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5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5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第1页
    15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第2页
    15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5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展开

    这是一份15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地震预报,地槽—地台说,几百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震的分布、预报和地槽—地台说~结合2020年相关真题
    一、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地球上差不多天天有地震,但分布不均,有时空分布规律。
    (一)时间分布规律预测题型:据折线/数据图描述某事物时间分布规律?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全世界、一地区或一个地震带,一段时间内为多震的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少震的平静期。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叫地震的周期性或间歇性。如图4-117,全世界,20世纪40年代是7级以上大地震次数最多、最活跃的时期。
    一个地震带又表现为自己特有的周期性。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北带,1915一1933年19年,发生了系列7.8级以上的浅源地震;1934一1951年18年间,整个断裂带平静,1952一1969年这18年间,地震增多,进入新活跃期。答题术语:周期性、间歇性、活跃平静交替。

    一个活动断裂带,活跃期和平静期也交替出现。如甘肃河西走廊断裂带,1920一1954年的25年,海原、古浪、昌马、山丹、民勤先后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但此后一直平静。陕西渭河地堑,881(唐广明二年)一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的606年,未见破坏性地震记载,此后到1570年,转入活跃期,155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月23日发生了空前的8级大地震(震中在今华县);1570年以后又趋平静,极少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同属燕山地震带,相隔297年,存在30设问:说明地震具有周期性的原因?
    0年左右的准周期性,这是地震带的应变积累和释放的过程、即震源机制粘滑和蠕动交替进行的反映。
    (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世界看,有些地区没有或很少地震,有些地区则地震频繁强烈。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

    1.世界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图4-118),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图4-119)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的80%,但面积仅占一半。

    此地震带在太平洋西部大抵从阿留申群岛,向西沿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至日本诸岛、琉球群岛,至中国台湾岛,过菲律宾群岛、伊里安岛,南至新西兰为止。在太平洋东部,大致从阿拉斯加西岸,向南经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在中美有一分支,称为加勒比环)、秘鲁,沿智利至南美的极南端。也是著名火山带,与中、新生代褶皱带(图4-120)和新构造强烈活动带一致。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横跨欧亚大陆,包括非洲北部,大致东西方向,总长约15000km,宽度不一,大陆部分常有较大宽度,并有分支。太平洋地震带外其余较大浅源和中源地震多发生在此。释放能量占15%。
    它西起葡萄牙、西班牙和北非海岸,东经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至帕米尔北边,进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南边沿喜马拉雅山山麓和印度北部,又经苏门答腊、爪哇至伊里安,与环太平洋带相接。这一带也有许多火山,对比图4-118和图4-121,地震带和欧亚新生代积累地质专业名词:地质构造带、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地堑、造山带、板块交界处
    褶皱带(最年轻的造山带)一致。

    (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各大洋的3个地带。
    ①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等至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沿大西洋中脊分布,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
    ②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在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到南印度洋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带相接;西支向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
    ③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起向南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东西二支,东支向东南在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相接;西支向西南在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连。都浅源地震为主。
    (4)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
    地震带的分布,也与板块的分界线一致。

    2.中国地震带的划分从图4-122可以看出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间,多地震(图4-123)。中国地震的空间分布分4区23带,如下:

    (1)华北地区(含东北南部):郯城-庐江带(沿郯庐断裂,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穿越渤海至辽东半岛、沈阳一带),燕山带,河北平原带(太行山东麓),山西带(主要沿汾河地堑),渭河平原带(主要沿渭河地堑)。
    (2)东南沿海地区:沿海带(福建及广东潮汕),台湾西部带,台湾东部带。
    (3)西北地区:银川带,六盘山带,天水-兰州带,河西走廊带,塔里木南缘带,南天山带,北天山带。
    (4)西南地区:武都-马边带,康定-甘孜带,安宁河谷带,滇东带,滇西带,腾冲-澜沧带,西藏察隅带,西藏中部带。
    还有东北深震带(吉林、黑龙江东部)。
    图4-123表明,全国破坏性地震大都聚集于一定的狭长地带,与地质构造有关。如闽粤沿海及台湾带,濒临太平洋西岸,属环太平洋地震带。燕山属于中生代褶皱带,相当活跃。从山东、跨渤海至辽宁海城、营口,因位于郯庐大断裂附近,地震多发,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级大地震。晋、陕、豫交界地带,汾渭地堑,多次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如1303年山西赵城大地震,1695年山西临汾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图4-124)。宁夏、甘肃一带,因存在大断裂,历来地震活动(如1709年宁夏中卫大地震,1739年平罗大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1927年甘肃古浪大地震,皆8级以上)。
    西北部天山、昆仑山,西南横断山,近代断裂上升强烈,喜马拉雅山是最年轻的山脉,新构造运动活动,常有地震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有1902年新疆阿图什大地震,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地震,1931年新疆富蕴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泸定大地震,1833年云南嵩明大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大地震,1973四川炉霍大地震)。
    东北深震带,位于乌苏里江以西、牡丹江-延吉以东,震源深度多500~590km,少数为300~400km,属太平洋深震带,即使震级很大,也不会对地面产生很大的破坏。其余地区的震源深度多在10~20km左右,大地震常造成极大破坏。


    典例
    37.(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图11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6分)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4分)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6分)

    【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解析】考查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貌的成因,金沙江中沙金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详解】(1)注意审题,空间关键词“图示区域”,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根据板块构造说理论可知,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
    (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
    (3)读材料 “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可知,断裂空间分布处金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多沿断裂分布,故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露的空间范围较大。
    二、地震预报
    研究地震,掌握活动规律,以便解决预报、控制和利用问题。目前主要企图是预报。预测前提是认识地震发生过程,包括介质物理性质异变。但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地下深层变化,不同于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不仅复杂,而且有未知存在。人们目前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观测介质的物理化学状态变化,只能在地面上进行物理量的不完善观测,有时这种观测是不完全或不完善的,甚至不能确知相关性。所以地震预测工作进展缓慢。设问:说明预报地震很难的原因?

    目前地震预测研究包括三个方向。地震多发生在地壳中、上层,少数发生在地幔,故研究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特点,称地震地质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地震统计,运用数理方法,得出发生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规律,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称地震统计方向。还有一个方向搞地震前兆,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及其异变,找到征兆,称为地震物理方向。但三个方向都有片面性,必须采取综合观测的方法探索规律。
    地震预报的内容包括发生地点、时间和强度(震级)。分为长期预报(10年或更长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中期预报(数年内)、短期预报(几天到半个月内)和临震警报(24h或几小时内即将发生的地震)。中长期预报是形势估计,可及早做好战略准备,对工、交、水利设计和建设采取防患措施;而短期和临震警报可及早防震、抗震。地震预报有关问题如下:
    (一)地震烈度区划
    一定地区、一定时间(百年)、一般条件下可能遭受地震的最大烈度,称基本烈度①。对大区域的基本烈度进行鉴定,称地震烈度区划。绘制在全国或地区图上,称地震烈度区划图(图4-125)。它具有中长期预报含意。
    设问:编制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有何意义?

    考虑某工程现场的具体地形、地质、地基情况,称场地烈度;根据工程性质、国家要求,对工程建筑采用的抗震设防目标,称设计(设防)烈度。部署经济计划、设计工程,有重要意义。若将基本烈度鉴定偏低,遭受强震会损失重大;若将烈度鉴定偏高,增加不必要的抗震措施,提高工程造价,造成经济损失。编制全国或地区地震烈度区划图,特别是制作地震危险区划图,要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历史地震。
    1.地震地质构造分析
    (1)强震多发于活动性断裂构造上,要搞清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日本神户于1995年发生7.2级大地震,是淡路岛北部的野岛断层和须磨断层发生活动造成。中国自古迄今已记录17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均发生在延伸规模数百千米的强烈活动深断裂带上。中国大陆地区6级以上地震也大都发生在新生代、第四纪活动断裂构造上。断裂构造的下述部位易发地震。
    ①活动断裂带曲折最突出的部位(拐点)外侧,地应力易集中,引起地震。如云南通海、建水、石屏一带,位于弧形断裂拐弯处,地震密集。

    ②活动断裂带的两端(端点)应力较集中,利于促使断裂继续发展,易发地震。如甘孜-康定鲜水河断裂带,全长300km,强烈地震往返“跳动”于从西北到东南两端(图4-126)。两活动断裂带会而不交的地方(交叉点)应力最易集中,常发生大地震。1668年山东莒县-郯城8.5级地震,1679年北京平谷马坊8级地震(图4-127),及河北唐山地震都与交叉部位有关。
    题型预测:读地质图,选出易发地震的点位并说明理由?

    ④活动断裂带的中断部位(简称闭锁段)也是应力容易集中和发生地震的地方。
    (2)强震常发生在新生代形成的或有继承性活动的断陷盆地:盆地一侧或两侧常为活动性断裂控制,盆地深、陡的一侧活动性断裂的断距最大部位,易发地震。这样的地段往往是第四纪或现代沉降中心,沉积厚度最大。从地貌看往往表现最低洼或河流处。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属于此类。
    2.历史地震分析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结合具体地质构造分析,可推断震中的分布地点、总结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预测未来地震震级。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地震带内强震的重复性:中国大陆上有记载的6级以上地震共400多次。有些在同一地震带重复发生,但相隔年数有长有短。地震带内强震的重复常与构造条件有关。如四川炉霍-康定一带曾发生16次6级以上的地震,均集中于鲜水河断裂上。
    (2)强震的填空与填满:在活动性构造带内,有时一段时间内发生许多小震,围绕着一个地震相对平静的空白区,后来这空白区某一部位发生大震,叫填空。图4-128表明1695年山西临汾地震的填空现象,大震前50年内在周围地区发生许多小震,中间形成空白区,后来此处大震发生。

    有时与此相反,某些强震发生前,其未来震中附近,发生多次小震,称地震的填满现象。如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前1484一1555年的72年间,附近发生多次小地震,于1556年大震发生(图4-129)。

    历史地震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参照地震活动期、震级和频度,确定地震危险地段,以区划不同震级及地震范围。
    (二)地震短期预报
    主攻方向是抓住地震前兆。地震的发生,是地壳或更深处的岩石长期受力逐渐变形直至破裂。是长期演变过程,其濒临破裂前,常产生许多相关现象,预示地震将要发生,又分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
    1.微观前兆
    地震前人们不能感觉到,必须用仪器长期监测的自然现象变化。
    (1)地应力变化:地震的孕育、发生是地应力的逐渐集中和骤然释放。可根据地应力的加强变化来预报。有专门仪器测量。
    (2)地形变化:震前震源区岩层剧烈变形,可使地面大面积升降、水平位移或倾斜。用大地水准测量、断层位移、地面倾斜测量(伸缩仪、电阻丝应变仪、激光测距仪、测潮仪),可长期监测。
    (3)地磁异常:震前地应力作用,磁场强度变化。华东地震台曾利用震前磁偏角变化,成功预报了1972年台湾的8级地震。
    (4)地电流变化:观测大地的自然电流数值或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值。通常用金属导线串联一个微安表(或毫伏表)测量。
    海平面升降、地震波传播速度、地温、重力和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都必须用仪器长期、连续观测,才能看出结果,并分析结论。
    2.宏观前兆
    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察觉。
    (1)地下水异常:地下水位突然升高或下降,水质变苦、变甜变色、变浑变清,翻花冒泡;有时有微观变化,如地设问预测:推测地震前有地声、地光的原因?
    下水温、放射性物质(氨、铀同位素)变化。但气候、用水情况也可引起地下水变化,必须全面分析。
    (2)动物反应异常:动物的某些器官敏锐。如1969年,天津人民公园的动物出现异常,水中泥鳅、蚂蟥上下翻腾、大熊猫痴呆不动、牛打滚不吃草。人们认为可能是地震前兆,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不久渤海发生7.4级地震。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前一天,海底掀起泥沙混浊整海,大量小鱼浮沉海上;饲料仓库平日老鼠为患,但地震前数日却“鼠迹杳然”。但生病、发情、饥饿及气候和生活环境变化,也可造成动物异常反应。
    (3)地声:地震时或临震前地下往往发出声响,常如闷雷声、载重车通过声、风声、金属碰撞声,自远而近传来;震中区一听到地声,地震随即发生。地声出现可能和岩石破裂有关。实验表明,应力达到岩石破裂强度一半时,声发射信号增加;微破裂发展时,声发频率由高频向低频变化,有可能被仪器和人耳接收。根据地声特点可以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声调沉闷如闷雷,地震较大;声发尖,地震较小;声音长,在远方;声音短,离不远。
    (4)地光:临近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发光。有的大面积笼罩,有的条带状闪光,有的如火炬或火球成串升起;有时一闪而过,有时持续几十秒。颜色以白中发蓝似电焊火光者居多,间有红色、黄色。地光的成因尚无定论。一说震前低空大气发光是一种气体放电;有说岩石中石英颗粒产生压电效应,形成强电场;有说地下水流动产生的高电压;有说火球式地光是地下逸出的天然气在地表处爆发式点燃。地震前兆还常表现为天气骤冷或骤热,大风、暴雨、大雪。
    理论上讲地震可知、可预防,中国古代就注意地震前兆和预防。建国后制定“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方针。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1976年云南潞西-龙陵地震、四川松潘-平武地震,都在震前做了准确预报。
    但地震科学年轻,地震的成因、机制和观测方法仍在探索。中国的地震预测预报水平不高,还需坚持实践、总结经验。从世界角度看,地震预报问题也是问题。不过无论预测理论或应用手段,地震工作者都在积极开拓新领域。如美国正在探求断层带氢释放和地震的关系,认为富含铁镁的岩浆和水发生反应,可产生氢并通过断层上升到地表;形成蛇纹岩,挤入断层,像润滑油,导致断层猛然滑动,形成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用15个传感器组成网络,探测活动断裂设问:列举应对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带氢释放情况,通过卫星把数据传输给在华盛顿观测所。许多科学家认为,氢是准确预报地震的关键。
    日本东京大学地壳变动研究小组及欧美国家在试验利用地球测位系统,在地球上的两个点用专门接收机捕捉人造卫星电波,测定两点距离,误差只有百万分到千万分之一。准确测定地壳变动,预测地震。
    为减少地震灾害,必须做好地震预防。首先是编制精确可靠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这是地震预报和预防的基础。其次是利用地震区划,因地制宜,制定抗震的整体建筑规划,设计抗震结构,对建筑物的重量、高度、房屋层数及重大工程地基,都必须严格按抗震条例设计。第三,接到临震警报后,必须立即断电灭火、做出疏散。还要注意地震控制。美国某工厂向地下高压注入废液,意外触发小震,得到启示,是否可以在地震带对活动断层定时定点高压注水,用人为的方法诱发小震,化大震为小震,化整为零的控制,避免强烈地震。这是一种设想,尚待实践。

    三、地槽—地台说
    大地构造学研究全球构造演化和地壳。主要学说如下。
    一、地槽一地台说
    1859年,美国地质学者霍尔J在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发现受强烈褶皱的古生代浅海相地层厚度达12km,比山脉以西同时代没有褶皱的地层厚20倍,对比鲜明。霍尔认为,浅海相沉积厚度如此大,必然是边沉降边沉积。因此得出结论:褶皱山脉曾是地壳上巨大的拗陷,称地槽。但狭义的地槽不存在,下降的拗陷(地向斜)和上升的隆起(地背斜)交替出现,因此称地槽区。1935年,施蒂勒WH把位于大陆稳定地块和大洋稳定地块间的地槽称正地槽。随后又把正地槽分优地槽和冒地槽。1951年,凯伊M把有大量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地槽称为优地槽(真),是深成造山活动的场所;把位于大陆架上没有火山活动的,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地槽,称冒地槽(次)。
    1885年修斯E提出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沉积层十分平缓,地貌平坦,地壳稳定、自形成后不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地台。后来苏联学者研究俄罗斯和西伯利亚地质,发现地层厚度小而产状平缓,地壳运动以整体上升或下降为主,命名为西伯利亚地台。随后人们发现地台本身也有相对上升的地方(台背斜)和下降的地方(台向斜),总称地台区。1900年把地槽和地台统一,作为地壳上的2个基本构造单元。槽台说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在大地构造学说中占统治地位。
    大地构造学说的争论焦点是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还是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论主张大陆形成以来,位置不变。对立的是水平论,主张大陆发生过显著的移动。槽台说是固定论的代表。
    (一)地槽区
    地槽区代表地壳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带,垂直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强烈。如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亚欧之间的乌拉尔山脉、横贯欧亚大陆呈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天山、秦岭、祁连山。地槽区呈狭长带状,宽可数百千米,长可数千千米。设问:描述海底沉积碳酸岩的形成过程?

    1.地槽区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下降运动为主,但伴随次一级的上升;第二阶段以上升运动为主,但伴随着次一级的下降。
    (1)下降阶段:运动方向、速度和幅度不均衡。如图4-130(a),两侧是稳定地台区,中间是地槽区,其中有拗陷,沉积厚度大,称地向斜;有相对隆起,沉积厚度小甚至缺失,称地背斜。地槽区是由地向斜和地背斜相间排列组成的狭长地带。下降初期,相邻地台或地背斜剥蚀的碎屑物质堆积在地向斜中(图4-130(a),并伴随海底火山喷发;下降占优势阶段,海水面积扩大,有些地背斜也被海水覆盖,广泛沉积碳酸盐岩(图4-130(b)。
    (2)上升阶段:一般从个别最活动的地向斜开始,称中央隆起;两侧相对拗陷,称山前或边缘拗陷。上升中狭长空间的巨厚岩层遭挤压,产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岩浆乘虚侵入,形成庞大岩基。中央隆起变成新的剥蚀区,而边缘拗陷变成新沉积区(图4-130(c))。
    上升后期,地向斜都上升隆起,边缘拗陷中的碎屑沉积也一起褶皱,2个相邻的中央隆起间,原来地背斜,形成新的拗陷区,称山间拗陷;地槽区两侧的中央隆起和地台间的新拗陷区,称前缘拗陷。山间拗陷和前缘拗陷形成新沉积区,接受设问:描述山脉沉积岩层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
    隆起中剥蚀的大量粗碎屑物。拗陷中部分海水残留,形成潟湖。最后地槽区各部分先后隆起4-130(d)。岩层强烈褶皱隆起,海水完全退出,地槽区变成错综复杂的褶皱山脉,称褶皱带。从地槽区下降,经隆起成为褶皱带,是一个完整的构造发育过程,称构造旋回。一个旋回约1亿年。
    地槽区的升降运动特点:一、升降幅度大,可达一两万米;二、升降速度较快,但按年平均计微不足道,一般只有数毫米;三、升降差异性明显,幅度、速度不均一,沉积物厚度和岩相横向变化大。

    (2020年高考地理天津卷)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 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 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 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 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5. 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 垂直抬升       B. 水平拉张         
    C. 水平挤压        D. 岩浆喷发

    【答案】4. D    5. A
    【4题详解】此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AC错误。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岩石被侵蚀形成,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正确,B错误。故选D。
    5题详解】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A正确。水平拉张会导致裂谷出现,水平挤压会导致岩层弯曲出现褶皱山脉,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地貌,此地貌景观不是裂谷、褶皱山、火山,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2.地槽区的特征
    (1)巨厚的沉积: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气候条件下形成。特点:
    ①厚度大,可达一两万米;无论纵向和横向,岩性和厚度有很大变化。
    ②常表现为陆相到海相,又由海相到陆相的一套完整沉积系列。
    ③自下而上形成有节奏的沉积顺序(图4-130):先堆积陆相碎屑,后过渡为海相碎屑。岩性主要为砂页岩;海水面积不广,陆上植物丛生,下部陆屑常夹有煤层等可燃有机岩。
    b.下降常伴生巨大断裂,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海底火山岩。下降占优势阶段,海侵范围扩大,形成广阔浅海,陆屑成分减少,生物化学沉积增多,形成石灰岩沉积。
    d.上升开始,形成新隆起和拗陷,填充大量来自中央隆起及其他高地的陆缘碎屑。常出现由砂、泥质层交替组成的、有韵律的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层。由粗碎屑到细碎屑相间结构,每一韵律厚数厘米到数十厘米,上下2个韵律间常被冲刷面分隔设问:某海岸山脉山麓的含煤层厚达数千米,推测其形成过程?
    ;岩性以砂、页岩为主,砾岩很少;交错层和波痕罕见,几乎不含化石。地槽升降交替,地壳频繁振荡。
    上升期,中央隆起区树木繁生,边缘拗陷常为还原环境,常形成可燃有机岩。含煤地层厚度大,可达数千米;有韵律,砂页岩夹煤层重复出现,煤层数多;从现代地貌看,煤田常沿山麓呈带状分布。上升期形成地槽型煤层。
    上升后期,山间拗陷形成四周被山地阻隔的潟湖,形成蒸发盐和化学沉积岩(岩盐、钾盐、石膏、白云岩)。地槽区发展后期,地理环境极大变化,山地高耸,受剧烈剥蚀,山前、山间和边缘拗陷中快速堆积陆相为主的巨厚(数千米)砾岩和砂岩的沉积岩层。自下而上往往由细碎屑过渡到粗碎屑,分选差,层理不规则(反映山地急剧上升,剥蚀加剧)、常夹红色岩层(气候由海洋性转变为大陆性干燥气候)。
    地槽区的沉积复杂又有规律。不同地区或时代,发育程度不同。
    (2)强烈的构造变动:地槽区褶皱常表现为挤压紧密的线形,褶曲轴沿地槽走向延伸可达上千千米,背斜向斜连续发育;横剖面看,常形成巨型复背斜和复向斜,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横卧、倒转及等斜褶皱发育。断层规模大,断层线延伸数百千米,多为平行地槽走向的纵断层;逆掩断层和叠瓦式构造发育,有时形成大规模的辗掩构造;垂直褶曲轴常发育正断层和平推断层;地槽区发展末期,高山隆起,前缘拗陷又强烈下降,其间常产生平行褶曲轴向的巨大正断层。
    (3)频繁的岩浆活动:地槽发育初期,常有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系;接着中、酸性小型侵入和层间侵入活动;地槽上升阶段,岩层强烈褶皱,岩浆大规模侵入,形成酸性花岗岩岩基;同时岩浆顺着围岩裂隙贯入形成酸性或超酸性的岩墙、岩脉、岩盘;旋回结束,地槽隆起成褶皱带,断裂发育,地下岩浆沿断裂喷出地表,转为强烈的火山喷发,岩性由基性向酸性发展。
    (4)显著的区域变质作用:地槽区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构造运动引起动力变质;岩浆活动引起接触变质;地槽区强烈的拗陷引起广泛的区域变质。地槽区形成的褶皱带常是显著的区域变质带。
    (5)丰富的矿产资源:地槽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形成沉积矿床、可燃有机岩、岩浆矿床、接触交代及区域变质矿床等;形成各种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二)地台区
    指地壳上构造活动微弱、相对稳定的地区,垂直运动速度缓慢、幅度小,沉积作用广泛均一,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微弱。外形近圆,直径可数千千米,是地壳大地构造中相对稳定的单元。地台就是“克拉通”。
    1.地台区的发展过程
    地槽区旋回结束变成褶皱带,向相对稳定发展,最终形成地台区,地台是地槽演变的产物。地台区虽稳定,但并非静止,其范围内也进行升降运动,但速度慢、幅度小,横向差异不明显。升降总幅度只相当地槽区的1/10。
    地台有升降运动,上升部分变成陆地;下降部分导致海侵,形成地台浅海或内陆拗陷。地台浅海或内陆拗陷中沉积的岩层称盖层,下层称地台的褶皱基底,上下二层间为不整合面。褶皱基底是形成地台前的地槽阶段产物,岩层褶皱复杂,变质强烈,由结晶变质岩组成;地台盖层是褶皱基底形成后,在侵蚀面上堆积的新岩层,层次清楚,构造运动较和缓。但地台区长期上升的部分则只有褶皱基底(图4-131)。

    根据基底形成时期,可分古地台和年轻地台:如基底褶皱在寒武纪以前,称古地台,如中国地台、俄罗斯地台;寒武纪后,称年轻地台。一般古生代以后的地槽旋回转变成的褶皱带,多数还处于山岳状态。所以一般地台主要指古地台。
    根据地台区上有无盖层及其厚度,可划分次一级构造单元(图4-131):
    (1)地盾:大面积基底岩石出露。是古生代以来趋向上升的构造单元,长期稳定隆起,遭受剥蚀,没有盖层,或只在局部拗陷有薄盖层;具平缓凸面,且被有盖层的地台环绕。如加拿大地盾、波罗的海地盾,中国华北地台上有胶辽地盾、淮阳地盾。
    (2)台向斜:地台区长期趋向下降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面积广阔,直径数百至上千千米,上覆沉积盖层,具二层结构。沉积盖层产状平缓,拗陷中心沉积较厚,边缘变薄,有较老岩层出露。如中国四川台向斜、陕北鄂尔多斯台向斜。
    (3)台背斜:面积广阔,沉积盖层由边缘向中心变薄,中心部分有较老岩层甚至基底出露,沉积层常有间断。如华北地台上有山西台背斜。
    (4)沉降带:长期下沉的最活跃的地带,多呈狭长带状,拗陷较深,地层发育完全,构造变动强烈,有时伴有海底火山喷发及花岗岩侵入。如华北地台上的燕辽沉降带。沉降带常位于地台区边缘,成因可能与深断裂有关。
    2.地台区的特征
    (1)沉积厚度较小:升降运动幅度有限。一般只有几十、几百米。但沉积范围广,岩性、岩相较稳定,横向变化不太显著。有沉积韵律,一般开始为陆缘碎屑,而后石灰岩,最后又是陆缘碎屑。序列如下:
    ①地台下降,海水侵入,形成地台浅海。基底经长期风化剥蚀,地势低平,特别是湿热气候下,可溶物质大多淋失,残余黏土、铝土、铁矿,在侵蚀面形成铝土或铁质岩;如植物丛生,堆积泥沙和植物遗体,可形成砂页岩夹煤层的可燃有机岩,若还原性好,可形成油页岩或石油。海侵刚开始时形成石英砂岩,地台稳定,风化作用彻底,矿物成分单纯,砂粒均匀,磨圆度和分选均好,波痕和交错层发育。
    ②地台继续下降,海侵范围扩大,陆屑物质减少,而石灰岩等碳酸盐成分增加,形成石灰岩层。成分纯净,化石丰富,如华北奥陶系石灰岩。
    ③地台回升,海水后退,陆地面积扩大,沉积陆相碎屑(砂、页岩),有时含盐及石膏等蒸发盐。但沉积物往往缺失。
    (2)不太强烈的构造变动:典型地台,褶皱变动和缓,多发育平缓开阔、不连续的褶皱构造,如短背斜、短向斜、穹隆、构造盆地。断裂构造一般为正断层,常形成阶状断层、地堑、地垒构造。地台一般属刚性地块,断裂构造发育。
    (3)微弱的岩浆活动:地台有小型侵入和裂隙喷发为主。形成岩株、岩盘、岩床、岩墙。基底中的岩浆活动是以前地槽阶段的产物。
    (4)不太显著的变质作用:地台区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都微弱,升降幅度也小,很少有区域变质。
    (5)丰富的沉积矿产:地台区环境稳定,有彻底的风化、剥蚀条件和广阔的沉积环境,常形成沉积铁、锰、黏土矿、煤、油页岩、石油。穹隆、短背斜构造利于石油聚集。典型地台区岩浆活动微弱,少有内生矿床。但基底(前寒武系变质岩)常蕴藏地台形成前的各种矿产,如全球60%~70%的铁矿,及金、铜、镍等金属矿。

    典例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图3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7~8题。

    7.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答案】7.D 8.C
    【解析】7.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喷出岩形成的年代晚于其穿透的岩层;沉积岩一般是底层形成的年代早,上层形成的年代晚。
    (三)过渡区
    地槽褶皱隆起过程中,与地台交界的地区形成大型带状拗陷,称前缘拗陷,有从地槽向地台过渡的性质,往往不对称。过渡区的沉降幅度可达四五千米,介于地槽区和地台区之间。新隆起的褶皱山系急剧上升,剥蚀速度快,大量粗碎屑物质堆积于前缘拗陷,形成数千米厚的磨拉石。如气候湿润,树木繁茂,可形成煤层或油页岩,沿山麓呈带状分布,厚度大。如有还原环境,可发育含油层。如气候炎热干燥,可形成红色岩或含盐岩。这里的构造形态也常具过渡性,断裂较发育。如天山是古生代末形成的褶皱带,南北两麓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强烈下降,形成前缘拗陷带,不但有煤田分布,也是重要的产油带。祁连山也是古生代末形成的褶皱带,靠近甘肃走廊一侧,形成前缘拗陷,蕴藏石油、煤矿产。
    (四)槽台说对地壳发展规律的看法
    地台区突出特征是双层构造,上层是产状平缓的沉积盖层,下层为和地槽区一样的强烈褶皱基底,2个构造层角度不整合。苏联裴伟认为世界任一地槽区都是在地台区上发育的。1950年他们论述,中国前震旦纪以前,所有大陆是统一的硅铝层,称泛大陆。有些地方被深大断裂分割,在其控制下发展为地槽;还有些地方至今稳定,即古老地台。有人认为在地槽出现之前,全球只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地台;地台崩溃瓦解转化为地槽,又称“地台崩溃说”。规律:古地台→地槽→年轻地台,古地台逐渐缩小,年轻地台逐渐扩大。
    (五)固定论与活动论
    槽台说以沉积建造和岩相分析为基础建立,对古地理的恢复,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揭示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有重要作用。它侧重从时间角度研究,主张地壳是运动的和发展的,主要是升降运动,大陆和海洋的相对位置不变,仅表现为海侵和海退,陆地面积的扩大或缩小,地壳的隆起和拗陷。因此被称为“固定论”“历史派”,另一派认为地壳运动有大规模的水平位移,称“活动论”。活动论从空间角度研究地壳构造的分布规律,作用力是水平的,认为地壳运动使大陆漂移,又称“水平论。世界各大陆上常发现相近种属的生物,说明过去大陆连在一起,后来分裂。固定论者认为在过去大陆间曾有陆桥(白令海峡),可供生物在不同大陆间来往,后来陆桥下沉,大陆隔绝,但没有证据。设问:推测各大陆间生物相似的成因?

    20世纪中期固定论占优势,目前活动论得到人们承认。



    相关试卷

    07 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结合相关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这是一份07 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结合相关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平均状况,大气环流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 构造运动的概念、特征和证据~结合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这是一份02 构造运动的概念、特征和证据~结合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构造运动的概念,地壳构造与演化理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断层的识别、应用和相关-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这是一份12 断层的识别、应用和相关-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断层的分类,断层的组合类型,怎样识别断层,研究断层的意义,韧性断层与区域性大断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