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 力的测量》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 力的测量》同步练习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 力的测量》同步练习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 力的测量》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弹力 力的测量》同步练习,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5m3的冰和5m3的水相比较,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 力的测量》同步练习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课桌的高度大约 B. 冬季室内比较舒适的温度是
    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 D.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

    2.3分)的冰和的水相比较

    A. 水结冰后与冰的质量相同 B. 冰和水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C. 冰和水的体积相同,冰的质量比水大 D. 冰化成水后两者的体积相同

    3.3分)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21 B. 12 C. 43 D. 34

    4.3分)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A. 右面高,左面低 B. 左面高,右面低
    C. 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 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5.3分)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抓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手受到了向下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绳子 C. 水桶 D.

    6.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圆柱体甲的质量小于圆柱体乙的质量,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则圆柱体甲、乙的密度和剩余部分的质量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A.  B.
    C.  D.

    7.3分)如图所示,三只相同底面积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盐水、酒精后液面等高,已知,由此判断装盐水、水、酒精的容器依次是
     

    A.  B.
    C.  D.

    8.3分)如图所示,抛出去的乒乓球落地前,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A. 重力和抛力 B. 只有抛力 C. 只受重力 D. 没有任何力作用

    9.3分)把一个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它的

    A. 质量不变,重力变小 B. 重力不变,质量变小
    C. 质量和重力都发生变化 D. 质量和重力都不发生变化

    10.3分)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弹簧、橡皮筋才可以产生弹力
    B.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 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 弹力的大小只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11.3分)下列各实例中,主要属于应用密度知识的是

    A. 测量血压的血压计 B. 中医传统的治疗器械拔火罐
    C. 包装盒中防震填充物采用泡沫塑料 D. 拦河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12.3分)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水从上升到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B.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 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3.5)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变形的气球要 ______其原来的形状,会对使它发生形变的手指产生 ______的作用。
     

    14.5分)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15.2分)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kg。(石块密度为
     

    16.5分)丹顶鹤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利用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过程中塑料上喙的质量 ______、密度 ______。又根据塑料上喙铸造得到同形状的金属钛上喙,帮助立立重获长久捕食能力。从塑料上喙到金属钛上喙,质量增加,已知,立立上喙的体积为 ______

    17.2分)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空气的氢或氦气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

    18.5分)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静止的情形,水平仪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 。图中的重锤线方向是 ______ ,该桌面 ______ 选填侧高。
     

    19.2分)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20.6分)如图,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各部分名称所对应的数字。游码__________,横梁__________,平衡螺母__________,分度标尺__________,称量标尺__________指针__________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10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______ 处,再向 ______ 选填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______ 为止。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二: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
    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豆浆的质量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三: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读出豆浆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将量筒中的豆浆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请写出你认为合理设计方案中豆浆的密度表达式______ ;你再任选其中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设计方案的原因:如方案 ______ ,是由于在测量豆浆的 ______ 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使得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 ______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2.10分)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和液体的质量均为千克。
    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
    分别从甲、乙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如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在电子天平上的读数。求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容器在天平上的读数

    抽出液体前

    抽出液体后

     

    23.10分)一只空心铝球的质量为,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求:
    水的体积为多少
    铝球体的总体积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托起一个鸡蛋的力为D不符合实际。
    故选: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B;

    【解析】解:水和冰的体积相等,
    因为水的密度是,冰的密度是
    所以,根据可知,水的质量大于冰的质量;
    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所以,冰化成水或水结冰后,冰和水的质量不变,即水结冰后质量大于冰的质量;
    所以,根据可知,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两者的体积不相等。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错误,正确。
    故选:
    已知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两者质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知道冰和水的密度关系以及质量与状态无关是关键。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重力的方向,重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水平仪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通过图可以看出,垂线偏右,所以左面高,右面低,故选项均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5.【答案】B;

    【解析】解:通过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物体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作用的相互性,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但容易出错,要明确拉力是绳子施加的,不是水桶。
     

    6.【答案】null;

    【解析】解:
    甲的体积等于乙的体积,圆柱体甲的质量小于圆柱体乙的质量,根据可知,当体积相等时,质量越小,密度越小,所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则截去一部分后,甲乙的密度保持不变,所以剩余部分的密度关系为:……①
    设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为,甲切去部分的体积,乙切去部分的体积,因为底面积,所以
    由题意知甲、乙圆柱体体积相同,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所以……②
    可知,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③……④
    ①②③④可知
    综上所述,错误,正确。
    故选:
    由题意可知,甲的体积等于乙的体积,圆柱体甲的质量小于圆柱体乙的质量,根据可知甲乙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可知,截去一部分后,甲乙的密度保持不变;
    设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为,根据可分别求出切去部分的体积,再分别求出剩余部分的体积,根据可分别求出剩余部分的质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其中用公式表达剩余部分的质量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7.【答案】A;

    【解析】解:
    从图可知,甲容器底小口大,乙容器底口同大,丙容器底小口大,
    而三容器底面积相等,三个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
    由此可知,

    由公式可知,

    所以液体为酒精,液体为纯水,液体为盐水。
    故选:
    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容器,三个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由此可以判定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已知,纯水、盐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可利用公式比较水、盐水和酒精的体积关系,再与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进行比较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于形状不规则容器体积的判断,可利用公式和质量、密度的关系,比较体积的大小关系。
     

    8.【答案】C;

    【解析】解:抛出去的乒乓球落地前,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只受重力作用。
    故选:
    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去的乒乓球落地前,只受重力作用。
    地球上的一球物体都会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注意抛出去或推出去的物体不再受手对它的作用力。
     

    9.【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在地球和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但是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减小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A、物体的位置变化,质量不变,在月球上的重力小于地球上的重力;故A正确;
    B、物体的重力将变小,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量和重力中,只有重力发生变化;故C错误;
    D、质量和重力中,只有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解:、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弹力的产生并不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故错误;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发生非弹性形变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故错误;
    、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故正确;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故错误;
    故选:
    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物体发生形变。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型变量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
    、血压计是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测量血压,故不符合题意;
    、拔火罐在使用时,由于燃烧,火罐内部的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所以火罐被压在皮肤上,其原理是利用了大气压,故不符合题意;
    、相同体积的泡沫塑料与其它材料比较,由于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适合做包装中的填充物,故符合题意;
    、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压强,并且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测量血压的血压计是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测量血压;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坝的下部受到的压强比上部大。
    此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密度的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2.【答案】A;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水从上升到时,其体积变小,利用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在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利用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B不正确;
    C、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所以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
    由图可得从上升到的过程中,冰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上升到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而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答案。
    这道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13.【答案】恢复  弹力;

    【解析】解:手对气球有压力,气球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试图恢复原状的力,叫做弹力,所以它对手指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恢复;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0.2N  3.6;

    【解析】解: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上一个大格表示,里面有个小格,所以分度值是,测力计示数为,物体的重力是
    故答案为: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间,即一个最小格表示的力的大小,根据分度值的大小和指针位置可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求出物体的重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基本内容;学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能正确读数的基础。
     

    15.【答案】;0.65;

    【解析】
     

    16.【答案】变小  不变  20;

    【解析】解:打磨过程中,组成塑料上喙的物质减少,所以其质量变小;但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设立立上喙的体积为
    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在体积相同时,物体质量与其密度成正比。根据上喙的体积相同及不同材料引起的质量变化列方程求解上喙的体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密度的特点及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根据体积一定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是求解上喙体积的关键。
     

    17.【答案】不变;小于;

    【解析】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探空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很小的氢气或氦气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

     

    18.【答案】地球  竖直向下  ;

    【解析】解: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平仪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静止的情形,图中的重锤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则重锤线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于图中重锤线偏向右侧,说明桌面左侧高。
    故答案为:地球;竖直向下;左。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深入理解重力概念,知道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运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9.【答案】32 ; 32 ;

    【解析】解:由可得,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不变,仍为
    故答案为:
    知道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根据求出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该题考查了密度之比的计算和密度的特性,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20.【答案】6;3;4;1;5;2;

    【解析】
     

    21.【答案】零刻度线    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体积  ;

    【解析】解:调节天平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指针向左偏转,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天平水平平衡
    在三个实验方案中,测量豆浆密度的原理均为:,即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再计算密度的大小。
    对于方案一,测完质量,再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时,由于烧杯中有豆浆残留,会使所测体积偏小,质量一定时,由原理可知,所测豆浆密度偏大;
    对于方案二,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再测剩余豆浆和烧杯的质量,从而测出倒入量筒中豆浆的质量和体积,所测豆浆密度误差较小;
    对于方案三,测完体积,再将量筒的豆浆倒入烧杯中测量质量时,由于量筒中有豆浆残留,会使所测质量偏小,在体积一定时,由原理可知,所测豆浆密度偏小。
    可见,三个方案中,方案二更为合理,此时,豆浆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右;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一;体积;大。三;质量;小。
    调节天平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
    在三个实验方案中,测量豆浆密度的原理均为:,即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再计算密度的大小。
    对于方案一,测完质量,再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时,由于烧杯中有豆浆残留,会使所测体积偏小,导致所测豆浆密度偏大;
    对于方案二,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再测剩余豆浆和烧杯的质量,从而测出倒入量筒中豆浆的质量和体积,所测豆浆密度误差较小;
    对于方案三,测完体积,再将量筒的豆浆倒入烧杯中测量质量时,由于量筒中有豆浆残留,会使所测质量偏小,导致所测豆浆密度偏小。
    可见,三个方案中,方案二更为合理。
    此题主要考查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主要考查密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天平的使用,难度一般。
     

    22.【答案】解:ρ=得水的体积为:
    V===4×10-3
    由表格信息得,抽取的水的质量为:Δ=4200g-3700g=500g=0.5kg
    ρ=得抽取的水的体积为:
    ΔV===0.5×10-3,即ΔV=0.5×10-3
    抽取的液体的质量为:Δ=4200g-3600g=600g=0.6kg
    液体的密度为:ρ===1.2×103kg/
    答: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4×10-3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1.2×103kg/;

    【解析】
    知道水的质量和密度,利用求水的体积;
    从甲、乙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则先利用甲容器中的水的质量求出抽取的水的体积,即可得到从乙容器中抽取的液体的体积,再求得抽取的液体的质量,利用求出其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问题,难度适中。
     

    23.【答案】解:(1)水的质量为:=-=48g-27g=21g
    根据密度公式ρ=知,
    V===21c
    2)铝的体积为:
    V===10c
    因为V=V=21c
    所以铝球体的总体积为:
    V=V+V=10 c+21 c=31c
    答:(1)水的体积为21c
    2)铝球体的总体积为31c;

    【解析】
    用总质量减去铝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根据的变形公式求出水的体积;
    根据的变形公式求出铝的体积,铝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就是铝球体的总体积。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空心部分体积即为注满水时水的体积,还要注意计算时单位的统一。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精练,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二、弹力、力的测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弹力、力的测量当堂达标检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测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