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计30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
2.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等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④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5.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
B.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
C.该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细胞组成
D.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
6.如图为兴奋传导的部分结构示意图,c为肌肉,⑤为类似突触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图为一个反射弧,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为效应器
B.刺激肌肉c,兴奋可传导到④③②①,进而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C.只要刺激①,在②③④⑤处便会产生兴奋,且肌肉收缩
D.将外界NaCl溶液的浓度由0.9%升高到1.5%,会影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7.下列关于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多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胰岛素只有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相抗衡的
8.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图中X、Y、Z表示相应的内分泌器官,①~③表示相应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代表下丘脑,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图中虚线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C.使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垂体并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使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暂时恢复正常
9.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本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C.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两个独立的调节系统
10.2021年5月22日,在甘肃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举行期间遭遇突发降温、降水、大风的高影响天气,部分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现象。失温是指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过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无法恢复
B.在人体失温现象发生后,可以通过适当添加衣物来避免持续失温
C.长跑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汗液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长跑时机体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11.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预防接种乙肝疫苗②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水解作用③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④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⑤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病菌的黏附
⑥皮肤的阻挡作用⑦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A.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⑤⑥⑦
12.有研究显示,皮肌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引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肌炎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B.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没有淋巴因子和抗体参与
C.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类似
D.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皮肤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13.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常见的致敏原有花粉、牛奶、青霉素、结核杆菌等
C.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体内将产生免疫反应,但不会表现出病症
D.过敏主要由机体免疫系统过强导致,应用氯雷他定片、息斯敏等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14.辅助性T细胞不但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应答中亦发挥重要的作用。错误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
B.环孢素A能使辅助性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可减弱免疫排斥反应
C.辅助性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完成体液免疫
D.艾滋病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受HIV攻击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易患癌症
15.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萌发需要光照的种子一般较小,储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
B.对于植物来说,光只是提供能量
C.光既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也会影响植物的形态
D.光敏色素在接受光信号后结构发生变化
16.如图是植物体生长和休眠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A与ABA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植物基因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GA与ABA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拮抗,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C.GA与ABA的产生受光照的影响
D.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相同
17.某同学重复了温特的胚芽鞘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去尖端胚芽鞘a将不生长
B.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促进去尖端胚芽鞘b生长
C.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有无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也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
18.如图表示种群的特征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通过实施“二孩”或“三孩”政策可调整人口的④,一般不会影响⑤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其种群的⑤,可以明显降低①
C.所有生物的种群数量特征都包括①~⑤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D.某种杂草在田野中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19.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
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C.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实际值有差异
20.在盛有100mL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培养瓶中加入少量活酵母菌,将培养瓶置于适宜温度、通气良好等条件下恒温培养24h,每隔一定时间抽取1mL样液检测酵母菌的数量,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h)
0
3
6
9
12
15
18
21
24
酵母菌数量的对数
3.2
4.1
5.2
6.5
7.5
8.1
8.7
8.3
7.1
A.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B.该酵母菌种群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在第18h左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C.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先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中方格内部的酵母菌
21.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
B.散生在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是典型的旱生结构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的板状根暴露在地面以上不利于乔木生长
D.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2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暴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甲、乙生长均良好,害虫A的暴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D.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23.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24.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过度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某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中优势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25.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
C.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26.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鱼甲
河虾
鱼乙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鱼乙、河虾
水蚤、小球藻
水蚤、河虾
小球藻
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C.鱼乙在四种生物中的营养级最高
D.河虾与水蚤二者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27.稻鱼共生系统是中国南方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鲤鱼的存在能抑制稻瘟病发生和杂草生长;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据资料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鲤鱼和水稻之间是捕食关系
B.鲤鱼和水稻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C.通过“稻鱼共生系统”反映了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个体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稻鱼共生系统”较物种相对单一的水稻田来说,恢复力稳定性高,营养结构复杂
28.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C.建立沙滩保护区、种群数量为K值时进行捕捞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30.《巴黎协定》强调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 ℃ 以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 ℃ 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二、填空题(共计5大题,共计55分)
31.(8分)如图为人体某部位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液体。请据图回答:
(1)若图示表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填数字代号);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肌肉注射和打点滴时,药物分别直接进入了图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3)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4)正常情况下,②中不应该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填字母)。
A.麦芽糖B.尿素C.过氧化氢酶D.促胰液素
(5)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①tRNA转运氨基酸②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③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④乳酸与酸碱缓冲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⑤血浆蛋白的合成
32.(12分)新春佳节,朋友聚会离不了“琼浆玉液”。早自西周开始,中华先祖在辞旧迎新之际,就会携美酒,烹羔羊欢聚庆贺,祈祷丰收,由此便开了过年饮酒的先河。汉代,“年”作为法定节日被固定了下来,春节饮酒也形成了风气。“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成为春节期间无处不在的景观,但是朋友聚会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进入嘴里,有灼烧感,其感觉在_____产生,酒精进入胃里后以_____的方式进入胃部细胞。
(2)酒精能够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因此饮酒后尿量_____,据此推断饮酒后经常感觉口渴的原因是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器官还能够合成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过量饮酒后经常语无伦次,这是酒精影响了大脑皮层的_____区。部分人饮酒后脸红,酒精使血流加快,血管_____。
(4)酒精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空腹饮酒容易导致血糖浓度_____,引起低血糖后的治疗方法是_____。
33.(12分)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免疫。
(2)细胞B、C、D中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的是_____(填字母)。
(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与辅助性T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____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免疫。
(5)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34.(11分)如图为某校学生所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
(2)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的田鼠易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进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35.(12分)某果园生态系统,在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夏季,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这属于____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_____的作用。
(2)草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功能。
(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趋于复杂,_____能力将会增强。
(4)研究小组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该昆虫同化的能量是_____kJ·cm-2·a-1。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摄入的能量(kJ·cm-2·a-1)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kJ·cm-2·a-1)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cm-2·a-1)
粪便中的能量(kJ·cm-2·a-1)
51.6
1.5
23.1
27
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BCD、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在成分上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错误;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D正确。
3.答案:C
解析:食物中的碱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浆之后pH变化不大是因为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缓冲物质不是由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⑤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B错误;C、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是拮抗(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受到抑制,使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循环加快加强,肺的通气量增大,以适应人体剧烈活动的需要。相反,当人由剧烈运动转变为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循环变慢变弱,肺的通气量减小,以便适应人体在安静状态时的需要,D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3是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而感觉是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产生的,A错误;若4处受到损伤,则反射弧就不完整了,则不能产生反射,B正确;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C错误;据图分析,2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1→2→3→4→5,D错误。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题图中不包括感受器等结构,不能构成一个反射弧,A错误;兴奋在③⑤结构只能向右单向传递,刺激肌肉c,兴奋不能传导到④③②①的任何结构,B错误;①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②③④⑤处产生兴奋,肌肉收缩,C错误;升高外界NaCl溶液的浓度,无论是兴奋的传导还是传递,都会受到影响,D正确。
7.答案:D
解析: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多方面,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方面等;相抗衡的激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之间,A、B、C正确,D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可知,图中X表示下丘脑,其释放的激素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虚线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B正确;使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阻断下丘脑对垂体的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错误;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垂体并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使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暂时恢复正常,D正确。
9.答案:D
解析: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A正确;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C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彼此协调的,如体温的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D错误。
10.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温度过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无法恢复,A正确;在人体发生失温的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可以适当添加衣物避免持续失温,B正确;长跑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汗液主要是为了增加散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分泌大量的汗液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错误;下丘脑调节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11.答案:D
解析:①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②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水解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③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④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⑤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病菌的黏附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⑥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⑦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综上所述,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⑤⑥⑦,故选D。
12.答案:C
解析:皮肌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引起的,应为自身免疫病而不是免疫缺陷病,A错误。由A项分析知,皮肌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淋巴因子和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均参与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B错误。该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两者发病机理相似,C正确。皮肌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D错误。
13.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过敏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结核杆菌引发的免疫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结核杆菌是抗原,不是过敏原,B错误;人体在首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可能会发生免疫反应,但该免疫反应不是过敏反应,不会出现病症, C正确;图中的肥大细胞接触过敏原,产生组织胺引发过敏反应,所以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
14.答案:C
解析: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能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环孢素A能使辅助性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可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体液免疫中,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故艾滋病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受HIV攻击后,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易患癌症,D正确。
15.答案:B
解析:萌发需要光照的种子一般较小,这是对环境的适应,萌发后能立即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避免在无光条件下萌发后“饿死”,A正确;对于植物来说,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但光不只是提供能量,B错误;光既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也会影响植物的形态,如从豆芽到豆苗,光既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豆苗变成绿色,也会影响豆苗的形态,C正确;在受到光照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D正确。
16.答案:D
解析:GA与ABA等激素的产生受基因的调控,从根本上来说是植物基因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GA促进生长,ABA诱导休眠,二者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拮抗,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正确;短日照利于ABA的产生,长日照利于GA的产生,C正确;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因此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不同,D错误。
17.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温特的胚芽鞘实验。分析题图所示的实验可知,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再将琼脂小块放在去尖端胚芽鞘一侧,发现去尖端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而对照组去尖端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小块,胚芽鞘表现为不生长也不弯曲,由此得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在去尖端胚芽鞘a的左侧放上空白琼脂小块,胚芽鞘a不能生长,A正确;图中去尖端胚芽鞘b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促进去尖端胚芽鞘b生长,B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有无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C正确;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但不能反过来运输,而本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得不到证明,因此,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
18.答案:C
解析:我国实施“二孩”或“三孩”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A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密度,B正确;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题述所有种群数量特征,如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别比例,C错误;某种杂草描述的是一个种群,其在田野中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正确。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树林内蝉种群包括地上部分的成虫以及土壤里的卵和幼虫,所以仅调查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A正确;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一个种群即使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而当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下降,B错误;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使幼年个体增多,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C正确;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该方法只能大致估算出种群密度的大小,因此结果与实际值有差异,D正确。
20.答案:B
解析: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抽样调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计算,A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酵母菌数量从第0h开始增加,第18h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受营养物质等因素的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种群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B正确。酵母菌计数时的正确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走多余的培养液后,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错误。与样方法一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对方格内的酵母菌采用的统计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
21.答案:C
解析: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有利于保存水分,A正确;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有利于保存水分,是典型的旱生结构,B正确;板状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结构特征,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能有效地增强对地上部分的支持作用,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也有保持水分的作用,C错误;肉质旱生植物(如仙人掌)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D正确。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群落结构和环境容纳量。间作农作物乙后,害虫A的爆发受到抑制,说明新的种间关系、新的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不利,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D项解释合理;由题干中“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害虫A和乙不是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否则乙不会生长良好,C项解释不合理。
23.答案:D
解析:对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的生理状态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A正确;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B正确;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C正确;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情况与植物的镶嵌分布有关,因此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不是均匀的,D错误。
24.答案:A
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项错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研究当前植被在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项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项正确。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项正确。
25.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食物网中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A错误。
2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种间关系,侧重考查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从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来看,河虾捕食水蚤、小球藻,水蚤捕食小球藻,鱼乙捕食水蚤、河虾,鱼甲捕食鱼乙、河虾,故形成的食物链有:小球藻→水蚤→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甲,小球藻→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河虾→鱼甲。小球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错误。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处于3、4两个营养级,鱼甲处于3、4、5三个营养级,因此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鱼甲,C错误。河虾与水蚤二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正确。
2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鲤鱼的存在能抑制稻瘟病发生和杂草生长,水稻给鲤鱼提供食物,材料中鲤鱼和水稻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A错误,B正确;“稻鱼共生系统”反映了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而没有体现个体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错误;“稻鱼共生系统”较物种相对单一的水稻田来说,抵抗力稳定性高,营养结构复杂,D错误。
2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可以减小生态足迹,A正确;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减小生态足迹,B正确;建立沙滩保护区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持续K值强度的捕捞量会降低生态承载力,C错误;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D正确。
29.答案:C
解析: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不是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0.答案:B
解析: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A错误;温室效应是CO2大量排放导致的,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所以温室效应是一个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正确;岛国受温室效应影响更大的原因是岛国被海洋所环抱,温室效应最终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而不是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C错误;由于要考虑到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实现CO2的净零排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D错误。
31.答案:(1)②;①
(2)③;②
(3)③
(4)AC
(5)①③⑤
解析:(1)O2的运输方向为血浆→组织液→肌肉组织细胞,并且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②血浆;CO2为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并且CO2的跨膜运输方式也为自由扩散,因此,①②③中CO2浓度最高的是①细胞内液。
(2)肌肉注射的药物直接进入了内环境中的③组织液,而打点滴时药物直接进入了内环境中的②血浆。
(3)皮肤被烫伤出现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内环境中的③组织液。
(4)麦芽糖为二糖,二糖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浆;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也不应该存在于血浆中。
(5)①蛋白质合成时,tRNA转运氨基酸的过程发生于细胞内;②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进入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因此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于内环境中;③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发生于细胞内,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内环境;④血浆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⑤合成血浆蛋白发生在细胞中。因此,不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①③⑤。
32.答案:(1)大脑皮层;自由扩散
(2)增加;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渴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答出一点即可)
(3)言语;舒张
(4)降低;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口服葡萄糖溶液(合理即可)
解析:(1)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酒精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2)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酒精能够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因此饮酒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渴觉,释放抗利尿激素的是垂体,垂体还能够合成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3)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受到影响,讲话语无伦次;酒精能够使血流加快、血管舒张。
(4)酒精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空腹饮酒容易导致血糖浓度降低,低血糖的治疗方法是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
33.(1)答案:体液
解析:图甲表示体液免疫,细胞a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图乙表示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并呈递给辅助性τ细胞的过程。图甲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
(2)答案:B、C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细胞B、C、D中的D(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余两者都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3)答案:识别;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解析: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与辅助性T细胞外的受体相结合,传递抗原信息,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此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答案:(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
解析:使体外培养的DC细胞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记忆T细胞则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这种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5)答案:免疫防御
解析: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34.答案:(1)出生率或迁入率;年龄结构
(2)气候适宜、没有敌害;(λ-1)×100%
(3)偏大
(4)性别比例
解析:分析题图,①表示迁入率或出生率,②表示出生率或迁入率,③表示迁出率或死亡率,④表示死亡率或迁出率,⑤表示年龄结构,⑥表示性别比例,⑦表示标记重捕法,⑧表示样方法。
(1)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或迁入能使种群密度增加;利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2)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J”形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λ-1。
(3)⑦表示标记重捕法,其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利用该方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这里运用的防治方法是生物防治。
35.答案:(1)物理;维持种群繁衍
(2)分解者;物质循环
(3)营养结构;自我调节
(4)24.6;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这种叫声属于物理信息,可见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草菇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草菇的代谢类型是异氧型,草菇可以将苹果树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中含有的无机物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进而使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增强。
(4)分析表格可知,该昆虫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51.6-27=1.5+23.1=24.6kJ·cm-2·a-1。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故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月考),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下期高一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下期高一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共9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Word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