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随堂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取9个洁净培养皿,均分为三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质】第五节发酵工程的应用-2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如图为实验室的部分操作步骤,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B.步骤④中接种环需在每次划线前灼烧处理,接种后的平板需倒置培养C.灭菌处理后的土壤样品经②③④步骤操作后可获得纯化的苯酚降解菌菌落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苯酚的浓度,获得高效苯酚降解菌2.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这两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B.获得的每一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C.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D.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但均能达到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3.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灼烧灭菌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B.对无菌室.操净台和实验服可采用紫外线光灭菌法C.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尿素时,要配成溶液单独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灭菌D.当培养基内要加入碳酸氢钠时,需单独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4.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碳源 B.氮源 C.无机盐 D.特殊营养物质5.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需长期保存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所以不能保存太久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20℃低温保藏的方法6.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其成分是在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浓度的牛胆盐.甘露醇.亚碲酸钠.葡萄糖.琼脂等物质。下表为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添加有关物质并接种培养后相关菌落的相对数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添加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牛胆盐无菌落101.2100.0甘露醇45.836.3100.0亚碲酸钠21.7无菌落84.0A.上述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基B.为便于对活菌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可作为碳源被沙门菌等细菌利用D.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胆盐.亚碲酸钠的目的是维持培养基的pH7.下列有关利用含琼脂的培养基进行倒平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培养皿进行灭菌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B.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30℃时再倒入培养皿C.倒平板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倒平板操作时需要使用灭菌了的接种环8.研究小组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探究某河流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每一个浓度涂布四个平板,并且设置空白对照组。下列关于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涂布前,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燃尽后还要冷却8~10sB.涂布完成后,在培养皿的皿盖上做标记,以避免混淆,并将培养皿倒置培养C.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时,四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无论多少,都要全部平均D.若空白对照组上有5个菌落,则实验组数据基础上减去5,以获得最准确数据9.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B.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C.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D.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10.取9个洁净培养皿,均分为三组(Ⅰ.Ⅱ.Ⅲ),各组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培养基,每个平板均接种0.1mL相同稀释度的大肠杆菌菌液,37℃培养 24小时后,统计菌落数(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基各平板的菌落数123Ⅰ琼脂.C6H12O6.NH4NO3303127Ⅱ琼脂.C6H12O6.NH4NO3.维生素169178193Ⅲ琼脂.NH4NO3.维生素001 A.Ⅰ组和Ⅱ组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繁殖B.Ⅱ组和Ⅲ组说明大肠杆菌的正常生长需要葡萄糖C.三组实验所使用的培养基均需100℃.30min灭菌D.三组实验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以便菌落计数11.日前微博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别真伪,两电视台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进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B.为排除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需要设置对照组C.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两个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取样环境不同
12.下列有关消毒和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环.接种针.镊子等金属用具以及玻璃器皿只能用灼烧灭菌B.干热灭菌法是利用高温使蛋白质等变性,从而使微生物丧失活性C.针对某些实验器具.餐具.饮用水可以采用巴氏消毒法D.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属于物理消毒法13.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用于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为选择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应选用的培养基分别为( )A.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含氨的无机培养基B.伊红美蓝培养基.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D.含氨的无机培养基.含青霉素的培养基14.漆酶属于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类参与维管植物和一些藻类的支持组织如细胞壁组成的重要结构物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15.发酵工程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下列有关发酵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要对发酵设备和培养基严格灭菌B.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C.在发酵过程中不需要向装置中再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D.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解氧等环境因素16.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17.下列关于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A.接种环——酒精消毒 B.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C.牛奶——巴氏消毒 D.玻璃器皿——干热灭菌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灭菌是以能杀死除芽孢和孢子外的所有活细胞为标准的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用于比对的是标准亚硝酸钠显色液的颜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最常用的手段是平板分离微生物,平板分离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各种平板分离法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基上得到目的微生物的单个菌落.解答: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的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故A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如果稀释度不够,获得的单个菌落就可能是由多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故B错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故C正确;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但是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故D正确。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解答:A.灼烧灭菌法不仅能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也能杀死芽孢等休眠体,A正确;
B.对无菌室.操净台和实验服可采用紫外线光灭菌法,B正确;
C.有些不能加热灭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只能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然后将尿素溶液加入到已经灭菌的含有酚红的培养基中备用,C正确;
D.碳酸氢钠固体存在时加热会分解,应该先在培养基中加入碳酸氢钠,然后随同培养基一起灭菌,D错误。
故选D。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在于自养型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碳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异养型微生物只能以有机碳作为碳源,所以两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别在于碳源,A正确。故选A。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首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出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但是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将菌液与灭菌的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入﹣20℃的冷冻箱中保存。解答: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A正确;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长期保存的菌种用甘油管藏的方法,B错误;C.临时保藏的菌种由于频繁转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C正确;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放入-20 ℃低温保藏的方法,D正确;故选B。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是在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浓度的牛胆盐.甘露醇.亚碲酸钠.葡萄糖.琼脂等物质,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而沙门菌能正常生长,属于选择培养基。解答:AD.在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牛胆盐.甘露醇.亚碲酸钠.葡萄糖.琼脂等物质,这是一种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含有牛胆盐.甘露醇.亚碲酸钠的培养基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含有甘露醇.亚碲酸钠的培养基能抑制大肠杆菌。因此,上述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基,A正确.D错误;B.为便于对活菌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C.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上述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物可作为碳源被细菌利用,C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包括消毒和灭菌。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解答:A.对培养皿进行灭菌一般使用干热灭菌法,A错误;B.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50℃时左右,再倒入培养皿制得平板,B错误;C.为避免杂菌污染,倒平板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C正确;D.倒平板操作时不需要使用接种环,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目的是让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得到由这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单个群落。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解答:A.使用涂布器在酒精灯下涂布时,要先将涂布器沾有少量酒精进行灼烧灭菌,燃尽后还要冷却8~10s再进行涂布,A正确;B.涂布完成后,在培养皿的皿底上做标记,B错误;C.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D.若空白对照组上有5个菌落,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需要重新进行实验,D错误。故选A。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关菌种的保藏方法:①临时保藏法: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将试管放入4°C的冰箱中保藏。②甘油管藏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先将菌液转入灭菌后的甘油中,充分混匀后放在-20°C的冷冻箱中保存。解答:A.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A正确;B.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正确;C.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C正确;D.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先将菌液转入灭菌后的甘油中,充分混匀后放在-20°C的冷冻箱中保存,D错误。故选D。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对比Ⅰ.Ⅱ两组,可以发现含有维生素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较多,缺少C6H12O6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几乎不形成菌落。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解答:A.由分析可知:Ⅰ组和Ⅱ组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A正确;B.Ⅱ组和Ⅲ组对照,自变量是葡萄糖的有无,说明大肠杆菌正常生长需要葡萄糖,B正确;C.三组实验所使用的培养基均需高压蒸汽灭菌,C错误;D.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菌落的数目,数目都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D正确。故选C。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设计对照组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解答:A.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A错误;B.需要设立对照组,因为不能排除实验操作.培养过程中.灭菌中等环节是否产生污染,而设置对照组则可以体现是否存在污染和污染程度,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靠,B正确;C.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D.取样环境不同.取样时间不同.取样量的差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A。 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关键就在于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中消毒和灭菌是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法,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解答:A.接种环.接种针.镊子等金属用具常采用灼烧灭菌,但也可采用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适用干热灭菌,A错误;B.干热灭菌法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等变性,酶失去活性,达到灭菌的目的,B正确;C.针对某些实验器具.餐具.饮用水可以采用煮沸消毒法,C错误;D.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属于化学消毒法,D错误。故选B。1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硝化细菌属于自养需氧型原核生物。解答:A.细菌对含青霉素培养基敏感,酵母菌则不敏感,可以筛选酵母菌,硝化细菌可以将环境中的氨氧化为硝酸根而利用其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故含氨的无机培养基可以筛选硝化细菌,A正确;B.伊红美蓝培养基是专一鉴别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硝化细菌对青霉素敏感,含青霉素培养基不能筛选硝化细菌,B错误;C.细菌对含青霉素培养基敏感,酵母菌则不敏感,可以筛选酵母菌,伊红美蓝培养基是专一鉴别大肠杆菌的培养基,C错误;C.酵母菌是异养生物,不能用含氨的无机培养基筛选,硝化细菌对青霉素敏感,含青霉素培养基不能筛选硝化细菌,D错误。故选A。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分离.纯化和保存菌株的一般流程为:取样→制成样品悬液→涂布→划线→接种。解答:A.根据题文可知,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因此要分离产漆酶菌株应该到富含木质素的环境中(如森林的土壤中)取样,A错误;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木质素,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从而获得漆酶菌株,B错误;C.由题图可知,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还需要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D.临时保存菌种时需要将菌种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使用该方法时,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这种保存方法不能用于菌种的长期保存。要想长期保存需要使用甘油管藏法于-20℃保存,D错误。故选C。1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方面。解答:A.首先要对发酵设备和培养基严格灭菌,A正确;
B.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B正确;
C.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向装置中再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C错误;
D.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解氧等环境因素,D正确。
故选C。16.【答案】A【解析】:选A 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设置对照组能证明经“浓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消毒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能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解答:A.接种工具采用灼烧灭菌法,A错误;B.培养基及容器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B正确;C.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采用巴氏消毒法,C正确;D.玻璃器皿.金属用具采用干热灭菌法,D正确。故选A。1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计数:操作方法: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与显色剂(N-1-萘基乙二胺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可以粗略地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解答:A.灭菌是杀死全部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错误;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B正确;C.统计菌落数目时,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C正确;D.制作泡菜和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可以粗略地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用于比对的是标准亚硝酸钠显色液的颜色,D正确;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章 发酵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丙草胺,某杆菌只有在含蛋白胨,某同学对 1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甲,培养基,可作为自养微生物碳源的是,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