形式脱落。
    【答案】 (1)②③ 组织液(②)与(集合管内的)原尿的混合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增加 糖蛋白(或蛋白质) 下丘脑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调节中枢、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3)协助扩散 分泌蛋白是被囊泡包裹着的,而水通道蛋白则位于囊泡膜上 增强
    (4)①下丘脑的损伤导致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不足;②自身产生的抗体与ADH受体特异性结合或ADH受体含量减少,导致集合管细胞对ADH不敏感;③控制合成AQP2的基因表达受抑制,导致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减少;④含AQP2的囊泡上无法定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特定位置;⑤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QP2以囊泡形式脱落(答案合理即可)
    考点2 免疫调节
    eq \a\vs4\al(主干知识·整合)
    1.关注免疫调节中的3个“三”
    (1)免疫系统三类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免疫防卫、免疫监视、免疫清除。
    2.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过程
    (1)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也几乎完全丧失。
    (2)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3)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温馨提示] (1)细胞分裂和分化情况: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识别抗原问题: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3)结构与功能问题: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受体)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反应
    eq \a\vs4\al(高考真题·探究)
    1.(2022·全国甲卷)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
    (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__。
    【解析】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其中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体液免疫过程中,只有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再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记忆细胞可以在病毒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机体,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使抗体浓度激增。(4)分析图示可知,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多,故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接种疫苗时可多次接种,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1)胸腺 浆细胞
    (2)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病毒再次感染时,机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多次接种
    2.(2021·河北卷)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___。
    (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发机体的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
    (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
    (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水疱中的液体应该为渗透压失衡造成的组织液聚集在皮肤下形成的,主要还是来自组织液。(2)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清扫、阻挡异物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VZV从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呼吸道黏膜受损者,会失去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阻挡和黏液的吸附作用,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故更易被VZV感染。VZV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被其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3)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4)易感人群接种Var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VZV的作用。(5)初次接种疫苗后,体内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由于记忆细胞的存在,追加第二剂时,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因此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产生抗体的数量多、速度快。
    【答案】 (1)组织液
    (2)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 特异性 靶细胞
    (3)过敏 防卫
    (4)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5)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再次接种VarV后,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eq \a\vs4\al(考点集训·过关)
    1.(2022·西藏拉萨中学模拟)接种新冠疫苗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通过化学等方法直接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活性部分,这种疫苗需要接种两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剔除了腺病毒中与复制相关的基因,将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的基因插入进去制成的疫苗。下列关于体内发生的免疫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增强免疫效果,腺病毒载体疫苗至少需要接种两次
    B.最先感受到两种疫苗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C.可通过检测体内是否含有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确定接种是否成功
    D.接种疫苗是抵抗新冠病毒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解析】 为了增强免疫效果,病毒灭活疫苗至少需要接种两次,腺病毒载体疫苗可以合成相关蛋白质,不需要接种两次,A错误;吞噬细胞可以位于人体第二道防线,故最先感受到两种疫苗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B正确;如果接种成功,机体可以通过人体免疫产生相应抗体,故可通过检测体内是否含有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确定接种是否成功,C正确;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D正确。
    【答案】 A
    2.(2022·山西吕梁一模)免疫检查点分子是免疫系统中起抑制作用的调节分子,通过控制免疫应答的时间和强度而使组织损伤最小化。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于免疫细胞上,将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使机体无法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检查点分子对于维持自身正常免疫反应有积极作用
    B.免疫检查点分子使机体不容易患自身免疫病
    C.免疫检查点分子可能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
    D.免疫检查点分子可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解析】 免疫检查点分子是免疫系统中起抑制作用的调节分子,通过控制免疫应答的时间和强度而使组织损伤最小化,据此可推测,免疫检查点分子对于维持自身正常免疫反应有积极作用,A正确;免疫检查点分子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起着抑制作用,而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据此可推测,免疫检查点分子可使机体不容易患自身免疫病,B正确;题中显示,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于免疫细胞上,将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使机体无法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肿瘤细胞的清除是通过T细胞的作用完成的,据此可推测,免疫检查点分子可能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C正确;免疫检查点分子可能会使机体无法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导致肿瘤细胞免于效应T细胞的攻击,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存在不具有抗肿瘤的作用,D错误。
    【答案】 D
    3.(2022·河北模拟)MHC是分布于人体细胞表面的一组特异糖蛋白分子。MHC分子有两类,Ⅰ类分子(MHCⅠ)位于一般细胞表面,Ⅱ类分子(MHCⅡ)主要位于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吞噬细胞可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启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白细胞介素是一类淋巴因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人MHCⅠ不同,推测免疫细胞可通过MHCⅠ识别外物,对自身细胞不予侵犯
    B.T细胞可激活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效应T细胞可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C.MHCⅡ主要位于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该类细胞的基因数量会比机体其他细胞的基因数量要多
    D.B细胞的活化除需要抗原刺激外,还需要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Ⅱ的作用
    【解析】 MHCⅠ因人而异,是机体区别自己和非己的重要糖蛋白,A正确;由图可知,T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Ⅱ作用于效应T细胞和B细胞,其中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可使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所含有的基因数量相同,C错误;如图可知,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信号1是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信号2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Ⅱ)的作用,D正确。
    【答案】 C
    4.(2022·陕西安康一模)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降低新冠肺炎发病率和重症率的有效手段。新冠疫苗的种类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等。2021年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批准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的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家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新冠病毒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______________。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摄取后,能被__________(填细胞器)降解。
    (2)控制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的过程中,T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能与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最终被________细胞吞噬消化。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注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保护效力。
    【解析】 (1)新冠病毒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死亡以及被病毒侵染的细胞。(2)T细胞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也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3)治疗药物能与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注射的目的是提高抗体浓度,使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增多进而免疫功能增强。
    【答案】 (1)皮肤、黏膜 溶酶体
    (2)胸腺 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3)吞噬 提高抗体浓度,使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增多
    1.(2021·河北卷)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2.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人体稳态失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寒冷环境中尿液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寒冷环境下出汗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
    4.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
    5.与未免疫的机体相比,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入侵后,病情较轻,或不发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已经免疫的机体,体内有能识别抗原的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断病原体入侵或杀死病原微生物,从而使病情较轻,或不发病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①______________
    发热
    类型
    初次免疫
    二次免疫
    体内记忆细胞
    免疫前无
    免疫前有
    效应B(T)细胞的来源
    B(T)细胞的增殖分化
    B(T)细胞的增殖分化、记忆B(T)细胞的增殖分化
    特点
    反应慢、反应弱
    反应快、
    反应强
    曲线图

    相关学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学案含答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p2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免疫调节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免疫调节学案,共2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学案,共3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