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训练
展开【基础】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经各营养级时是单向流动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人生物群落
D.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生产者,⑥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D.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丁通过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只在甲乙丙之间进行
C.甲与乙.丙获取能量的方式有一定区别
D.在甲→乙→丙各营养级中,丙含能量最少
4.下面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5.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成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升高而逐渐减少,但也有特殊的
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1→2→3”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2一定是异养型的动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3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1和2中所有种群构成了群落
B.2中消费者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
C.②可代表光合作用,③可代表呼吸作用
D.植物只能做成分1,1都是绿色植物
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碳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利用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9.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图乙中的生物最终会被图甲中的B分解,在①.③过程中碳以有机物形式进行循环
C.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D.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750kg
1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d.e.f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该系统中的能量通过b→c→d →e渠道进行流动
C.碳在系统中循环的形式是CO2,图中还缺少b→a.c→a和d→a
D.该系统中营养结构由1条食物链组成;f为分解者,只包含真菌和细菌
1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图中a.b.c.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和d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生活中倡导低碳行动利于b的相对稳定
C.c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d是分解者,包括所有的细菌和真菌
12.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识。近期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并制定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其中包括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形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D.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大气中的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1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
D.图中c.d过程可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1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字母a~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循环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的循环
B.图中的b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a.b.c参与构成的食物链,一般都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D.若将图中d改为热能,则该图可以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5.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地按时间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方法。在花菜—毛豆轮作的大田中,将收割后的秸秆堆肥处理,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碳排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花菜一毛豆轮作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
B.轮作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C.秸秆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供农作物利用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完成的
16.近期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并制定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D.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包括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形式,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17.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不一定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D.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18.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费者加速了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和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解答:
A.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经各营养级时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正确;
B.食物链越短,散失的能量越少,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B正确;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人生物群落,C正确;
D.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一种专以大象粪为食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1.2.3都有箭头指向4,④是二氧化碳库,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①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4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③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②为消费者;5是呼吸作用,6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7是呼吸作用。
解答:
A.由题意分析已知,①是生产者,⑥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正确;
B.碳元素在①.②.③生物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而它们与④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的,B错误;
C.生产者所含的有机物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所以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生产者,C正确;
D.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D正确。
故选B。
3.【答案】B
【解析】
根据碳循环的关系,图中甲是生产者,乙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解答:
A.丁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A正确;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也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B错误;
C.甲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乙.丙通过捕食关系获取能量,因此甲与乙.丙获取能量的方式有一定区别,C正确;
D.在甲→乙→丙各营养级中,丙营养级最高,所含有能量最少,D正确。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该图表示的是某年度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种群数数量的变化。由图示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甲先增加者先减少,故甲为被捕食者,乙后增加者后减少,乙为捕食者,因此该丝瓜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
解答:
A.碳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与整个生物群落之间,且碳循环具有全球性,A错误;
B.种群密度应指单位面积内该种群所有个体的数量,而不是仅指成虫数量,B错误;
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故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时逐级递减,因此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升高而逐渐减少,但也有特殊的,如树→虫→鸟,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4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3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2为消费者。
解答: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而3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结构,A错误;
B.2是消费者,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一些寄生细菌也属于消费者,B错误;
C.①表示捕食关系,③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作用,C错误;
D.3是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4是大气中的CO2库,1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3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2为消费者。
解答:
A.1生产者.2消费者和3分解者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错误;
B.2为消费者,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型,B正确;
C.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光合作用,C错误;
D.1是生产者,有些植物是消费者,例如菟丝子,同时生产者不都是绿色植物,例如硝化细菌,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甲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丙和丁均为消费者;①为光合作用,②为呼吸作用,③④为捕食。
解答: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
B.甲为分解者,缺少分解者,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顺利进行,B正确;
C.图中表示碳可以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反复利用,C正确;
D.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A.D之前是双向箭头,且所有箭头都指向A,可判断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①一般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为消费者的捕食.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答:
A.由题意知,群落演替的起点是火灾后的草原,还有植物的根或其他生命体,所以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A错误;
B.分析甲图可知,A是无机环境,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在①过程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③过程是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在①.③过程中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B错误;
C.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另一部分为呼吸作用散失,即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C正确;
D.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和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分析图乙可知,杂食性动物在两条食物链上,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是30×1/3×10+30×2/3×100=2100kg,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按其营养功能区分的,包括生产者.消费.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图中c为植食性动物,e为大型肉食动物,f为分解者。
解答:
A.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c.d.e.f为生物成分,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正确;
B.b→c→d →e构成食物链,该系统中的能量通过b→c→d →e渠道进行流动,B正确;
C.碳在系统中循环的形式是CO2,生产者.消费者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图中还缺少b→a.c→a和d→a,C正确;
D.b.c.d.e可能各包含多种生物,该系统中营养结构不止1条,分解者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再根据a→c,确定a属于生产者,c为消费者,剩下d为分解者,则b应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二氧化碳。
解答:
A.由图可知:a属于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则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
B.b应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二氧化碳,生活中倡导低碳行动利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B正确;
C.c为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d是分解者,不仅包括所有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某些动物,如蚯蚓等,D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主要).碳酸盐;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的特点。
解答: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A错误;
B.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正确;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C正确;
D.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可把大气中的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D正确;
故选A。
13.【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甲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丁和丙均为消费者,据此答题。
解答:
A.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错误;
B.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因此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正确;
C.甲为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有机物,若缺少甲类群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正确;
D.丙丁都是消费者,图中的c.d过程可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合理的轮作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解答:
A.花菜和毛豆是不同时间段种植的,花菜一毛豆轮作未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也不存在对光能利用率的提高,A错误;
B.不同作物对同一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有差异的,同一种作物对不同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也有差异,轮作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从而避免土壤肥力下降,B正确;
C.秸秆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无机物)可供农作物利用,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C错误;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共同完成,D错误。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解答: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A错误;
B.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积累千百万年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 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正确;
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属于物质循环,也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C正确;
D.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包括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形式减少CO2的排放,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D正确。
故选A。
17.【答案】C
【解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甲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丙和丁均为消费者;①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为呼吸作用,③④为捕食。
解答:
A.已知图中乙为生产者,所以①过程可以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代表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A正确;
B.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分解者缺少,则生态系统的尸体将要堆积如山,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
C.丙是初级消费者,其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X),一般产生乳酸,C错误;
D.根据分析,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以乙为食物,丙是初级消费者,丁是次级消费者,D正确。
故选C。
18.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
解答:
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有助于维持碳循环的平衡,A正确;
B.物质循环是指碳.氮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B错误;
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C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D正确。
故选B。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当堂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