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
展开4 灯笼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书写着繁华,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
二、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一生作品200多篇,较著名的作品有《山屋》《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等,主要散文集有《羽书》《北极星》《忘年》等;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选》。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四、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争讼( sòng )
斡旋(wò xuán )
静穆(mù )
怅惘( chàng wǎng )
锵然( qiāng )
燎原( liáo )
幽悄( qiǎo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斡旋:调停,调解。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弟的奢华。
未始:未必。
幽悄:幽深寂静。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五、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2—11):作者回忆自己记忆中有关灯笼的美好记忆和情节。
第三部分(12):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六、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1.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灯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文中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在内容上,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亲情,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有温情,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有历史沧桑,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明确: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文章第①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4.第④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明确:这是“我”慈母口中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强调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5.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明确:(1)有行好的意思。
(2) 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6.“雪夜入……马前卒”。分析这两句话。
明确: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借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作者也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7.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明确: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七、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作答。)
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明确: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2.文中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灯笼”蕴含着什么意义?
明确:与“灯笼”有关的事件大致有四类:①乡村日常生活类(如大人阻止小孩“玩火”,自己却偷偷在神龛点烛;“我”挑灯笼迎祖父;“我”挑灯笼上下学);②乡村乡俗活动类(如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③乡村年节欢庆类(如元宵节“我”跟着龙灯跑;族姊远嫁满街灯火);④历史文化类(如汉献帝灯下伤感)。
“灯笼”的意义有:①历史文化意义(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乡风民俗,成为文化符号;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情感意义(长幼情笃、母子情深、岁月沧桑)。
3.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明确:吴伯箫的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富于想象,善于抓住一件事或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回忆往事,憧憬未来,往往在文中营造一种有缘的氛围,仿佛是与读者面对面促膝谈心一般。作者由灯笼抒写了他的一些记忆,想到了祖父、母亲,想到了村口的红灯,想到了宫灯,更想到了将军挑灯看剑,想到了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八、本文主旨
文章通过回忆自己所经历过和了解到的有关灯笼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九、文本特色
1.丰富的联想。
文章由灯笼想到了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想到了许多乡情民俗;想到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想到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联想丰富,内容多样。
2.爱国的情怀。
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课后作业
以往,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
我认为如今的过年方式有的是在进步,有的却是在退步。比如过年有的地区不再放鞭炮,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于我们生存的重要性,而人为的破坏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鞭炮中含有污染空气的成分,所以很多人提倡过年不放鞭炮。从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这一角度看,这种古老的过年方式的远去是一种进步。再说另一方面“网上购物”等过年方式是一种退步,因为过年是人们在一年结束时的庆祝活动,要大家聚到一起,面对面地亲密接触,彼此传达喜悦、问候等,如果少了这样的欢乐,只是为购物而购物或只是为了拿到红包而抢红包,就失去了过年的意义。总之,我们需要传承过年的精神内涵,而不能只流于形式。
我们这里管过春节叫过年,一进腊月门,忙活过年的所需之物的工作就开始了:磨面,碾米,办年货,做新衣服……有一首《腊月歌》可以充分说明我们的忙碌:“二十三,粘糖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纯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腊月二十三辞灶开始,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年味才渐渐淡下去。
腊月二十三通常叫作“小年”。回娘家的在这一天晚饭之前必须赶回来,大人们的说法是:糖瓜辞灶不能被辞到外面,在这一天的主要风俗有:扫尘,蒸年糕,供糖瓜、豆子和茅草,送灶神上天。
解析:本题是一篇小作文,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本题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即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灯笼》语言之典雅,辨文章表达之恰当,品文学情思之丰富,探文化价值之传承,感少年意气之风发,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知识备查,学习字词和典故,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总结归纳,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灯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灯笼教案及反思,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