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209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209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209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B.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C.过量使用氮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水果罐头中添加维生素C起抗氧化作用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能够杀菌消毒,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NH3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D.BaSO4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将食物存放在冰箱中 B.加工馒头时添加膨松剂
C.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 D.冶铁时将铁矿石粉碎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复合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中实现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氢能资源丰富,属于可再生能源
C.过程I吸收能量,过程II释放能量
D.2H2O2H2+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内壁残留的硫可用酒精洗涤 B.SO2使溴水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C.SO2的水溶液长期放置,酸性会增强 D.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异丁烷的球棍模型为,下列关于异丁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4H10 B.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C.沸点比正丁烷()的低 D.一氯取代物有4种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
B.氮气在足量氧气中也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C.过程④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社区服务:用75%的酒精对桌椅消毒 | 75%的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 |
B | 实验操作:NH3和H2O的喷泉实验 | 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
C | 生产活动: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 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 |
D | 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 | 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
A.A B.B C.C D.D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在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2v正(X)=v逆(Y)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山梨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gH2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海洋中部分化学资源的利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②利用了Cl2的氧化性,热空气吹出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B.物质X常选用SO2,Y常选用生石灰
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治炼金属镁
D.“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MgCl2+CO
- (2020春·山东聊城·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硫酸、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可作干燥剂
B.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体现氧化性
C.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溶解
- (2020春·山东聊城·高一期末)有机物P是调节血脂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P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三种官能团
B.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与足量反应可放出
D.可使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 (2020春·山东聊城·高一期末)物质检验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溶液成分的检验,结论错误的是
A.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B.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C.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存在或
D.加入足量浓溶液、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 (2022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穿心莲内酯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
B.该物质的含氧官能团有2种
C.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33.6L
D.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发生加成反应
- (2022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一种检测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子由工作电极经导线流向对电极
B.工作时,对电极的反应为:
C.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
D.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流大小不受空气中甲醛含量的影响
- (2022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100mL某混合酸中,为0.3mol/L,为0.25mol/L。向其中加入3.2g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为0.45mol/L
B.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448mL
C.反应中转移0.09mol电子
D.反应后铜有剩余,加足量稀硫酸,铜减少,但仍然有剩余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实验探究是化学发展的必要路径。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 |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B |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固体后溶液变蓝 |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
C | 向待测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 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 待测液中含有 |
D |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溶液变蓝 | 待测溶液中含有I- |
A.A B.B C.C D.D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质量相同的铁棒、碳棒和足量CuCl2溶液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电子通过CuCl2溶液移到碳棒上
B.闭合K,铁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C.闭合K,转移电子0.2mol时,理论上碳棒与铁棒的质量差为12g
D.打开K,与闭合K时发生的总反应相同
- (2021春·山东聊城·高一统考期末)用18.0mol/L的浓硫酸20mL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待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定容到100mL,溶液中浓度为2.6mol/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c(CuSO4)为2.6mol/L B.反应中消耗的硫酸为0.1mol
C.溶解的铜的质量为6.4g D.生成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参考答案:
- C
【详解】A.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有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A正确;
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B正确;
C. 过量使用氮肥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导致水体污染,C不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水果罐头添加维生素C起抗氧化作用,D正确;
答案选C。
- B
【详解】A.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故SO2可用作食品添加剂,A正确;
B. SiO2没有导电性,可利用二氧化硅对光线进行全反射等性能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通信容量大,抗干扰性能好,传输的信号不易衰减,能有效提高通讯效率,B错误;
C. 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故可用作制冷剂,C正确;
D. BaSO4不溶于水和酸,不易被X射线穿透,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正确;
答案选B。
- B
【详解】A.食物存放在冰箱中,可降低温度,减缓食物氧化速率,与减小反应速率有关,故A不符合;
B.加工馒头时添加膨松剂,可使馒头疏松柔软,与改变反应速率无关,故B符合;
C.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可防止糕点被氧化,减缓食物氧化速率,与减小反应速率有关,故C不符合;
D.将铁矿石粉碎,可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与增大反应速率有关,故D不符合;
故选B。
- D
【详解】A.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需吸收能量。则用太阳光在新型复合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过程中实现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
B. 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生成水时释放能量、则氢能资源丰富,属于可再生能源,B正确;
C. 过程I为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过程II为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C正确;
D. 2H2O2H2+O2反应时吸收能量,上图所示代表反应中放出能量,D错误;
答案选D。
- C
【详解】A.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试管内壁残留的硫不可用酒精洗涤,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能发生,SO2使溴水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错误;
C. SO2的水溶液长期放置,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会增强,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大,D错误;
答案选C。
- D
【详解】A. 分子式为C4H10,故A正确;
B. 与乙烷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
C. 支链较多,沸点比正丁烷()的低,故C正确;
D. 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一氯取代物有2种,故D错误;
故选D。
- B
【详解】A. 过程①是氮气和氢气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
B. 氮气在足量氧气中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不能生成NO2,故B错误;
C. 过程④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
D. 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反应继续进行,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 B
【详解】A.病毒、细菌含蛋白质,75%的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故可75%的酒精对桌椅消毒,二者有关联,A不符合;
B.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做成喷泉实验。故“NH3和H2O的喷泉实验”、“氨气溶于水呈碱性”二者没有关联,B符合;
C.因为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可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不符合;
D.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利用该反应可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D不符合;
答案选B。
- A
【分析】此题要注意的是Z为固态、不是气体。
【详解】A. 平衡时应有v逆(X)=2v正(Y)=v正(X),故A错误;
B. 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
- B
【详解】A. 含羧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 羧基所连的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C. 与的分子式均为C7H10O5而结构不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含羧基和羟基均能与Na反应产生氢气,则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gH2,D正确;
答案选B。
- C
【详解】A. 步骤①、②都是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利用了Cl2的氧化性,热空气吹出利用了溴的挥发性,A正确;
B. 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物质X用于将溴转化为溴离子,故X常选用SO2,Y用于将镁离子沉淀为氢氧化镁,常选用生石灰,B正确;
C.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Mg,C错误;
D. 由图知,“氯化”过程中MgO、C和Cl2反应生成MgCl2和可燃性气体CO,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MgCl2+CO,D正确;
答案选C。
- C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作干燥剂,故A错误;
B.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故B错误;
C.常温下铁或铝制容器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则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故C正确;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二者不反应,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能和铜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所以加入硝酸铜后能溶解铜,故D正确;
答案选CD。
- AB
【详解】A.P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等三种官能团,A正确;
B.P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等三种官能团,因此其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B正确;
C.P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和1个羧基,因此,与足量反应可放出,C不正确;
D.P可使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P有还原性,P发生了氧化反应,P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P有碳碳双键,发生了加成反应,故两者褪色原理不相同,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P的描述正确的是AB。
- BC
【详解】A.能使溶液变为红色,则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存在,故A正确;
B.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存在、或、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产生的气体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可能存在、、、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故B错误;
C.硫酸钡和氯化银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有Ag+,故C错误;
D.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向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故D正确;
答案选BC。
- BC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该物质分子式为C20H30O5,故A错误;
B.该物质的含氧官能团有2种,即酯基和羟基,故B正确;
C.羟基和Na以1:1反应,该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1mol该物质中羟基可与3molNa反应生成1.5mol氢气,标况下的体积为33.6L,故C正确;
D.该物质中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中未给该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BC。
- AC
【分析】该装置为化学电源,通氧气一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通甲醛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据此分析;
【详解】A.工作电极为负极,对电极为正极,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工作时,电子从工作电极经导线流向对电极,故A说法正确;
B.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因此负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故B说法错误;
C.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负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电池总反应为HCHO+O2=CO2+H2O,反应生成水,稀释电解质,即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故C说法正确;
D.负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甲醛越多,通过电子物质的量越多,因此电流大小受空气中甲醛含量的影响,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AC。
- BD
【分析】3.2g铜粉的物质的量为n(Cu)==0.05mol,混合溶液中n(H+)=100mL×10-3L/mL×0.3mol/L+100mL×10-3L/mL×0.25mol/L×2=0.08mol,n(NO)=0.03mol,根据3Cu+8H++2NO=3Cu2++2NO↑+4H2O,H+不足,Cu和NO过量,按照H+进行计算,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H+不足,Cu和NO过量,按照H+进行计算,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Cu2+)=0.03mol,即c(Cu2+)==0.3mol/L,故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标准状况下,产生NO的体积为=0.448L,即产生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448mL,故B正确;
C.根据B选项分析,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即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2mol×(5-2)=0.06mol,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反应后剩余铜粉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剩余n(NO)=0.01mol,加入足量稀硫酸时,0.01molNO全部反应时消耗Cu的物质的量为=0.015<0.02mol,因此加入足量稀硫酸时,铜减少,但仍然有剩余,故D正确;
答案为BD。
- AD
【详解】A.浓硫酸滴入蔗糖中,蔗糖变黑则有碳形成,则蔗糖被脱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体积膨胀是由于碳和浓硫酸受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
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即氨气,不一定是铵离子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下产生,也可能是浓氨水受热挥发,C错误;
D.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一开始不变蓝、加入过氧化氢以后溶液才变蓝,说明待测溶液中含有I-、被双氧水氧化成碘单质,D正确;
答案选AD。
- CD
【详解】A. 闭合K,电子由铁通过导线到达正极碳棒上,故A错误;
B. 闭合K,该装置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作正极,铁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错误;
C. 该装置为原电池,当电路中转移电子0.2mol电子通过时,析出n(Cu)=×1mol=0.1mol,m(Cu)=0.1mol×64g/mol=6.4g,Fe电极上溶解的质量=56g/mol×0.1mol=5.6g,理论上碳棒与铁棒的质量差为6.4g+5.6g=12g,故C正确;
D. 打开K,反应为CuCl2+Fe=Cu+FeCl2,闭合K时该装置为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CuCl2+Fe=Cu+FeCl2,发生的总反应相同,故D正确;
故选CD。
- AB
【分析】用18.0mol/L的浓硫酸20mL和铜共热发生反应:,按硫元素守恒,实际逸出的二氧化硫为18.0mol/L×0.020L-0.100L×2.6mol/L=0.10mol,据此回答;
【详解】A.实际消耗铜、生成硫酸铜均为0.10mol,则反应后稀释液中c(CuSO4)为1.0mol/L,A错误;
B. 结合分析可知,反应中消耗的硫酸为2×0.1mol=0.2mol,B错误;
C.溶解的铜的质量为0.10mol ×64g/mol =6.4g,C正确;
D. 生成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0mol× 22.4L/mol=2.24L,D正确;
答案选AB。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6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铁架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