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676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6768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6768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676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676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9676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课件+课时练(人教版)
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9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文件包含第9单元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9单元溶液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9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水是所有物质的溶剂【答案】B【解析】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错误。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正确。C、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错误。D、水是常用的溶剂,不是所有物质的溶剂,错误。故选:B。2.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再加水至原来的质量,然后再取其中的一半,则最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 B.5% C.2.5% D.7.5%【答案】B【解析】设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100g,则100g氢氧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为50g,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加5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再取其中的一半,则最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故选B。3.(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答案】D【解析】食盐为可溶性固体,由“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可知,加热后,沸点低的水分离出来,为结晶法,涉及加热、蒸发、结晶,不涉及过滤。故选:D。4.如图所示: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硝酸铵、水 B.氢氧化钠、水 C.锌、稀硫酸 D.氯化钠、水【答案】B【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瓶中气温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不能膨胀,选项A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但随着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过一段时间小气球会恢复到原状,选项B正确;C、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大量气体氢气,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但不会恢复原状,选项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小气球不能鼓起来,选项D错误。故选:B。5.如图是“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分析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的过程无需外界提供能量 B.加压后浓海水中只含Na+、Cl-、H2OC.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答案】C【解析】A、根据原理图可知,淡化海水需要高压海水,自然条件下无法提供高压,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故错误;B、海水中含有很多可溶性的盐,不只有氯化钠,加压后的浓海水中含有多种盐,故错误;C、加压后的浓海水中溶质基本不变,但溶剂质量大量减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正确;D、滤纸空隙较大,只能分离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故错误。故选C。6.欲使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氨气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方法是A.减少压强,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降低温度C.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升高温度【答案】C【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使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氨气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减小压强,升高温度。故选C。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D.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答案】C【解析】A、降低温度不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加,还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是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故选C。8.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则加入的物质是( )A.食盐 B.生石灰C.硝酸铵 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故选C。9.(2022·安徽·模拟预测)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C.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D.②中游码在6g处,则食盐实际质量为16g【答案】D【解析】A、实验室配制溶液的顺序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即④②①⑤③,A正确;B、配制该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0g×16%=84g,需要水的体积为84mL,可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B正确;C、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00g×16%=16.0g,C正确;D、②中游码在6g处,由于砝码和药品放反,故盐实际质量为10g-6g=4g,D错误。故选D。10.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答案】A【解析】A、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依据的是汽油能将油脂溶解,形成溶液,汽油无乳化功能,所以正确;B、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洗洁精属于洗涤剂,所以错误;C、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肥皂液属于洗涤剂,所以错误;D、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是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沐浴露属于洗涤剂,所以错误。故选:A。11.(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M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为b,A错误。B、硝酸铵溶解吸热,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N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为a,升温N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B错误。C、M的饱和溶液即为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M(b)溶解度小于N(a)溶解度,则溶剂质量M>N,D正确。故选:D。12.(2020·辽宁锦州·中考真题)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A.X是水,Y是氧化钙 B.X是水,Y是氢氧化钠C.X是水,Y是硝酸铵 D.X是水,Y是氯化钠【答案】C【解析】A、水与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温度升高,瓶内气体气压增大,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温度升高, 瓶内气体气压增大,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广口瓶内温度降低, 瓶内气体气压减小,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升高,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广口瓶内温度几乎不变, 瓶内气体气压几乎不变,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13.(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答案】D【解析】A、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16g=84g(合84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造成所量取的水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是易溶物质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D.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答案】B【解析】A、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为易溶物质。A正确。B、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不一定相等。B错。C、将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所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正确。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降温不会析出晶体。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的溶解度相等。(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5)如果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提纯a,一般采用______的方法。【答案】(1)c(2)b(3)不饱和(4)A(5)降温结晶【分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故填:c。(2)由图可知,t2℃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该温度下,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溶解度相等,故填:b。(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度50ga物质,200g水可以溶解a物质100g,所以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溶液的质量是280g,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4)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b,故选A。(5)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果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提纯a,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降温结晶。16.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KNO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NaCl35.83636.336.63737.337.838.439根据上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3)10℃时,将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20℃时,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答案】 110g KNO3 小于 54.4g【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2)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9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2g;10℃时,NaCl的溶解度为35.8g,90℃时,NaCl的溶解度为39g;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10℃时,将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则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升高温度到30℃,KNO3和NaCl的溶解度都增大,但溶质、溶剂质量并没有改变,二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则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小于NaCl;(4)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硝酸钾,则40g水中可以溶解NaCl的质量为:,因此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4g+40g=54.4g。17.将80g 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50% C 160 降温结晶【解析】本题考查了固体溶解度,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等。(1)根据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A点时,该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液中的M质量为(100 g-50g)=50g,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0%;(2)A点对应的溶液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M,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40℃,溶液的质量为130 g,说明80g M物质恰好完全溶解,B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60℃时, 溶液的质量不增加,C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3)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在40℃时,80g M物质与50g水形成饱和溶液,则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18.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乙试管内的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答案】 A、C 蒸发结晶 有晶体析出 不饱和【解析】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A、C;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③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乙试管内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19.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粗盐提纯(1)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_____时,停止加热。(3)海水晒盐采用上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g,蒸馏水______mL。(2)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6%(填“>”“<”或“=”)。(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4)装瓶、贴标签。【答案】 ⑤ 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 随温度变化不大 3g 47mL < 加速溶解【解析】实验一:(1)过滤操作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故填:⑤。(2)蒸发时,当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故填:有较多的固体出现时。(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故填:随温度变化不大。实验二:(1)50g6%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 =3g=47g,则水的体积为:47g÷1g/mL=47mL,故填:3g;47mL。(2)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填:<。(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20.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_____ 。③时,完全溶解a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 _____ g。④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 _____ 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_____ 和滤纸。(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45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_____ g。将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_____ g。【答案】 CBA .C 100 小于 漏斗 4.5 500【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析】(1)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③t2℃时,A的溶解度是a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ag就达到饱和状态,则完全溶解a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④t2℃时,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过滤操作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则还需要的是漏斗;(3)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45g×10%=4.5g;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设得到的0.9%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为x,则45g×10%=0.9%x,x=500g。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