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第2页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一、单选题
    1.(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O2
    B.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
    2.(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冰墩墩外壳材料是环保PVC塑料,它属于______(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有机合成")材料。
    (2)颁奖礼仪服内胆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下列物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3)“冰丝带”速滑馆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术,利用高压获得的液态CO2蒸发吸热,降低水温,快速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加压后CO2分子体积变小
    B.水变为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C.蒸发后CO2分子间隔变大
    (4)《千里江山图》为运动员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其真迹颜料含有石绿。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钛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
    (1)下列矿石主要成分含相同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A.磁铁矿 B.铝土矿 C.菱铁矿
    (2)钛与盐酸反应:2Ti+6HCl=2X+3H2↑,则X化学式为______。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3)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氢能 B.汽油 C.生物质能
    (2)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______(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______(写化学式),并放出大量热。
    (3)肼-空气燃料电池有织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原理是肼(N2H4)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气泡和水球的融合过程。某品牌泡腾片说明如下。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 (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H3Ci),碳酸氢钠(NaHCO3)、淀粉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1)维生素C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C、H、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柠檬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3Ci,在水中可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①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6.(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人体中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图表示部分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

    (1)图1中钙元素为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生铁比纯铁硬度______ (填“大”或“小”)。
    (4)钾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嫦娥五号“上使用的记忆合金、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等材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填序号)。
    A记忆合金                B羊毛                   C芳纶纤维
    (2)硬度非常大的SiC,其结构类似金刚石,则构成SiC的基本粒子为______ (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3)工业制取记忆合金中的钛,先用热浓硫酸处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得到硫酸钛[Ti(SO4)2]、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硫酸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8.(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_。
    A CuSO4 B NaCl C Na2CO3D MnO2

    三、简答题
    9.(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造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 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 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四、实验题
    10.(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虎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 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研磨是为了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 (填符号),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序号)。
    A.炭黑有吸附性 B.赭石有吸水性 C.孔雀石有毒性
    (4)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1.(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救治新冠患者需要氧气,制氧机制氧是一种途径。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 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
    【探究一】
    (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

    ①黑色粉末起__________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__________ (填序号)。
    A.CuSO4溶液        B.NaCl溶液 C.MnO2
    【探究二】
    (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
    ①只含NaOH   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
    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
    序号
    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只含Na2CO3
    实验2
    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
    第二步: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填现象)
    只含Na2CO3

    【反思评价】
    (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
    (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气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②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A.产物无污染 B.制取成本更低 C.运输储存更方便
    12.(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今后学习常见物质时会从“价”和“类”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下图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

    (1)X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上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物质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向盛有溶液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烧杯中溶液质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五、计算题
    14.(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某氯碱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原理为∶2H2O+2NaCl2NaOH+H2↑+Cl2↑,另将生成的H2与Cl2恰好完全化合生成HCl制取浓盐酸。现将22.1t饱和食盐水电解完全(忽略水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共收集到H2为0.1t。试计算:
    (1)Na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______。
    (2)电解后所得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的质量。
    15.(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多少g。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示意图甲中含有2个H,1个C,1个O化学式为CH2O,错误;
    B、甲为CH2O,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乙是氧气不是氧化物,丙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丁是水是氧化物,该反应涉及2种氧化物,错误;
    C、该反应中CH2O分子和氧气分子转变为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分子种类改变,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
    故选D。
    2.(1)有机合成
    (2)B
    (3)C
    (4)

    【解析】(1)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冰墩墩外壳材料是环保PVC塑料,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
    A、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B、金刚石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故选B;
    (3)
    加压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体积不变,故说法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说法错误;
    C、蒸发后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大,故说法正确;
    故选C;
    (4)
    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无化合价变化),故生成物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1)AC
    (2)     TiCl3     有
    (3)


    【详解】(1)磁铁矿含有四氧化三铁,菱铁矿含有碳酸亚铁,都含有铁元素;铝土矿含有的是铝元素;故选AC。
    (2)根据方程式:反应前Ti、H、Cl的个数是2、6、6,反应后出现了6H,则2个X中含有6Ti、6Cl,则X是TiCl3。根据钛和盐酸反应,其金属活动性钛大于氢,则活动性钛大于银,钛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有单质银析出。
    (3)可供给呼吸的是氧气,则电解熔融的氧化铝产生铝、氧气,方程式是:。
    4.(1)B
    (2)     可再生     CO2
    (3)

    【详解】(1)氢能、生物质能都属于新能源,汽油从石油得到属于化石燃料,故选B。
    (2)乙醇可以由绿色植物的籽实酿造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的元素种类是N、H、O,水中含有H、O元素,则生成的单质是氮气,方程式为。
    5.(1)     三##3     3:4:3
    (2)     属于    


    【解析】(1)
    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6:8:6=3:4:3;
    (2)
    ①柠檬酸在水中可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酸,故柠檬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因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常量     8     大    
    【详解】(1)图1中人体内钙元素质量分数为2.0%>0.01%为常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在粒子的电子层排布中第一层一般为2个电子,因此n=2,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4n=8;
    (3)生铁是铁碳合金比纯铁硬度大;
    (4)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2),其化学方程式为
    7.     C     B     +4    
    【详解】(1)A、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芳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C;
    (2)硬度非常大的SiC,其结构类似金刚石,金刚石由原子构成,故SiC由原子构成。
    故选B;
    (3)硫酸钛中硫酸根离子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FeTiO3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钛、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Fe、Ti、O、H、S,生成物中含Ti、S、O、Fe,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生成的氧化物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N2     6:1     B
    【详解】(1)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6个氯原子、12个氧原子、16个氮原子、4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含6个氮原子、48个氢原子、6个氯原子、12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0个氮原子,故R的化学式为:N2;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6:1;
    A、过氧化氢能在硫酸铜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醋酸均不能反应,符合题意;
    C、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B
    【详解】(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和MnO2在加热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是因为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3)A、硫燃烧产生的热量是火柴梗燃烧,故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故正确;
    B、加热MnO2不会分解产生氧气,故错误;
    C、KCl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能助燃,故正确。
    10.(1)增大
    (2)     Cu2+、H+##H+、Cu2+     CO2

    (3)C
    (4)

    【解析】(1)
    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研磨成粉末,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填增大;
    (2)
    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因为加入的是过量的稀硫酸,故A溶液是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氢离子,符号为Cu2+、H+,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3)
    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孔雀石有毒性,故选C;
    (4)
    反应②产生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反应②有两个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一是碱式碳酸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二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1)     催化     AC
    (2)无明显现象
    (3)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能证明有碳酸钠,不能证明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4)
    (5)C

    【详解】(1)①对比a、b两支试管,黑色粉末加快了气泡的产生,所以黑色粉末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则需要加入催化剂,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催化剂有硫酸铜、二氧化锰,故选AC。
    (2)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形成沉淀,即可证明反应后溶液含碳酸钠,再滴加酚酞无颜色变化(无明显变化),即可排除含有氢氧化钠的可能。
    (3)若反应后溶液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也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排除含有氢氧化钠的可能。
    (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气原理有两步反应,第一步过碳酸钠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第二部过氧化氢在黑色粉末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过碳酸钠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固体更便于运输和储存,故选C。
    12.          无色酚酞溶液     BaSO4     BaCl2     Ba(NO3)2     产生白色沉淀     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详解】(1)试管③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因为无色酚酞遇碱变红,在中性、酸性溶液中显无色。
    [设计方案]
    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A是硫酸钡,化学式是BaSO4。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加入氯化钡会引进氯离子,应该将所选的试剂BaCl2改成Ba(NO3)2。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步骤Ⅱ中氯离子与阴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步骤Ⅲ中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13.     单质     d          NaCl     D
    【详解】(1)X的物质化合价为0价,类别是单质。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含铁化合物为硫酸亚铁,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属于上图中的d。
    (3)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物质a为铁的氧化物,且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a为氧化铁,物质b为碱,且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b为氢氧化铁;
    ①物质a与稀盐酸反应,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溶液甲中含有剩余的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也生成氯化钠,故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
    ③溶液甲中含有氯化铁、盐酸,如果向盛有溶液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可知此过程中增加了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增大;

    此过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增加质量为二者的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溶液质量仍然增大,但幅度减小;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增加,增大幅度变大;观察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
    故填:D。
    14.(1)Na;
    (2)解: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

    x=4t
    y=3.55t
    电解后所得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解:设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质量为z

    z=3.65t
    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的质量:3.65t÷36.5%=10t。
    答:(2)电解后所得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7%;
    (3)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的质量为10t。

    【详解】(1)氢氧化钠中Na、O、H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1,故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填:Na;
    (2)见答案;
    (3)见答案。
    15.14.2g;7.45%;12.6%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说明通入的氯气全部被反应,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200g-185.8g=14.2g;
    (2)解:设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故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45%
    (3)解:设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故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相关试卷

    2020-2022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化学方程式(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广西百色市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空气、氧气(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广西百色市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空气、氧气(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空气、氧气(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4-空气、氧气(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