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上)高2025届入学考试
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丙
2. 四图中a、 b、 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a-b-d-c B. d-c-b-a C. a-b-c-d D. c-d-b-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c地外,其余三地自转的角速度都相同
B. 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C. 图中a. b. c三地均为低纬地区
D. 仅考虑纬度因素,四地中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d地
【答案】1. D 2. A 3. A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点向下俯视表现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向下俯视表现为顺时针方向。根据四图中经度可以判断出: 甲、丁两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图,自转方向都应该是逆时针,而丁为顺时针,故甲图正确、丁图错误;乙、丙两图都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图,自转方向应该为顺时针,而乙图为逆时针,故乙图错误、丙图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从赤道向极点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可以看到a、b、c、d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a-b-d-c,故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a-b-d-c。故选A。
【3题详解】
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同;读图可知,a、b、c、d四地中c低位于极点,角速度为0,其余三地角速度相同,约为15°/小时,A正确。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的时长,B错误。图中a. b. c三地中,a位于低纬度、b位于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上、c位于高纬度,C错误。仅考虑纬度因素,一般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反之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四地中,a地纬度最低,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D错误。故选A。
【点睛】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向西度数减小;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向东度数减小。0°~30°属低纬度,30°~60°属中纬度,60°~90°属高纬度。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点,完成下面小题。
4.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赤道 B. 甲地地方时为21时
C. A地地方时为18点 D.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5. 若阴影部分为8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8月7日,A地地方时为( )
A. 0时 B. 9时 C. 12时 D. 15时
【答案】4. A 5. A
【解析】
【4题详解】
由题可知,O点为北极点,故地球逆时针旋转。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此时为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极地地区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正确,D错误;OB为昏线,地方时为18点,OA为晨线,地方时为6点,C错误,甲地位于A以东45°,地方时为9点,B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由题可知,阴影部分为8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8月7日,日期分界线为0点经线和180°经线,该图为从北半球的俯视图,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为旧一天,以西为新一天;0点经线以东为新一天,以西为旧一天,则OA为0点经线,OB为180°经线。故选A。
【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界线:0点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6. 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乙、丙、丁、甲 D. 甲、丙、丁、乙
7. 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间(中时区)是( )
A. 当日18时 B. 次日18时 C. 前一日18时 D. 当日6时
8.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地全年昼夜平分 B. 乙地位于南极圈以内
C. 丙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D. 丁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6. D 7. C 8. C
【解析】
【6题详解】
12月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纬度越高昼夜差距越大可知,甲昼长12小时、乙昼长24小时、丙昼长13小时、丁昼长10小时。甲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乙地极昼,南纬度数较高;丙地夜略短、昼略长,故丙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丁地夜长昼短,故丁地位于北半球较低纬度。根据对称性可知,丁地北纬的度数大于丙地南纬的度数。所以四个地点按纬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丙、丁、乙,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丙地的昼夜分布判断,图示反映丙地日出为北京时间2点。则世界标准时间(中时区)时间较北京时间早8个小时,故计算得前一天的18时,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8题详解】
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在12月也昼夜平分,12月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A不符合题意;乙地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处在南极圈之内,B不符合题意;丙地处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知,如果丙地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并不能确定丙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C符合题意;结合第一题分析,丁地处在北半球,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
A. 25 hPa B. 28 hPa C. 35 hPa D. 36 hPa
10. 此时,丙地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11. 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
④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 B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之间的差值为5hPa,甲地气压介于1030-1035hPa之间,乙地气压介于1000-1005hPa之间,故两地气压差介于25-35hPa,故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
【10题详解】
该图位于北半球,且丙点西侧的气压值大于东侧,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部指向东部,且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30°-45°,故风向偏转为西北风,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①错误,②正确;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陆地摩擦力大,海洋摩擦力小,③正确,④错误。故②③正确,故选C项。
【点睛】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风的判读应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偏转30°-45°。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等压线越稀疏风速越小。
根据下列地貌景观(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 图中地貌景观特征( )
A. ①、⑤规模大小基本相同 B. ②、③自然环境大体相似
C. ③相比④海拔高度较高 D. ③、⑤地形起伏大体相同
13. 图中地貌( )
A. ①、④同属海岸地貌 B. ②、⑤同属河流地貌
C. ②、③同属风沙地貌 D. ③、⑥同属喀斯特地貌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台湾沿海野柳地质公园与尼罗河三角洲相比,尼罗河三角洲规模和面积更大,A错误;高山冰斗形成于寒冷的高山气候,陕西黄土梁形成于温带气候,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大,B错误;③陕西黄土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海拔较高,④秦皇岛海滩位于海滨海拔很低,③相比④海拔高度较高,C正确;陕西黄土梁地貌沟壑纵横,地表起伏较大,尼罗河三角洲属于冲积平原,地表起伏较小,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①台湾沿海野柳地质公园和④秦皇岛海滩都属于海岸地貌,A正确;高山冰斗属于冰川地貌,尼罗河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陕西黄土梁是风力堆积形成黄土高原后,又被流水侵蚀而成,故黄土梁并非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或是喀斯特地貌;北京房山石花洞是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由此可知,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称之为岩溶地貌。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其中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石芽、溶沟、落水洞、溶蚀洼地、峰林、峰丛、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
A. 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 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 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 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5. 图中四地符合实际的是( )
A. 甲处玄武岩的垂直高差可能是1190m B. 乙处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 丙处可能发育成河流 D. 丁处为最佳天然大理岩开采点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例可知,四种岩层由新到老依次是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所以图示地区岩石呈中间新、两翼老的关系,可推出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AB错误。根据等高线数据,可推断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处位于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m,据陡崖垂直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计算得出陡崖垂直高度600≤△H<1200,A正确。乙处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化石分布在沉积岩处,B错误。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说明位于脊线上,不能发育成河流,C错误。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但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D错误。故选A。
【点睛】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是断层。岩层一般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常形成山岭,但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常形成谷地,但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河流阶地作为河流系统变迁保留下来的阶梯状地貌,记录了区域的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水文演化等诸多信息,通过研究河流阶地,可以较好地测定河流下切速度变化与下切起始时间。如图示意我国西南某河流阶地。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阶地按形成时间,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为( )
A. T1、T2、T3 B. T1、T3、T2 C. T2、T1、T3 D. T3、T2、T1
17. 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T1可能被洪水侵蚀 B. T2形成时期,河流径流量稳定
C. T3未来厚度会不断增加 D. 所在区域地壳处于持续抬升中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阶地主要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同一河谷横剖面上,阶地形成年龄一般是低阶地新、高阶地老。因此图中阶地按形成时间,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为T3、T2、T1,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T1阶地靠近河流,我国西南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可能被洪水侵蚀,A正确;T2阶地有砾石层和砂泥层,砂泥层沉积时期,河流流量小,流速慢,而砾石层沉积时期,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所以T2形成时期,河流径流量不稳定,B错误;T3阶地所处海拔较高,容易被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导致其厚度减小,C错误;地壳处于持续抬升中不会形成多级阶地,地壳多次间歇上升才更易形成多级阶地,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地由阶地面、阶地陡坎、阶地的前缘、后缘组成。阶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愈向高处年代愈老 。
预制菜是利用现代化、标准化的流水线,将食材提前做好,再进行卫生、科学的包装,经过加热、蒸、炸等烹饪方式,就可以做出直接吃的便捷菜品。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快速。与美、英、日等国相比,我国预制菜企业还存在集中度低、规模较小等突出问题。下图为我国2022年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前10名的省份排行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广东
山东
河南
福建
四川
上海
安徽
江苏
湖北
河北
产业发展指数
94.38
92.39
84.87
82.95
82.38
81.86
81.53
80.77
78.41
77.99
排名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产业发展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
18. 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 )
A. 工资收入低 B. 生活节奏快 C. 食材很丰富 D. 包装水平高
19. 河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 )
A. 技术水平高 B. 消费水平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人工成本低
20. 与美、英、日等国相比,我国预制菜企业存在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 饮食偏好多样 B. 冷链物流不畅 C. 市场相对集中 D. 原料供应不足
【答案】18. B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工资收入高,故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食品消费量高,年青人比例高,消费观念新,工作和生活节奏快,预制菜市场需求量大,故B正确;食材丰富不是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预制菜只是需要卫生、科学的包装,包装水平高不是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技术水平没有优势,预制菜产业也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故A错误;消费水平低与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故B错误;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发展预制菜,上游有坚实的原料基础支撑,中游有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下游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因此河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是产业基础好,故C正确;河南省与其他省相比人工成本的优势也并不突出,故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与美、英、日等国相比,我国预制菜企业还存在集中度低、规模较小等突出问题,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各地饮食习惯不同,企业需要根据各地市场需求调整食材搭配,确定产品类型,故A正确;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冷链物流通畅,故B错误;预制菜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城市,市场相对集中是我国与美、英、日等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故C错误;我国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预制菜原料供应充足,故D错误。故选A。
【点睛】"预制菜"是一种针对宴席菜 酒饭店特色菜在制菜过程中繁杂等特点;食品企业星级大厨通过食品工业手法对各类菜品原料进行专业分析,针对食材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有针对性的研发,用现代标准化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科学包装;采用急速冷冻技术(零下18度)保存,以及时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原味;预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购的烦恼 简化了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直接作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随着传统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美国核工业界一直寻求在阿拉斯加地区建造一种模块化的地下小型核电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多架空建在地面之上,并在管道两侧设有“热桩”。推测“热桩” 的作用是( )
A. 提高输油管温度 B. 降低石油的温度
C. 提高表土的温度 D. 稳定冻土层温度
22. 美国核工业界寻求在阿拉斯加地区建造地下小型核电站,主要目的是( )
A. 扩展生存空间,增加国土面积
B. 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C. 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恐怖袭击
D. 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建站成本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原油输送产生的热量,会通过金属支架传到冻土层上,引起冻土融化;“热桩”是地下蒸发冷凝器,可以稳定冻土层温度,保证冻土不融化,D正确;“热桩”是地上散热器,可以降低输油管温度,A错误;“热桩”对降低石油的温度、提高表土的温度作用不大,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美国核工业界寻求在阿拉斯加地区建造地下小型核电站,主要目的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B正确;阿拉斯加本身就是美国的国土,不存在扩展生存空间,增加国土面积的目的,A错误;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极端寒冷,核电站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难以正常运作,建在地下是为了能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与防止恐怖袭击关系不大,C错误。核电站建在地下成本更高,D错误。故选B。
【点睛】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称为核电站,当今世界上只能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2022年3月21日,日本政府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持续积聚的核污染水,计划将其稀释至低于标准浓度后,从2023年春天开始将其排放入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日本政府将核废水排放到海洋的行为,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24. 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影响海洋生物,导致生物变异,威胁人类健康
②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
③排海后,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和环境风险都将不可控
④会以长久、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日本如果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水,会严重损害周边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且也会对后代人的生存环境甚至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污染物会随洋流流向其他地区,扩大污染范围,强行转嫁污染,该行为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持续性原则是指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要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以保证可持续发展,B错误。共同性原则是强调针对国际问题共同负责,C错误。可持续发展原则中不包括阶段性原则,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这些元素的降解时间长,而且很容易进入海洋的沉积物中被海洋生物吸收,导致生物变异,毒害海洋生物,继而这些放射性物质再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①正确。核废水排海后,会通过洋流运动不断扩散,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和环境风险都将不可控,③正确。由于核废水排入海水中,核废水中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的降解时间长,会以长久、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使海洋渔业受损,④正确。核废水排海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是间接性的,②错误。故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5. 图1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圆外短线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时针。
(2)该图1为北半球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______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北极圈以内出现了_______现象。
(4)图1中,线段GF表示_________(晨线\昏线) , 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此时,内江市(30°N,105° E)的地方时为_______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________。
(5)该日,地球位于图2中的___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从③至②的公转过程,地球公转速度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
(6)若想去北京香山看红叶,应选择在_______之后的时段。(填序号)
【答案】(1)逆 (2) ①. 夏至 ②. 北回归线(23.26°N)
(3) ①. A ②. B ③. 极昼
(4) ①. 晨线 ②. 18时 ③. 22时 ④. 10时
(5) ①. ① ②. 慢 ③. 先变快再变慢 (6)④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光照图判读、时间和日期计算、四季更替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图中中心极点为北极点,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小问2详解】
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小问3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A与B相比,A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越往北昼越长,图示B点位于A的北面,则昼长较长,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
【小问4详解】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过渡到夜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过渡到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应该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线段GF表示晨线;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所在地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与B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故B点的地方时为18点;B点为45°E,内江位于105°E,两地相差60个经度,地方时相差4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内江地方时为22点;B地位于东三区,与纽约西五区相差8个时区,故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10时。
【小问5详解】
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该日位于图2中①的位置,该日地球接近远日点,故公转方向较慢。从③至②的公转过程,经过近日点,因此地球自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小问6详解】
红叶在进入秋天后,颜色就一点点变红,红的像火焰一般,霜降后还会呈现深紫红色。北京的秋天一般是9月开始,香山红叶观赏期可以从9月下旬起,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后。应该选择在④秋分之后的时段。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图1),该地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节多大风。图2示意丹娘沙丘景观。
(1)简析图中江心洲的形成原因。
(2)简述江心洲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用“→”在下图中绘制丹娘沙丘所在河段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1)雨季降水较多,坡面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河道由窄变宽,河水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沉积物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
(2)冬春季大风天数多,动力充足;河流水位低,江心洲裸露面积广,沙源丰富;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易起沙。
(3)绘图如下。
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沙丘东南侧的江心洲,沙粒在江心洲下风向(或山地东南侧山麓地带)沉积形成沙丘。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丹娘沙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动手绘图能力。
【小问1详解】
江心洲是河流沉积地貌,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河流含沙量、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雅鲁藏布江雨季降水较多,坡面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当河水由狭窄河道流经宽阔河道时,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沉积物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
【小问2详解】
江心洲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主要从风力、水位、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大风天气多,起沙的动力条件充足;冬春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少,江心洲出露面积大,沙源丰富;该季节江心洲植被少,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易起沙。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江心洲,因此可以根据沙丘与江心洲的位置关系判断风向,即江心洲应位于沙丘的上风向。因此绘图如下: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沙特阿拉伯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2022年该国耗资50亿美元在Neom经济区(配备有海水淡化厂)新建绿氢厂,计划从2025年开始用太阳能电解淡水大力发展绿氢,并逐步发展为氢能出口大国。绿氢是一种清洁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零碳排放,燃烧后生成水。氢气将以氨的形式制成,比液态氢气更容易运输。下图示意Neom经济区的位置。
(1)分析沙特阿拉伯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大力发展绿氢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沙特阿拉伯绿氢厂选址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沙特阿拉伯绿氢生产的环境效益。
【答案】(1)太阳能丰富,且清洁可再生;靠近海域,海水资源充足,原料丰富;绿氢清洁,且储运和使用方便;石油有污染、不可再生,绿氢将成为沙特阿拉伯未来经济支柱之一,经济效益高;全球对绿氢等清洁能源需求增加,市场广阔。
(2)土地租金低;靠近红海,海运便利;距离欧洲较近,市场广阔;位于Neom经济开发区,有政策支持与优惠。
(3)绿氢为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减小;生产和使用过程零碳排放,缓解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且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沙特阿拉伯靠近波斯湾、红海,海水资源丰富,淡化后可以作为绿氢生产的原料。绿氢属于清洁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零碳排放,市场需求广阔。氢气将以氨的形式制成,比液态氢气更容易运输,储运成本较低。沙特阿拉伯的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而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绿氢潜力大。
【小问2详解】
Neom经济区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远离人口密集区,土地成本较低;Neom经济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有政策支持;Neom经济区靠近红海,海水资源丰富且便于运输;Neom经济区靠近欧洲,接近消费市场。
【小问3详解】
绿氢属于清洁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零碳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零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2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昆明—万象)正式通车,全长近1000公里,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交通极为不便,因此有人说“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挖出来、架出来的”。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多变,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分布着岩溶旅游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施工难度极大。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中老铁路设计客运时速160公里/小时,货运时速120公里/小时,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中老铁路开通对老挝的有利影响。
(3)推测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采取的环保措施。
【答案】(1)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沿途生态环境脆弱。
(2)便于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远期与其他铁路相连,交通更加便利。
(3)绕避琅勃拉邦世界遗产保护区核心区、万荣岩溶旅游风景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为野生亚洲象专门设置了迁移通道和防护栅栏;注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全程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表土回填复耕;弃渣回收利用。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老铁路建设为材料,涉及中老铁路建设的困难、意义、采取的环保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可从地势起伏、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破坏等角度分析。老挝,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铁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桥隧占比高,工程难度大。喀斯特地貌区域常常出现地下溶洞、地下河流,这会增加工程建设难度。老挝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这可能对铁路施工和运营造成威胁,影响施工进度。线路沿途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自然景观,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施工和运营阶段都要十分谨慎,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小问2详解】
中老铁路直接连接中国云南省的昆明市,这将大大便利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将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有助于促进这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材料、设备和劳动力,这将带动老挝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其远期规划可能与其他铁路线路相连,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将为老挝及周边国家提供更多便利的交通选择,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