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记承天寺夜游》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记承天寺夜游》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记承天寺夜游》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记承天寺夜游》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记承天寺夜游》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记承天寺夜游》,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问题探究与课后练习,中考真题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一、基础知识
    1.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相与步于中庭 原意:脚步。 在句中意思:
    2.一词多义
    念无 与 同为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与
    相 与 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点实词
    (1)月色入户 ______________(2)欣然起行 欣然___________ 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__________ 至:_____________ (4)怀民亦未寝
    (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中庭:___________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水中藻、荇交横 ____________ (8)盖竹柏影也 、 _______________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_______ 闲:__________
    4.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二、问题探究与课后练习
    1.本文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 ”一句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藻、荇”是指 ,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 的情怀。
    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本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
    举一反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7.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课后习题)


    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三、中考真题再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得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是夕,天宇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②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③,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节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霁:雨过天晴。②参寥:僧名。③雷峰:峰名,在今杭州西湖。旧有塔,即雷峰塔。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__ (2)盖竹柏影也__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 (4)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_______ (5)明日乃还 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皆寂不闻人声。
    3.【甲】【乙】两个文段都写了作者与友人于月夜游玩,两文抒发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2分)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月色,试从修辞的角度比较其写法的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得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①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②得二千,复发橐③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饘(zhān)粥:稀饭。②裒羡缗(mín):聚集剩余的铜钱。③橐(tuó):口袋。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 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2)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_
    (3)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 (4)饥疫并作___________ _ (5)活者甚众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遣使挟医分坊治病。
    3.苏轼在【甲】文中说自己是“闲人”,他真的是“闲人”吗?请结合【乙】文分析。(2分)


    4.试分析【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有何不同之处。(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 得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⑴月色入户 ⑵盖竹柏影也
    ⑶止午、未、申三时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5)安可为俗士道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4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13分) 得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怀民亦未寝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散步 2.和; 相伴,一起
    3.(1)门 (2)高兴的样子;高兴 (3)于是,就;到 (4)睡觉 (5)共同,一起;院子里
    (6)形容水的澄澈 (7)交错纵横 (8)大概是 (9)只是; 清闲的人
    4.略
    二、问题探究与课后练习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月光 竹柏影 比喻 清明澄澈(空明) 旷达(乐观)
    3.(1)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2)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4.
    (1)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陶醉其中、乐从心生。
    (2)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顿消,喜从心来。
    (3)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
    5.“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因为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两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表明两人友情深厚。
    6.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突出了月光的澄澈及月夜环境的优美、清静。
    7.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8.
    (1)表现了苏轼的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2)“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又指夜游时的心境;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9.横批:闲 痴
    (1)“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2)“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三、中考真题再现
    (一)
    1.(1)形容水的澄澈 (2)大概是 (3)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4)跟随 (5)次日,第二天
    2.(1)
    (2)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3.对赏月的欣喜,对美景的喜爱,透漏出内心的欢愉。(共2分。意思对即可)
    4.【甲】文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积水,表现了月光的皎洁、空明澄澈。
    【乙】文“可数毫发”以夸张手法突出月光的皎洁。(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乙】“是夕,天宇开霁 ” 译文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二)
    1.(1)考虑,想到 (2)睡觉 (3)交错纵横 (4)一起 (5)很,非常
    2.(1)略 (2)(苏轼)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
    3.不是。【乙】文中,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少赋税、救济灾民、救治难民,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 所以他并不是“闲人”。“闲”表明了他豁达乐观的胸怀。(共2分。意思对即可)
    4.【甲】文中作者表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又透露出作者虽遭贬谪,感慨深微,却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心境,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忙人”的鄙夷与讽刺。
    【乙】文中主要表现了苏轼忧国忧民,心怀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造福的情怀。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乙】译文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
    (三)
    1. 门 大概是 只是、仅 美妙 怎么
    2. ①略 ②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隐逸的僧侣、闲游的人享受,怎么能和俗世中人一起谈论呢!
    3.(1)【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甲】文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
    【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4.【甲】文表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复杂的情感,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
    【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乙)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心得乐趣只能于山中隐逸的僧侣闲游的人共享,怎么能和俗世中人一起谈论呢!
    (四)
    (1)睡觉 (2)只是 (3)形容水的澄澈。(4)曾经 (5)到,凑近,靠近
    2. (1)略
    (2)因此(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3. 乐观、旷达、豁达;(答对一个即可)
    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乙】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鱼我所欲也》: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鱼我所欲也》,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问题探究与课后练习,中考真题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小石潭记》: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小石潭记》,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问题探究与课后练习,中考真题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马说》: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马说》,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问题探究与课后练习,中考真题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