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docx
    •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参考答案.docx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1页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2页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3页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参考答案第1页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参考答案第2页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参考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文件包含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docx、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感动中国”“最美”“精神大餐”“主旋律可知,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国家精神文明、公民的道德修养,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B项正确;这些活动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加快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关系不大,排除AD项;提高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夸大了这些活动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B项。2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208月,国家表彰为抗疫斗争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等人,宣传了正能量,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B项正确;奖励对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不能丰富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排除A项;国家奖励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不是快速战胜所有重大疾病的重要条件,排除C项;国家奖励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D【详解】依据材料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可知,1982年宪法强调发挥计划与市场的作用,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该宪法的修订是顺应当时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能够对改革开放起到法律保障的作用,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1982年时,还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仍是计划体制内的改革,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宪法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发生在18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可知,通过宪法的不断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不足,排除A项;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不符合史实,中国的公民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排除C项;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说法不够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5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因此B项正确;ACD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B项。6C【详解】教会学校虽以宗教为目的,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等,这体现了当时教会学校重视宗教伦理教化,C项正确;教会学校重在教授神学知识,其不利于自然科学发展,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教会学校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排除B项;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多为神学内容,与理性思维相左,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背景分析可知,罗马法是罗马帝国扩张时期,英美法系也是殖民扩张侵略时期,所以说明两大法律体系的形成时期正是国家大力扩张和军事征服的阶段,C项正确;从时间背景分析,无法得出严格先进的法律理念,排除A项;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是后者的原因,排除B项;成文法早就形成,从时间背景分析,这不是其影响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根据材料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可知,在法官判决某个嫌疑人有罪前,社会和个人不能将其当作罪犯处理,体现了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推定披控告者无罪,即无罪推定原则,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并非正当审判程序原则,排除A项;天赋人权原则与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被控告者无罪等不符,排除C项; 材料主旨井非要说明人人平等,排除D项。 故选B项。9C【详解】用法律手段强制职业世袭,导致工资低、工时长、赋税重,很多人放弃职业等,反映出该项法律不利于古罗马工商业发展,C项正确;罗马法具有人文关怀与强制职业世袭等不符,排除A项;成千上万人放弃自己的职业不利于帝国的发展,排除B项;职业世袭限制而非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英美法系又称判例法系,受罗马法的影响较小,法律多以判例形式出现,说明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没有反映出这一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延续的观点无法成立,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1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朱元璋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组织人员规范法律,说明明初重视法律建设;另一个是简化政府公文,使公文明白好懂,有利于防止官吏从中舞弊弄奸,B项正确;完备的法律体系应指系统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排除A项;中国古代人治大于法治,题干中更未提及上下共识,排除C项;题干信息并未涉及老百姓,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根据材料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经》《论语》以及赵令赫的孝顺,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渗透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与乡约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根据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 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可得出经义决狱体现出儒学义礼对法律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关注人情冷暖,排除B项;从材料可得出宗法观念在强化,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4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可见作为中国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唐律》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 并非《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排除B项;《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5A【详解】西周时期,从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为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反映出当时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度的基础,排除B项;奴隶制贵族政治在西周之前已形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16(1)特点:强调个体利益与所在群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礼法并施,以礼为主。原因:家国同构大一统理念的影响;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农耕经济的稳定性;儒家思想的推动。(2)不同之处:强调个体自主,着眼于维护个人利益;主张政府和社会权力的相对性。局限性:加剧了自由主义和社会对立性;弱化了政府的公共职能;不利于社会治理的整体发展。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善于礼在孔子看来,礼乐是治国的基本方式之一。从个体来看,通晓礼乐,以礼残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君子好礼、学礼并非仅仅自立春秋决狱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可归纳出礼法并施,以礼为;根据材料从个体来看,通晓礼乐,以礼残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君子好礼、学礼并非仅仅自立从治国来看,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君子好礼、行礼,就不单单是个人之修身,也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可归纳为,强调个体利益与所在群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产生尤其本身的必然因素,家国同构大一统理念的影响;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农耕经济的稳定性;儒家思想的推动。2)不同:根据材料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建立在推崇个人权利至上的基础上,把私有制、私人占有、自我所有权看作天经地义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归纳为,强调个体自主,着眼于维护个人利益;根据材料看不见的手”“公正的旁观者”“经济理性人”“守夜人”“最小国家可归纳为,主张政府和社会权力的相对性。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西方社会治理思想的这个特点也暴露了很多的局限性,加剧了自由主义和社会对立性;弱化了政府的公共职能;不利于社会治理的整体发展。【点睛】17(1)特点:源远流长;重视的作用;吸收儒家思想。(任两点)标志:《唐律疏议》。(2)不同:欧洲近代法律体系注重强调法律至上,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则有一定的连续性;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 【详解】(1)特点:由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可得,源远流长;由材料一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同样非常重视等信息可得,重视的作用;由材料一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可得,吸收儒家思想。标志: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法律的相关知识可知,《唐律疏议》的出台意味着中华法系的确立。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中西方法律的相关知识,从法律与君权的关系、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等角度思考作答。首先,从法律与君权的关系看,由材料二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可得,欧洲近代法律体系注重强调法律至上,结合中国古代法律与君主专制的关系来看,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从法律体系本身来看,由材料二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可得,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由材料一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制定了《大清律例》等信息可得,中华法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由材料一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可得,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由材料一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可得,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