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1)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1)教案0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1)教案0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1)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材分析】

    极地地区是是地球上两个十分特殊的区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的区域,却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因而成为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非常关注的地区。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自然环境十分特殊,是一个冰雪世界,人迹罕至。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那里留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了科学家研究地球的重要场所。而科学考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保护极地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教材将这些知识以三个框题呈现: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内容上呈现出一个递进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极地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存在关系,从而能够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环境。

    【学情分析】

    极地地区是本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学生通过前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基本的地理现象,并且明白了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明白了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有利于学习的方面。但由于极地地区离我们较远,我们对极地地区的了解不是太多,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图文资料及视频资料,创设情境,降低难度,必要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1.运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说出两极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运用图文资料,对比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热爱科学的态度

    3.通过分组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两极的位置及范围

    2.极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法、图释导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有关南北极的视频,让学生谈感受。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学生对极地的神秘与美丽非常向往,有想亲自去体验的冲动,从而设计极地游,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吸引学生注意即将开始的新课,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过程:

    教学围绕极地之旅展开,以在哪里”—— 带什么”——“吃和住为教学主线,依次展开。

    (一:在哪里

    极地揭秘——位置与范围

    展示南北极地区图,出示以下问题:

    走进新知,完成学案:

    1.描图。在图一和图二中分别描画北极圈和南极圈。

    2.填图。在图一和图二中分别填出北冰洋、南极洲。

    3、据图说说极地地区的位置特点。

    4、结合图,找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洲的大洋,说说极地地区海陆分布的差异。

    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学习结果,教师或学生给予回答问题学生及时的评价。

    总结:位置范围我来说

    南北极地位置高 南北极地纬度位置高,大部分在极圈以内

    三洲三洋将其绕北极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极地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手脑并用,通过描图、填图、识图等,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用图能力。

    (二:带什么

    极地探访——特殊气候

    提出问题:极地的位置十分特殊。如果要去极地旅游,我们需要带什么装备呢?

    由此过渡到特殊气候的学习。

    (一)酷寒

    出示美国南极科考队员理查德·伯德的文章《独自在南极》以及我国科考队员秦大河的日记

     

            让学生通过去过南极的科考队员的描述,去体会南极的寒冷。之后,展示两极地区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图,让学生读图说出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教师补充,目前测得的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是-93.2,创造了新的最低温记录。从而的得出南极的寒极称号,其气候特点是酷寒。

    解读酷寒

    由海拔高引出南极洲的另一个称谓冰雪高原

    (二)烈风

    首先,播放有关南极风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南极的风大。

    之后,出示资料:南极的风特别大,人在南极暴风中不过像迅猛流水中的一片叶子和一粒石子,休想站住脚。在南极的各国科学站,都经常遇到暴风袭击的情景。尤其是寒冷而黑暗的冬季,呼啸的狂风,将房屋摧毁,推倒通讯铁塔,卷走车辆,甚至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时有发生。

    让学生再通过文字描述再次去体会南极的风大,从而的出南极是地球上的风库。风库的风到底多大呢?继续出示资料:

    南极的风到底有多大呢?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达到32.6米/秒,可南极的狂风常常超过12级台风,风速常常达到55.6米/秒,有的时候甚至达到83.3米/秒!

    让学生通过数据体会南极风的大,得出南极气候的第二个特点——烈风。

    (三)干燥

    出示人民网有关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则报道58天不洗澡,泥水堵住管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不洗澡的原因是因为南极大陆是个十分干燥的大陆,降水非常少。在南极用水全部依靠就地化雪融冰,代价昂贵。由此得出白色沙漠的称号,进一步得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

    小结:

    南极气候特点:酷寒——冰雪高原

                  干燥——白色沙漠

                  烈风——风库

    北极气候:寒冷、大风、降水少

    之后,出示下列表格,让学生对比南极,分析北极的气候特点: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平均气温

         -50

           -18

    年平均降水量

         55mm

          200mm

    年平均风速

        18/ 

          10/

    通过分析得出:北极气候:寒冷、大风、降水少

    最后,教师出示以下图片

     


     

      让学生思考除了刚才所说的之外,这些装备中我们有没有还需要带的,它又是如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的。

    小结:

    特质羽绒服、羽绒靴:两极地区非常寒冷。

    绳子:两极地区风大,安全之用。

    保湿霜:两极地区非常干燥。

    墨镜:太阳照在雪上反射的光非常强,眼睛长时间受到照射,会感到疲劳,至眼花最后到雪盲症。

    设计意图:通过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让学生逐渐明白极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读图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的选装备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住和吃

    1、到了极地地区住在哪里呢?——借住我国的科考站里。

    出示我国南极长城站的图片

     

     

     出示问题:极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么这样设计?

    (1)房屋的墙壁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

    (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窗,还设有天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结束后展示。

    之后,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再去了解这样设计的原因,加深理解。

    2、到了南极吃什么?——南极科考站里种的蔬菜

    展示图片及资料

     

     

     

     

         记者日前在中山站的蔬菜温室实验室内看到,16平方米的房间内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近20种蔬菜,蜿蜒的藤蔓爬满整个屋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据悉,这些试种蔬菜都是生长周期较短、栽培难度较低的品种,目前生长情况基本达到预期。以黄瓜为例,一棵黄瓜藤平均2天可以收获一根黄瓜,如果种植20棵,就能保证18名越冬队员在越冬期间每天都吃上新鲜黄瓜。

    提出问题:

    在南极种植蔬菜,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好处?

    学生思考后回答。之后展示新闻资料,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用南极种蔬菜的资料,不仅给学生新鲜感,也让学生在疑惑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种蔬菜的条件,能够调动积极性。

    (四、特殊景观

    由南极生态园引出南极特殊景观。教师以图片形式展示特殊景观

     

     

     

     

      之后,播放视频《冰封的世界》,展示极地地区的特殊的冰川景观, 知道其蕴藏的淡水资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展示极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并让学生明白这些自然景观是由于极地特殊的环境导致的。

    (五、广告设计

    极地游,是最近新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我们今天学习了极地地区,如果让你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去宣传极地地区,你会怎样设计?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发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再次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三、梳理新知

    【测评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不是南极洲的气候特点的是()

    A.酷寒  B.凉爽  C.烈风   D.干燥

    2、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极洲

    3、下列属于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4、南极洲和北冰洋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的年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

    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北冰洋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B.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和周边的海域

    C.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和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D.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海洋,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南的陆地

    二、综合题

    1.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2. 将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进行连线。

    干旱           自然资源大仓库

     

    大风          风库

     

    矿产丰富      冰雪高原

     

    寒冷           白色荒漠

     

    3、建筑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结合下图推测泰山站架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本课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1)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