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四单元 物态变化【真题训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四单元 物态变化【真题训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物态变化【真题训练】(解析版)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中考真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荔枝重2N B.人心跳70次/分 C.人体正常温度38℃ D.电冰箱电流1A
【答案】BD。
【解析】A.一个荔枝质量大约20g,它的重力G=mg=0.02kg×10N/kg=0.2N
故A错误;
B.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1min在70次左右,故B正确;
C.人正常的体温是37℃左右,故C错误;
D.家用电冰箱的功率在220W左右,工作电流在I==1A
左右,故D正确。故选BD。
2.(2021·四川内江市·中考真题)下列选项是小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进行的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约为45℃ B.身高约为1.60mm
C.质量约为50kg D.眨眼一次时间约为5s
【答案】C。
【解析】A.人的体温为37℃,变化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美同学的身高约为1.6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符合题意;
D.眨眼一次时间约为0.2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有“白气”冒出,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熔化 C.凝华 D.液化
【答案】D。
【解析】A.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A不符合题意;
B.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
D.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2021·新疆中考真题)新疆1月份夜间的平均气温最接近( )。
A.-15°C B.15°C C.25°C D.37°C
【答案】A。
【解析】新疆1月份夜间的气温较低,平均约为零下15摄氏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1·甘肃武威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烘干湿手 B.哈出白气
C.霜打枝头 D.湖面结冰
【答案】C。
【解析】A.烘干湿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故是汽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哈出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水蒸气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故是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湖面结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华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答案】A。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故选A。
7.(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液化 B.熔化 C.凝华 D.汽化
【答案】A
【解析】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发生了液化现象,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8.(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宝贵的资源。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C.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
D.岳阳水资源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答案】B。
【解析】A.地面上的水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为汽化现象,故A错误;
B.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热水袋用水来取暖,故和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故B正确;
C.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错误;
D.水是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丰富,但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用水,故D错误。故选B。
9.(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答案】C。
【解析】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答案】C。
【解析】A.物质同由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凝固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热发生凝华现象,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铁岭市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 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
【解析】A.冰镇饮料的温度远低于30°C,约为5°C,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镇饮料瓶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的外壁,故B正确;
C.水珠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水珠消失,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
12.(2021·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题)“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样,一道儿白,…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结冰”是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冰”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答案】C。
【解析】A.“雪”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
B.“结冰”是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
D.“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D错误。故选C。
13.(2021·吉林中考真题)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朝露晶莹
C.晚秋,霜打枝头 D.严冬,滴水成冰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
D.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
14.(2021·四川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雾的形成 ②蜡烛滴“泪”
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
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
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
15.(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从冰箱里拿出一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变成了水。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固
【答案】B。
【解析】冰块是固态,水是液态,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1·宁夏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
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 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答案】D。
【解析】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房檐下的冰挂的形成,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错误;
C.雪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
17.(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题)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
【答案】C。
【解析】A.易拉罐中加盐后使冰的熔点降低,冰更容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使原本温度就低的易拉罐温度更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湿抹布中液体的水遇冷凝固成冰,使得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冻肉表面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冻肉凝华而成的,易拉罐底部的霜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冻肉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2021·湖北中考真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答案】A。
【解析】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使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至于结冰,降低水的凝固点,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由液体变为气体汽化时吸收热量、制冷剂由气体变为液体液化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2021·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经达到4个,据了解疫苗需在2~8°C的冰箱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的原理和用吸管喝牛奶的原理相同;
B.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升华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C.注射疫苗时选用的注射器针尖较细是为了减小压强;
D.打开冰箱时看到周围有“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答案】A。
【解析】A.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和用吸管喝牛奶,都是利用大气压,故A正确;
B.用酒精消毒时,皮肤感觉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故B错误;
C.针尖较细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C错误;
D.打开冰箱,其周围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20.(2021·陕西中考真题)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
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
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
【答案】B。
【解析】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故A错误;
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
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B。
21.(2021·新疆中考真题)新疆1月份夜间的平均气温最接近( )。
A.-15°C B.15°C C.25°C D.37°C
【答案】A。
【解析】新疆1月份夜间的气温较低,平均约为零下15摄氏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2021·山西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
23.(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C。
【解析】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蜡烛“流泪”是由固体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雪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24.(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答案】C。
【解析】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
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2021·山东济宁市·中考真题)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
【答案】B。
【解析】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整个过程先汽化,后液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6.(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山明水浄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
27.(2021·江苏中考真题)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① 金属盘下水滴变多 ② 烧杯中冰变少③ 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 ④ 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金属盘中水滴变多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①不符合题意;烧杯中的冰变少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②符合题意;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③不符合题意;碘锤中的碘颗粒变少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
28.(2021·湖北中考真题)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
【答案】C。
【解析】A.该物质在15~20min内正在熔化,持续吸热,故A错误;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升高,故B错误;
C.该物质熔化是温度在80℃不变,熔点为80℃,熔化时间
故C正确;
D.不需要测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故D错误。故选C。
29.(2021·湖北随州市·中考真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俊杰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下列阐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在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其内侧会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答案】D。
【解析】A.水蒸气遇冷液化会形成小水珠,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冰棒粘嘴唇,由于冰棒温度较低,嘴唇上的水遇冷凝固导致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空气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雾气”,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
30.(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蒸气的凝华而形成的是( )。
A.草叶上的露珠 B.屋檐下的冰凌
C.树叶上的白霜 D.旷野上的白雾
【答案】C。
【解析】A.草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是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变为了冰,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树叶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变为了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旷野上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是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1.(2021·浙江杭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
【解析】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32.(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答案】C。
【解析】煮饭时,水汽化成高温水蒸气,揭开锅盖时,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锅盖上,锅盖上的水经历先汽化后液化,故C符合题意。故选C。
33.(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答案】D。
【解析】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4.(2021·福建中考真题)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答案】B。
【解析】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
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20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正确的是( )。
A.甲:我是由水凝华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B.乙:我是由水汽化而来,期间需要放热;
C.丙:我是由水凝固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D.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期间均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来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冰是水凝固而来的,凝固放热,故C错误;
D.水蒸气可以直接凝华为霜,也可以液化为雾,凝华和液化都放热,故D正确。故选D。
36.(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有关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夏清晨,花、草、树叶上出现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B.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
C.北方的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
D.北方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而成
【答案】A。
【解析】A.露的形成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
B.浓雾消失是液态的小水滴汽化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故B错误;
C.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北方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预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37.(2021·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答案】D。
【解析】A.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 C.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D.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8.(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盛夏,晨雾飘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A.暮春,露珠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盛夏,晨雾飘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深秋,雾凇洁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隆冬,大地冰封,冰是水遇冷凝成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
39.(2021·青海中考真题)“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B.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B错误;
CD.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故D错误。故选C。
40.(2021·山西九年级其他模拟)如图所示的泡沫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消音隔热缓冲防震等领域,制作时将低沸点的烃类发泡剂用泵送入装有熔融塑料的挤塑机中,挤塑机内的高压把烃类发泡剂保持液态形式溶于聚合物中,聚合物熔体出挤塑机后,骤然降压迫使发泡剂变为气体放出,从而形成泡沫塑料。关于其制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在挤塑机中吸热液化;
B.聚合物熔体出挤塑机后吸热凝固;
C.发泡剂出挤塑机后放热升华;
D.发泡剂出挤塑机后发生汽化现象
【答案】D。
【解析】A.塑料在挤塑机中吸热熔化,故A错误;
B.聚合物熔体出挤塑机后放热凝固,故B错误;
CD.发泡剂出挤塑机后吸热汽化。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41.(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
C.气结成露 D.气凝结霜
【答案】B。
【解析】A.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故B符合题意;
C.气结成露,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凝结霜,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融水开 B.雾绕险峰
C.露润绿叶 D.霜打枝头
【答案】A。
【解析】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43.(2021·河北中考真题)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答案】ACD。
【解析】A.雾凇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固态的冰晶附在树枝上形成的,故A正确;
B.白霜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底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雾凇是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故C正确;
D.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水蒸气要凝华成小冰晶需要温度降低到0℃,且需要不断放热。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说明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故D正确。故选ACD。
二、填空题
44.(2021·广东中考真题)固态、液态和______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______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
【答案】气态;液;熔化。
【解析】[1][2]固液气三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分子间作用力大,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态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固体间,无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气态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无固定形状,无固定体积,因此图乙表示液态。
[3]从甲到乙状态,是固变液的过程,叫熔化。
45.(2021·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答案】36.5。
【解析】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示数,36.5。
46.(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
【答案】晶体;80。
【解析】[1]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不变,故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即熔化温度不变的温度,故熔点是80℃。
47.(2021·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下降后上升(或先变低后变高);见详解。
【解析】[1][2]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然后水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所以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
48.(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甲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乙图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______(选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
【答案】56;B。
【解析】[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56℃。
[2]如图乙所示,A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B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
49.(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___________AB段的比热容。
【答案】晶体;大于。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2]该物质在CD段与AB段的质量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CD段被加热的时间与AB段被加热的时间一样多,说明该物质在CD段吸收的热量与AB段吸收的热量一样多,物质在CD段升高的温度比AB段升高的温度少。由 得,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大于AB段的比热容。
50.(2021·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1]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华现象。
[2]河水结冰是将水变为固态,故是凝固现象。
51.(2021·吉林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答案】点燃;92;不变。
【解析】[1]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高度,所以此时的酒精灯应点燃。
[2]温度计分度值1℃,所以温度为92℃。
[3]由图,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98℃不变。
52.(2021·甘肃中考真题)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答案】热胀冷缩;保持不变。
【解析】[1]常用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其原理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3.(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答案】吸收 保持不变
【解析】
[1][2]由图知,酒精灯一直在给烧杯加热,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并且温度保持0℃不变,即冰的熔点为0℃。
54.(2021·甘肃武威市·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
【答案】-4;2.60。
【解析】[1]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4℃。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6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2.60cm-0.00cm=2.60cm。
55.(2021·浙江丽水市·中考真题)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_____(填“行星”或“恒星”);
(2)“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3)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___________放热释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行星;运动;凝固。
【解析】(1)[1]火星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运行,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2]“祝融号”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时,相对于火星表面的位置越来越低,因此“祝融号”是运动的。
(3)[3] 白天正十一烷吸收太阳能,有固态熔化成液态,内能增大,晚上温度低时正十一烷凝固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较小。
56.(2021·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盛夏凌晨池塘边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为防止儿童溺水,在池塘边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其镜头是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当儿童靠近池塘的过程中,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液化;凸;大。
【解析】[1]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2][3]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能成缩小倒立实像,儿童靠近池塘时,物距变小,所成的像变大。
57.(2021·安徽中考真题)在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答案】凝固。
【解析】正十一烷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放热从液态变为固态,这个过程叫凝固。
58.(2021·天津中考真题)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反射;液化。
【解析】[1]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59.(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答案】低;B;20。
【解析】[1] 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瓶里的液体体积收缩,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低。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里面的液面相平,乙图中的B方法是正确的。
[3]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20。
60.(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是插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_______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
【答案】汽化;导热性。
【解析】[1]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对路基进行降温。
[2]为了提高散热效率,热棒应用导热性好的材料。
三、实验探究题
61.(2021·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在给烧杯内的水加热过程中,当水温如图所示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说明当时当地大气压强___________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标准大气压。
(2)当停止加热后,发现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要保持沸腾状态需要___________。
【答案】小于;不断吸热(吸热或继续吸热均可)。
【解析】(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8℃,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2)[2]在实验过程中,停止加热,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
62.(2021·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题)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取两个相同的试管,在试管中分别放入初温相同的A、B两种物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加热。
(1)开始实验后,用搅拌棒搅拌A、B两种物质,某一时刻B物质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搅拌的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可知B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加热到第6min时,B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
(3)已知两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关系为:,由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其质量关系为:mA______mB。
(4)从第6min到第10min,A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______(填“不变”、 “增加”或 “减弱”)。
【答案】36;均匀受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增加。
【解析】(1)[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6℃。
[2] 搅拌可以使试管内的物质均匀受热,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物质均匀受热。
(2)[3]由图像可知,B物质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由图像知,加热到第6min时,B物质正在熔化,所处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3)[5]根据 ,在B开始熔化之前,两种物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像知,刚开始时B物质比A物质升温快,因为 , ,所以 。
(4)[6]由图像知,6min到10min中A物质的温度一直升高,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剧烈,所以A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增加。
63.(2021·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铁岭市中考物理试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填“A”、“B”或“C”);
(2)下列措施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的有______( 多选)
①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②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海波中。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C;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海波温度-时间图像, 如图乙所示,t1时刻后试管内出现液态海波,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它的熔点是______°C ;
(5)若海波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海波______( 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C;①②;38;不变;48;不能。
【解析】(1)[1]器材应从下往上安装,因此应先固定C。
(2)[2]常用均匀加热方法有不断搅拌和水浴法即①②。
(3)[3]如图甲温度计示数为38°C。
(4)[4][5]如图乙,由海波的温度与时间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固定不变的温度叫熔点,为48°C 。
(5)[6]若海波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当水沸腾后,海波能吸热升温达到沸点,此时海波与水温度相同,无温度差,海波无法继续吸热,因此海波不能沸腾,。
64.(2021·湖南张家界市·中考真题)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 ______,该物质的熔点为 ______℃;
(3)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 ______。
【答案】晶体;保持不变;60;固液共存;不能;见解析。
【解析】(1)[1]由乙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2][3]由乙图可以看出,该晶体熔化时温保持60°C不变,因此物质的熔点为60°C,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4]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其状态为固液共存态。
(4)[5][6]将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换成水,试管中的水要从大烧杯中吸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其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温也达到沸点两者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故该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65.(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______℃。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____。
(3)第时B试管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到第,蜂蜡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答案】-5;温度不变;不能;增加。
【解析】(1)[1]从下往上,刻度变小,说明是负数,故从零刻度线开始往下读数,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5℃。
(2)[2]晶体时有固定的温度,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3][4]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是100℃,B试管中的水为100℃,不能吸收热量,故烧杯中的水不能沸腾;从第到第,蜂蜡吸收热量,故内能增加。
66.(2021·广西中考真题)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晶体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
(5)甲因装置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吸收;;使烧杯受热均匀。
【解析】(1)[1]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冰属于晶体。
(2)[2]由图乙可知,4-6分钟为冰的熔化过程,所以在第5分钟时,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3]冰在熔化过程需持续加热,因此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4]由图甲可知,温度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下,读数为-4℃。
(5)[5]加热时,火焰集中在容器一个地方加热会使烧杯炸裂,石棉网可以分散火焰的热量,其主要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
67.(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此时的大气压强______标准大气压强;
已知水的质量为0.1kg,从A到B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若低压加热器阻值为56Ω,加热器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A。(设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
【答案】汽化;低于;1.68×103;0.5。
【解析】(1)[1]水沸腾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2]由图乙可知,水吸热温度升高到98℃不再升高,说明水已经沸腾,水的沸点为98℃,低于100℃,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强低于标准大气压强。
[3]从A到B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0.1kg×(96℃-92℃)= 1.68×103J
[4]由图乙可知,从A到B加热时间为t=2min=120s
由题知,Q吸= Q放,则加热器的功率P====14W
由P=UI=I2R可得,加热器工作时的电流I===0.5A
即加热器工作时的电流为0.5A。
68.(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丙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后”)的现象;
(4)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图象还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答案】水银;96;后;98;初温(其他表述正确,同样得分)。
【解析】(1)[1]由图丁可知,当前环境下水的沸点为98℃,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摄氏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本次实验应选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
(2)[2]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水的温度为96℃。
(3)[3]水沸腾后,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断汽化,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变大,由图可知,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所以课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后的现象。
(4)[4]由图丁可知,水的温度达到98℃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
[5]由图可知, 时,甲乙两组实验中,水的温度不同,所以水达到沸腾时所需时间也不同,所以由图象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初温不同。
四、简答题
69.(2021·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有人把不锈钢块放在冰箱冷冻后,放进杯子中给饮料降温。你认为相同质量的不锈钢块和冰块相比,哪种降温效果更好?为什么?______。
【答案】冰块降温效果好,理由见解析。
【解析】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0℃不变;另外,熔化成水后,因水的比热容大于不锈钢,相同质量的水和不锈钢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冰块降温效果好。
70.(20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试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______。
【答案】见详解。
【解析】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及液体的温度有关。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快,故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五单元 内能【真题训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四单元 物态变化【真题训练】-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原卷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四单元 物态变化【过关测试】-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