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水循环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球上的水课件PPT
展开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该区域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7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 mm。
6.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7.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B.调蓄湖泊水库水量C.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D.满足农业灌溉需水
归纳提升1.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具体总结如下: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温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
14.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15.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16.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3.C 4.A 5.B
1.参照图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图3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
8.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T1 B.T2 C.T3 D.T49.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天然林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关系。
10.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 ) A.总径流量、地下径流、地表径流B.总径流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量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总径流量11.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 )A.增加总径流量 B.增加地表径流量C.减少地下径流量D.减轻土壤侵蚀
12.降水转化率( )A.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B.夏季高于秋季C.与降水强度呈负相关 D.裸地大于林地13.该地夏季降水量超过35 mm后,降水转化率反而有所减少,是由于A.植物蒸腾作用强烈 B.土壤水分饱和C.植被吸收能力增强 D.土壤水分蒸发大
降水转化率指有效降水(能到达植物根层土壤并被利用的降水量)占降水量的比值。影响降水转化率的因素包括植被状况、土壤特性及降水特性等。下图示意我国某干旱半干旱区0~20 cm深度土壤降水转化率。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蒸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14 产流是降雨、融雪、融冰扣除损失(植被截留、蒸发、填洼等)产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过程。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其上游产流区(图一)海拔800~6 100米,平均海拔3 600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1毫米。从来源上,阿姆河上游产流由降雨产流、积雪融水产流和冰川融水产流三部分形成,占总产流的比例分别为18%、67%和15%。图二示意阿姆河上游产流区气候、水文相关要素的年内变化。
(1)融雪产流是积雪融水到达地面扣除地面蒸发、填洼、下渗后的部分。从时间和数量上比较融雪产流和融雪之间的差别。(2)阿姆河上游产流区3~7月都有较大的融雪量,具有融雪期长的特点。分析阿姆河上游产流区融雪期长的原因。(3)指出阿姆河上游产流区总产流量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1)融雪产流晚于融雪。融雪产流量小于融雪量。(2)海拔高,降雪多(降雪持续时间长),积雪量大;产流区内相对高差大,积雪从低处到高处依次融化,持续时间长。(3)7月。融雪产流是该区域产流的主要组成部分,7月之前融雪量持续较大,融雪产流晚于融雪;在融雪、融冰和降雨产流的累加作用下,产流量在7月达到最大值。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
1.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2.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 B.15~20千米C.20~25千米 D.25~30千米3.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4.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5.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10.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11.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
2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22.推广此类城市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构建生态景观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增大气温日较差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分享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23.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下渗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24.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下渗量 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
14.实施该“雨水积流工程”的区域组合是( )①四川省 ②甘肃省③煤矿塌陷区 ④平原灌区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雨水积流工程”中将水抽取到高水池的目的是( )A.降低能源消耗 B.减少水分蒸发C.便于节水灌溉 D.净化水源水质
我国某地利用当地地形修造一个或多个蓄水池,将雨季的雨水积蓄下来,用于灌溉或通过净化后用于人畜饮用的水利设施,被称为“雨水积流工程”。下图示意该工程中的“低池高灌”模式。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12.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13.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C.蒸腾 D.地下径流
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中一绿洲防护林[(40°N,160°E)附近]进行小气候研究。该绿洲防护林外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植被较少;防护林内地势平坦,建有完整的农田及防护林网。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防护林内外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年内变化统计图。
16.甲、乙、丙、丁四图表示的气象要素分别是A.甲—降水量、乙—相对湿度、丙—蒸发量、丁—风速B.甲—风速、乙—蒸发量、丙—相对湿度、丁—降水量C.甲—降水量、乙—蒸发量、丙—相对湿度、丁—风速D.甲—风速、乙—相对湿度、丙—蒸发量、丁—降水量17.防护林建成后( )A.年降水量大增 B.冬季防风效果最好C.形成“冷湿效应” D.形成“暖湿效应”
地头水柜是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蓄水池。如今,地头水柜已广泛分布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田间地头,不但解决了当地粮食生产问题,农民还可在池边种菜、池内养鱼,被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为“母亲水柜”。图1照片为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一位农民正在修建地头水柜引水渠,图2示意该地头水柜剖面。
26.修建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当地A.降水稀少B.地下径流丰富C.地表水下渗严重D.蒸发旺盛27.图2中甲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蓄水量B.减缓流速C.沉积泥沙D.节省石料
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位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游,对雨水有终端处理的作用,因此将沟谷绿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与调蓄水塘、人工湿地和多功能调蓄水池等人工的雨水终端处理构筑物建设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入渗场地,接纳山地城市其他海绵绿地以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径流。根据功能不同设置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如下图)。
28.边缘区设置预处理前池,底部布置大卵石,主要目的是降雨初期( )A.防止前池水分蒸发B.削减雨水径流量C.沉降径流污染物质D.净化雨水有机质29.与相等区域平原城市比较,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 )A.面积和深度增加B.面积减小、深度增加C.面积和深度减小D.面积增加、深度减小
30.建园后的30多年间,水质逐渐变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②地势低洼,雨后地表漫流挟带污染物易汇入 ③全球变暖,降水减少,湿地水位下降 ④营养物质积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图中数码表示的各种措施中,主要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1—排掉部分污水,提高自净能力 B.2—吸收多余养分,吸附污染物质C.3—提供充足饵料,促进鱼类生长 D.4—提高湿地水面,减轻城市内涝
我国南方某人造湿地公园地势低洼,是所在城市重要的城区景观水体,但建园后的30多年间,水质逐渐变差。近几年进行生态修复,构建了“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见下图)。
通过人工模仿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以形态各异的卵石为基调,并在其周围搭配种植各种乡土植物,以使景观形态和意境上表现出流水的效果,即为旱溪景观(如图),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陆续推广建设旱溪景观。
32.与人造水景相比,营造旱溪景观更利于( )A.涵养雨水资源 B.调节局地气候C.缓解城市内涝 D.降低维护成本33.某学校要在校园内营造旱溪景观,应首先考虑( )A.选配适合的植物 B.确定适宜的场地C.购置石块与卵石 D.绘制景观施工图
34.改造后该校园范围内全年产生的径流量接近( )A.3 400 m3 B.6 800 m3C.10 000 m3 D.17 000 m335.地面径流流入荷花塘前,先进入“前置塘”,其主要目的可能是A.减少侵蚀力 B.沉淀悬浮物C.提高蓄水量 D.创造新景观
某校位于华北平原,该地年降水量420 mm。学校面积约40 000 m2,有围墙与外部隔开。学校建设前,径流系数(指流域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为0.2;学校建成后,径流系数为0.6。目前学校要进行校园海绵化改造,使径流系数恢复到0.2。下图为“某校园范围示意图”。
36.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①利用天然地势特点,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 ②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 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 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7.单向水窗的作用是( )A.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冲开,排出过量雨水B.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C.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D.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冲开,防止河水倒灌
赣州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治水智慧。
我国某地气候干旱,土壤质地粗,含盐量高,主要生长耐旱耐盐的柽柳。该地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生态灌水。研究发现,秋季该地自地表向下2米深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出现明显的“湿层”。下图示意该地地下水埋深曲线和每日降水总量的月变化。
18.该地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灌水是在( )A.3月 B.5月 C.9月 D.12月19.5~8月地下水位的变动主要由于( )A.气温回升 B.植被蒸腾 C.空气干燥 D.渗漏损失20.秋季土壤“湿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蒸发减弱 B.生态灌水 C.下渗积累 D.毛细上升
38 陷穴是在地表流水、地下浸水产生的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局部湿陷而形成的出露于地面的洞穴。金沙江干热河谷某些土层湿陷性强,陷穴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附近居民在沟谷部分地段栽种了灌丛以防治水土流失。干热河谷里生长的热带水果品质优良,畅销全国,于是当地人大量开挖土地,“平沟建园”栽种葡萄、杧果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图为云南元谋地区金沙江某沟谷纵剖面示意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图示沟谷底部的地质地貌特点对陷穴发育的影响。(2)指出栽种的灌丛给陷穴发育带来的影响。(3)评价“平沟建园”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1)沟谷底部具有汇水作用,为陷穴发育提供充足水源;沟底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下渗,转化成地下水;陷穴上游的沟底坡度较小,水流速度慢,利于地表水下渗转化成地下水;陷穴下游局部隆起的地形可阻滞地表水的流动,下渗的地下水增多,溶蚀作用增强;沟谷整体具有一定的坡度,利于保持地下水的流动性,增强地下水的侵蚀和溶蚀能力,促进陷穴的形成。(2)灌丛阻碍地表水的流动,更多的地表水下渗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减少,减轻了对灌丛附近地表的冲刷和溶蚀,遏制陷穴的发育;灌丛根系有固土功能,地下水很难侵蚀、搬运根系附近土壤,阻止了陷穴的发育;绕过灌丛的地表水,对灌丛下游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壤进行冲刷,并迅速带走侵蚀产物,从而加快下游陷穴的发育。(3)有利影响:土地得到平整,沟谷地貌得到改善,利于农业开发,经济效益较好。不利影响:破坏了原始地表,地表变得更加松散;干热河谷长期干旱,灌溉作物时会加强水的冲刷、溶蚀作用,陷穴地貌发育加快,加剧水土流失;更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
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1水循环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1水循环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99海气相互作用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球上的水课件PPT: 这是一份099海气相互作用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球上的水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气物质交换,海-气的物质交换,海气能量交换,DBC,海-气间的能量交换,沃克环流,CDA,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的气候影响,厄尔尼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98海水运动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球上的水课件PPT: 这是一份098海水运动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球上的水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水的运动,BDC,潮汐的影响和应用,CBD,洋流的分布与影响,CDA,DCA,北半球,南半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