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化学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专题1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选择题突破【解析版】
展开1.用图像表示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图示分析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若m+n>p+q,则图像对应图1、图2;若m+n=p+q,则图像对应图3、图4。
说明:
①改变压强,相当于改变体积,也就相当于改变浓度。
②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改变压强,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v正=v逆,平衡不移动。如H2(g)+I2(g)2HI(g)。
③压强变化是指平衡混合物体积变化而引起的总压强变化。若平衡混合物的体积不变,而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总压强变化了,但平衡混合物的浓度仍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若保持总压强不变加入“惰性气体”,此时增大了体系体积,这就相当于降低了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
①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还是放热方向,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方向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方向速率增大的倍数,使v(吸热)>v(放热),故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②只要是升高温度,新平衡状态的速率值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值;反之则小。v-t图像[以N2(g)+3H2(g)2NH3(g) ΔH<0为例]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1.(2022·辽宁,12)某温度下,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2.0 ml X发生反应2X(s)Y(g)+2Z(g),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 ml·L-1
B.2 min时,加入0.20 ml Z,此时v正(Z)
D.5 min时,X的物质的量为1.4 ml
答案 B
解析 反应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则0~1 min内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2 min内的,故1 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 ml·L-1,A正确;4 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0.15 ml·L-1·min-1×4 min×1 L=0.6 ml,6 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0.10 ml·L-1·min-1×6 min×1 L=0.6 ml,故反应在4 min时已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生成了a ml Y,列三段式:
2X(s)Y(g)+2Z(g)
初始量/ml 2.0 0 0
转化量/ml 2a a 2a
平衡量/ml 2.0-2a a 0.6
根据2a=0.6,得a=0.3,则Y的平衡浓度为0.3 ml·L-1,Z的平衡浓度为0.6 ml·L-1,平衡常数K=c2(Z)·c(Y)=0.108,2 min时Y的浓度为0.2 ml·L-1,Z的浓度为0.4 ml·L-1,加入0.2 ml Z后,Z的浓度变为0.6 ml·L-1,Q=c2(Z)·c(Y)=0.072
2.(2022·湖北,13)同位素示踪是研究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知醛与H2O在酸催化下存在如下平衡:RCHO+H2Oeq \(,\s\up7(H+))RCH(OH)2。据此推测,对羟基苯甲醛与10倍量的D218O在少量酸催化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由已知信息知,苯环上的羟基不发生反应,醛基中的碳氧双键与D218O发生加成反应,在醛基碳原子上会连接两个羟基(分别为—OD,—18OD),两个羟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会脱水,得到醛基,有两种可能:—CHO和—CH18O,但18O的含量较多,故的含量最高,故D正确。
3.(2022·广东,13)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 从图示可以看出,平衡时升高温度,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则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故A错误;由A项分析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而a曲线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容器体积固定,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没有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BaSO4是固体,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不能改变其浓度,因此平衡不移动,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4.(2022·广东,15)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D.使用催化剂Ⅰ时,0~2 min内,v(X)=1.0 ml·L-1·min-1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无催化剂时,随反应进行,生成物的浓度也在增加,说明反应也在进行,故A错误;由图可知,催化剂Ⅰ比催化剂Ⅱ催化效果好,反应速率大,说明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故B错误;由图可知,使用催化剂Ⅱ时,在0~2 min 内Y的浓度变化了2.0 ml·L-1,而a曲线表示的X的浓度变化了2.0 ml·L-1,二者变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曲线不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故C错误;使用催化剂Ⅰ时,在0~2 min内,Y的浓度变化了4.0 ml·L-1,则v(Y)=eq \f(4.0 ml·L-1,2 min)=2.0 ml·L-1·min-1,v(X)=eq \f(1,2)v(Y)=eq \f(1,2)×2.0 ml·L-1·min-1=1.0 ml·L-1·min-1,故D正确。
5.(2022·湖南,14改编)向体积均为1 L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l X和1 ml Y发生反应:2X(g)+Y(g)Z(g) ΔH,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0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nc
C.a点平衡常数:K>12
D.反应速率:va正
解析 甲容器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即ΔH<0,故A错误;根据A项分析可知,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因甲容器为绝热过程,乙容器为恒温过程,若两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则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压强,图中a点和c点的压强相等,则说明甲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相比乙容器在减小,即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nc,故B错误;a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p,假设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则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所以可设Y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l·L-1,则列出三段式如下:
2X(g)+Y(g)Z(g)
c0 2 1 0
Δc 2x x x
c平 2-2x 1-x x
则有eq \f([2-2x+1-x+x] ml,2+1 ml)=eq \f(p,2p),计算得到x=0.75,那么化学平衡常数K=eq \f(cZ,c2X·cY)=eq \f(0.75,0.52×0.25)=12,又因甲容器为绝热条件,与恒温条件下比较,平衡时压强应小于p,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应小于1.5 ml,即平衡常数K>12,故C正确;根据图像可知,甲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所以达到平衡的速率相对乙容器的快,即va正>vb正,故D错误。
6.(2022·海南,8)某温度下,反应CH2==CH2(g)+H2O(g)CH3CH2OH(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增大
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逆反应,故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因为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因此,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B不正确;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H2O(g)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 (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CH2==CH2 (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不正确。
7.(2022·河北,13改编)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①XY;②YZ。反应①的速率v1=k1c(X),反应②的速率v2=k2c(Y),式中k1、k2为速率常数。图甲为该体系中X、Y、Z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①和②的ln k~eq \f(1,T)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c(X)的减小,反应①、②的速率均降低
B.体系中v(X)+v(Y)=v(Z)
C.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
D.温度低于T1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答案 A
解析 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的代表的是X,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代表的是Z,浓度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代表的是Y;由图乙中的信息可知,反应①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反应②的。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随c(X)的减小,c(Y)先增大后减小,c(Z)增大,因此,反应①的速率随c(X)的减小而减小,而反应②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根据体系中发生的反应可知,在Y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前,单位时间内X的减少量等于Y和Z的增加量,因此,v(X)=v(Y)+v(Z),但是,在Y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单位时间内Z的增加量等于Y和X的减少量,故v(X)+v(Y)=v(Z),B正确;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①的速率,但是反应①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反应②的,且反应②的速率随着Y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C正确;由图乙信息可知,温度低于T1时,k1>k2,反应②为慢反应,因此,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D正确。
1.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之一是4NH3(g)+5O2(g)4NO(g)+6H2O(g),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S>0、ΔH>0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和NH3的平衡转化率一定都会变化
D.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ΔH-TΔS<0,所以该反应的ΔS>0、ΔH<0,故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错误;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和NH3的平衡转化率一定都会变化,故C正确;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总质量是恒量、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2.(2022·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联考)T ℃时,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加入一定量的PtSn-Mg(Zn)AlO催化剂和1 ml乙烷,发生乙烷脱氢反应:CH3CH3(g)CH2==CH2(g)+H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乙烷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c点乙烯的浓度:a>c
B.a点对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大于40%
C.V1∶V2=1∶12
D.a点、b点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28∶3
答案 B
解析 根据转化率可知a点、c点乙烯的浓度可以表示为eq \f(1×40%,V1) ml·L-1、eq \f(1×40%,V3) ml·L-1,由于V3>V1,故乙烯的浓度:a>c,A正确;相同浓度、相同催化剂、等量的反应物通入体积不等的容器内,容器体积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相同时间达到平衡的可能性越小,故曲线的前半部分上的点均为平衡点,a、b均为平衡点,曲线的后半部分上的点均不是平衡点,B错误;根据转化率计算可知a点乙烷、乙烯、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6 ml、0.4 ml、0.4 ml,浓度分别为eq \f(0.6,V1) ml·L-1、eq \f(0.4,V1) ml·L-1、eq \f(0.4,V1) ml·L-1,平衡常数K=eq \f(\f(0.4,V1)·\f(0.4,V1),\f(0.6,V1))=eq \f(0.8,3V1),同理,b点乙烷、乙烯、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l、0.8 ml、0.8 ml,浓度分别为eq \f(0.2,V2) ml·L-1、eq \f(0.8,V2) ml·L-1、eq \f(0.8,V2) ml·L-1,平衡常数K=eq \f(\f(0.8,V2)·\f(0.8,V2),\f(0.2,V2))=eq \f(3.2,V2),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相等即eq \f(3.2,V2)=eq \f(0.8,3V1),V1∶V2=1∶12,C正确;由pV=nRT可知,eq \f(pa,pb)=eq \f(n总a,n总b)·eq \f(V2,V1)=eq \f(1.4,1.8)×eq \f(12,1)=eq \f(28,3),D正确。
3.(2022·长沙市第一中学一模)在一定条件下A2和B2可发生反应:A2(g)+3B2(g)eq \(,\s\up7(催化剂),\s\d5(高温、高压))2AB3(g)。图1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在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A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反应物B2的起始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高温自发进行的反应
B.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B2)=0.09 ml·L-1·min-1
C.11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容积至1 L,n(A2)的变化趋势如图2中曲线d所示
D.图3中T1
解析 体系的自由能ΔG=ΔH-TΔS,根据图1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ΔS<0。当温度较高时,Δ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A2)=eq \f(|Δc|,Δt)=eq \f(\f(0.3 ml,2 L),10 min)=0.015 ml·L-1·min-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v(B2)=3v(A2)=0.045 ml·L-1·min-1,B错误;11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容积至1 L,由于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不断消耗A2,所以n(A2)的物质的量会进一步减少,n(A2)变化趋势如图2中曲线d所示,C正确;在温度不变时,增大某种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使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故当T1
A.该温度下k正=10k逆
B.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增大的倍数
C.有利于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条件为低温高压
D.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He,X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 D
解析 达到平衡时,v正=v逆,则k正·c(X)=k逆·c2(Y),平衡常数K=eq \f(c2Y,cX)=eq \f(k正,k逆)=10,即k正=10k逆,故A正确;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增大的倍数,故B正确;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应该使平衡尽可能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吸热反应,所以条件为低温高压,故C正确;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He,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
5.(2022·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模拟)我国科学家修饰催化剂使其高效地将CO2和H2转化为CH4,反应原理:CO2(g)+4H2(g)CH4(g)+2H2O(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H2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再充入少量H2,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能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
C.其他条件不变,充入氩气,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能降低正、逆反应速率
答案 C
解析 达到平衡后,再充入少量氢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氩气,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均没有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均减小,有效碰撞次数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降低,故D正确。
专题强化练
1.丙烷脱氢是工业制丙烯的重要途径之一,反应原理为2C3H8(g)+O2(g)2C3H6(g)+2H2O(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S<0
B.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丙烯的生产效率
C.恒温恒容下,增大氧气的浓度,丙烯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D.恒温下,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 B
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ΔS>0,故A错误;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能提高丙烯的生产效率,故B正确;恒温恒容下,增大氧气的浓度,丙烯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如氧气增加得特别多,此时生成的丙烯很有限,丙烯的体积分数就会降低,故C错误;恒温下,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2.(2022·长沙长郡中学模拟)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 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温度0 ℃、压强50 kPa
B.温度130 ℃、压强300 kPa
C.温度25 ℃、压强100 kPa
D.温度130 ℃、压强50 kPa
答案 D
解析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为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该使上述平衡尽可能逆向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应该在高温、低压下进行。
3.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已知:N2O4为无色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v(NO2消耗)=2v(N2O4消耗)
B.27 ℃时,该平衡体系中NO2的转化率为80%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达到平衡时气体颜色变浅
答案 A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O2物质的量分数增大,N2O4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2NO2(g)N2O4(g)可知,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平衡时,v(NO2消耗)=2v(N2O4消耗),故A正确;27 ℃时,该平衡体系中N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N2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设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l、0.8 m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转化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6 ml,则该平衡体系中NO2的转化率为eq \f(1.6,1.6+0.2)×100%≈88.89%,故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O2物质的量分数增大,N2O4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C错误;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浓度因体积缩小而增大,气体颜色加深,平衡正向移动,又使气体颜色在此基础上变浅,但达到平衡时气体颜色比原来的要深,故D错误。
4.(2022·大连一模)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l CO和b ml H2S,发生反应:CO(g)+H2S(g)COS(g)+H2(g),H2S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0 ℃时,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 \f(1,3),则a∶b=6∶5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若一段时间后,eq \f(cCOS,cH2)保持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a ml CO,v正逐渐增大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150 ℃时,H2S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列三段式:
CO(g)+H2S(g)COS(g)+H2(g)
eq \a(起始量/,ml) a b 0 0
eq \a(转化量/,ml) 0.4b 0.4b 0.4b 0.4b
eq \a(平衡量/,ml) a-0.4b 0.6b 0.4b 0.4b
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 \f(1,3),即eq \f(0.4b×0.4b,a-0.4b×0.6b)=eq \f(1,3),解得a∶b=6∶5,A正确;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H2S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eq \f(cCOS,cH2)始终不变,eq \f(cCOS,cH2)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a ml CO,反应物浓度突然增大,故v正突然增大而后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D错误。
5.(2022·广东省六校联考)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l A和0.20 ml B,10 s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50%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C.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l·L-1·s-1
D.容器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答案 B
解析 设平衡时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x ml,列三段式:
A(g) + B(g)C(g)+D(g)
开始/ml 0.20 0.20 0 0
变化/ml x x x x
平衡/ml 0.20-x 0.20-x x x
则eq \f(x×x,0.20-x×0.20-x)=1.0,解得x=0.1,所以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eq \f(0.1 ml,0.20 ml)×100%=50%,A正确;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eq \f(\f(0.1 ml,2 L),10 s)=0.005 ml·L-1·s-1,C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故容器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不移动,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即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正确。
6.(2022·辽宁省辽南协作体二模)含氮化合物在生活、生产、研究领域至关重要。我国学者在容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eq \f(nH2,nNO)=1发生反应:2H2(g)+2NO(g)N2(g)+2H2O(g) ΔH=-664.1 kJ·ml-1,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且研究表明该反应v=kcm(H2)c2(NO),其中k为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使用催化剂乙时,温度高于350 ℃,NO转化率下降是由于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正反应的活化能更低
C.对于反应:2H2(g)+2NO(g)N2(g)+2H2O(g),其他条件不变,加压使平衡正向移动
D.T1 ℃的初始速率为v0,当H2转化率为60%时,反应速率为0.064v0,由此可知m=1
答案 A
解析 当使用催化剂乙时,温度低于350 ℃时,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反应速率加快,NO转化率也增大,温度高于350 ℃时,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反应速率下降,导致NO转化率下降,A错误;单位时间内,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反应速率快,NO转化率高,则使用催化剂甲比使用催化剂乙正反应的活化能更低,B正确;对于反应:2H2(g)+2NO(g)N2(g)+2H2O(g),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设初始一氧化氮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1 ml,容器体积为1 L,则初始一氧化氮和氢气的浓度均为1 ml·L-1,v0=k×1m×12=k,当H2转化率为60%时,c(H2)=0.4 ml·L-1,c(NO)=0.4 ml·L-1,此时的反应速率为0.064v0,则有0.064v0=k×(0.4)m×(0.4)2=v0×(0.4)m×(0.4)2,解得m=1,D正确。
7.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20 ml·L-1KI、0.2%淀粉溶液、0.20 ml·L-1
(NH4)2S2O8、0.10 ml·L-1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eq \\al(2-,8)+2I-===2SOeq \\al(2-,4)+I2(慢)
2S2Oeq \\al(2-,3)+I2===S4Oeq \\al(2-,6)(无色)+2I-(快)
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5,b=5
B.实验 Ⅰ 中,用Na2S2O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eq \f(0.1,35) ml·L-1·s-1
C.反应物初始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平均反应速率越大
D.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eq \\al(2-,3))∶n(S2Oeq \\al(2-,8))<2
答案 B
解析 为了控制溶液总体积不变,故a=b=5,A项正确;由v=eq \f(Δc,Δt),Δt=35 s,Δc=eq \f(4.0×10-3 L×0.10 ml·L-1,26.0×10-3 L)=eq \f(0.4,26) ml·L-1,则v=eq \f(0.4,26×35) ml·L-1·s-1=eq \f(1,2 275) ml·L-1·s-1,B项错误;对比Ⅰ、Ⅱ、Ⅲ可知反应物初始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平均反应速率越大,C项正确;由反应S2Oeq \\al(2-,8)+2I-===2SOeq \\al(2-,4)+I2(慢),2S2Oeq \\al(2-,3)+I2===S4Oeq \\al(2-,6)(无色)+2I-(快),为能看到蓝色,S2Oeq \\al(2-,8)应更多,则n(S2Oeq \\al(2-,3))∶n(S2Oeq \\al(2-,8))<2,D项正确。图像
图像分析
(1)其他反应条件一定,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
(2)其他反应条件一定,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4)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着容器容积的增大而减小
(5)分别在较低温度和较高温度下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着压强的增大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时间段/min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l·L-1·min-1
0~2
0.20
0~4
0.15
0~6
0.10
t/℃
27
35
49
70
NO2/%
20
25
40
66
N2O4/%
80
75
60
34
温度/℃
700
830
1 200
K
1.7
1.0
0.4
实验编号
Ⅰ
Ⅱ
Ⅲ
Ⅳ
Ⅴ
试剂
用量/
mL
0.20 ml·L-1
(NH4)2S2O8
10.0
5.0
2.5
10.0
10.0
0.20 ml·L-1
KI
10.0
10.0
10.0
5.0
2.5
0.10 ml·L-1
Na2S2O3
4.0
4.0
4.0
4.0
4.0
0.2%淀
粉溶液
2.0
2.0
2.0
2.0
2.0
蒸馏水
0.0
a
7.5
b
7.5
显色时间Δt/s
35
51
123
56
107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选择题突破(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选择题突破(含解析),共15页。
2023版高考化学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专题21 有机选择题题型分析【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化学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专题21 有机选择题题型分析【解析版】,共32页。
2023版高考化学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归因分析【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化学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专题1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归因分析【解析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