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金华市被评为浙江省第四批清新空气示范区。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
A. 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
2.如图甲为燃着的火柴梗处于竖直向上的状态,图乙为燃着的火柴梗处于水平略向下放置的状态。两者相比后者燃烧更旺更久,其原因是( )
A.图甲的火柴梗着火点低
B.图甲中空气中氧气不足
C.图甲的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图甲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3.在科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下列科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Mg2+: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气
C.2H:2 个氢元素
D.CaO: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 价
4.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磁感线的作用
B.针尖是指南针的S极,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
C.制作的材料缝衣针可以是金属铜
D.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明显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空间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
5.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6.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 24 小时后,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7.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8.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磁铁A 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 B 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一个因素是( )
A.电流的大小 B.线圈的匝数
C.电流的方向 D.电磁铁的磁极
9.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如图为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 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质量均不变
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D.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 8:9
1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甲缓慢移到乙。则下列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 F 随位置变化的是( )
A. B.
C. D.
12.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13.如图所示的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属于( )
A.直立茎 B.攀缘茎 C.匍匐茎 D.缠绕茎
14.下列土壤模型中属于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的是( )
A. B.
C. D.
15.某同学根据如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防止胶塞弹开
B.图b中反应结束要等集气瓶完全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图c中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塑料瓶质地过硬
D.图d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0 小题,20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16.如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据图回答问题:
(1)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 点的磁场比 b 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
(2)若在b 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 N 极指向 处(选填“P”或“Q”)。
1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选填序号) 。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18.如图为叶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 (选填序号)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2)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将通过茎中的 运往根。
19.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公元三世纪,张华在《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即如图反应①,其中“白石”即石灰石,“白灰”即氧化钙。
资料二:1754 年,布莱克首次制得 CO2,并完成了如图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9 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向水中注入二氧化碳,就可以制作出碳酸水。
资料四:1823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加压得到液态二氧化碳。
(1)反应①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从微观角度分析,“碳酸水”与“液态二氧化碳”的构成 (选填“相同”或“不同”)。
20.为提高成活率,幼苗移栽时还要考虑土壤结构。某同学在移栽地取了一块形状大小与铁块相同的土壤样品,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水没过土壤样品和铁块,且左右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土壤样品和铁块体积均为V,两个烧杯中所加水的体积分别是V1和V2。
(1)求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将燃烧枯枝落叶得到的灰烬覆盖在土壤上会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 。
21.如图,甲是台灯的实物图,乙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丁是某种测电笔的结构图。
(1)从安全性考虑,乙图中台灯插头的插脚 A 应与丙图中两孔插座的 孔相连(填字母);
(2)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 部位(填字母)。
2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2)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 D 而不能用装置 C 收集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H2②N2③O2
23.如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所代表的生理活动是 ;
(2)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4.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检查装置的 ;
(2)实验时,若观察到甲装置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这说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 。
25.棉花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被使用,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都用到棉花,其中图甲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图乙为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实验。
(1)图甲实验与图乙实验中,棉花的作用是不同的。请判断图甲实验中棉花的作用是 ;
(2)图甲实验和图乙实验中,气体产物也是不同的。实验进行之后,图乙实验试管中原有的铁粉变成了另一种黑色物质(经鉴定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一样),水槽处一个个气泡均附着在液面之上(水槽中加入肥皂水),肥皂泡内气体为自然界中最轻气体,试写出图乙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26 题 5 分,27 题 6 分、28、29、30 题各 8 分,共 35 分)
26.研究小组同学选取两份等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球藻于密闭的锥形瓶内,编号为 A 和B,探究小球藻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相关生理活动。如图甲所示将 O2 和 CO2 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 A、B 瓶内,采集瓶内 O2 和 CO2 浓度的数据。(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预测瓶内氧气的浓度变化】
(1)6h 后,A 瓶氧气浓度上升,B 瓶氧气浓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6h 内,A 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A 瓶中氧气增加量。(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解释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
将 A 瓶放在室外一昼夜,测得瓶内 CO2 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中 G 点高于 A 点可以判断,一昼夜后小球藻体内有机物总量 (选填“增加”“减少” 或“不变”)。
27.小科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0.5克MnO2,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30毫升15%的H2O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50毫升水呢?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在三次实验中滴加等量H2O2溶液时,需控制滴加的 相同;
(2)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 ;
(3)【继续探究】
为了探究H2O2溶液分解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进行该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
28.为了探究磁场,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1)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再将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方,然后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铁屑在磁场中被 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甲所示;
(2)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 N极,某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 方向;
(3)【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通电后发现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丙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图中 (选填“左”或“右”)端是螺线管的 N 极;
(4)【反思推理】
小科同学根据“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周围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猜想在地球周围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小明推测“重力场”的最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A”“B”或“C”)。
2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三组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不.能.达到目的的有;
A.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
B.铜和稀盐酸
C.白磷和空气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4 种物质 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 A、B、C 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x 值为 ;
(3)图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字母代号);
(4)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30.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探究燃烧的条件】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通入 N2,点燃酒精灯;②冷却至室温;③ 通入 O2,点燃酒精灯。
(1)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2)【选择合适的燃料】
相同条件下,等体积三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从安全和热量角度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 ;
(3)从燃烧产物角度,氢气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优点是 ;
(4)有资料显示“硅是未来的石油”,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 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化石燃料相比,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31.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填字母)完成的,这个区域的细胞特点有利于吸收和运输水分;
(2)只有当根毛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才能吸水;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 (选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 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32.乙炔(C2H2)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所形成的火焰温度可达 3150℃,可用于五金产品加工的焊接和切割。乙炔俗称电石气,可用电石(CaC2)遇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1)在C2H2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2)在CaC2中钙元素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如图为某桶电石标签的部分内容,在该桶电石中, 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千克(杂质不含碳元素)。
电石
质量:50kg
主要成分:碳化钙化学式:CaC2
相对分子质量:64CaC2的质量分数:80%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防止与水接触
33.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像,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电磁继电器组成的恒温箱的简单温控电路,其中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为150欧姆,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6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从图甲中可得 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欧;
(2)工作电路连接着恒温箱的加热器,该加热器应接在 (选填“A、B 端”或“C、D 端”);
(3)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 100℃时,通过计算分析恒温箱加热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若在原控制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可变电阻,则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可以改变恒温箱所控制的最高温度。请判断,当该可变电阻增大时,恒温箱内的最高温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4.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环保新型材料,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64
3.08
3.08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10 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写出计算过程)
35.在以“探究藻类植物如何进行生命活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土壤浸出液与适量的黑藻,另一个装有适量的CO2缓冲液(CO2缓冲液能使装置内CO2浓度不变),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在光照下实验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下降,水槽的水面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分析。
【解答】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而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不是空气质量检测项目,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解答】图甲和图乙中的火柴梗相同,因此着火点相同,故A错误;
图甲和图乙中的氧气情况相同,故B错误;
图甲和图乙中火柴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相同,故C错误;
图甲中火柴梗在火焰下方,火焰无法对火柴梗进行加热,因此火柴梗的温度不容易到达着火点而熄灭,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Mg2+: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
B.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错误;
C.2H:2 个氢原子,故C错误;
D.CaO+2: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1)根据地磁场的知识判断;
(2)根据磁极的定义判断;
(3)磁化的材料必须是铁磁性材料;
(4)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判断。
【解答】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围地磁场的作用,故A错误;
B.针尖指向北方,因此针尖为北极,而针尾为南极,故B错误;
C.制作的材料缝衣针不能是铜,因为铜不能被磁化,故C错误;
D.若自制指南针静止时明显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该空间存在除地磁场以外的其他磁场,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加入药品时,试管口略微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用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中出现连续的气泡,那么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烧的木条应该放在瓶口,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光合作用,在缺少光照的条件下,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碘遇淀粉变蓝色;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既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惟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所以,②⑤正确。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判断;
(2)根据组成物质的微粒判断;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4)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判断。
【解答】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有两种,肯定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B错误;
C.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电磁铁串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但是它们的线圈匝数不同,因此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线圈的匝数。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A错误。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有关,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反应前后都存在两个,将其去掉,那么得到反应的方程式:
CH4+H2O→高温CO+3H2.
A.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反应后化合价变为0;反应前C的化合价为-4,而反应后C的化合价为+2,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质量均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该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2+4):(2+16)=8:9,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规律,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在从左端到中间的过程中,悬挂的磁体受到向下的吸引力,且吸引力越来越弱,根据F=G+F吸引可知,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从中间到右端的过程中,悬挂的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且排斥力越来越大,根据F=G-F排斥可知,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解答】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②]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B不符合题意。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故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④、⑤,C符合题意。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的茎按形态主要可分为4类,分别是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的茎干垂直地面向上直立生长的称直立茎,如向日葵;
缠绕茎细长而柔软,不能直立,必须依靠其他物体才能向上生长,但它不具有特殊的攀援结构,而是以茎的本身缠绕于它物上,如牵牛花;
攀援茎细长柔软,不能直立,唯有依赖其他物体作为支柱,以特有的结构攀援其上才能生长,如丝瓜、葡萄;
匍匐茎细长柔弱,平卧地面,蔓延生长,一般节间较长,节上能生不定根,如番薯。
2.按组成主要可分为2类,草质茎和木质茎。
草质茎内木质部分占的成分很少,较脆弱,如玉米;
木质茎的大部分由木质部构成,很坚硬,如香樟树。
【解答】根据图示分析,该植物符合匍匐茎的特点。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解答】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的土壤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分析;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判断;
(4)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判断。
【解答】A.图a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防止胶塞弹开,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b中反应结束要等集气瓶完全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c中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塑料瓶质地过硬,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图d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弱
(2)P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1)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即磁感线越稠密,磁场越强;
(2)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点的磁感线比b点的磁感线稀疏,则a点的磁场比b点磁场弱。
(2)根据图片可知,b点的磁场方向沿P的方向,则:若在b 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 N 极指向P点。
17.【答案】(1)乙
(2)A;B;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2)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1)原子中心为原子核,带正电荷,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α粒子也带正电荷,当它们靠近原子核时,会受到排斥力而改变运动方向,且距离越近,受到的排斥力越大,运动轨迹改变的幅度越大。少数α粒子的运动轨迹几乎会偏转180°,故选乙。
(2)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A正确;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确;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到达新的高度,但是远没有大的完美的境地,故C错误;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故D正确。
故选ABD。
18.【答案】(1)④
(2)筛管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运往植物体其他各部分。
【解答】图中①是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气孔。
(1)图中④气孔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2)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将通过茎中的筛管运往根。
故答案为:(1)④;(2)筛管
19.【答案】(1)分解反应
(2)不同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
(2)根据二者的微粒组成分析解答。
【解答】(1)反应①中的反应物为碳酸钙,只有一种,而生成物为氧化钙和水,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2)碳酸水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形成,而液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因此二者的构成不同。
20.【答案】(1)V1-V2V ×100% (或 V1-V2V )
(2)无机盐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1)先求空气的体积,在根据空气占土壤样品成分解答。
(2)植物需要水分,也需要无机盐才能更好的生长。
【解答】(1)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为V1减去V2,空气占土壤样品中的体积分数为:V1-V2V×100%。
(2)将燃烧枯枝落叶得到的灰烬覆盖在土壤上会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生长,枯枝落叶燃烧后的灰烬是无机盐,这说明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无机盐。
故答案为:(1)V1-V2V×100%(2)无机盐
21.【答案】(1)D
(2)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
(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解答】(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根据图乙可知,A应该接火线,B接零线。两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因此插脚A应该与D相连。
(2)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故选A。
22.【答案】(1)A
(2)②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2)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固体,且需要加热,则发生装置选择“固态加热型”,即选A。
(2)装置D为排水法,适用于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气体;而装置C为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和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因此只能使用D不能使用C的气体应该是在水中溶解度小且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
氢气的密度远远小于空气,故①不合题意;
氮气不溶于水,且密度与空气接近,故②符合题意;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可以使用D收集,故③不合题意。
故选②。
23.【答案】(1)光合作用
(2)B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在叶的表皮上有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3)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答】(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由图可知,A是光合作用。
(2)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正确。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错误。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正确。
故选B。
24.【答案】(1)气密性
(2)氧气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有助燃的特性;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试管受热气体膨胀,红色水滴向外移动,否则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因此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甲中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甲装置中气体减少,气压下降。因此,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说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25.【答案】(1)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3Fe+4H2O=加热Fe3O4+4H2↑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在高锰酸钾分解时,生成的氧气可能会将粉末带入导管,从而使导管发生堵塞。在导管口塞入棉花,可以阻挡粉末进入导管,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2)根据题目描述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甲实验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铁粉生成的黑色物质为四氧化三铁,自然界最轻的气体为氢气,则铁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3Fe+4H2O=加热Fe3O4+4H2↑ 。
26.【答案】(1)下降
(2)大于
(3)减少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写出它的文字表达式。
(2)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解答】(1)若测定A、B瓶内氧气的浓度变化,6h后,A瓶氧气浓度上升,因为A瓶处于光照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而B瓶处于黑暗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能消耗氧气,因此B瓶氧气浓度下降;
(2)6h内,A 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还需要供给小球藻呼吸,故A 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A 瓶中氧气增加量。
(3)A点为二氧化碳最开始的浓度, G点是最后二氧化碳浓度情况,由图可知,G点高于A点,植物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说明一天内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无法积累有机物。一昼夜后小球藻体内有机物总量减少。
27.【答案】(1)速度(或时间)
(2)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或量筒内液面下降的快慢)
(3)H2O2溶液分解快慢可能与温度有关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或比较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大小进行分析;
【继续探究】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解答】(1)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速率,还需要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相同;
(2)判断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如: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大小;
【继续探究】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该实验是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那么基于的假设为:H2O2溶液分解快慢可能与温度有关。
28.【答案】(1)磁化
(2)磁场
(3)右
(4)A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在磁场中,当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4)根据重力的方向分析解答。
【解答】(1)铁屑原来没有磁性,放在磁体上方获得磁性,因此: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 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
(2)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 N极,某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根据丙图可知,螺线管右端的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
(4)在地面附近,所有的物体都有落向地面的趋势,那么这个方向其实是沿地球直径的方向,指向地心,则“重力场”最可能是图丁中的A。
29.【答案】(1)B
(2)0
(3)BC(或 CB)
(4)C2H6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判断;
(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据此计算x的值;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4)将反应前后同种物质的质量相减,质量增大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用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D中碳元素的质量,用反应中水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氢元素的质量,接下来用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减去二者的质量得到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最后根据“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元素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的比值”确定组成原子的个数即可。
【解答】(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加入的物质必须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而铜和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故选B。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100+1+1+46=4+89+55+x,解得:x=0;
(3)根据图片可知,图中B和C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二者为氧化物;
(4)根据表格可知,A的质量减小:100g-4g=96g;D的质量减小:46g-0g=46g,二者为反应物;
B的质量增大:89g-1g=88g;C的质量增大:55g-1g=44g,二者为生成物。
则该反应为:O2+X→H2O+CO2;
那么D中氢元素的质量:54g×218=6g;
那么D中碳元素的质量:88g×1244=24g;
则D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6g-24g=16个;
那么D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412:61:1616=2:6:1;
则D的化学式为: C2H6O 。
30.【答案】(1)步骤①中,b 中红磷不燃烧;步骤③中,b 中红磷燃烧
(2)CH4(甲烷)
(3)生成水无污染
(4)硅在地壳中含量较高(或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或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2)根据表格提取信息即可;
(3)分析产物是否会污染环境;
(4)可从地壳中的储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等方法分析。
【解答】(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时,必须控制温度相同和可燃物相同,而改变氧气这个因素,故选实验①③,那么现象为:步骤①中,b 中红磷不燃烧;步骤③中,b 中红磷燃烧。
(2)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放出的热量没有甲烷高,且二者都容易发生爆炸,则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甲烷。
(3)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而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则:从燃烧产物角度,氢气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优点是 :生成水无污染。
(4)与化石燃料相比,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硅在地壳中含量较高(或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或不产生二氧化碳等)。
31.【答案】(1)A
(2)大于
(3)导管
(4)保护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解答】(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A 完成的,它的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32.【答案】(1)1:1
(2)5:3
(3)电石中纯CaC2的质量分数为80%;
则该桶电石产品中,纯CaC2的质量为50kg×80%=40kg;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0g×2464=15k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乙炔的化学式即可求C原子与H原子的原子个数比;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纯CaC2的质量=电石产品的×乙炔的质量分数,再用纯CaC2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解答】(1)乙炔的化学式为C2H2,则C原子与H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
(2)CaC2中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40:(2×12)=5:3;
(3)电石中纯CaC2的质量分数为80%;
则该桶电石产品中,纯CaC2的质量为50kg×80%=40kg;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0g×2464=15kg。
33.【答案】(1)90
(2)A、B 端
(3)解:当温度达到 100℃时,据甲图可知,此时的电阻是 50Ω,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 150Ω,
所以该电路的电流是:I =6V/(50Ω+150Ω)=0.03A=30mA>28mA,所以恒温箱不处于工作状态
(4)变大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据图甲可得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2)当温度低的时候,电路与AB相连,此时加热器要工作,据此确定加热器的所在的位置;
(3)当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 100℃,据甲图可知此时电阻R 大小,而后结合欧姆定律计算电流,与28mA比较即可。
(4)根据题目中“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分析即可。【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90Ω;
(2)A、B当温度较低的时候,热敏电阻的电阻较大,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此时继电器的衔铁与AB部分连接,此时是需要加热的,恒温箱内的加热器要工作,所以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B 端。
(4)据题意可知,“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即恒温箱会停止工作可知,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后,电路电阻变大,同样情况下,使得电路电流变小,故控制电路达到28mA时所用的时间会更长,故可知,保温箱的加热时间会更长,故保温箱内的温度会更高。
34.【答案】(1)3.08
(2)解:设10克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3.08克
10044=x3.08g
得:x=7克
CaCO3%= 7克10克 ×100%=7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根据碳酸钙质量样品质量×100%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加入40g和50g稀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都是3.08g,则10g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8g。
35.【答案】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或“光合作用:CO2+H2O →光照、叶绿体 C6H12O6+O2”)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或“呼吸作用:C6H12O6+O2→酶 CO2+H2O”)
在光照强度大于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从而使烧杯内氧气的产生大于消耗,烧杯内氧气的含量会增加而CO2缓冲液能维持装置内的CO2浓度不变
所以装置内气压会增大当装置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会将烧杯内水面压下,水槽内液面上升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观察实验装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是想以二氧化碳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解答】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在光照强度大于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从而使烧杯内氧气的产生大于消耗,烧杯内氧气的含量会增加而CO2缓冲液能维持装置内的CO2浓度不变 , 所以装置内气压会增大当装置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会将烧杯内水面压下,水槽内液面上升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47,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46,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文件包含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选择题doc、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填空题doc、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解答题提升题doc、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