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昌乐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横穿天山,连接新疆南北,又称天山公路。独库公路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6月实行交通管制。开放通车期间,仍对7座(不含)以上载客汽车、核定载质量5吨(不含)以上货车限制通行。下图示意独库公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哈希勒根达坂到玉希莫洛盖达坂仅50多公里路程,正常情况下自驾时间需要约80分钟,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海拔高 B.弯道多 C.路面滑 D.车辆多
2.独库公路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5吨以上货车通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环境污染 B.保护公路路面 C.提高通行速度 D.减少道路事故
3.规划中的独库高速公路不再季节性封路,主要得益于其线路( )
A.更直 B.更平 C.地势低 D.少滑坡
【答案】1.B 2.D 3.C
【解析】1.据材料可知,独库公路翻越天山,而哈希勒根达坂和玉希莫洛盖达坂两地50公里距离高差达210米,坡度大,为了降低坡度,修建盘山弯道,车速较低,B正确;如海拔高但坡度小不会导致通行时间较长,A错误;路面湿滑只发生在雨雪天气,C错误;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数量较少,车辆较少,D错误。故选B。
2.由于独库公路弯道多、路面窄、坡道陡,车身长、重的车辆频繁刹车制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D正确;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公路路面、提高通行速度都不是导致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5吨以上货车通行的主要原因,故ABC错误。故选D。
3.据材料可知,独库公路主要在寒冷的冬季封路,因为路面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易积雪覆盖,导致不能通行;而高速公路为了得到更平、更直的线路,在穿越高山时开凿隧道,使路面整体海拔更低,冬季不易再被积雪覆盖,不再需要季节性封路,由此可知C正确;更平、更直都不是导致不再季节性封路的主要原因,AB错误;发生滑坡与季节性封路联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①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原因是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低于铁路。②线路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③山地修建交通线应迂回前进,呈“之”字或“8”字状修建。
一个地区的植被群落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与年平均降水量。温带雨林是地球上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大多数位于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温带雨林在不少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下图为“植被群落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甲地的植被类型及气候条件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温多雨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高温少雨
C.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和湿润 D.亚寒带针叶林—冷凉潮湿
5.温带雨林在北美太平洋海岸的分布面积远大于欧洲西部,主要原因是( )
A.距海洋更近,气候暖湿 B.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C.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D.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肥沃
【答案】4.D 5.C
【解析】4.由所学知识可知,甲地植被林近苔原与冻土,喜凉,即为亚寒带;据图所知温带阔叶林的需水量相当,可知喜湿,植被为森林,判断为亚寒带针叶林,其生长的气候条件是冷凉潮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由图可知,温带雨林需水量比温带落叶林要高,欧洲西部与北美西海崖在同一纬度范围均受西风控制,欧洲西部主要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不会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但北美西海岸为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是西风的迎风坡,地形雨较多,C正确。欧洲西部与海洋的距离也近,沿岸也有暖流流,经均为两地相同点,AB错误。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肥沃描述的不是原因,与题意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带成因:海陆间位置不同导致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类型从而对应不同的气候,进而对应不同植被。
布拉风是指冷空气从不太高的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的一种地方性剧烈大气运动,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灾害。其形成条件是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存在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下图为布拉风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布拉风形成的原理类似( )
A.信风 B.山风 C.焚风 D.台风
7.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
A.狂风、暴雨 B.滑波、泥石流 C.干热风旱灾 D.冰冻、狂风
8.一天中最有利于布拉风形成的时段是( )
A.日出前后 B.午夜 C.日落前后 D.午后2点
【答案】6.B 7.D 8.A
【解析】6.布拉风是冷空气直泻山麓引起的地方性大气运动,与山风的形成原理类似,都是由冷空气下沉形成的,B正确;信风是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的风,与焚风成因不同,A错误;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面的干热风,是一种气流越山后绝热下沉引起的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降低的现象,而布拉风下沉绝热增温不多,所以与焚风不同,C错误;台风是热带气旋,D错误。所以选B。
7.由材料可知布拉风会带来冷空气,存在较大的气压梯度,会产生降温和狂风,导致冰冻的发生,D正确;气流下沉,不会形成暴雨,A错误;没有降水,不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B错误;增温不多不会形成干热风,C错误。所以选D。
8.一天中最有利于布拉风形成的时段是气温最低的时间段,即日出前后,A正确;午夜、日落前后、午后2点不是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不利于不拉风的形成,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布拉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这时,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山上或高地的冷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冷而重的空气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冷空气的势能转化成动能,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由于冷空气来源于高寒地带,温度很低,它过山下降时虽有绝热增温效应(即焚风效应,当空气和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气压增高时,空气因压缩而增温),但因落差不大,而两地温差明显,比背风坡原来的气温还是低得多,因此,布拉风所经之处,气温会迅速降低。凡地处高寒山区,又面临温暖海面的地形,都有发生布拉风的可能。
2022年6月19日,张老师回泰州(32°N,120°E)看望父母,在家乡的田野上她拍下了一张夕阳美景,图为“拍摄的夕阳美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田间小路的走向大致为(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10.当天当地正午时刻,全球属于6月18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2/3 B.1/2 C.1/3 D.2/5
11.半个月后,当地田间可见的农作物除了水稻外,可能还有( )
①玉米②冬小麦③油菜④大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B 10.C 11.D
【解析】9.根据材料照片拍摄为夕阳景观,6月19日,日落东北方向,据此可判断田间小路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当地正午时,即120°E为地方时为6月19日12时,东12区的区时为16时,则6月19日占16/24=2/3,6月18日的范围为1/3,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半个月后进入7月份,泰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玉米收获期为8、9月份,7月份当地田间可见,冬小麦9月播种,5、6月份收割,7月份当地田间不可见,①正确;油菜秋季播种,5月收获,7月份当地田间不可见;大豆春种秋收,7月份当地田间可见,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载艺”是非洲北部萨赫勒地区的传统节水灌溉方法,其操作方式是先挖掘20一30厘米宽、深且间距为90厘米的洞坑,再将植被或作物种在小坑里,随后在小坑四周修筑小型水坝,把水和肥料集中施在坑里,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下图示意萨赫勒地区地理位置、津德尔气候资料及“载艺”灌溉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地区用“载艺”耕作方法时,挖掘洞坑的最佳时间为(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3.与普通的平整土地种植农作物相比,“载艺”( )
A.病虫害相对较少 B.对地形地质要求更低
C.保水保肥能力强 D.耕地形态维持时间长
【答案】12.B 13.C
【解析】12.洞坑需在雨季之前挖掘,以备在降雨时储水用来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由图示区域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区降水集中在7~9月,7~9月再挖已经没有作用了,C错误;故在雨季之前,即4~6月挖掘洞坑为最佳时间,B正确;1~3月距离雨季到来时间较远,洞坑易被风沙掩埋,A错误;10~12月时,雨季已过,D错误。故选B。
13.由材料可知,“载艺”中的洞坑有收集雨水的作用,且洞坑里的肥料不易流失,故保水保肥能力强,C正确;“载艺”需挖洞坑种植农作物,且要在洞坑四周修筑小型水坝,需要简单的地形勘测,对地形地质要求较高,B错误;病虫害与气候和农作物生长期培育有关,与该地区耕作方式关系小,A错误;洞坑易被风沙、流水等掩埋、淤积,维持时间短,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传统基塘农业水陆比例一般为6:4,基上种植蔬果。近年来,珠江三角洲Q村的传统基塘农业生产已严重退化,“基”减少甚至消失,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为此该村提出发展经济效益更高的“有机一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建设特色田园美丽水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近年来,Q村基塘农业中“基”减少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变化 B.城镇用地扩张 C.蔬果需求减少 D.养殖空间扩大
15.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更高是因为( )
①销售地域更广②产品品质更优③饲料成本更低④鱼类产量更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4.D 15.B
【解析】14.根据材料“基”减少甚至消失,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可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使得养殖空间扩大,将部分陆地资源“基”转化为鱼塘,D正确;气候变化非常的缓慢,所以水热条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故A错误;城镇用地增加可能会占用部分陆基,但不是导致基塘农业中“基”减少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城镇用地扩大,建设的是特色田园美丽水乡,故B错误;蔬果需求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不会减少,C错误,故选D。
15.“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系统内利用水草,桑叶、黑麦草等做饲料,降低了饲料成本,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提高“有机”产品,产品的品质更好,②③正确;图示信息没有体现出销售地域更广,也不能从图中看出鱼类产量的增加,系统提供的是有机鱼类,鱼类产品的品质增加,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注入玛纳斯湖,全长约450千米,河流常年流量平稳。玛纳斯河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溢出带区域形成了众多低洼湖泊、湿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水库群上接大河、下通灌区,成为我国著名的农垦区。下图示意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
(1)推测玛纳斯河流量常年保持平稳的成因。
(2)说明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水库)选址的合理性。
(3)分析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修建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答案】(1)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各季节降水量均较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夏季主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汛期,但流经区域蒸发量大,缩小了夏季与冬季的径流量差;有地下泉水补给,径流量稳定;有湿地分布,湿地有蓄洪补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河流径流。
(2)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量大,蓄水量多;位于地下泉水出露地带,水库水位较稳定;地势低洼,工程量较小,且集水面积大;地处城市上游,水质较好。
(3)增加发电量,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利用水库发展观光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下游灌区水资源的分配量。
【分析】本大题以玛纳斯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补给、水库选址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玛纳斯河流量常年保持平稳说明流量季节变化小。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河流夏季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但夏季气温高,蒸发量也大,河流流量不会太大,冬季流量小时有地下泉水补给,且又有大量湿地调节径流,使冬夏季流量季节差异小,流量常年保持平稳。
(2)位于天山北部山麓地区,是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较低,工程量小;水库群上接大河,河流流量大,储水量大,且有大量地下泉水,湖泊,湿地等调节水位稳定;下通灌区,位于城市灌区上游,水质好。
(3)水库可发电,提供电力;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少山区洪水;可发展观光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分配水资源,增加下游灌区水资源的分配量。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多年的能源转型发展,煤炭在德国电力供应中的比重日益下降。至2018年,德国煤炭发电占比仅为38%,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40%,德国“能源转型”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一直以来,激进的新能源政策(2030年弃煤)导致德国企业的用电成本居高不下。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北溪1号、2号是由俄罗斯修建的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每年可为欧洲输送数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2022年9月底北溪1号、2号天然气管道遭爆炸破坏,下图为“北溪1号、2号输气管道示意图”。
(1)分析德国推进“能源转型”的主要原因___。
(2)简析德国推进“能源转型”的优势___。
(3)推测北溪1,2号输气管道遭破坏给德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冲击___。
【答案】(1)煤炭长期开采面临枯竭;煤炭燃烧环境污染;新能源的崛起使煤炭地位下降。
(2)经济发达,新能源科研投入大;政府大力支持;民众环保意识强;地理位置优越,清洁能源来源广。
(3)能源,工业原料短缺;能源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发展;失业率上升。
【分析】本题以北溪1号、2号输气管道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能源转型和资源调配对区域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德国长期使用煤炭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早期开发的煤矿大部分已经枯竭,开采深度加大,生产成本过高;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都依赖进口,急需开发新能源;新能源的崛起使煤炭地位下降。
(2)结合所学可知,德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才众多,新能源科研投入大;结合材料可知,该地政府大力支持,有利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民众环保意识强,有利于消费结构转型;地理位置优越,清洁能源来源广,便于开发利用。
(3)结合材料可知,北溪1,2号输气管道遭破坏会造成德国输入能源短缺,造成工业原料缺少,影响经济发展;能源输入较少造成了能源价格上涨引起工业品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发展;能源价格上升造成企业发展困难,失业率上升,居民生活成本上升。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一般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结层中常含有冰楔(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冰楔融化后地表土壤失去支撑而塌陷形成洼地,洼地集水成湖,称为热融湖。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热融湖不断增多。下面左图示意冰楔对热融湖形成的作用,右图示意热融湖的扩张及其对碳元素迁移的影响。
(1)指出多年冻土层中冰楔形成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冰楔的形成过程。
(2)分析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湖数量增多的原因。
(3)热融湖不断增多和扩张会加剧全球变暖,试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
【答案】(1)夏季。夏季温度高,冻土区活动层融化,水分(融水、降水和地表水)顺着多年冻结层的裂隙下渗,遇冷凝结形成冰楔。
(2)近年来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地温上升,多年冻结层中更多冰楔(地下冰)融化,冻土体积变小,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增多,集水形成的热融湖增多。
(3)加剧冻土融化,释放到大气中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加剧全球变暖。
【分析】本题以热融湖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多年冻土层中冰楔形成的主要季节以及冰楔的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热融湖数量增多的原因、热融湖不断增多和扩张会加剧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信息可知,冰楔是“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读图可知,形成冰楔的水来自多年冻土上部的活动层。结合材料信息“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可知,活动层融化的季节应是夏季。冰楔是“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因此多年冻土层中形成冰楔首先是活动冻土层融化,然后是融水沿裂隙下渗冻结。夏季地温高,活动层融化,融水和降水顺着裂隙下渗,到多年冻结层再次冻结,使得裂隙中的冰体积逐渐变大,根据裂隙形态,水会冻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冰体,形成冰楔。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热融湖是多年冻结层中常含有的冰楔“融化后地表土壤失去支撑而塌陷形成洼地,洼地集水成湖”。近年来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冻土受热增加,地下冰楔或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冻土体积变小,地表土层随之沉陷而形成新的热熔沉陷,这些凹陷地集水,形成新的热融湖,因此形成的热融湖数量会增多。
(3)由右图可知,热融湖不断增多和扩张,会加剧冻土融化,积累在冻土层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会从土层进入大气层,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进而导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剧全球变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国产民用轿车的品牌少、产量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长城汽车公司在俄罗斯图拉市的乌兹洛瓦工业园区建立了图拉工厂(如图)。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65%,生产流程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于一体。图拉工厂下线的首款车型,全要销往俄罗斯因内及周边的欧洲国家。
(1)从市场竞争力角度,说明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的原因。
(2)分析长城汽车选址图拉市的原因。
(3)为适应当地环境,请为图拉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在设计上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俄罗斯民用汽车品牌少,产量小,市场竞争小;零部件本地化率高,运费低(或者答本地生产,降低关税),降低成本;技术成熟,竞争力强。
(2)位于俄罗斯西部,靠近市场;地处交通枢纽,便于零部件和汽车产品的运输;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协作条件好。
(3)气候寒冷,增加制暖设施;冰雪覆盖时间长,增强轮胎防滑性能;地广人稀,行驶的路程长,要加大油箱容积。
【分析】本题以图拉工厂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的市场原因、图拉市对长城汽车选址吸引力强的位置优势、图拉工厂生产的长城SUV在配置上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题目要求,需从“市场”角度,说明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的原因。结合材料信息“俄罗斯国产民用轿车的品牌少、产量低”,因此长城汽车的产品在俄罗斯的汽车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65%”,零部件本地化率高,社会协作条件好,可以减少零部件的运输费用,降低企业成本;“生产流程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于一体”,全工艺整车制造,可以降低关税,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汽车市场销售价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材料显示图拉工厂“产出的SUV车型主要销往俄罗斯国内及周边的欧洲国家”,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拉市位于俄罗斯西部,接近俄罗斯的人口稠密区,且距离欧洲市场较近;图中显示图拉市有多条公路和铁路经过,属于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交通非常便利,便于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整车的运输;“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65%”,可知图拉市的乌兹洛瓦工业园区工业基础雄厚,社会协作条件好,对长城汽车有较强的吸引力。
(3)俄罗斯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因此汽车车窗、坐椅等需配加热装置;俄罗斯冬季积雪多,且不易融化,道路比较光滑,因此生产的汽车需增强轮胎防滑性能;俄罗斯土地面积广大,地广人稀,一般行驶的路程较长,因此应加大油箱容积,尽量确保长距离运输所需汽油量;与中国人相比,俄罗斯人体型更高大,对汽车内部空间要求更高,因此应增加车的宽度与高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