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后,以你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B.2HI(g)H2(g)+I2(g)达平衡后,增大压强使颜色变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在盛有一定量NO2的注射器中,向外拉活塞,其中气体颜色先变浅再变深,甚至比原来深
D.对于已达平衡的体系,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不可能出现υ正增大,υ逆减小的情况
【答案】A
【详解】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所以改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故A正确;
B. 2HI(g)H2(g)+I2(g)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但各物质的浓度增大使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
C.在盛有一定量NO2的注射器中,向外拉活塞,容器体积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减小,混合气的颜色先变浅,后由于压强减小,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方向移动,但达到平衡后二氧化氮浓度仍然小于原平衡的浓度,所以混合气的颜色后变深,但比原来浅,故C错误;
D. 如果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会导致υ正增大,υ逆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A。
2.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1molH2完全反应放出akJ热量.已知:
(a、b、c均大于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键和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键所需能量
C.断开键所需能量约为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答案】B
【详解】A.已知H2和I2燃烧生成2HI是一个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正确;
B.已知H2和I2燃烧生成2HI是一个放热反应,断开键和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键所需能量,B错误;
C.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则有:-akJ=bkJ+ckJ-2E(H-I),则2E(H-I)=(a+b+c)kJ,断开键所需能量约为,C正确;
D.由于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和,2molH2不能完全反应,故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D正确;
故答案为:B。
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pH一定为12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答案】B
【分析】根据题中水的电离平衡可知,本题考查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运用水的离子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分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NH3 ·H2O是弱碱,抵制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 c(OH-)增加,A项错误;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酸性增强,c(H+)增大,K w可能变,温度不变时,才不变,B项正确;
C.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12 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pH不一定为12,也可能是2,C项错误;
D.将水加热, K w 增大,pH也变,呈中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25 ℃时, K w =1×10-14,此时纯水电离出的c(H+)= c(OH-)=1×10-7 mol/L;
100 ℃时, K w =1×10-12,此时纯水电离出的c(H+)= c(OH-)=1×10-6 mol/L。
4.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难溶电解质
颜色
白色
黑色
黑色
已知:;常温下,几种难溶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常数如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中浊液生成的原因是:
B.a中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C.实验②和③生成黑色沉淀,可用相同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D.若将实验③中CuSO4改为溶液,白色沉淀仍可以转化为黑色沉淀
【答案】C
【详解】A.①中发生反应,溶液变浑浊,A正确;
B.a浊液含有沉淀,存在溶解平衡:,B正确;
C.实验②产生黑色沉淀的反应为:,实验③产生黑色沉淀的反应为:,C错误;
D.滴加硫酸亚铁溶液,试管B中,,所以,白色沉淀可以转化为黑色沉淀,D正确;
故选C。
5.《科学美国人》评出的2016年十大创新技术之一是碳呼吸电池,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已知草酸铝[Al2(C2O4)3]难溶于水。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42--2e-=2CO2
C.每生成1molAl2(C2O4)3,有6mol电子流过负载
D.草酸盐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Al电极
【答案】C
【详解】A、根据题意,此装置为碳呼吸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根据电池原理,正极反应是CO2参与,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故B错误;
C、生成1mol Al2((C2O4)3,以Al进行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2×3=6mol,故C正确;
D、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l电极为负极,因此草酸盐中阳离子向通入含CO2空气一极移动,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般先判断出此电极反应物,如本题根据电池原理所示,正极上通入含CO2的空气,出来只有空气,说明CO2参与反应,然后判断产物,根据装置图,出来的是Al2((C2O4)3,说明CO2得电子后转化成C2O42-,因此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
6.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滴定前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查漏
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D.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读取滴定管的刻度滴定前平时,滴定后俯视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B
【详解】A.用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溶液,滴定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否则会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加,A错误;
B.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带有玻璃塞,因此要查漏;滴定管是准确量取溶液体积的仪器,含有活塞,因此也需要查漏,B正确;
C.蒸馏完毕时,先停止加热,再关闭冷凝水,C错误;
D.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读取滴定管的刻度滴定前平时,滴定后俯视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室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①②③④
A.③ B.④ C.①或③ D.③或④
【答案】D
【详解】室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可能是碱溶液或则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当是碱溶液,则c(OH-)=1×10−3mol∙L−1,c(H+)=1×10−11mol∙L−1,则水电离的c(OH-)为1×10−11mol∙L−1,当若是显碱性的盐溶液,c(H+)=1×10−11mol∙L−1,c(OH-)=1×10−3mol∙L−1,水电离的c(OH-)为1×10−3mol∙L−1,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腐蚀过程中铜极上始终只发生: 2H++2e-= H2↑
B.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
C.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
D.若将该铜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则铁铜均难被腐蚀
【答案】A
【详解】A. 根据图示可知左侧Cu上发生吸氧腐蚀,右侧Cu上发生析氢腐蚀,则两个铜极上的反应是2H++2e-═H2↑,O2+4e-+4H+═2H2O,故A错误正确;B. 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增加吸氧腐蚀介质的电导性,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故B正确;C.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使金属与氧气隔离,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故C正确;D. 若将该铜板与直流负极相连,相当于外界电子由铜电极强制转送给铁,从而抑制铁失电子而不易腐蚀,故D正确。
9.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之间有以下关系,,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之间有以下关系,则,,,则此反应可表示为,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之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A.适量的HCl B.适量的NaCl C.适量的氨水 D.适量的NaOH
【答案】C
【详解】A.加适量的HCl,可抑制铵根离子水解,但Cl-的浓度增大,且大于NH4+的浓度,故A错误;
B.加适量的NaCl,对铵根离子水解无影响,Cl-的浓度大于NH4+的浓度,故B错误;
C.加适量的氨水,抑制铵根离子水解,当溶液呈中性时, 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故C正确;
D.加NaOH,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Cl-的浓度大于NH4+的浓度,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1.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O2H2O(g) ΔH=−285.8 kJ·mol−1
B.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NaOH与醋酸反应的中和热可以表示如下: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 kJ·mol−1
C.已知: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4 kJ·mol−1,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ΔH=−1.9 kJ·mol−1
D.已知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4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222.6 kJ
【答案】C
【详解】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产生H2O为液态,因此氢气的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1,故A错误;
B、中和热是稀强酸和稀强碱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CH3COOH属于弱酸,弱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CH3COOH和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B错误;
C、①C(s,金刚石)+O2(g)=CO2(g),②C(s,石墨)+O2(g) CO2(g) ,①-②得出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 kJ·mol−1,故C正确;
D、1mol甲烷生成C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8mol,则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是890.4/8kJ=111.3kJ,故D错误。
答案选C。
12.室温下,用某浓度NaOH溶液滴定一元酸HA的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入NaOH的体积,纵坐标为所得混合液的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A的浓度为1×10-4mol/L
B.V=10ml时,酸碱恰好中和
C.pH=7时,溶液中c(Na+)>c(A-)
D.实验时可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答案】B
【详解】A.由图象分析可知,c(H+)=1×10-4mol•L-1,由于HA是弱酸,不完全电离,所以HA的浓度为大于1×10-4mol•L-1,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V=10mL曲线出现飞跃,说明酸碱恰好中和,故B正确;
C.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和弱酸反应恰好反应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盐水解显碱性,应选择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不能选择甲基橙,应选择酚酞指示剂,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NH4Al(SO4)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化学、制药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_______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相同温度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的c()由大到小_______(填序号)。
①NH4Al(SO4)2②CH3COONH4③ NH4HSO4④NH3·H2O ⑤NH4Cl
(3)如图1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其中符合0.1mol·L−1 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写字母)。
(4)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答案】(1)由于 NH4Al(SO4)2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2)③①⑤②④
(3)Ⅰ
(4) a c(Na+)>c()>c()>c(OH-)=c(H+)
【详解】(1)由于 NH4Al(SO4)2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2)①NH4Al(SO4)2 、②CH3COONH4、 ③ NH4HSO4 、⑤NH4Cl等溶液中存在:,其中硫酸氢铵存在大量的H+,抑制的水解,浓度最大;NH4Al(SO4)2 中铝离子水解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但抑制程度较小,浓度次之;醋酸铵为弱酸弱碱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四种物质中浓度最小;④氨水为弱电解质,难电离,在这五种溶液中浓度最小,故答案为③①⑤②④;
(3)由于 NH4Al(SO4)2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溶液显酸性,且水解是吸热的,加入促进水解,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因此符合条件的曲线是I;
(4)向100 mL0.1 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点恰好中和氢离子,溶液中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点之后浓度减小,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是a点;在b点,pH=7,溶液显中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铵和氨气,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c()>c(OH-)=c(H+);
14.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B极的Fe发生_______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 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 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③ 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 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 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_______(填“A”“B”“C”或“D”)导出。
(4)用惰性电极电解体积为1L的CuSO4溶液,当阴阳极都产生3.36L(标况)气体时,请问硫酸铜的浓度为_______,若要此溶液恢复到原状态需要加入_______(填选项)。
ACuSO4 BCuO CCu(OH)2 DCu2(OH)2CO3
【答案】(1)吸氧
(2)②
(3) 4OH--4e-=O2↑+2H2O 小于 D
(4) 0.15mol/L C
【分析】由装置图可知,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形成原电池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形成电解池装置,石墨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依此解答。
【详解】(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是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A极上氧气得电子被还原,所以B极的Fe发生吸氧腐蚀,故答案为:吸氧;
(2)①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为阴极,则溶液中Na+向B极移动,①错误;
②A极生成氯气,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②正确;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HCl气体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不是加入盐酸,③错误;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氢气,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依据电极反应计算,由2H++2e-=H2↑得到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电子不能通过溶液,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
(3)①电解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能力大于硫酸根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水和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阳极氢氧根放电,因此硫酸根离子向阳极移动,阴极氢离子放电,因此钾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通过相同电量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小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故答案为:4OH--4e-=O2↑+2H2O;小于;
②电解时,阴极上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钾,气体从上口C放出,则KOH在D口流出,故答案为:D;
(4)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始终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生成3.36L氧气即0.15mol,共失电子0.15mol4=0.6mol;阴极首先是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铜离子完全反应后,氢离子再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生成3.36L氢气即0.15mol,得电子0.15mol=0.3mol,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Cu2+)+0.3=0.6,n(Cu2+)=0.15mol,所以c(Cu2+)==0.15mol/L,由于整个过程中,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Cu和氢气,要使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则加入Cu(OH)2,故选C项,故答案为:0.15mol/L;C。
三、实验题
15.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酸性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部分装置如图),其反应原理及步骤如下:
步骤:①量取,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加水稀释备用。
②取草酸标准溶液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⑧用注射器抽取新装修室内空气.再将注射器气体推入洗气瓶中充分反应.再重复4次。
④将洗气瓶中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⑤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取高锰酸钾溶液)。3次实验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用指示剂______(填字母)。
a.甲基橙 b.酚酞 c.淀粉 d.无需另外添加试剂
(2)量取溶液应用_______滴定管。
(3)下列操作能引起室内甲醛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d.装草酸的滴定管未润洗
(4),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如果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①当加入的溶液体积为,请你写出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式________。
②当加入的溶液体积为,请你写出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
【答案】(1)d
(2)酸式
(3)a
(4)
【分析】用注射器抽取新装修室内空气.再将注射器气体推入洗气瓶中充分反应,根据方程式将甲醛氧化,将洗气瓶中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算出剩余的量,与甲醛反应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V(KMnO4)×c(KMnO4)-V(H2C2O4)×c(H2C2O4)×)mol,则甲醛的物质的量为(V(KMnO4)×c(KMnO4)-V(H2C2O4)×c(H2C2O4)×)×mol,以此解答。
【详解】(1)高锰酸钾本身显紫色或紫红色,因此本实验无需指示剂。
(2)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因此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
(3)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读出的V(H2C2O4)偏小,则所测甲醛浓度偏高,故a正确;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则读出的V(H2C2O4)偏大,所测甲醛浓度偏低,故b错误;
c.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少量的水,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因此所测甲醛浓度不变,故c错误;
d.装草酸的滴定管未润洗,造成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即消耗的草酸的体积增大,即所测甲醛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①加入10mLNaOH溶液,溶质为NaHC2O4,物料守恒c(Na+)=c()+c(H2C2O4)+c(),电荷守恒:c(Na+)+c(H+)=c()+2c()+c(OH-),得到质子守恒:;
②加入NaOH溶液体积为20mL,溶质为Na2C2O4,草酸钠溶液中存在平衡:+H2O+OH-,+H2OH2C2O4+OH-,H2OH++OH-,盐类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因此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16.(1)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为Na2CO3或NaHCO3其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CO32-的性质用纯碱溶液、酚酞试剂、氯化钙溶液,设计了一个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实验方案,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为:
① CO32-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取少量氯化钙溶液滴入酚酞,不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再加入氯化钙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进行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判断原固体是哪一种固体 CO32—+H2OHCO3-+OH— 钙离子和氯离子不会引起溶液显碱性 产生白色沉淀,同时红色变浅,最终褪色 说明Na2CO3溶液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分析】(1)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碳酸氢钠不能;也可以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鉴别;
(2)碳酸根离子水解使碱性,而加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红色变浅,以此说明水解呈碱性;
①CO32-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②氯化钙溶液为中性;
③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碱性降低。
【详解】(1)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碳酸氢钠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2CO3+BaCl2═2NaCl+BaCO3↓,设计实验分别取少量溶于水,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为Na2CO3,无现象的为碳酸氢钠;
或: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进行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判断原固体是哪一种固体。
(2)碳酸根离子水解使碱性,而加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红色变浅,以此说明水解呈碱性,所以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为:用试管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呈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红色变浅并褪去,此时Na+仍存在于溶液中,说明溶液的碱性由CO32-引起,
①CO32-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②取少量氯化钙溶液滴入酚酞,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证明:钙离子和氯离子不会引起溶液显碱性;
③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再加入氯化钙溶液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红色变浅并褪去,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把握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中的步骤、现象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性质差异鉴别物质,(1)中答案不唯一,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四、工业流程题
17.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的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①溶解铝及其氧化物,②___________。
(2)“转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开始10~20min内迅速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不考虑溶液温度变化)。
(3)为除去溶液中的、元素,“转化”后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也可以用___________(从下面四个选项选择)代替。A. B. C. D.氨水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的___________。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浓度为,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
(5)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低于30.8℃
30.8℃~53.8℃
53.8℃~280℃
高于280℃
晶体形态
多种结晶水合物
从滤液⑤中获得稳定晶体的操作1依次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分离出晶体后的剩余液体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滤液___________的位置(填②、③、⑤),其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除去油脂
(2) 生成能催化分解
(3)AC
(4)
(5)冷却至30.8℃~53.8℃结晶
(6) ③ 提高Ni元素的利用率
【分析】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除去Al和其氧化物、油脂;滤饼中含有Ni、Fe及其氧化物;向滤饼①中加入稀硫酸酸浸,得到硫酸镍、硫酸亚铁等溶液;滤渣②中主要为不溶性物质;向滤液②中加入,将氧化成,根据表中数据,再加入NaOH调pH至除去,滤渣③为,滤液③为含硫酸镍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镍沉淀,再溶于硫酸,得到硫酸镍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镍晶体();
【详解】(1)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Al和其氧化物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除去,因油脂属于酯类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而被除去,故填除去油脂;
(2)向滤液②中加入,将氧化成,其反应为,反应生成能催化分解,所以10~20min内迅速减小,故填;生成能催化分解;
(3)“转化”后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元素,根据,可以加、促进水解,生成沉淀,不能使用氨水,引入杂质,故填AC;
(4)根据表中数据,完全沉淀时,,pH=8.7,,的;调pH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根据表中数据,刚好沉淀时pH=3.2, “转化”后的溶液中浓度为,则,,pH=6.2,所以pH范围是,故填;;
(5)根据表中数据,获得稳定晶体,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至30.8℃~53.8℃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填冷却至30.8℃~53.8℃结晶;
(6)分离出晶体后的剩余液体中含有少量,为提高Ni元素的利用率,应循环利用,应该回流到流程中滤液③的位置,故填③;提高Ni元素的利用率。
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