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学案,共18页。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网络构建
第一讲 种群与群落
考纲导向·明目标
KAO GANG DAO XIANG MING MU BIAO
考纲要求
素养定位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
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1.种群作为一个整体不间断地存在和延续着,提升生命的系统观。种群“S”型增长揭示了种群数量在有限条件下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群落的结构,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群落的演替等,都是以群落为整体来研究的,也体现了生命的系统观。(生命观念)
2.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即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因果分析,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等。此外,在种群密度(或数量)的调查方法中,需要运用统计思维。(科学思维)
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进行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科学探究)
4.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濒危物种保护、渔业生产、有害生物防治、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治沙、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能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
核心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
核心知识·精解读
HE XIN ZHI SHI JING JIE DU
1.图解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图解三种类型的“S”型曲线
(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3.图解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
(1)K值与K/2值的分析:
(2)K值与K/2值的应用:
考题解密
1.(2022·全国甲卷,31)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幼年个体数较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较少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样方法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标志重捕法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物种丰富度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__(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__(答出2点即可)。
【解析】 (1)预测种群变化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是指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对种群内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当幼年个体数最多、中年个体数适中、老年个体数最少时呈增长型,此时种群中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3)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个种群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4)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动物的活动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如蜜蜂采蜜可帮助植物传粉,鸟类取食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变式突破
变式一 把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内在联系
1.(2022·衡水中学模拟)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使动物种群密度减小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解析】 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不一定会降低出生率,A错误;使动物种群密度减小的方法一般不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人有社会性,B错误;随着“421型”家庭增多,幼年人口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C正确;“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D错误。
变式二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实验
2.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A.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44只/hm2
B.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雌/雄)为8/9
D.如经调查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增长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解析】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32×36÷4÷2=144(只/hm2),A正确;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这样使得第二次捕获的个体随机性差一些,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B错误;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雌/雄=(14+18)÷(18+18)=32/36=8/9,C正确;如经调查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增长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D正确。
核心考点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核心知识·精解读
HE XIN ZHI SHI JING JIE DU
1.种群数量增长中的经典曲线:(科学思维:模型构建)
(1)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是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J”型曲线无K值,而“S”型曲线有K值。
(2)乙图中: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①λ>1时,种群密度增大,如图中ce段(不包括c点,但包括e点)。
②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如图中a点和c点以及a之前的4年时间。
③λ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p22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学案含答案,共29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生物群落学案,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