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福建省宁德市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检测生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度福建省宁德市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检测生物含答案,共21页。
绝密★启用前
宁德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检测
生 物 试 题
★祝考试顺利★
温馨提示:请将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拍照上传.
本试卷有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6题,1-12每题2分,13-16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②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分布于所有细胞中 ④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有关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当环境营养丰富时,酵母菌会进行快速的生长和分裂,且所含的内质网会发生扩张。下列物质中,在内质网扩张过程中会作为原材料被大量消耗的是( )
A.胆固醇 B.磷脂分子 C.Na+ D.核苷酸
3.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单体分别是( )
A.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 B.碱基、氨基酸、核苷酸
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核苷酸 D.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
4.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载体数量、氧浓度
B.氧浓度、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氧浓度、离子浓度
5.大分子化合物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承担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调节机体生命活动
B.病菌对宿主细胞的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C.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D.DNA作为遗传物质是由于其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6.下列细胞器中,化学本质与细胞骨架最接近的是( )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7.人体内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成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溶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的功能,是所有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
D.现提取细胞结构5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预测该结构表面积的值=S/4。
8.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生物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离子泵。有关下图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与图中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图中的A、B属于通道蛋白
C.与细胞外相比,细胞内的pH高
D.图中的钠钾泵能降低ATP水解所需要的活化能
9.以下几项中,最能体现细胞学说的是( )
①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④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⑤一个细胞可以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10.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和蔗糖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B.对细胞代谢具有催化作用的酶都是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减小
D.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环境后的瞬间,叶肉细胞内的含量上升
11.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的一类热休克蛋白,该蛋白可发挥如下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请推测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肽键的形成
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
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D.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
12.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钙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
B.乙的浓度为e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
C.在一定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
D.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
13.(本题4分)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14.(本题4分)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伴侣”对靶蛋白有高度的专一性
B.“分子伴侣”溶于盐水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C.“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不可逆转
D.“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直链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9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
15.(本题4分)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离不开丙
②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
③c方式中协助运输的为通道蛋白,d中为载体蛋白
④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⑤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e方式中离子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在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6.(本题4分)在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图1)。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下(图2)。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P与4℃都会导致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
B.与25℃时相比,4℃时需氧呼吸放能减少
C.与25℃时相比,4℃时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
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积累,生成的ATP减少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5题,共60分
17.(本题7分)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生物大分子名称
(1)__________
纤维素
核酸
蛋白质
功能
(2)__________
组成植物细胞的结构
(3)__________
调节机体生命活动
元素组成
C、H、O
C、H、O、N、P
C、H、O、N等
基本组成单位
葡萄糖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功能举例
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在肝脏中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6)__________
人的遗传物质是DNA;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7)__________
18.(本题12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水分与矿质元素(Mg、K等)的供应等。
(2)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部位。
(3)若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曲线C点位置如何移动? C、____________。
19.(本题15分)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变化如下图。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是指____________;在研究该过程时,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2)图中A→B段该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____(填“逐渐增强”或“逐渐减弱”或“基本不变”)。从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特点上讲,该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1min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原因是________。2min后,处于2mol·L-1的乙二醇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4)若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1mol·L-1~2mol·L-1之间,要用实验估测一下其细胞液浓度,可配制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精确到0.1mol·L-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该植物细胞分别浸泡到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应该处于____________之间。
20.(本题12分)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人工模拟高温田间实验,探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高温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施氮量(kg/hm2)
叶绿素(mg/g)
气孔导度[mol/(m2·s)]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叶片净光合速率[μmol/(m2·s)]
产量(kg/hm2)
对照组
90
4.28
0.18
171
25.26
13268
180
4.72
0.21
160
27.22
13790
270
4.98
0.28
138
29.46
14257
高温组
90
3.81
0.21
164
24.64
4027
180
4.02
0.25
165
26.67
4620
270
3.63
0.22
193
22.22
4499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表中数据描述施氮量对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中,中、高施氮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是因为氮素在植物体内参与合成______________,从而使叶肉细胞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进而使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
(4)对照组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气孔导度逐渐增大,而胞间CO2浓度却逐渐降低,研究人员推测原因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时催化CO2固定的PEPC酶活性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5)根据表中数据,施用氮肥量为_____________时可以尽量减少高温胁迫所造成的玉米减产。
(6)同等施氮量下,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玉米的产量下降的百分比远大于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百分比,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21.(本题14分)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 ,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min中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狭义的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
【详解】①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①错误;
②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②正确;
③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原核细胞没有,③错误;
④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④正确。
综上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故选B。
2.B
【分析】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它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些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叫粗面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不含有核糖体,叫光面内质网。可作为内质网扩张过程原料的是磷脂和蛋白质。
【详解】酵母菌进行快速的生长和分裂会发生内质网的扩张,由于内质网是具膜结构,其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因此内质网扩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磷脂分子。
故选B。
3.A
【分析】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其单体是甘油和脂肪酸;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单体是氨基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其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分别是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A正确;
B、碱基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不是脂肪的单体,B错误;
C、葡萄糖不是蛋白质的单体,C错误;
D、核苷酸不是脂肪的单体,葡萄糖不是蛋白质的单体,D错误。
故选A。
4.B
【分析】据图分析,横轴为氧浓度,即与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有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同时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载体蛋白,不同的离子运输所使用的载体蛋白不同,其在细胞膜上的数量也不相同。
【详解】无机盐离子K+和NO3-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的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
故选B。
5.D
【分析】1、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调节血糖;
2、糖被(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3、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4、DNA为双螺旋结构,其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使得DNA具有多样性。
【详解】A、胰岛素降低血糖,维持血糖平衡,A正确;
B、糖被(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信息传递密切相关,B正确;
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C正确;
D、DNA的空间结构都为双螺旋结构,核酸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不是因为空间结构多样,而是排列顺序极其多样,D错误。
故选D。
6.D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详解】A、内质网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而细胞骨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RNA、DNA,而细胞骨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核糖体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而细胞骨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中心体主要成分蛋白质,细胞骨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分析】图中1是内质网,2是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3是游离的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线粒体。①-⑤体现了溶酶体分解LDL的过程,⑥→⑨体现了溶酶体分解细胞内线粒体的过程。
【详解】A、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A错误;
B、由图可知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正确;
C、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溶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的功能,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C错误;
D、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5是线粒体,线粒体含有双层膜,且内膜折叠形成嵴,其面积大于外膜面积,所以将线粒体的所以磷脂铺成单分子层面积为S,则线粒体的表面积大于S/4,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钠钾泵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维持膜外钠离子始终维持高浓度状态,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能量来自钠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钠离子也可与氢离子协同运输进入细胞内。
【详解】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图中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的方式不相同,A错误;
B、图中的A、B参与主动运输,属于载体蛋白,B错误;
C、细胞外H+逆浓度进入细胞内消耗的能量来自钠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故与细胞外相比,细胞内的H+多,pH低,C错误;
D、由图可知图中的钠钾泵具有酶催化功能,催化ATP水解,能降低ATP水解所需要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D。
9.A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并经过后来人的总结并修正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经过分裂产生。
【详解】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①正确;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这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②错误;
③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体现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③正确;
④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故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即使病毒也要寄生在细胞中才能增殖,④正确;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⑤正确。
故选A。
10.A
【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探究酶的专一性、酶的化学本质、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再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由于碘液不能检测出蔗糖是否被水解,因此利用淀粉和蔗糖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A正确;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中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一般不含磷元素,B错误;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细胞代谢增强,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增大,C错误;
D、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环境后,光反应生成的[H]和ATP减少,C5的生成速率减慢,而其消耗速率基本不变,故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A。
11.C
【分析】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高温变性是其空间结构的破坏,由题干可知,HSP可以保护细胞不受高温破坏,是因为它能与多肽链结合,使其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详解】由图分析,HSP可以与多肽链结合,使其形成蛋白质,由此可以判断HSP的作用是促使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B
【分析】分析图1:对于甲离子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离子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随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浓度为a时,作物的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a,作物的产量都会降低;对于乙离子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离子浓度随离子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随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浓度为c时,作物的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c,作物的产量都会降低。
分析图2:钙离子浓度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花粉管生长速率升高,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随钙离子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下降。
【详解】A、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花粉管生长速率升高,A正确;
B、分析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c时,农作物产量最高,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B错误;
C、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钙离子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C正确;
D、由图1可知,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D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
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
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
【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14.D
【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使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蛋白质变性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即由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并不发生改变。
【详解】A、由题意可知, “分子伴侣”对靶蛋白没有高度专一性,同一“分子伴侣”可以促进多种氨基酸序列完全不同的多肽链折叠成为空间结构、性质和功能都不相关的蛋白质 ,A错误;
B、“分子伴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NaCl溶液如果是生理盐水0.9%的浓度,那就不会丧失活性,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 “分子伴侣”在发挥作用时会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并可循环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判断“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以逆转的,C错误;
D、每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直链八肽化合物由8个氨基酸脱去7个水形成,其中8个氨基酸中至少的氧原子数为8×2=16,7分子水(H2O)包含的氧原子数7,则直链八肽至少有氧原子8×2-7=9,直链八肽化合物至少含有氮原子数为8,D正确。
故选D。
15.A
【分析】图示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丙表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同时可确定图中上侧为细胞膜外侧,下侧为细胞膜内侧。在五种运输方式中,a、e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且由低浓度一侧运向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a表示运进细胞内,e表示运出细胞外;b方式既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且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物质cd都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是都是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
【详解】①丙表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离不开丙,①正确;
②制备细胞膜应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鸡血中红细胞内有核膜和细胞器膜,②错误;
③c、d方式为协助扩散,c中协助运输的为通道蛋白,d中为载体蛋白,③正确;
④图中a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某些细胞的过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④错误;
⑤b方式既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且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⑤正确;
⑥图中e方式为主动运输,此过程中离子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在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⑥正确。错误的有②④,A正确。
故选A。
16.C
【分析】通过本题的文字与图示可知,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电子最初供体是还原型辅酶NADH,经电子传递链,传给最终受体氧气,该过程释放的能量使H由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这就是电子传递过程。内外膜间隙中的H+浓度大于基质中的H+浓度,当H+从内外膜间隙进入基质时,顺浓度梯度会释放能量,此时若通过ATP合酶,则能量有一部分用于合成ATP,转移到其中;若不通过ATP合酶,则直接以热能形式释放。
【详解】A、由图2可知,4℃与25℃下用DNP处理的结果十分相似,推测两者可能有相似的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但DNP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对前面的电子传递过程并无直接影响。且图2显示4℃与25℃下用DNP处理的耗氧量均增加。A错误;
BC、由图2可知,都进行需氧呼吸,4℃下耗氧量高于25℃,因此消耗葡萄糖的量多,总的放能增加,4℃下ATP生成减少,说明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C正确;
D、DNP使H+不经ATP合酶返回基质中,会使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导致ATP合成减少,D错误。
故选C。
17. (肝)糖原 人和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苷酸 氨基酸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胰岛素调节机体血糖浓度
【分析】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是由小分子物质聚合而成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肝脏中的(1)肝糖原是(2)人和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血糖水平较低时,可以水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的含量。核酸是(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基本单位是(4)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5)氨基酸,某些蛋白质具有调节作用,如(7)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的浓度。纤维素是(6)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区分清楚各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功能等,需要进行比较记忆。
18.(1) 光照 CO2 温度
(2) 光反应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3)C点左移
【分析】分析图甲:图甲表示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曲线。
分析图乙:A点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C段,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点达到光饱和点。
【详解】(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及水分与矿质元素(Mg、K等)的供应等。
(2)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需要光,所以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3)当温度由30℃调节到25℃时,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而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小,所以代表呼吸作用强度的A点要上移,净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所以C点要左移。
19.(1)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液泡内的细胞液
(2) 逐渐增强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3) 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 质壁分离的复原
(4) 1.0、1.1、1.2、1.3、1.4、1.5、1.6、1.7、1.8、1.9、2.0mol·L-1
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将要发生质壁分离蔗糖溶液的浓度
【分析】1、由图可知,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某种植物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
(1)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所以在研究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内的细胞液。
(2)
原生质体体积A→B段下降,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失水越多,吸水能力越强,故随质壁分离的进行,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从细胞结构上来讲是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3)
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则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故1min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2mol/L的乙二醇溶液的坐 标曲线,在2min以后的变化为: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最后恢复原状,说明2min以后,乙二醇溶液进入细胞,细胞液水势变大,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
质壁分离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配制1.0、1.1、1.2、1.3、1.4、1.5、1.6、1.7、1.8、1.9、2.0mol·L-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该植物细胞分别浸泡到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的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将要发生质壁分离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进行细胞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掌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明确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会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20.(1)温度、施氮量
(2)正常温度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温条件下,增加施氮量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3)叶绿素
(4)增强
(5)180kg/hm2
(6)高温条件下,净光合积累的有机物运输到种子中的比例减少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NADPH)与氧气,同时合成ATP。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 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1)分析表格和题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施氮量,因变量包括叶绿素、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
(2)正常温度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能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温条件下,增加施氮量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3)中、高施氮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故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是因为氮素在植物体内参与合成叶绿素,从而使叶肉细胞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进而使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
(4)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气孔导度逐渐增大,而胞间CO2浓度却逐渐降低,说明细胞固定CO2增多,原因可能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时催化CO2固定的PEPC酶活性增强。
(5)高温组施用氮肥量为180kg/hm2时,植物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增加,可以尽量减少高温胁迫所造成的玉米减产。
(6)产量是玉米种子的量,净光合量是产生有机物的量,同等施氮量下,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玉米的产量下降的百分比远大于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百分比,可能是因为高温积累的有机物运输到种子中的比例减少。
21.(1)受酶浓度限制
(2)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
(4) 速度加快 无催化反应
(5)为零
(6)B
【分析】分析题图:图A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由图知在反应物浓度较低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升高,但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图B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温度的关系,由图知a点对应的温度反应速率最高,此点对应的温度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图C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pH的关系,由图知反应速率最高时对应的pH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
(1)
图A反映了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限制,当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
(2)
图B中酶浓度一定时,a点前随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上升,从a点到b点随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下降,a点所对应的温度反应速率最大,称为该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3)
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酶催化的最适温度,a点到b点(超过最适温度),酶促反应的速度随温度升高急剧下降,其原因是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
(4)
酶在高温下空间结构会被破坏而变性失活,低温下酶活性被抑制,故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甲试管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乙试管酶失活,因此甲试管反应速度加快,乙试管无催化反应。
(5)
由于该酶在pH=10时已经变性失活,故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变,反应不能进行,反应速度将为零。
(6)
唾液淀粉酶、胰蛋白酶、植物淀粉酶最适宜的PH分别为7、8、6左右,图C酶的最适宜的PH为4左右,符合胃蛋白酶的适宜PH,B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图,考查酶的特性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明确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