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975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975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975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3) 试卷 1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4) 试卷 1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6)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7)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8) 试卷 0 次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5)
展开寒假作业(5)
1.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通电分解 B.湿衣服晾干 C.冰融化成水 D.蔗糖溶于水
2.在的反应中,的质量比为(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3.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C.2g一氧化碳与1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g二氧化碳
D.在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4.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5.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硅的生产流程中,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为( )
A.SiC B.CO C. D.
6.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烷是氧化物
C.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单中心铁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减小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碳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乙: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C.丙:通电分解水
D.丁: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8.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不是单质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9
D.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甲的8倍
9.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与之差表示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如图3实验过程中有三位同学的气球出现了不同的情况: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刚开始变大,然后慢慢瘪下去,乙同学的气球被气浪冲掉,他赶紧捡起气球扎好继续做实验,丙同学的气球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你认为____同学的实验会成功。若该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锥形瓶倒置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打开塞子,将会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
10.A、B、C、D、E、F、G、H八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 E、F含有同种元素,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1)写出两种物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11.某实验小组将63.2g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并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和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请认真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到min时,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_________(填“是”或“否”)。
(2)加热到min时,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加热到min时,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质量分别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湿衣服晾干、冰融化成水、蔗糖溶于水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能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答案:D
解析:各物质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即。
3.答案:C
解析: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A正确;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由反应前的3个分子变成2个,B正确;CO、、之间的质量比=56:32:88=7:4:11,2gCO和1g完全反应,CO有剩余,生成质量小于3g,C错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在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D正确。
4.答案:C
解析:HCl和NaClO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钠和水,有毒的气体是氯气,A错,C对;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水是氧化物,B错;反应前HCl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 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反应后氯气中的氯元素化合价是0,D错。故选C。
5.答案:B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硅、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即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故选B。
6.答案:A
解析:甲烷反应生成氢气和乙烯(),属于分解反应;甲烷中无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A。
7.答案:C
解析:碳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碳元素质量始终不变,A正确;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C不正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催化剂时反应快一些,需要时间短,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D正确。
8.答案:D
解析:反应后甲、丙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丁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即丁分解生成甲、丙,因此丁是化合物,A正确;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9%-17%):(48%-30%)=1:9,C正确;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是甲的8倍,因为不知道二者的化学计量数,D错误。
9.答案:(1)①③⑤⑥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3)部分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
(4)甲;水槽中的水进入锥形瓶中
解析:(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若固体质量变化用题图1表示,则与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4)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所以白磷燃烧时锥形瓶中气体膨胀,气球膨胀,等冷却到室温时,瓶中气压减小,气球变瘪,乙和丙同学装置漏气,实验失败。白磷燃烧消耗锥形瓶中的氧气,大气压会将水压入锥形瓶中。
10.答案:(1)二氧化锰;水
(2);化合反应
解析: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B为二氧化锰,D与G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则D为氧气,H为,C为锰酸钾。由E、F含有同种元素,且E与B作用生成F和氧气,可知E为过氧化氢,F为水。
11.答案:(1)否
(2)4.0
(3)解: min时,反应已进行完全,设生成的质量为,质量为。
答:剩余固体中有、,质量分别是39.4g、17.4g 。
解析:(1)加热到min后,再加热固体还会继续减少,说明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热到min时,产生氧气的质量是63.2g-59.2g=4.0g。
(3)由于加热到min后再加热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高锰酸钾已反应完全,剩余固体中有、;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12):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1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缺碘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材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9):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9),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8):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寒假作业(8),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