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堂作业含答案第1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堂作业含答案第2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堂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随着人口增长,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特供】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据下图判断该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中最主要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多生育 D.延长教育年限

    2.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给予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有利于维持其生态平衡

    B.矿区生态环境恢复首先要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再种草植树

    C.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现代化程度又高,所以人均生态足迹的值很小

    3.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国家根据人口普查结果实施了三孩政策,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建国初期人口数量的增长是标准的“J”型增长曲线模型

    B.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

    C.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措施是全面放开生育,不限制生育人数

    D.性别比例不会影响我国人口的出生率

    4.在某山区,伴随人口的增长,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其直接后果不包括   

    A.自然灾害增多 B.土地退化

    C.土壤侵蚀 D.臭氧层破坏

    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只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B.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C.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发展科技解决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关系

    6.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7.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一般不同

    B.与步行相比,开车会减小生态足迹

    C.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大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表明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越多

    8.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越大,人们对环境的影响越小

    B.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

    C.人口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D.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

    10.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态系统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剧增,同时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物种种群的增长规律完全相同

    C.人口过度增长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缺乏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11.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C.量化分析生态足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D.生态足迹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规模

    12.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A.13亿以内 B.16亿以内 C.13.3亿以内 D.14.5亿以内

    13.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已超出环境的承受力

    B.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落后和发展中国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

    C.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口的增长一般不会造成地球的最终毁灭

    D.发展中国家每年人口都有增长,但目前世界人口并未超过自然环境的环境容纳量

    14.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主要对人口总量.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流动人口等数据进行了统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抽样检测来调查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B.根据人口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人口变化趋势

    C.人口普查可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

    15.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常用于治理城市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下图为生态浮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浮床的应用能避免出现赤潮

    B.生态浮床中的植物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D.生态浮床中的植物能抑制某些藻类的生长

    16.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B.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影响和改造着自然,但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科技进步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D.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

    17.利用生态足迹指标可以判断需求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检验供给的可持续性,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可以大于本国的土地面积

    B.生态足迹具有全球性

    C.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耕地面积

    D.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18.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消耗大量自然资源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

    图示中表示了年老个体.青壮年个体和年幼个体的比例,反应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具有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能力。其中年幼个体所占比例远高于年老个体,因此该国的年龄组成处于增长型。

    解答:

    题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组成为增长型,预计在未来人口的数量会大幅度增长,因此需要控制人口增长,防止人口膨胀,A正确。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5.【答案】D

    【解析】

    目前全球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的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解答:

    A.人口增长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只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A错误;

    B.人口增长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完全符合生物种群消长规律,B错误;

    C.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C错误;

    D.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口对耕地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人口增长对粮食.住房的需求增加就需要开垦土地种粮,同时占用耕地建房,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在开垦土地时会破坏原有植被,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从而自然灾害频繁。

    【详解】

    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开垦土地使植被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CD错误,A正确。故选A。

    7.【答案】B

    【解析】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

    解答:

    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一般不同,A正确;

    B.与步行相比,开车会增大生态足迹,增加的部分既包括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森林面积,B错误;

    C. 从青草到牛的能量传递效率仅有10%~20%,牛会排放温室气体,而种植蔬菜会利用CO2,故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大,C正确;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表明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9.【答案】A

    【解析】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个人或地区.国家中所有人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解答: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A错误;

    B.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消耗的资源更多,会增大生态足迹,B正确;

    C.人口负增长时,会出现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C正确;

    D.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环境压力,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D正确。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应用意义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解答: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A正确;

    B.生活方式不同,消耗的资源状况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B正确;

    C.通过生态足迹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C正确;

    D.生态足迹的大小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D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据此答题。

    解答:

    ABCD.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3亿以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解答:

    A.人口普查是对全国所有人口逐一进行调查,并不是采用抽样检测进行调查,A错误;

    B.年龄组成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根据人口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人口变化趋势,B正确;

    C.通过人口普查可对人口总量.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流动人口等数据进行了统计,从而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C正确;

    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避免我国人口出现出现老年化的问题,D正确。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

    淡水受到污染,导致微生物增多,水体中N.P元素增多而导致的水体中大量滋生藻类的现象,同时微生物获得消耗大量的氧气,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导致大量浮游动物死亡,引起恶性循环;而在富营养化的海水中则会导致赤潮出现。

    解答:

    A.生态浮床的应用能避免出现水华,因为赤潮是海水受到污染后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A错误;

    B.生态浮床中的植物与藻类因为争夺阳光和空间而表现为竞争关系,B正确;

    C.图中根系富集的微生物能将污染物生化降解,显然这些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正确;

    D.由于植物与藻类之间为竞争关系,据此可推测生态浮床中的植物能抑制某些藻类的生长,D正确。

    故选A。

    16.【答案】C

    【解析】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解答:

    A.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A错误;

    B.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影响和改造着自然,但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B错误;

    C.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C正确;

    D.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D错误。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具有全球性。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压力。

    解答:

    A.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可知,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可以大于本国的土地面积,A正确;

    B.生态足迹具有全球性,B正确;

    C.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和水域面积,C错误;

    D.生态足迹的值越高,说明人类对资源的需要就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D正确。

    故选C。

    18.【答案】B

    【解析】

    目前全球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的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解答:

    A.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A正确;

    B.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人口增长的情况还与社会制约因素有关,B错误;

    C.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C正确;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如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D正确。

    故选B。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 (2019)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9页。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堂作业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