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猎人合唱教案及反思
展开《猎人合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猎人合唱》
课 型:唱歌课
教 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设计思路】 柴可夫斯基说:“歌剧将许多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不同隐私(音乐、诗、画、雕塑、舞蹈、哑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集中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最丰富的音乐形似。”我认为歌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体裁,它是一种充满动态、动力、动感的艺术,歌剧的音乐、戏剧的剧情、人物性格与命运、舞蹈场面的表演,都必须在时间流动过程中逐步展现。而中国歌剧融合了戏曲音乐元素,要了解的问题更多,更难以驾驭。学生对歌剧平时接触不多,对学生来说,歌剧是一门深奥、难懂的艺术,尤其是外国歌剧,它们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中国的歌剧唱词虽然能听懂,但历史时代过于遥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社会人文等,以激起学生对歌剧学习的兴趣;在歌曲学习时采用了听、看、想、谈、唱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希望能带动大部分学生主动了解歌剧,从而喜欢歌剧,感受到歌剧的魅力的目的。
【教材分析】
《猎人合唱》选自于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唱歌曲《猎人合唱》,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情感和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了解作曲家韦伯及其代表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猎人合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体验速度,力度及唱法的变化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对比、听唱等方法增强学生歌唱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从容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弱起起唱和装饰音的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钢琴 录音机 教学磁带
【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合作学习法 练习法
【突破口】 通过师生讨论、生生交流,模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弱起节奏的唱法;通过聆听、感受,能够用欢快活波、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 2 3 4 5 -|
同 学 们 好
1 5 0 6 5 0 | 5 4 3 2 1- ||
老 师 您 好 老 师 您 好
二、导入新课
1、简单介绍歌剧的有关知识。
2、作曲家简介(多媒体展示)
生看大屏幕并介绍作曲家韦伯,了解其生平及代表作品。
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评论家、指挥家,代表作有《邀舞》《自由射手》等。
3、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梗概、本剧在德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猎人合唱》在本剧中的位置。
背景介绍:歌剧《自由射手》简介
此为三幕歌剧,作于1821年。歌剧脚本是依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小说《妖怪谭》中的一个故事写成的。1821年6月18日首演于德国伯林皇家剧院。
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守林员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相爱。按传统规矩,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他才能继承护林官的职位并获准与阿加特成婚。在第一天的比赛中,马克斯遭遇失败,他为此而忧心忡忡。猎人卡斯帕尔早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诱使马克斯去与魔鬼以灵魂交换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言明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六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击一只白鸽。马克斯举枪之际,阿加特急叫“不要开枪”,因为白鸽是自己的化身。但枪声已响,阿加特应声昏倒,而中弹落地的却是暗中窥探的卡斯帕尔。王子非常恼怒,想要惩罚马克斯。这时,隐居在林中的一位老人出来为马克斯求情,善良的马克斯终于和阿加特结为伴侣。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梗概、在德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猎人合唱》在本剧中的位置,激起学生对《猎人合唱》的学习兴趣。
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设问学生回答:
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该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体验与感受音乐,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初步感受音乐带来的热情和朝气,近距离的感受猎人的自信和豪放。
5、师生共同分析作品:
《猎人合唱》: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
这首合唱曲为F大调,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
A段的旋律流畅而豪放。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
B段歌词带有叙事性,其旋律前半部分节奏性较强,采用了同音重复及跳进的音程,音乐很富有弹性,给人以坚毅、稳健的感受;其后半部分的节奏略显密集,又多用级进音程,音乐显得流畅而乐观。
C段则完全使用了衬词,旋律多采用分解和弦音,其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从这段音乐上看,它显得粗犷、豪放,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节拍、力度的变化、情绪、歌词的描写感受猎人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
1、再次播放《猎人合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提示学生弱起节奏和不同节奏型中的清晰均匀的歌唱吐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设计歌曲的艺术处理(特别是力度层次的变化),把力度记号标记在课本上。体会音乐演唱情绪的表现和变化,感受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音乐作品。学生模仿演唱。
2、教学重点:
①、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一样或相似的乐句进行视唱,不会的教师及时纠正或教唱或随钢琴视唱;跟着钢琴伴奏视唱曲谱至熟练。
【设计意图】班级里的少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强,大部分则较弱,为培养学生的读谱、视唱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歌曲局部简单的曲谱采用视唱法,难一点的采用听唱法和模唱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给学生也能带来信心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②、分别学习歌曲的三部分旋律,处理重难点。
第二乐段歌曲旋律的节奏、重音与汉语的节奏、重音并不完全吻合,因此显得有些拗口。需教唱歌词。
【设计意图】 处理歌曲的弱起演唱,教师示范,快速而灵活的呼吸;用“beng”来代替歌词演唱,让学生切实体会歌曲中猎人勇敢、乐观的情绪;对于歌曲乐句的换气口、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和装饰音的演唱,老师尽量多示范,学生轻声跟唱,特别控制好节奏,避免越唱越快的现象,在演唱中落实难点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③分组练习C段的合唱部分,尝试着在C段分声部演唱。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问题。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合唱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剧中合唱的魅力,因此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切身的体验。但是歌曲的A、B两段合唱较难,因此选择较为容易掌握的C段让学生进行分声部演唱。
3、学生能够自主演唱、分组竞赛。
再次以各种形式(男女分乐段、分声部,左右分乐段、分声部)演唱这首歌曲,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律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唱好这首歌曲。检验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重难点问题是否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再对歌曲进行处理。
4、放伴奏录音,学生跟伴奏唱全曲。通过完整的演唱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完整性,和整体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欣赏并学习了歌剧《自由射手》的选段《猎人合唱》,同时简单的了解了外国的歌剧的有关知识;学唱过程中我们体会了歌剧的演唱方法,还学习了弱起小节,前倚音等演唱技巧,希望同学们课后查一查有关韦伯的资料,为进一步了解作曲家韦伯的生平来做一次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让学生对歌剧《猎人合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搜集韦伯的资料,对激发学生了解歌剧、学习歌剧,为下一节欣赏歌剧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猎人合唱》
1、节奏练习:
2/4 X |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2、
音乐结构 | A | B | C |
力度 | mf | mp | mf→p→mp |
情绪 | 活泼、热情 | 轻快、 乐观 | 粗犷、豪放 |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音乐剧演奏《雪绒花》(片段)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音乐剧演奏《雪绒花》(片段)教案,共5页。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讲点拨,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师生互动,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演奏念故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演奏念故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拓展知识,小结本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