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4分)将25gA物质与5gB物质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物质有10gA,还有一种新物质C。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80,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B=2C B.2A+B=C C.A+2B=C D.A+2B=2C
2.(本题4分)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30 | 20 | 5 | 0 |
反应后质量/g | 14 | 16 | a | 20 |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3.(本题4分)某密闭容器中共有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 g水,则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的是
A.H2和N2的混合气体
B.O2和N2的混合气体
C.H2和O2、N2的混合气体
D.2gN2
4.(本题4分)在反应 中,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7:8
B.8:7
C.7:24
D.24:7
5.(本题4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6.(本题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4
C.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5g D.这个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7.(本题4分)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20:11 B.20:7 C.5:4 D.16:11
8.(本题4分)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9.(本题4分)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8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秧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10.(本题4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二、判断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8:1( )
12.(本题3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不纯物质质量与纯净物质换算方法:纯净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净物质的质量分数。( )
13.(本题3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 )
14.(本题3分)一定质量的木炭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测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得到的混合物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是10%( )
15.(本题3分)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已知12g镁在纯氧中燃烧得到20g产物,则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大于20g( )
三、填空题(共15分)
16.(本题3分)在4P+5O2 2P2O5的反应中,表示______与_____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______;若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______份质量的磷跟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7.(本题3分)一定条件下,2.3 g乙醇与4.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 g H2O、2.2 g CO2和物质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乙醇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18.(本题3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7 | 2.2 | 7.9 | 0.9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6.6 | 0 | 2.7 |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19.(本题3分)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_____。
(2)若D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本题3分)硝酸可发生反应:。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__________ 反应。
(2)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 ,推断的依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四、综合应用题(共30分)
21.(本题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
(2)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使用仪器a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上图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可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验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3克氯酸钾和1克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得到0.03mol的氧气,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制取氧气的同时得到氯化钾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得到的固体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
22.(本题10分)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某品牌维C泡腾片(以下称“本品”)的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
(1)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2)维C泡腾片水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为:H3C6H5O2+3NaHCO3=Na3C6H5O2+3CO2↑+3___(填化学式)。待不再产生气体后,测得溶液呈酸性。
(3)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称量相关实验用品质量,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待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如图2所示。相关数据如表:
物品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锥形瓶 | 蒸馏水 | 维C泡腾片 | 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 | |
质量/g | 71.75 | 50.00 | 4.00 | 125.53 |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3.(本题10分)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
实验一: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仪器 x的名称是__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_______。
④如图一所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水槽中导管口无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_______。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最多可能有4处漏气
B加热的温度还没有达到氯酸钾分解的温度
C导管未放入集气瓶中
D试管底部没有均匀受热
⑤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m”或“n”)端进入,理由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H2O2的质量分数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如图二所示,分别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使用传感器测烧瓶中O2的浓度(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完全范围),绘制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试验编号 | H2O2的质量分数(%) | H2O2溶液的体积(mL) | 对应曲线 |
I | 3.4 | 10.0 | a |
II | 2.4 | _______ | b |
III | 1.7 | 10.0 | c |
①填写表中数据。
②从曲线 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在图中画出曲线 c的位置及趋势。_______
④计算实验I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5-5.0% H2O2溶液的密度为1.0g/mL)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C
6.C
7.B
8.C
9.D
10.A
11.错误
12.×
13.正确
14.错误
15.错误
16.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124 160 284
17. CO 1∶1
18. 3.4g 分解反应 22:9
19. 27:14
20. 分解 O2 质量守恒定律 避光(“棕色瓶保存”等合理答案) 低温(“防止受热”等合理答案)
21. 分液漏斗 锥形瓶 集气瓶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 分解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催化作用 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22. AD H2O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设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则:
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5% 。
23. 铁架台 D AB m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0.0mL 在同等条件下,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实验I所用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解:设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
x=0.005mol
初中化学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2889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作业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g B.2,6gB.5,36g.,1%,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