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作业含答案
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或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完整植株
A.①、②⑦⑥⑧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⑤
答案:B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阶段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该阶段是指( )
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子的融合
B.不同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
C.完整的两个体细胞的融合
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没有活性,不属于原生质体,完整的植物细胞不能直接融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后形成的原生质体可以实现膜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利用的是不同种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的融合。
3.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若将白菜和甘蓝两者的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幼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出的“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诱导原生质体间的融合过程一般使用灭活的病毒
C.该培育过程中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
D.该培育过程中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
答案:B
解析:由于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两者的花粉细胞中各含有白菜和甘蓝的一个染色体组,若将两者的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二倍体,但因两个染色体组分别来自白菜和甘蓝,故不能结籽,A正确;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间的融合一般不用灭活的病毒,B错误;用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的杂种细胞培养成“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4.(2021杭州新东方学校高二月考)下图是利用三倍体香蕉的茎尖培养脱毒香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③过程中发生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①阶段需要生长素,③阶段仅需要细胞分裂素
C.①阶段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分化速度快
D.X阶段的细胞是相对没有分化的薄壁细胞
答案:D
解析:①~③过程只发生了有丝分裂,A错误;③阶段需要细胞分裂素、生长素,B错误;①阶段仅有细胞增殖,C错误;X是经过①脱分化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是相对没有分化的薄壁细胞,D正确。
5.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氧气和pH
B.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光
C.不同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所需的温度有所不同
D.由外植体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总量会减少
答案:B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氧气和pH等条件,A正确;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不需要光,再分化再生阶段一定要有光照,否则形成的试管苗不能合成叶绿素,B错误;不同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所需的温度有所不同,C正确;由外植体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断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因此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总量会减少,D正确。
6.(2021莱州一中高二月考)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答案:D
解析: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过程才形成胚状体,从而形成植株,A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组织培养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如果有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C正确;根尖细胞含有植株的整套遗传信息,可分化出根、茎、叶,基因选择性表达可以发育为含有叶绿体的植株,D错误。
7.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 )
A.去除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C.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亲代的优良性状
D.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答案:C
解析: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杂种植株并没有完全表现出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8.(2021滨州高二期末)“山融3号”是山东大学科研团队培育的小麦和偃麦的体细胞杂交种,具有高产、耐盐的特点,已在黄河三角洲广泛种植。下列有关体细胞杂交实验操作和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可以在蒸馏水中进行
B.该品种可以通过小麦和偃麦有性杂交获得
C.原生质体融合与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相同
D.原生质体可以直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答案:C
解析: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后,为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或失水,最好放在等渗溶液中,A错误;小麦和偃麦存在生殖隔离,无法进行有性杂交,B错误;原生质体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原生质体需要再生出细胞壁,在外界条件的诱导下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D错误。
9.(2021学军中学高三三模)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然后放在无菌的蒸馏水中,用聚乙二醇促进其融合
B.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愈伤组织,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C.二倍体的白菜和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后,产生的新个体一定是不育的
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质是原生质体融合,最终目的是要产生杂种植株,其重大突破表现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D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然后放在无菌的等渗溶液中,用聚乙二醇促进其融合,A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杂种植株,B错误;二倍体的白菜和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后,产生的新个体理论上是可育的,C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质是原生质体融合,最终目的是要产生杂种植株,其重大突破表现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10.如图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a、b细胞需要胰蛋白酶
B.诱导a、b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用秋水仙素
C.a、b细胞融合为c细胞的原理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d、e、f过程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e、f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
答案:C
解析:植物体细胞在杂交之前,必须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诱导a、b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是聚乙二醇;a、b细胞融合为c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e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
11.(2021济南高二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一种名贵菊花,其操作步骤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聚乙二醇,可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D.培养基中生长素类激素含量较高时有利于细胞再分化出芽
答案:A
解析:消毒指用比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同时也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正确;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故其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错误;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聚乙二醇,不能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聚乙二醇能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不能促进植物细胞融合,C错误;培养基中生长素类激素含量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D错误。
12.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2)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新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通过细胞的________过程,最终可形成试管苗。
(4)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繁殖。
答案:(1)全能性(或形成完整植株所需的全部基因) (2)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3)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分化(或再分化) (4)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5)遗传特性 无性
解析:(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故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2)形成层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所以要选取含有形成层的组织块进行组织培养。(3)培养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营养和激素诱导等条件,步骤⑤和步骤⑥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所以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通过细胞的分化(再分化)过程,最终可形成试管苗。(4)试管苗需要照光培养,以便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5)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保持了原品种的遗传特性。
13.(2021巴蜀中学高二期中)科研人员将获得的若干具有活力的天竺葵(2n=12)花粉原生质体和香茅草(2n=20)花粉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成功培育出了杂种植物——驱蚊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原生质体需要配制酶解反应液,该液体内含果胶酶、纤维素酶、渗透压稳定剂等。在该反应液中,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加入渗透压稳定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原生质体融合处理阶段,融合体系中除含异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原生质体存在,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原生质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杂种植株,该过程运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该途径获得的驱蚊草,通常是________(填“不育的”或“可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去除细胞壁 维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防止其破裂 (2)同种融合、未融合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脱分化和再分化(或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不育的 驱蚊草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解析:(1)植物细胞需去除细胞壁才可获得原生质体,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就是去除细胞壁,加入渗透压稳定剂的目的主要是维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防止其破裂。(2)原生质体融合处理后,有的原生质体并不融合,而融合的原生质体可能有三种类型——天竺葵花粉自身融合的原生质体、香茅草花粉自身融合的原生质体、天竺葵花粉与香茅草花粉融合的原生质体,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才能形成杂种植株,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具体过程,该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由该途径获得的驱蚊草通常是不育的,因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无法进行联会。
14.(2021海口四中高三月考)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 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_______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融合细胞的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4)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
(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_______条染色体。
答案:(1)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3)聚乙二醇(或PEG) 3 (4)脱分化 再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5)2(m+n)
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过程①获取原生质体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壁。(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即番茄—番茄型、马铃薯—马铃薯型及番茄—马铃薯型(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4)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脱分化和再分化,④再分化过程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有m+n条,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此时细胞内含2(m+n)条染色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2章 细胞工程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题,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同步练习题,共17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2章 细胞工程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