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专题4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044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专题4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044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专题4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044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化学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精品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近几年,“PM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L×2ml·L-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双基巩固 学考突破1.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 B.无味C.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的大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 )。A.+2价 B.-2价 C.+4价 D. +6价答案:C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亚硫酸中氢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所以硫的化合价是+4价。3.如图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环,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进入大气C.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D.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能是雾霾的成因之一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硫元素主要以SO2的形式存在,所以会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化石燃料中硫的来源主要是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以形成雾霾。4.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A解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R1—S—R2,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故A正确;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含硫的有机物,不全是无机物,故B错误;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的硫还原成R1-S-R2,硫循环中硫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故C错误;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排放,但生成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错误。5.近几年,“PM2.5”一词备受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 μm的颗粒物,由于它粒径很小,所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燃烧树叶、秸秆和燃放烟花、爆竹都会产生PM2.5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答案:A解析:A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而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m,所以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相差很大,错误。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A项正确;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项正确;燃煤中加入CaO是为了除去煤燃烧生成的SO2,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属于清洁燃料,D项正确。7.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很大,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既能腐蚀建筑物也能破坏农作物C.煅烧石灰石产生的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答案:C解析:汽车尾气含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A正确;酸雨具有酸性,能腐蚀建筑物,能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B正确;煅烧石灰石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D正确。8.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那么二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①亚硫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 ②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①三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 ②氧气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吗? 。 (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氢钠:①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 ②硫酸氢钠是酸吗? 。 答案:(1)非电解质(2)①Na2SO32Na++S②NaHSO3Na++HS(3)①非电解质 ②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①NaHSO4Na++H++S ②不是酸解析:(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亚硫酸是电解质;离子不是二氧化硫电离产生,该物质是由化合物分子构成,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2)①亚硫酸钠是可溶性盐,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Na+、S,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Na2SO32Na++S。②亚硫酸氢钠是弱酸亚硫酸的酸式盐,溶于水电离产生Na+、HS,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NaHSO3Na++HS。(3)①三氧化硫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②氧气属于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所以氧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①硫酸氢钠是强酸硫酸与NaOH不完全中和的产物,溶于水电离产生Na+、H+、S,所以它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②硫酸氢钠是盐,电离产生H+,但是它不属于酸。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地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正盐,当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时,正盐便转化成酸式盐。(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2)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2 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3.36 L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 (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100 mL 2 mol·L-1的NaOH溶液中最多可吸收 L二氧化硫气体。 答案:(1)SO2+2NaOH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2)Na2SO3、NaHSO3 (3)4.48解析:(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地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开始氢氧化钠过量,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生成正盐Na2SO3;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时,发生反应:Na2SO3+SO2+H2O2NaHSO3,生成酸式盐NaHSO3。(2)100mL2mol·L-1的NaOH溶液中n(NaOH)=0.1L×2mol·L-1=0.2mol,标准状况下,3.36LSO2气体的物质的量n(SO2)==0.15mol,n(NaOH)∶n(SO2)=0.2mol∶0.15mol=1∶0.75,故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NaOH、SO2无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SO3、NaHSO3。(3)100mL2mol·L-1的NaOH溶液中n(NaOH)=0.2mol,当NaOH溶液反应吸收最多体积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的反应为SO2+NaOHNaHSO3,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2mol,在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22.4L·mol-1×0.2mol=4.48L。选考奠基 素养提升1.下列对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B.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C.飘尘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D.开发新能源是控制酸雨的重要措施之一答案:C解析: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A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因此过度使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正确;飘尘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C错误;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是控制酸雨的重要措施之一,D正确。2.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化学过程,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B.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D.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酸雨形成的两个途径中都需要光照的条件,A正确;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污染指数越高则二氧化硫含量越高,所以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C正确;优化能源结构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所以排放的二氧化硫含量少,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D正确。3.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但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在酸性溶液中利用硫杆菌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B.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C.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D.过程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答案:C解析:根据原理图,过程甲中硫酸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单质硫,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A正确;过程乙是氧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过程甲是铁离子氧化硫化氢,则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B正确;该脱硫过程,Fe3+、Fe2+相互转化,不需要添加Fe2(SO4)3溶液,C错误;过程乙是氧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D正确。4.对某次酸雨成分的分析数据如表,此次酸雨中c(H+)约为( )。离子NNa+Cl-NS浓度/(mol·L-1)2.0×10-51.9×10-56.0×10-52.3×10-52.8×10-5A.1×10-3 mol·L-1 B.1×10-4 mol·L-1C.1×10-5 mol·L-1 D.1×10-6 mol·L-1答案:B解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则c(N)+c(Na+)+c(H+)=c(Cl-)+c(N)+2×c(S),即2.0×10-5mol·L-1+1.9×10-5mol·L-1+c(H+)=6.0×10-5mol·L-1+2.3×10-5mol·L-1+2×2.8×10-5mol·L-1,解得c(H+)=10-4mol·L-1,则酸雨的pH=4。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还原性,试写出雨水中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 (2)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2H2SO3+ O22H2SO4(2)改变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近几年,“PM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L×2ml·L-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2应用举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