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3课 四季的形成教案及反思
展开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
1.3《四季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能说出四季形成的原因。
(2)科学思维:能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四季形成的原因。
(3)探究实践:能利用实验探究四季的变化。
(4)态度责任:能对四季的变化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地球仪、视频资料、台灯、圭表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引导:(课件PPT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
2.提问:你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吗?
下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四季的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四季的图片,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探究四季的形成
(1)教师引导:我们都知道四季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提问:1.不同季节事物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这说明影响四季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的周期也是一年,这说明的什么?
学生回答:四季的变化可能和地球的公转有关。先做出假设:我们认为: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①材料:地球仪4个、台灯1个、立柱(小棍)4根等。
②实验方法:
1.照下图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仪的地轴朝向北。
2.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的北方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在此处。
3.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立柱的影长。
播放实验视频
请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讨论:通过实验探究,随着“地球”公转,影子长短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影长变化判断地球公转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由此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小组展开讨论
小结:公转中出现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所以使得影子长短发生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影子较长,反之,影子则较短;
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讨论:根据实验结论推想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总结: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2)科学在线
引导:你知道以前人们用什么测量影子的长度吗?(出示圭表图片)
讲述:介绍圭表的详细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自己做出猜想,四季的形成与什么有关,根据猜想再去设计实验,环环相扣。
(三)拓展应用
观测影子的长短变化
1.引导:刚才我们了解了能测影子长度的仪器——圭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圭表的构造(出示图片)。
提问:圭表有什么特点?它的构造是什么样子?
学生汇报:
教师最后出示圭表特点的详细说明。
(四)课后小结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一天中的影子的变化: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五)板书设计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
影子的变化: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六)课后作业
同学们回家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简易圭表,在阳光下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并记录下来。
(七)教学反思
1.亮点: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2.不足:教学中不太善于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体验。
3.建议:多注意每位学生课堂的表现,多关注学生。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3课 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136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科技革命的影响第5课 水污染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科技革命的影响第5课 水污染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课时安排,学习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1课 太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1课 太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学习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