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江六中2022-2023学年(上)高2023届第二次月考
地理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5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读某岛屿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
A. ①地地形类型为盆地 B. ②地能看到南部海岸线
C. 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 ④处十分适宜修筑梯田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地位于岛屿主山脉的脊线上,该地地形类型应为山岭,A错误;②地与南边海岸线之间为凸坡,因此不能看到南边海岸线,B错误;③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谷地,有可能发育河流,C正确;④处等高线密集,为陡坡,不适宜修筑梯田,D错误。故选C。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着陆点中心地理坐标为(41°37'43”N,100°04'28”E)。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况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当日,与内蒙古相比,云南( )
A. 自转角速度更小 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 自转线速度更小 D. 白昼时间更长
3. 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 2022年4月16日1:56 B. 2022年4月17日10:56
C. 2022年4月16日23:56 D. 2022年4月17日11:56
4. 三位航天员重返地面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 )
A. 小于1/3 B. 约为7/12 C. 约为3/4 D. 大于4/5
【答案】2. B 3. A 4. B
【解析】
【2题详解】
地球自转角速度,在地球上除极点外,各地都相同,A错误;云南所处纬度比内蒙古低,4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云南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正午太阳高度更大,B正确;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云南比内蒙古线速度大,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内蒙古昼更长,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国际标准时为0时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即东八区为4月16日09时56分,0时区位于东八区西侧且相差八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国际标准时间为2022年4月16日1:56,A正确。故选A。
【4题详解】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此时对应180度经线的地方时为4月16日09时56分+4小时=4月16日13时56分,则4月16日占全球的比例为13时56分/24小时,约为7/12。B正确。故选B。
【点睛】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
我国某中学(29.5°N)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教室的采光节能问题,大部分学校教室采用南向侧窗设计,依据以下提供的资料(教室侧窗顶部高2.4米,tan37°=0.7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可以照进教室内的范围约是( )
A. 2.8米 B. 3.2米 C. 4.3米 D. 5.2米
6. 目前该中学教室( )
A. 夏季时窗前较为凉爽 B. 冬季时室内光照面积小
C. 夏季时教室内光照均匀 D. 冬季时日光灯照明时间较长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冬至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29.5°+23.5°)=37°,根据tan37°计算冬日正午太阳光线可以照进教室内的范围约是3.2米,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6题详解】
29°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季时阳光斜射角度较大,窗前接受阳光照射强度大,较热;A错误;冬季时阳光斜射,太阳角度较小,室内光照面积大;B错误;夏季时教室内窗前接受的光照较多,其它地方相对较少,光照不均匀;C错误;冬季时昼长较短,日光灯照明时间较长,D正确,故选D。
【点睛】北回归线以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室内光线面积最大。
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05∶39
18∶26
②
05∶31
18∶27
③
05∶55
18∶51
④
05∶46
18∶58
7. 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A. ①——武汉 B. ②——杭州 C. ③——石家庄 D. ④——福州
8. 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如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4月16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根据图中四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可分别求出该日四地昼长。四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故选B。
【8题详解】
武汉约位于114°E,当北京时间( 120°E的地方时)为15:30时,武汉地方时约为15:06,此时太阳位于武汉西南方天空,物体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根据图中人影朝向和列车车头朝向可判定列车行驶方向为西南方向,故选C。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下列各题。
9. 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少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该地为27° N某地,说明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当地的南方,且有一定的坡度(坡度为10° ),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就是10度的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当地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这个数值在1月的正午最大是因为此时当地地平面的太阳高度很小,导致分母数值小而比值大,而7月的正午时当地地平面的太阳高度比 坡面的太阳高度大,导致分母数值大而比值小于1,由图中可知,1月时该地不同方向的太阳辐射与当地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差异最大,很容易得出结论1月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由上题解析可知,冬季时如果坡度增大,则当地坡面的正午太阳高度将会加大,坡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也将加大,所以比值也将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坡度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冀南地区,某葡萄种植园以大棚种植葡萄。秋季果实收获后,在晴好的白天,在棚顶上盖上被子(见下图),晚上打开棚顶,操作到葡萄进入休眠阶段;次年二月份开始进行反向操作(白天打开棚顶,晚上盖上被子),直到果实成熟。由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葡萄种植园以大棚种植葡萄,主要是为了调节葡萄种植的( )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 水分条件 D. 土壤肥力
12. 该葡萄种植园在秋季果实收获后,每天操作棚顶被子的主要的目的是( )
A. 减少病虫侵害 B. 防止太阳暴晒
C. 多受露水滋润 D. 引导葡萄早眠
13. 该葡萄种植园在不同季节进行反向操作,是为了( )
A 葡萄延后成熟 B. 葡萄提前成熟
C. 改变葡萄品种 D. 提高葡萄甜度
【答案】11. B 12. D 13.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冀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温带)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年积温有限,为了提高农业产量,采用大棚可有效地改造热量条件,冬季防冻,提高产量,提前上市时间等,B正确。温室大棚对光照、水分和土壤肥力调节不是主要功能,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题可知,该葡萄种植园,在秋季晴好的白天,在棚顶上盖上被子是为了减少太阳辐射,晚上打开棚顶,使棚外的冷空气进入,这些操作都是为了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使葡萄早日进入低温休眠阶段,减少肥力损耗,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该葡萄种植园在不同季节进行反向操作,秋季降低温度是为了让葡萄早日休眠,春季增加热量,早日唤醒,使生物节律提前,葡萄提前成熟,抢先进入市场,提高商品价格等。B正确,A错误。温控技术不能改变葡萄品种,C错误。昼夜温差减小不能提高葡萄甜度,D错误。故选B。
【点睛】被子不透光,白天覆盖可以减少阳光进入,起到降温作用;夜晚覆盖被子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保温作用。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耕地与毗邻林地白昼地表温度及其差异的季节变化图(图中日数为一年中自1月1日开始的天数)。近年来,该区域耕地撂荒现象(不继续耕种土地,任其荒芜)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区域耕地与毗邻林地的最大温差出现在(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15. 影响该区域耕地与林地白昼地表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量②地表反照率③天空云量④水分蒸发(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 大量耕地撂荒可能导致该区域( )
A. 冬夏温差增大 B. 日照时数增加 C. 平均气温降低 D. 年降水量减少
【答案】14. D 15. D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耕地与毗邻林地之间的最大温差出现在第320天附近,图中日数为一年中自1月1日开始的天数,第320天应在11月中旬附近,D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林地与耕地之间的温差较大值出现在2月、6月、11月,其变化呈现多峰值变化。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应为自6-7月份向两侧月份递减,与图示温差分布规律并不相符,排除①。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差出现了三次高峰值,可能是此时耕地作物收获,耕地植被缺失,地表反照率差,温度较高,②正确。该地位于南方,属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云量较多也应该出现在夏秋季节,这与图示温差分布规律并不相符,排除③。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差出现了三次低峰值,耕地与林地的温度最为接近,与此时耕地作物丰富有关,耕地作物多,蒸腾和蒸发强烈,地表反照率强,温度较低,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该地区为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大量的耕地撂荒,原本的撂荒耕地会发展为草地或林地,从图上可以看到耕地较林地平均地表气温较高,大量耕地撂荒使自然植被增多,可以使该地平均气温降低,受植被影响会使冬夏温差进一步变小, 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日照时数主要受天气和白昼长短的影响,与该地区耕地种植并无关联,B选项错误。大量耕地撂荒,原本耕地会发展为草地或林地,蒸腾作用变化并不大,对于该区域总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下垫面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植被。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造成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海洋升温慢,降温慢,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所以陆地昼夜温差大于海洋。地形,山谷和山峰,山峰白天升温快,晚上散热快,山谷不利于散热,所以山峰的昼夜温差大于山谷。植被和沙地,植被升温慢降温慢,沙地升温快,降温快,所以植被的昼夜温差小于沙地。
祁连山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某日山谷风明显,下图示意8月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日,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山风结束的时间大约在( )
A. 2时前后 B. 6时前后 C. 10时前后 D. 14点前后
18. 祁连山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地势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山风主要出现在夜晚,由图的风向可知,凌晨1时至9时,主要吹偏北风,应为山风,11时之后吹偏南风,应为谷风,山风和谷风转换的时间在9-11时之间,可知,山风的结束的时间大约在10时前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知,白天风是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是由山坡吹向山谷。根据图示可知,该地白天以偏南风为主,夜晚以偏北风为主,因为白天盛行谷风,夜晚盛行山风,由此可知山谷的走向大致是东西向。气象站附近南方是山谷,北方是山坡,山风的风速大于谷风,因此山谷北高南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山谷风原理:白天山坡受到太阳辐射较多,升温快,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与山坡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增温慢,气温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所以白天吹谷风。夜晚山坡冷却快,气温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与山坡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冷却较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所以夜晚吹山风。
雾容易形成在高湿、微风、晴朗、低温的天气。读吉林省地形图及吉林省各区域1961年-2000年平均雾日数月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图示区域平均雾日峰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湿度 C. 风速 D. 坡向
20. 该地区2-3月雾日少的原因是( )
A. 气温回升快 B. 植被覆盖率低
C. 多大风天气 D. 排放的废热多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东部、东南部靠近海洋,夏季风影响强,降水较多,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雾日数多且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导致月际变化大。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因而平均雾日峰值低。故影响图示区域平均雾日峰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湿度,B正确;光照对雾的形成影响较小,A错误; 风速、坡向四个地区差异小,CD错误。故答案选B。
【20题详解】
雾容易形成在高湿、微风、晴朗、低温的天气条件下,2-3月雨季未到,吉林地区气温回升,大风天气多,不容易形成雾,C正确;2-3还处于冬末春初,吉林气温虽然回升,但由于其纬度高,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回升的慢,A错误;植被覆盖率对雾得的形成影响小,B错误;排放的废热对一个地区对环境的气温影响较小,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雾形成所需要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一般发生在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下图示意某地理研究员绘制的某地区某日某时刻近地面的等温线分布状况,该时刻天气相对较稳定,风向主要受热力环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此时水库附近等压线与等温线的分布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2. ①②③④四地的风向是( )
A. ①地西北风 B. ②地东北风 C. ③地西南风 D. ④地东南风
【答案】21. B 22. C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水库地区气温低于周边地区,则气压高于周边地区。结合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弯曲原理可知,水库地区等压线上凸,等温线下凹,符合条件的是图①和图④。B正确。故选B。
【22题详解】
.结合材料“该时刻该地区天气相对较稳定,风向主要受热力环流影响”可知,风向受气温的影响,湖区气压高形成湖风,并在向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①地北部为低温中心,即其北部为高压,则①地吹东北风;②地东南部为高压中心,则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南部为高压中心,则③地吹西南风;④地西部为高压,则④地吹偏北风。C正确。故选C。
【点睛】注意从近地面向上,在对流层气温和气压都是逐渐下降。
“城市雨岛”是指城市化过程中,因下垫面和大气状况的改变,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云南省楚雄市地处云贵高原,雨岛效应明显,城区及下风向的郊区降水显著增多,小雨、中雨时雨岛效应较显著,大雨、暴雨时较弱。下图示意楚雄市8个站点的海拔高度和年降水量(楚雄站位于城区,其他站点位于郊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城市雨岛”现象产生主要原因是城区空气( )
①辐合上升运动较强②湿度较大③凝结核较多④温度较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4. 受楚雄市雨岛效应影响显著的郊区站点是( )
A. 紫溪山 B. 富民 C. 吕合 D. 苍岭
25. 与大雨、暴雨时相比较,小雨、中雨时楚雄市雨岛效应较显著的根本原因是( )
A. 背景环流弱 B. 背景环流强 C. 降雨量较大 D. 降雨量较小
【答案】23. C 24. D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在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城市里,由于热岛效应导致气温升高,城区热空气上升,加上城区上空固体尘埃增多充当凝结核,从而形成降水(对流雨),这就是雨岛效应,①③正确。城区温度高,湿度相对低,②④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由图可知,周边郊区降水最多的是苍岭。云南省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因此苍岭位于楚雄的下风向,受雨岛效应影响最为显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大雨、暴雨主要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量大,西南季风强,中小雨主要与城市下垫面和大气状况有关,与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小,因此,其雨岛效应更明显。A正确,B错误;中小雨雨量较小,C错误;降雨量大小是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雨岛是指在大气环流较弱,有利于在城区产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而形成的效应。城市雨岛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城区降雨时间;再加上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其化学组分不同,粒径大小不一,当有较多大核(如硝酸盐类)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形成城市雨岛。
图1为2021年11月8日某时刻某区域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图2为虚线框内不同高度气温分布状况图,I、II、III代表不同高度,a-h为气温数值。完成下面小题。
26. 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下垫面性质
C. 气压 D. 气压梯度力
27. 正确表示图1中虚线框内由近地到高空排序或气温数值大小的是( )
A. II、III、I B. a C. I、II、III D. e>f>g>h
【答案】26. B 27. B
【解析】
【分析】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强,而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应该弱,但图中显示乙地有六级以上大风,甲地风力相对较小,表明气压和气压梯度力不是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排除CD;气温高低并不直接影响风力大小,气温不是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排除A;图中显示,甲位于陆地,乙位于海洋,乙地摩擦力较小,因此下垫面性质是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因素,B符合题意。故选B。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虚线框内是冷锋系统,西北是冷气团,东南是暖气团,锋面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因此,气温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因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图中等温线a、b、c、d数值的大小排列是:a 【点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梯度力:它是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高空: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低空: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
2021年3月14--16日,一场大范围强沙尘暴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先后遭受严重影响。这是近10年来我国遇到的强度最大,影响最广的沙尘天气。下图示意2021年3月14日14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28. 造成本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 暖锋 B. 冷锋 C. 准静止锋 D. 锢囚锋
29. 此时沙尘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乙间气压差大 B. 东南季风强盛 C. 地形区域差异大 D. 甲地气压偏低
30. 图中乙地天气系统控制下( )
A. 气流上升,利于扬尘 B. 气流下沉,利于扬尘
C. 气流上升,抑制扬尘 D. 气流下沉,抑制扬尘
【答案】28. B 29. A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图中天气系统符号可知是冷锋过境导致沙尘天气形成,图中冷锋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大,3月北方不是雨季,水汽少,难以形成降水,大风吹起沙尘形成沙尘暴,B正确。图中符号不是暖锋、准静止锋及锢囚锋,AC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间有多条等压线,且等压线密集,故甲乙间气压差大,风力大,导致沙尘暴强度大,A正确;此时为2021年3月14-16日,夏季风即东南季风还不强盛,图中冷锋东移南下,说明西北风势力强,B错误;甲乙沿线位于蒙古国北部,地形区域差异不大,由图可看出,甲乙间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大风是沙尘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排除C。甲处为高压中心,气压值高,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和冷锋分布可知,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自图中1035hPa等压线到东部乙附近,气压值降低,故乙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BD错误;3月降水少,地表干燥,气流上升容易把地面沙尘带起,形成扬尘天气,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春季气温回升,表土解冻,蒸发量加大,导致表土干燥,易大风天气下形成沙尘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综合题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的气团,其交界面具有类似锋面的特征,被称为海风锋,海风锋是盛夏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某研究团队观测研究了2011~2014年夏季(6~9月)上海海风锋的时空特征和环流背景,从长江口登陆为北支海风锋(图a),从杭州湾登陆的为南支海风锋(图b)。研究结果还表明,出现不同类型的海风锋时的上海市风向有明显差异(如图c、图d)。
(1)上海市海风锋主要出现在夏季白天,分析其原因。
(2)从风向的角度说明上海市北支海风锋形成机制。
(3)与北支海风锋相比,南支海风锋引发的暴雨的概率较低,试分析原因。
【答案】(1)夏季海陆温差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风较强;上海人口众多,城市建成区面积大,白天城市升温快,气温较高,城市风强;在上海市东北、东南郊区,海风与城市风向相近,海风得到增强,海风易向陆地推进形成海风锋。
(2)上海市(东)北部海风将海上的冷气团吹向上海市(东)北郊;上海市的偏南风将上海市区的暖气团吹向上海市(东)北郊区,冷暖气团交汇形成海风锋。
(3)当上海市风向为东北风(偏北风)时,东北风(偏北风)对上海市降温作用明显,使得海陆温差减小,海风较弱,此时从杭州湾登陆的南支海风锋引发的上升气流势力较弱,出现暴雨的概率较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风锋的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原理的运用以及锋面的形成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海风锋的形成是海风在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较热气团而形成的;海陆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夏季海洋和陆地的温差较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风较强;上海城区范围大,城市升温快,气温较高,城市风强,因此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城郊风和海风叠加,增强了海风,使海风更易向陆地推移,从而形成海风锋。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海风锋为较冷海风和陆地暖气团相遇而形成。读图c北支海风锋形成时上海主要盛行偏南风,偏南风将上海的暖气团带向东北部,与来自东北部海风带来的冷气团相遇形成海风锋。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暴雨的概率和海风强弱有关,读图d南支海风锋形成时,上海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海洋,气温较低,有利于降低上海城区温度,使海陆温差减小,海风较弱,由于上海城区温度降低,导致海风锋引发的上升气流较弱,暴雨出现的概率较低。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温度、积雪、植被覆盖影响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冻结时长,其中积雪能够有效减少土层热量的辐射散失。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在海拔800m-1600m之间,非常典型。当地在海拔800m-1200m山坡种植“糖心”苹果,品质优良且上市较早。下图为伊犁河谷地的位置及其年降水量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变化情况示意图。
(1)简述伊犁河山谷逆温形成的条件_____。
(2)分析在海拔约1200m以上区域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下降的原因_____。
(3)说明伊犁河谷逆温对“糖心”苹果种植的影响_____。
【答案】(1)冬季,向西开口的谷底,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进入,暖气团在河谷汇集;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冷空气下沉,集聚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逆温。
(2)1200米以上降水量增多,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保温作用增强;逆温效果明显,温度高;且植被覆盖好。
(3)山坡逆温带温度较高,使苹果生长快,成熟早,上市早;逆温带大气稳定,对流运动少,降水少,光照强,利于苹果持续光合作用;晴朗天气使得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苹果味甜。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犁河谷为背景材料,考查逆温的形成条件,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与苹果品质优良的原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材料中提到“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读图可知,伊犁河谷向西开口,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西风)深入,在冬季谷底温度较高,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小问2详解】
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1200m以上下降,说明1200m以上温度高,读图可知,1200m以上降水量增加,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积雪的保温作用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温度高;材料中“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在海拔800m-1600m之间,非常典型”,逆温明显,温度较高;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1200m以上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所以在海拔约1200m以上区域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下降。
【小问3详解】
伊犁河谷逆温对“糖心”苹果种植的影响主要从温度,光照与昼夜温差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温度的角度来说,山坡逆温带会导致温度较高,有利于苹果的生长与成熟,所以苹果成熟较早,上市较早。从光照的角度来说,由于逆温带大气较为稳定,因此对流运动相对较少,所以降水较少,光照较强,有利于苹果进行持续的光合作用。从昼夜温差的角度来说,由于逆温带往往形成晴朗的天气,会导致昼夜温差较大,因此有利于糖分的累积,苹果味道较甜。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当地的蒙山茶在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蒙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雨日225天,常年雨雾笼罩,茶园土层深厚,ph多在4.5-5.6。蒙山茶园多分布在坡地,当地采用顺坡垄或横坡垄的方式种植茶叶。
材料二:名山区早期茶业主要靠销售茶叶鲜叶为主,本地鲜茶加工和销售企业规模小,茶叶鲜叶大部分被浙江福建等外地茶叶企业收购。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茶业的管理与扶持,名山区茶业已经成为助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下左图为名山区地理位置,下右图为茶叶两种种植方式示意图。
(1)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推测蒙山茶的生长习性_____。
(2)蒙山优质茶园多采用喷灌方式,说明茶园喷灌与自流灌溉相比较的优势_____。
(3)名山区茶叶种植,在坡度较大的地区采用横坡种植,在坡度较小的地区采用顺坡种植,请分别说明两种种植方式的合理性_____。
(4)分析名山茶区大量鲜叶外流的原因_____及对当地茶业的不利影响_____。
【答案】(1)位于亚热带,气候温暖,冬季受低温寒潮影响较小,可知茶叶喜暖怕寒;季风气候降水充沛,茶叶喜湿;种植于坡地,排水条件好,可知茶叶怕涝;当地雨雾笼罩,光照较弱,可知茶叶怕晒;土壤呈酸性,可知茶叶喜酸性土壤。
(2)喷灌比自流灌溉耗水量小,水资源利用率高;喷灌比自流灌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喷灌比自流灌溉有利于形成水雾,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茶树生长。
(3)该地降水量丰富,坡度较大处横坡耕作,利于拦截坡面径流,减轻水土流失;茶树忌滞水(怕涝),坡度较小处顺坡耕作,利于缓坡排水,避免积水渍涝。
(4) ①. 原因:当地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加工企业营销困难,加工积极性不高;外地茶企收购茶叶鲜叶的价格高。 ②. 不利影响:附加值低,利润空间有限,效益低;优质茶叶外流,不利于当地茶企形成品牌。
【解析】
【分析】本题以茶叶种植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北侧有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可知,茶树喜暖怕寒;根据材料信息“年雨日225天,常年雨雾笼罩”可知,该地降水较多,茶树喜湿;根据材料信息“蒙山茶园多分布在坡地”可知,当地茶树主要种植在坡地,利于排水,茶树怕涝;当地常年云雾笼罩,可知,茶树喜阴生环境,不喜晒;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土壤呈酸性,可知,茶树喜酸性土。
【小问2详解】
首先喷灌与自流灌溉相比,喷灌消耗水资源少,且喷灌水资源的利用率较高,除了节约水资源外,还可以提高利用率;其次从生态效益上看,喷灌对地面的侵蚀小,自流对地面的冲刷强,易加剧水土流失;喷灌是将水喷洒在空中,利于形成水雾,增加空气湿度,更能够营造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
【小问3详解】
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坡度较大的地方地表径流流速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横坡种植可以截留径流,减轻径流的流速,减轻水土流失。坡度小的地方容易积水,茶树又怕涝,因此采用顺坡种植可以加快排水,避免积水。
【小问4详解】
原因:由材料可知,当地茶企规模小,加工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茶企营销困难,茶叶卖不出去,因此挫伤了加工的积极性。浙江福建等地的茶企来此收购茶叶,价格比本地高,具有价格优势。不利影响:当地主要是出口新鲜茶叶,没有形成加工产业链,因此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也就无法投入资金进行产业升级。茶叶大量外流,不利于自家茶企的发展壮大,沦为外地企业的附庸,也不利于自家茶企形成品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