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六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作业含答案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六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作业含答案2第1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六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作业含答案2第2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六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作业含答案2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北师大版 (2019)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北师大版 (2019)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关系中不存在反馈调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名师】第六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杂草入侵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随着杂草入侵,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C.杂草入侵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 D.随着杂草入侵,该生物群落发生初生演替2.高原雪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动物,常穴居于低矮草地中,天敌有赤狐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数量Nt+1/Nt比值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c~e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C.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后会立即躲入洞穴,周围的雪兔见此情景也会紧跟着跑入洞穴躲避,这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D.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相比,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3.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某地对荒漠开展植被恢复工程,植被的覆盖率从5%提高到35%,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荒漠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恢复中的荒漠,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减弱C.恢复后的荒漠生态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气候D.荒漠中不同位置的群落具有不同物种组成以及分层现象4.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以下关系中不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A.运动强度与汗腺分泌的关系B.胰岛素分泌量与血糖浓度的关系C.某草原上狼数量与兔子数量的关系D.适宜刺激下 Na+通道开放程度与 Na+内流的关系6.生态平衡依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对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C.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不需要外界环境就能维持平衡D.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7.某地建设完成的千亩菏花湿地,千亩水稻高产示范田,百亩稻蟹共养区,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荷花湿地中的动植物种类多样,但是遭到重度污染面被破坏后较难恢复原状B.在水稻示范田水稻种植期间通过除草,除虫可以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C.稻蟹共养的生产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D.若让湿地自然演替,该地的物种丰富度可能逐渐升高.优势物种可能发生变化8.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9.贵州茶闻名中外,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选项措施原理A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 种植能散发气味去除害虫的苦楝,防治害虫进入茶园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保护茶树虫害的天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A.A B.B C.C D.D10.某岛屿植被茂密并栖息着大量的红嘴鸥。为打造红嘴鸥旅游品牌,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并增设大量人工设施,改善岛屿的居住环境。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则(    A.物种丰富度增加,红嘴鸥种内斗争加剧B.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物质循环加快,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加11.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多引进外来物种可以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威胁本地原有的物种B.农田除草可以降低杂草和作物间的竞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C.大火后的森林会发生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降低D.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12.某棉田生态系统中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是蚜虫,现引入蚜虫的天敌    草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依据棉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引入草蛉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蚜虫和草蛉之间能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各自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D.由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蚜虫尸体残骸和草蛉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13.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种群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   A.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以写成,并且这些种群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B.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这些种群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该生态系统如果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由于富集种群丁的浓度会最高14.图甲表示某城市利用河流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图乙表示污水从A处流入河流后不同地方几种相对数值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藻类等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若排放的是化肥厂的污水(含大量无机NP),则首先增加的是藻类C.图乙AB段水体浑浊,但CD段清澈见底,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D.图乙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增多15.如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增加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C.粪便.塘泥作为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16.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和幼龄(砍伐后22)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西黄松生态系统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有机质(g/m2)土壤有机碳(g/m2)净初级生产力(g/m2-)异氧呼吸(g/m2)老龄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360390 注: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西黄松群落和幼龄西黄松群落均能降低大气碳总量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各种细菌所具有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B.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随着引入外来物种的增加而增强C.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是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完成的D.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B.人工生态系统必须要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黑藻.蓝藻.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图分析:a-b时, Nt+1/Nt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 c段时,Nt+1/Nt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 e点后,Nt+1/Nt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解答:A.当t为c~e时,Nt+1/Nt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在这个时间段内是增加的,故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B.高原雪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故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C.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后会立即躲入洞穴,周围的雪兔见此情景,也会紧跟跑入洞穴躲避,这个过程中粪.尿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高原雪兔躲避敌害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D.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相比,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故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D正确。故选A。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群落是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A.群落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A正确;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大小的指标,B正确;C.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C错误;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故选C。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解答:A.汗腺分泌与运动强度没有反馈关系,A正确;B.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而血糖浓度降低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二者存在负反馈调节,B错误;C.草原上狼数量与兔子数量存在负反馈调节,C错误;D.适宜刺激下 Na+通道开放,导致Na+内流,而随着内流量的增加,通道开放程度减小,存在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A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解答:A.对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于对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A正确;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错误;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维持,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C错误;D.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但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组分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解答:A.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多样,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是遭到重度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较弱,A正确;
    B.水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害虫和水稻是捕食关系,通过除草.除虫可以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B正确;
    C.稻蟹共养的生产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的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逐渐升高,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优势物种可能会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对于某一生物种群来说,其只能生活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并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能在特殊时间里在该环境出现。这些因子的交叉情况描述了生态位。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解答:A.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B.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正确;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错误;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D正确。故选C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都是利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原理进行,B正确;苦楝散发气味去除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C正确;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的原理是利用种间制约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题中计划明显减少了物种的数量。而物种数目减少,将导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简单,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其抵抗力稳定性也将下降。由该实例可以看出,人类可以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鹃喜居的树种”,这将导致物种单一,物种丰富度下降,A错误;B.由该计划可以看出,人类在改变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即人类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C.能量流动的特征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C错误;D.题中看出,通过改造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的简单,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错误。故选B。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A.年龄组成可预测蚜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不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B.草蛉可捕食蚜虫,从而减少蚜虫对棉花的捕食,故引入草蛉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B正确;C.草蛉和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二者之间能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各自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D.草蛉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蚜虫的同化量,所以由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蚜虫尸体残骸和草蛉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D正确。故选A 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可知戊为生产者,乙.丙处于同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甲为次级消费者,丁为三级消费者。解答:A.根据题干的数据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戊为生产者,食物网可表示为A正确;B.甲和乙是捕食关系,未体现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B错误;C.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D.随着营养级的升高,重金属会发生富集作用,丁是最高营养级,所以丁重金属的浓度最大,D正确。故选B 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A.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藻类等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以及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A项错误;B.若排放的是化肥厂的污水(含大量无机NP),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首先增加的是藻类,B项正确;C.图乙AB段因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水体浑浊,但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将污染清除,即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CD段清澈见底,C项正确;D.图乙BC段,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增多,有利于藻类生长,导致藻类大量繁殖,D项正确。故选A1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态农业的建立主要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的生态学原理。解答: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A错误;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使得土壤中的无机盐又能被植物重新利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C正确;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D正确。故选A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表格表示的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的结果,生产者活生物量老龄远远大于幼龄,其他的四个指标差距较小。解答: A.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A正确;B.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净初级生产力,B正确;C.西黄松幼龄群落生产者的活生物量比老龄群落生产者的数量少得多,但二者产生有机物的质量差不多,所以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C正确;D.幼龄西黄松群落一年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60g/m2年,而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年的呼吸作用为390g/m2年,所以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D错误。故选D1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菌一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遗物中获得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分解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不会再被生产者利用,外来物种的引入也可能导致生物入侵,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解答:A.生态系统的细菌中所具有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A错误;B.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但如果引入外来物种,会导致物生物入侵,使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不只涉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还包括动植物等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呼吸作用,C错误;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D正确。故选D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答:A.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为热能,不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A错误;B.人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必须要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正确;C.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C错误;D.黑藻为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B。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种群,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棉田害虫,下列关于种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