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广东版)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广东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广东版)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专题21 种群及其动态
高频考点
考点1 种群的数量特征
该考点基础层级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以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重难和综合层级训练内容包括结合具体实例对种群特征进行分析。
基础
1.(2022华附、省实、广雅、深中联考,1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跳蝻、蚯蚓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高大的乔木在森林中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C.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用酵母菌酿酒时,通气培养后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密封发酵罐
答案 B
2.(2018江苏,19,2分)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答案 B
3.(2017全国Ⅲ,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答案 B
4.(2016全国Ⅱ,5,6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 C
重难
5.(2022茂名二模,12)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物种。近年来藏羚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濒危程度连降两级,在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由“濒危”降至“近危”。如图是西藏藏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B.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
C.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不能直观反映种群的现状
D.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答案 C
6.(2021浙江1月选考,21,2分)如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凹型
B.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
C.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
D.与其他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
答案 D
7.(2021山东,11,2分)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A.66只/公顷 B.77只/公顷
C.83只/公顷 D.88只/公顷
答案 B
综合
8.(2022全国乙,31,8分)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
(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 。
(3)与标志(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
(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宜且一致、样方数量适宜 (2)(S×n)/m (3)对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
9.(2022全国甲,31,9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 。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 (2)样方法 标志(记)重捕法 (3)(物种)丰富度 (4)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动物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气,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土壤小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动物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考点2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该考点基础层级训练内容主要是“S”形曲线、“J”形曲线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分析,重难层级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原理的应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基础
1.(2022全国甲,5,6分)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 D
2.(2021浙江1月选考,16,2分)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 D
3.(2021广东,6,2分)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 )
A.a B.b C.c D.d
答案 B
4.(2022惠州三模,7)荔枝常受到荔枝蒂蛀虫、荔枝椿象等害虫侵袭。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农药能诱导荔枝椿象发生定向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虫效果下降
B.采用信息素诱杀荔枝椿象雄虫,使其种群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降低其出生率
C.防治害虫的目的是调整荔枝园中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更有益的方向
D.冬天采用给树干刷石灰、修剪病弱枝并集中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害虫的K值
答案 A
5.(2022东莞质检,5)如图为某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呈“S”形增长
B.T1~T2种群数量逐渐上升
C.T2时其天敌捕食成功率最大
D.T4时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答案 C
6.(2020浙江7月选考,14,2分)下列关于某种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活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该昆虫种群的年龄
B.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至少需要观察记录100个个体
C.必须从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
D.当所有被选取的个体达到平均寿命后停止观察记录
答案 A
7.(2020江苏,10,2分)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答案 B
8.(2019海南,24,2分)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马铃薯培养液
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
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
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
答案 C
9.(2018全国Ⅰ,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形)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 D
10.(2022湛江二模,12)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
B.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捕捞时应将鱼种群数量控制在K/2为宜
C.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
D.过度捕捞造成长江中鱼类的减少甚至部分绝迹,可以通过引入并放养多种鱼类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
答案 D
重难
11.(2021福建,10,2分)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2019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 000 m2,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生境碎片
类型
植株数(株)
幼树
小树
成树
合计
5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公顷碎片
57
8
17
82
连续森林
39
22
26
8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5 000 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
B.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C.生境破碎有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答案 C
12.(2021湖北,14,2分)20 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答案 D
13.(2021河北,13,2分)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
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
(头/叶)
天敌昆虫多
样性指数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
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案 B
14.(2019江苏,14,2分)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答案 B
15.(2018浙江4月选考,18,2分)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 D
16.(2022广东二模,12)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害虫,它吸取多种植物汁液,体长不足1 mm,活动能力弱。巴氏新小绥螨属于广食性捕食螨类,主要以烟粉虱为食。为探究化学防治与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均利用了信息传递的功能
C.在t5时增加巴氏新小绥螨数量可以增强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D.巴氏新小绥螨在田间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化学防治
答案 B
17.(2022惠州三模,19)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恶性入侵杂草,科研工作者在某爆发区采集植食性昆虫开展寄主专一性实验。即在6种本土植物中任取三种与加拿大一枝黄花成一组,并置于同一容器的四个不同角落中,中间投入10只供试昆虫,记录昆虫对它们的取食情况以及每种植物上的昆虫数量,重复多次,取均值。结果如表:
实验植物
加拿大
一枝黄花
本土植物
白条银纹夜蛾(只)
7
0
0
3.3
0
0
0
菊方翅网蝽(只)
6.3
0
1.7
1.0
5.0
0.7
5.3
(1)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土生物一起组成 。随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会导致本土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使生态系统 下降。如果我们在野外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正确的做法是 。
(2)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我国某地后,研究者用 法对该区域样地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发现前几年其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若初始的种群数量为N0,种群增长率每年均为5.3,则两年后的种群数量为 。
(3)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 (白条银纹夜蛾/菊方翅网蝽)更适合用于生物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理由是 。
答案 (1)群落 自我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力稳定性 连根铲除 (2)样方 39.69N0 (3)白条银纹夜蛾 白条银纹夜蛾只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对其他本土植物危害小;而菊方翅网蝽虽然也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但会危害多种本土植物
18.(2020海南,24,10分)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 ℃左右,原因是 。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最丰富。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 (答出2点即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
答案 (1)20 ℃左右适合酵母菌繁殖
(2)营养物质
(3)不换培养液 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4)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易混易错
易混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1.(2021广东六校联盟三联,5)下列关于种群的研究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C.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常常适用于双子叶植物而不适用于跳蝻等小昆虫
D.调查一些特殊种群的种群密度,也可用遇见率、鸣声等作为调查标准
答案 C
易错 血细胞计数板
2.(2015江苏,13,2分)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答案 B
易错 环境容纳量
3.(2019浙江4月选考,12,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答案 B
题型模板
模型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析
典型模型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模型特征:典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主要是“J”形和“S”形曲线,需理解并掌握两种曲线形成的条件及分析曲线走势的原因等。
1.(2020山东,11,2分)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形)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答案 B
变式题型
变式1 增长速率曲线、增长率曲线
模型特征:本模型旨在辨明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概念,解决其在种群数量增长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2.(2022福建三明一中月考,8)如图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不同指标。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图1、2、3中的b、c、f点生存斗争最激烈
B.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D.由于存在环境阻力,因此图1、2、3中的死亡率逐渐增大
答案 A
3.(2021山东,19,3分)(不定项)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若某种水蚤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蚤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B.水蚤种群密度为1个/cm3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D.若在水蚤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进行培养,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
答案 BC
变式2 “J”形曲线模型中的λ
模型特征:“J”形曲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代表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增长率+1)。本模型旨在辨析λ与种群数量增减的关系。
4.(2021天津河西一模,11)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答案 C
变式3 “S”形曲线的K值与K/2值的应用
模型特征:分析“S”形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关系,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可以利用其保护濒危物种,对于有经济价值的生物,既能实现较大收获量又能保持种群快速增长,还可以利用其防治有害生物。
5.(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期末,6)如图为某研究小组调查千岛湖甲、乙两个孤立岛屿上社鼠数量在某年3月至11月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屿中社鼠在6—7月份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B.乙岛屿中社鼠在3—4月份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4月和6月分别是乙岛屿和甲岛屿的最佳灭鼠时期
D.调查社鼠种群密度时,再次捕获后社鼠死亡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答案 D
情境应用
简单情境
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2022韶关一模,12)科学家对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数年调查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和b点时的田鼠种群数量不相同
B.ac段内田鼠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cd段内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竞争剧烈
D.de段相对ef段来说,田鼠生活的环境阻力更小
答案 D
复杂情境
2.物种入侵(2022广州一模,13)唐鱼是华南地区的小型濒危杂食性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会捕食唐鱼。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入侵初期在不同生境中唐鱼种群的体长在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与无入侵取样点间的差异。(图中矩形代表体长集中分布区域,其内黑色横线表示平均值,垂直线段表示数值的变动范围,上下两端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体长与鱼龄相关。)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入侵初期,与溪流生境相比,农田生境中食蚊鱼更容易捕食到唐鱼幼体
B.食蚊鱼入侵使唐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上升,有利于唐鱼种群的数量增长
C.无论在农田还是溪流生境,食蚊鱼入侵都可能降低了唐鱼的种内竞争
D.相同生境里,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中唐鱼种群K值比无入侵取样点的低
答案 B
审题解题
(2021山东青岛三模,24)研究者对某大型农场中不同种类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鸻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种群数量较少时,图中曲线 代表的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2)燕鸻是蝗虫的主要天敌,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当其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3)当燕鸻的种群数量高于S点或低于S点(高于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其数量相对稳定在S点的原因是 。
(4)散居型蝗虫并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释放大量“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方法的设想: 。
补充设问
审题方法
设问① 图中虚线的上方表示什么?下方表示什么?
解题思路
设问② 曲线中的S点为稳定平衡点,X点为灭绝点,不同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或X点)时有何变化趋势?
答题技巧
设问③ 如何写有关蝗灾防治方法的设想才能规范得分呢?
答案 (1)乙 (2)逐年下降,甚至灭绝 Nt+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