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衡阳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衡阳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衡阳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衡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无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衡阳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3衡阳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年衡阳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
2.测试时量:75分钟、请同学们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答题时间。
3.本卷为试题卷,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从天文学的角度者,该场景是一次“凌日”现象,凌日,通常是指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在地球上的观察者会发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通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 水星、金星 B. 金星、木星
C. 火星、木星 D. 金星、火星
2. 图1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 会导致低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 出现在色球层
C. 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长波通信 D. 有明显的周期性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中平均温度较低的地方,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B错误;一般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A错误;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中断,C错误;一般认为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有周期性,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磁场、大气层): (1)对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 (2)对电离层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其东南部盛行西北风,年降水量395mm。下表为该区2009年4月底灌木覆盖沙丘与裸露流动沙丘不同地貌部位沙地含水量与粉砂黏土(粒径小于63微米)含量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 含水量平均值(%) | 粉砂黏土含量比重(%) | |
迎风坡 | 背风坡 | ||
灌水覆盖沙丘 | 4.87 | 4.40 | 65.95 |
裸露流动沙丘 | 2.37 | 2.68 | 32.77 |
3. 造成裸露流动沙丘迎风坡与背风坡含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背风坡日照面积大,风力弱 B. 背风坡日照面积小,风力强
C. 迎风坡日照面积大,风力强 D. 迎风坡日照面积小,风力弱
4. 导致灌木覆盖沙丘与裸露流动沙丘粉砂黏土含量比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裸露流动沙丘风力搬运作用较弱 B. 灌木覆盖沙丘阻滞风沙作用较强
C. 灌木覆盖沙丘生物风化作用较强 D. 裸露流动沙丘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表,裸露流动沙丘迎风坡含水量较背风坡低,结合已学知识,其原因是迎风坡舒缓,背风坡陡斜,使得迎风坡的日照有效面积大于背风坡,沙温较高;迎风坡风力大于背风坡,日照和风力引起的蒸发作用在迎风坡表现强烈,因此沙丘含水量迎风坡小于背风坡。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读表, 灌木覆盖沙丘粉砂黏土含量比重较裸露流动沙丘高,结合已学知识,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覆盖沙丘植被通过拦截近地面气流中悬浮的粉砂而增加了沙丘中的粉砂含量,B对;裸露流动沙丘与灌木覆盖沙丘相比,风速更快,温差更大,所以风力搬运能力和物理风化作用都要更强,AD错;材料信息“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其东南部盛行西北风,年降水量395mm”提示,该区域主要风化类型为物理风化作用,粉砂黏土不是通过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C错。故选B。
【点睛】风化作用概念: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 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分为三大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化学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可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生物风化作用,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
挪威松恩峡湾(如下图)位于欧洲北部沿海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构成松恩峡湾景观的主体要素所属的圈层是( )
A. 水圈和大气圈 B. 地幔和大气圈
C. 地壳和生物圈 D. 水圈和岩石圈
6. 形成松恩峡湾的主要动力是( )
A. 流水侵蚀 B. 海浪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7. 松恩峡湾景观最突出特点是( )
A. 崖壁陡峭 B. 孤峰林立
C. “V”形谷 D. 岩体破碎
【答案】5. D 6. C 7. A
【解析】
【5题详解】
通过阅读松恩峡湾景观,峡湾景观主体要素主要为岩石和海水,所隶属的圈层主要为水圈和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流水侵蚀多形成河谷(V形谷、槽形谷),A错误;海浪侵蚀多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蚀地貌,B错误;挪威松恩峡湾形成的主要动力为冰川侵蚀,C正确;风力侵蚀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通过观察景观图,松恩峡湾景观的地貌特点崖壁陡峭,A正确;孤峰林立为地表喀斯特地貌特点,B错误;流水下蚀作用多形成V形谷地,C错误;断层处表现出岩体破碎的特征,D错误。故选A。
【点睛】冰川运动过程中,将山谷或河谷侵蚀成为“U”形槽谷。槽谷的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平直而陡立。(槽谷的形成是冰川下蚀和展宽的结果。而地形落差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冰川下蚀能力越大;同样,冰川冰的厚度越大,下蚀力也会越强。松恩峡湾最深处可达1308m),冰期结束后,冰川后退,海水入侵,形成峡湾。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19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
A. 2点前后 B. 6点前后
C. 11点前后 D. 20点前后
9. 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 )
A. 白天多下沉气流 B. 白天多上升气流
C. 夜晚多上升气流 D. 夜晚多下沉气流
【答案】8. C 9. B
【解析】
【8题详解】
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C对,排除ABD。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材料“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及已学知识,白天坡地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B对,A错;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CD错。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原理,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高空形成低气压;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下列左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右图为某河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影响左图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盛行风向 D. 陆地径流
11. 左图甲地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 寒暖流交汇 B. 河流水注入 C. 冷海水上泛 D. 水温异常高
12. M、N两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小比较及原因( )
A. M较大,大量陆地淡水注入 B. M较小,有寒流流经水温低
C. N较大,有暖流流经水温高 D. N较小,河流注入大量淡水
【答案】10. B 11. C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据图可知,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该海域位于南半球,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故B正确,和海陆位置、盛行风向、陆地径流关系不大,故ACD错,本题选B。
【11题详解】
结合图中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判断,甲地洋流为秘鲁寒流,寒流为离岸流,导致深层冷海水上泛,把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生,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故C正确,该处没有寒暖流交汇,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少有河流注入,不是水温异常造成的,故ABD错,本题选C。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N海域位于亚马逊河入海口,亚马逊河为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淡水注入量大,盐度低,加上受暖流影响,温度高,因而密度小,故D正确,C错;M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没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 有寒流流经水温低,盐度高,密度大,故AB错,本题选D。
【点睛】秘鲁沿岸有强大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该实验设计排水孔主要是为了模拟测量水循环哪个环节的水量( )
A. 下渗 B. 降水
C. 地表径流 D. 地下径流
14. 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A. 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提前 B. 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C. 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更慢 D. 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降水之后,水分不断下渗,当土壤中水分饱和之后,多余的水分会从排水孔流出,这部分水属于地下径流,故排水孔主要是为了模拟测量水循环中地下径流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植被对降水有截留作用,植被覆盖率越大,截留作用越显著,下渗的雨水减少,下渗作用增强会导致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更慢,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滞后,C正确,A错误;且植被覆盖率越大,被植被吸收的水分越多,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会更少,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多,BD错误;故选C。
【点睛】植被覆盖率增加会加强下渗,使地下径流增大,地表径流减小,调节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
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 泥石流 B. 龙卷风 C. 洪涝 D. 滑坡
16. 遇到图所示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 抓住漂浮物漂浮 B. 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
C. 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D. 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则可以分析出防御的主要自然灾害应该常出现在沟谷中,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A正确;桩林坝是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坝体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稳定性,难以防御洪涝和暴雨,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遇到泥石流应迅速提高自己所处地点海拔高度,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B正确。泥石流是水、沙、石混流,抓漂浮物没用,A错误;泥石流力量强大,就地寻找掩体躲藏可能性小,C错误;泥石流速度快,不能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D错误;故选B。
【点睛】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是由泥沙、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混合组成的一种特殊流体。它暴发时,山谷轰鸣,地面震动,浓稠的流体汹涌澎湃,沿着山谷或坡面顺势而下,冲向山外或坡脚,往往在顷刻之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
(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源分布特征。
(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源丰富原因。
(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
(2)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时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的分布特征、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和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从整体分析及特殊分布点分析两大方面回答。读图可以看出,甘肃省太阳能资源整体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最大在1900kW•h/(m2•a)以上;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在1300kW•h/(m2•a)以下。
【小问2详解】
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要从影响太阳能分布的纬度、下垫面、天气等方面分析太阳能状况。纬度:读图可知,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地,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烈;白昼时间长,光照时间长。天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下垫面: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所以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
【小问3详解】
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从提供能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太阳能无污染且可再生,因此,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不仅可以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太阳资源开发力度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的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天气: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日照时数: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量多。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特则是果农、菜农,尤其要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下图示意哈尔滨市2022年10月1日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哈尔滨国庆节当日昼夜温差小的原因。
(2)指出10月4日这一天内低温冻害最严重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当地果农可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低温冻害。
【答案】(1)国庆节当日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产生的地面辐射少,大气获得热量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相对较高,故国庆节当日温差小。
(2)日出前后。理由: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最弱,气温最低。
(3)傍晚果园、菜地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烟雾;塑料膜覆盖;浇水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天气资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国庆节当日为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使得地面辐射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就少了,获得热量少,气温较低;夜晚,云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相对较高,故国庆节当日温差小。
【小问2详解】
日落之后,地面热量收入没有了,持续地面辐射降温,直到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最弱,气温最低。
【小问3详解】
傍晚可以在果园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烟雾,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塑料膜覆盖,可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浇水可以增加比热容,减少降温幅度。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百弄乡位于云贵高原南缘,多断裂构造发育,深洼地广布。当地年降水量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同时该地部分地区还存在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的问题。下图为七百弄乡深洼地发育过程示意图。
(1)描述七百弄地区深洼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七百弄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答案】(1)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壳运动导致岩层裂隙发育;地表水沿裂隙对石灰岩不断溶蚀、冲刷,裂隙拓宽变深,形成洼地;地下河规模扩大,顶部岩层崩塌,形成深洼地。
(2)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地形崎岖,坡度大,地表水流失快;岩石多裂隙,地表水易下渗流失,导致地表径流缺乏;地下水埋藏深,难以利用;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弱。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广西七百弄乡为材料设置试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七百弄乡位于云贵高原南缘,多断裂构造发育,再结合深洼地发育过程示意图,可推测,该地岩层裂隙发育,地表水沿裂隙对石灰岩不断冲刷、溶蚀,裂隙展宽变深,形成洼地;地表水沿裂隙进入地下暗河,地下河规模不断扩大,顶部岩层越来越薄,最终岩层崩塌,形成深洼地。
【小问2详解】
七百弄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损失多;由材料可知,该地地势崎岖,可推测其坡度大,地表水流速快,地表水流失快,流失量大;该地断裂构造发育,可推测岩石多裂隙,地表水易顺着裂隙流失,导致地表水缺乏;该地地下水较丰富,但地下水埋藏深,利用难度大;该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壤易流失,土层浅薄,可推测其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弱,导致该地水资源短缺。
20.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中国人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九曲十八弯,在甘肃省玛曲县拐了第一道弯。该县海拔在3500—3800米之间,黄河从西南入境,从西北流出,蜿蜒前行400多千米,在这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形成了众多曲流。近年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年均输沙量从16亿吨减少到3亿吨左右,黄河水在逐渐变清。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玛曲曲流景观图(图2)和黄河三角洲局部图(图3)。
(1)黄河进入玛曲后,流速减慢,说出此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变化特征。
(2)推测玛曲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3)简述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溯源侵蚀减弱。
(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侧蚀能力强;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长时间保留。
(3)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甚至三角洲萎缩。植被覆盖率提高,黄河含沙量减少,泥沙沉积量减少;海水侵蚀增强。
【解析】
【分析】本题以玛曲曲流为背景材料,考查曲流侵蚀的变化、曲流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覆盖率提高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考查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黄河进入玛曲后,地势变得平缓,流速减慢,河流的下蚀减弱,溯源侵蚀减弱,由于水量大增,河道变宽,河流的侧蚀增强。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曲流主要形成于地形平坦地区,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河流的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道摆动。在地势平坦的高原上河流侧蚀,凹岸形成;凸岸堆积,河流曲流形成;但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凹岸一般不会被切穿,河流曲流得以保存。因此玛曲曲流分布较多。
【小问3详解】
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看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水土流失减轻,黄河携带泥沙减少,导致入海泥沙淤积量减少,加上海水侵蚀增强,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甚至三角洲萎缩。
【点睛】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 影响推瓦村选址的主要因素有, 阴影区域的气压状况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量, 形成松恩峡湾的主要动力是, 松恩峡湾景观最突出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