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四川南充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 (2021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科研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3种
B.向b极区移动
C.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D.a极上每产生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为
- (2021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C.W点时 v正 = v逆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的是
硅太阳能电池 | 太阳能集热器 | 锂离子电池 | 燃气灶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向稀氨水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水的电离平衡会正向移动的是
A.NH4Cl B.浓氨水 C.NaOH D.Na2SO4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少量的CO(g)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已知:反应 。现分别取50mL 0.50mol/L醋酸溶液与50mL 0.55mo/L NaOH溶液进行反应,用如图实验装置测定该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烧杯和大烧杯的杯口应相平
B.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更充分
C.为了让反应充分进行,NaOH分三次倒入
D.该实验测得的反应热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把食品存放在冰箱里可延长保质期
B.摇晃可乐瓶,拧开瓶盖立即有大量泡沫溢出
C.将与混合加热制取无水
D.氯水中加入粉末以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为弱电解质的是
A.25℃时,溶液的pH约为3
B.用稀溶液做导电实验时,发现灯泡很暗
C.25℃时,pH=2的溶液稀释至100倍,pH<4
D.等pH、等体积的亚硝酸比盐酸中和NaOH的物质的量多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已知反应: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 H—H | Cl—Cl | H—Cl |
1mol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43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和(g)的总能量小于HCl(g)
B.(g)的燃烧热是183kJ/mol
C.a=243
D.点燃和光照条件下,a的数值不同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变为浅红色:
B.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
C.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有红色物质和气泡产生:
D.用饱和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溶液中均有
B.③溶液又变红的原因: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C.①溶液中等于③溶液中
D.③溶液中存在: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研究化学反应历程有利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已知反应的反应进程和能量变化图如下:
ⅰ: 活化能
ⅱ: 活化能
活化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
B.较小,则反应ⅰ平衡转化率小
C.反应ⅱ是决速步骤
D.分离NO2的瞬间对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完成铁件上镀铜
B.乙装置: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C.丙装置:量取20.00mL NaOH溶液
D.丁装置:比较AgCl和溶解度大小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H2(g)+I2 (g) HI(g) Δ H< 0,该温度下, K=43。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H2、I2、HI 的浓度依次为 0.01 mol/L、0.01mol/L、0.02mol/L。 一段时间后,下列情况与事实相符的是
A.氢气的体积分数变小 B.混合气体密度变大
C.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D.容器内压强变小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某温度下,两种碳酸盐(M:、)饱和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
B.该温度下,溶解度:
C.加入适量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的平衡常数K=10-3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近期,我国科学家在氯碱工业的基础之上,用电解法研究“碳中和”中的处理,其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氯气
B.a为电源的负极
C.膜II为阴离子交换膜
D.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 g
- (2022春·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25℃时,向20mL0.1mol/L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 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pH>1
B.c点时,V(NaOH)=20mL
C.反应过程中的值逐渐增大
D.a、b、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
- D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装置,其中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a极电解池的阳极,水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b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由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共有3种能量转化方式,故A正确;
B.电解池工作时,氢离子向阴极b极区移动,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b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故C正确;
D.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和转移的电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D。
- B
【分析】温度在a℃之前,升高温度,X的含量减小,温度在a℃之后,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曲线上最低点为平衡点,最低点之前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最低点之后,各点为平衡点,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曲线上最低点Q为平衡点,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Y的转化率减小,所以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故A错误;
B.Q点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故B正确;
C.W点不是平衡点,此时反应以正向进行为主,即v正 > v逆,故C错误;
D.W点对应的温度低于M点对应的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W点Y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 C
【详解】A.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项错误;
B.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B项错误;
C.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项正确;
D.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D项错误;
故选C。
- A
【详解】A.在稀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OH-,NH3·H2O电离产生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盐电离产生的使溶液中c()增大,NH3·H2O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作用,NH3·H2O电离程度减小,其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弱,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A符合题意;
B.向其中加入浓氨水,NH3·H2O的浓度增大,其电离产生的c(OH-)增大,对水的电离平衡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水的电离程度减弱,即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c(OH-)增大,对水的电离平衡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水的电离程度减弱,即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
D.向其中加入Na2SO4,该物质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对NH3·H2O+OH-的平衡移动无影响,因此对水的电离平衡也不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 B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正向,CO的转化率提高但反应速率减慢,A项错误;
B.该反应为气体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同时平衡正向,则CO的转化率提高,B项正确;
C.充入CO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正向,但CO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D项错误;
故选B。
- C
【详解】A.两烧杯的杯口应该平齐,便于塑料板密封防止热量散失,A项正确;
B.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物质充分混合反应刚充分,B项正确;
C.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应快速将NaOH倒入且一次性倒入,C项错误;
D.醋酸电离吸热,所以消耗一部分能量,ΔH>−57.3kJ/mol,D项正确;
故选C。
- A
【分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亚阿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据此分析;
【详解】A.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缓,在把食品放在冰箱中减缓食物腐败的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溶液中存在CO2(g)CO2(aq),拧开瓶盖,降低可乐瓶中的压强,平衡向左移动,有大量泡沫溢出,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AlCl3在水中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SOCl2与水反应SOCl2+H2O=2HCl+SO2,生成盐酸抑制上述平衡,将AlCl3·6H2O和SOCl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氯化铝,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加入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减少c(HC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HClO)增大,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 B
【详解】A.25℃时,溶液的pH约为3,此时,小于的浓度,表明不能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A不合题意;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直接关系,与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无法确定是否完全电离,也就无法确定是否是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
C.25℃时,pH=2的强酸稀释100倍时,pH=4,而pH=2的溶液稀释至100倍,pH<4,表明稀释过程中,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为弱电解质,C不合题意;
D.亚硝酸和盐酸均为一元酸,等pH、等体积的亚硝酸比盐酸中和NaOH的物质的量多,表明等pH、等体积的亚硝酸比盐酸的浓度大,则亚硝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D不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为B。
- C
【详解】A.ΔH=E(生成物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0,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项错误;
B.燃烧热是1mol燃料完全燃烧形成稳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则H2的燃烧是指1molH2变为H2O(l)所放出的热量,上述反应不是燃烧热反应,B项错误;
C.ΔH=E(反应物总键能)-E(生成物的总键能)=436+a-2×431=-183,则a=243kJ/mol,C项正确;
D.a为Cl-Cl的键能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与反应条件无关,D项错误;
故选C。
- D
【详解】A.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水解产生OH-而使酚酞变红,,A项正确;
B.NO2为红棕色而N2O4为无色,热水中颜色加深,说明升温平衡朝生成NO2的反应进行且该反应方向为吸热,则,B项正确;
C.红色物质说明Cu2+在阴极被还原,则阳极为OH-放电。则方程式为,C项正确;
D.CaSO4为微溶于水的固体,在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故选D。
- C
【详解】A.氢氧化镁为难溶电解质,存在溶解平衡,则沉淀溶解平衡为,故A正确;
B.③中溶液又变红,可知溶液显碱性,结合选项A可知,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①中含氢氧化镁,③中含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的存在会使氢氧化镁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则c(OH-):③<①,故C错误;
D.③中溶液显碱性,则c(H+)<c(OH-),由电荷守恒式2c(Mg2+)+c(H+)=c(OH-)+c(Cl-),可知2c(Mg2+)>c(Cl-),故D正确;
故选:C。
- B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对于反应ⅰ,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高,发生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的,A正确;
B.反应i的较小,说明反应ⅰ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快,而不能说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转化率小,B错误;
C.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就越不容易发生,反应速率就越慢。对于多步反应,反应总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由于两步反应的活化能,所以反应ⅱ是决速步骤,C正确;
D.分离NO2的瞬间,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生成物的浓度瞬间减小,则此时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瞬间减小,故分离出NO2的瞬间对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没有影响,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 B
【详解】A.铁件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反应Fe-2e-=Fe2+,且Cu2+应该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无法实现镀铜,A项错误;
B.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可以发生吸氧腐蚀,反应结束具支试管的压强降低导气管中水注上升,B项正确;
C.该仪器带活塞应该为酸式滴定管,无法量取NaOH,C项错误;
D.溶液中滴入NaCl之后有AgCl和AgNO3等,加入Na2S产生黑色沉淀Ag2S。沉淀转化的一般规律溶解度大的转化为溶解度小的。但具体是AgCl转化为Ag2S还是AgNO3转化为Ag2S无法确定,D项错误;
故选B。
- A
【分析】某时刻,测得容器内H2、I2、HI的浓度依次为0.01 mol/L、0.01mol/L、0.02mol/L,则<43,即Q<K,所以平衡会正向移动。
【详解】A.由分析可知,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氢气会消耗,体积分数会减小,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又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由密度=质量/体积可知,密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平衡正向移动,碘单质会转化成碘化氢,碘单质为紫黑色,所以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变浅,故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所以压强保持不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 D
【详解】A.由a(4,4)可知,a点对应c(Ca2+)=c()=10-4mol/L,则该温度下,CaCO3的Ksp(CaCO3)=c(Ca2+)×c( )=10-4×10-4=10-8,故A正确;
B.-lgc(M2+)相等时,图线中-lgc()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因此,MgCO3、CaCO3的Ksp依次减小,二者是同类型沉淀,该温度下Ksp越小则溶解度越小,故溶解度:MgCO3>CaCO3,故B正确;
C.欲使a点移动到b点,即增大钙离子浓度减小碳酸根离子浓度,可向CaCO3浊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使平衡左移,故C正确;
D.由图可知Ksp(MgCO3)=c(Mg2+)×c( )=10-2×10-3=10-5,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错误;
故选:D。
- C
【分析】该装置中含有外加电源,因此该装置为电解池,M电极:CO2→HCOO-,C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CO2在M极上得电子,即M电极为阴极,N电极为阳极,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N电极为阳极,根据放电顺序,Cl-在阳极上先放电,Cl-失去电子转化成氯气,即X为氯气,故A说法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M电极为阴极,根据电解原理,a为电源的负极,故B说法正确;
C.根据装置图,中间产生NaOH,即右边电极区的Na+向左移动,膜Ⅱ为阳离子交换膜,故C说法错误;
D.M电极:CO2→HCOO-,同时产生OH-,电极反应式为,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 C
【详解】A.电池工作时,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说法正确;
B.电池正极MnO2得电子生成MnOOH,电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B说法正确;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C说法不正确;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理论上锌减少0.1mol,质量为6.5 g,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 B
【分析】a为起始点。B点加入NaOH为10mL主要成分为n(CH3COONa):n(CH3COOH)=1:1。加入20mL时为反应终点物质为CH3COONa,pH>7。所以pH=7的成分有CH3COONa和CH3COOH。
【详解】A.CH3COOH为弱电解质则0.1mol/LCH3COOH电离出的H+少于0.1mol/L即pH>1,A项正确;
B.加入20mL时为反应终点物质为CH3COONa,pH>7。所以pH=7的成分有CH3COONa和CH3COOH即加入NaOH少于20mL,B项错误;
C.,加入NaOH后c(H+)被消耗而降低,则该值的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增大,C项正确;
D.a→b→c加入NaOH产生了CH3COONa能促进水的电离,因此a→b→c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项正确;
故选B。
四川雅安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四川雅安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ml电子时,阳极生成2,24 L,故B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10-10,Ksp=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眉山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四川眉山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非选择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0−10,Ksp=3,2%,75;,2kJ/ml D,2×10-7,6×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