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4.2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业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942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4.2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业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942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作业含答案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属于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下列不属于酸雨产生的危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2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不属于全球变暖的影响是( )A.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永冻土层融化 C.全球降雨格局改变 D.破坏水体生态平衡2.下列不属于酸雨产生的危害的是( )A.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B.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C.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D.增加短波辐射对各种生物的伤害3.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频发很多都是由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 )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4.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5.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被破坏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 D.②③④6.“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下列有关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饲料中加入“瘦肉精”,人食用猪肉后能降低“高血脂”的发病率②自备购物袋,不用塑料方便袋③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④大力发展、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⑤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7.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温度上升会降低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B.氟利昂可使臭氧量减少,从而降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的强度C.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会危害人类健康D.水土流失的冲积物不属于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8.下列关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增加是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B.我国北方干燥地区不会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C.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D.通过植树造林的措施就可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9.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引起当今世界各种生态危机。下列有关“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三大危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大危机都与O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关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O2的大量减少,CO2的大量增加所致C.CO2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光合作用加强,生物圈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D.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深海中,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10.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11.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1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处理需求与资源的最佳理念。下列生产或生活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捕鱼时将渔网网眼缩小以增加捕鱼的数量B.我国在东海与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C.生活中将可循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以便再利用D.在树林中采摘食用菌时留下个体较小的菌株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全球变暖是温室效应的结果,会引起北方地区干旱加剧、全球降雨格局改变、永冻土层融化及降低农业生产能力等,而水体生态平衡被破坏是酸雨的影响。2.答案:D解析:酸雨不仅能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而且还能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同时还能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A、B、C不符合题意。臭氧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臭氧减少会使短波辐射对各种生物的伤害增加,D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 承受能力。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4.答案:A解析: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可见,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A正确,B、C、D均错误。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的类型。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导致释放的二氧化碳过多,①正确;臭氧层空洞主要是含氟化合物的大量排放造成的,②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降水呈酸性,③错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④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瘦肉精”属于神经兴奋剂,对人体有害,①错;自备购物袋可减少白色污染,②正确;将空调凝结水和雨水收集利用可节约水资源,③正确;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减少火力发电消耗的能源,④正确;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垃圾可能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⑤错误。7.答案:C解析:全球温度上升会使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A错误。氟利昂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会使臭氧量减少,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氟利昂不会降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的强度,B错误。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C正确。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D错误。8.答案:C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CO2大量排放造成的,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C正确;通过植树造林的措施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但如果仍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这一措施不一定能防止全球气候变暖,D错误。9.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是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加造成的,“酸雨”是大气中SO2等酸性气体增加造成的,“臭氧层破坏”是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这三大危机都与O元素有关,A项正确;“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如氟氯烃等,B项错误;CO2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光合作用加强,C项正确;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无微生物的深海,不被分解形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项正确。10.答案:C解析: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及X射线等,保护人类和动物,降低皮肤癌的发病率,A、B正确;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使用,而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的是温室效应,C错误;应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D正确。11.答案:C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气的SO2等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12.答案:A解析:捕鱼时将渔网网眼缩小以增加捕鱼的数量不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符合题意。我国在东海与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生活中将可循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以便再利用和在树林中采摘食用菌时留下个体较小的菌株均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B、C、D不符合题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9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二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