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5 乘法分配律(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667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回顾复习,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探索新知,4+2×25,×25+2×25,=6×25=1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经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掌握这些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重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观察算式和归纳乘法运算律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126+48)+52=126+(48+52) ( )
60×a=a×60 ( )
(3×25)×4=3×(25×4) ( )
376+29+24+171=(376+24)+(29+171) ( )
想一想:我们学过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关于乘法还有别的运算律吗?
乘法交换律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是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教材P26 例7)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思考: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一:先求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答:一共有15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6×25=150(名)
方法二:先分别求出负责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树的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100+50=150(名)
=100+50=150
(5+3)×125 5×125+3×125
(30+60)×5 30×5+60×5
你还能写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乘第三个数。
先分别求出两个数的积,再相加。
说一说: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0+60)×5 30×5+60×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说一说:仔细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乘法分配律?
或:a×(b+c)=a×b+a×c
乘法结合律:(a×b)×c=a×(b×c)
怎样区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呢?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b+a×c
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
想一想,说一说:在刚才学习乘法分配律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因数要与括号中的两个加数先分别相乘,再相加。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反之亦成立。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负责挖坑、种树的同学比负责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
①先求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再求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最后求它们的差。
②先求每组挖坑、种树的比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再求 25 组共多多少人。
① 4×25-2×25 = 100-50 = 50(人)
② (4-2)×25 = 2×25 = 50(人)
(4-2)×25=4×25-2×25
(a-b)×c=a×c-b×c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教材P26 做一做 第1题)
56×(19+28)=56×19+28 ( )32×(7×3)=32×7+32×3 ( )64×64+36×64=(64+36)×64 ( )
2.观察下边的竖式,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教材P26 做一做 第2题)
25×12=25×(2+10)=25×2+25×10=50+250=300
3.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教材P27 练习七 第4题)
117×(3+7)=117×3+117×7
24×(5+12)=24×17
4×a+a×5=(4+5)×a
36×(4×6)=36×6×4
4.下面是一套运动服上衣和裤子的价格。(教材P27 练习七第5题)
(75+45)×60
某商店一周售出60套这种运动服,一共收入多少钱?
答:一共收入7200元。
75×60+45×60
=4500+2700=7200(元)
=120×60=7200(元)
1.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教材P28 练习七 第6题)
=(100+3)×12=100×12+3×12=1200+36=1236
=20×(50+5)=20×50+20×5=1000+100=1100
=24×(200+5)=24×200+24×5=4800+120=4920
2.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教材P28 练习七 第7题)
25×200+25×4
265×105-265×5
265×(105-5)
3.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167×3+167×5
=167×(2+3+5)
167×2+167×3+167×5=167×
4. 小虎由于粗心把 45×(■+21)错写成 45×■+21,请你帮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45×21-21=924
答: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924。
5.(易错题)判断: 25×(8×7)=(25×8)×(25×7) ( )
反思:错解错在没有分清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含有乘法、加法):(a+b)×c=a×c+b×c;乘法结合律(只含有乘法):(a×b)×c=a×(b×c)。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完美版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乘法分配律教学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乘法分配律分层作业含答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含答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获奖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方法一,12×9+8×9,108+72,180棵,方法二,12+8×9,20×9,15×8+1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优秀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4×25,①一共25个小组,4+2×25,6×25,150名,×25+2×25,100+50,得数一样,×25,+2×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