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菏泽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及答案(九科)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菏泽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菏泽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读图,完成下面题。
1. 青川县与安吉县( )
A. 经济水平相同B. 发展方向相同C. 地理位置相同D. 区域类型相同
2. 青川县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开阔B. 土壤呈微酸性C. 春季降水丰沛D. 气温年较差大
3. 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间具有( )
A. 整体性B. 差异性
C. 开放性D. 动态性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青川县与安吉县同属县级行政区划,因此二者区域类型相同,D正确;青川县位于我国西南内陆省区,安吉县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二者相距遥远,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发展方向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青川县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属于大巴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当地地形不具有平坦开阔的特征,且茶叶需要种植在排水性能较好的丘陵山地,A错误;读青川县气候统计图可知,青川县3—5月降水相对较少,不具有春季降水丰沛的气候特征,C错误;气温年较差大不是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读青川县气候统计图可知,当地冬季温暖、夏季相对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D错误;青川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呈微酸性的红黄壤,适宜茶叶生长,B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区域整体性和动态性属于区域自身内部的性质,A、D错误;材料“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 体现了区域间的开放性,两地均能种植茶树,没有体现区域之间的差异性,B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区域合作的原则: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2、 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或相近。
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城市等级差异B. 经济发展水平C. 行政管辖关系D. 人口规模结构
5.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澳门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
A. 旅游观光B. 生产加工C. 消费市场D. 金融中心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行政管辖关系,因为珠三角城市群均属于广东省管辖;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均为多个省份的合作,C正确;三个城市群城市等级差异差别不大,A错;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比珠三角城市群更高,B错误;三个城市群均是人口稠密区,人口规模结构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澳门主要是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澳门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旅游观光,A正确;生产加工主要是惠州、东莞等城市的定位,B错误;消费市场主要是广州的定位(国际贸易中心),C错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D错。故选A。
【点睛】城市群是一个大的区域增长极(或增长区),经济增长速度快,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市群也是一个“创新极”,创新能力很强,有利于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 新疆、四川B. 甘肃、浙江
C. 陕西、江苏D. 贵州、广东
7. 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气温
C. 降水D. 河流
8.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 东北和西北方向B. 西北和西南方向
C. 东南和东北方向D. 东南和西南方向
【答案】6. B 7. C 8. 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区差异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掌握我国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6题详解】
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是干旱地区;乙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屋檐较长,说明该地区是湿润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两地分别位于甘肃、浙江,选择B。
【7题详解】
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顶部为平顶,选择C。
【8题详解】
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温度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说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选择A。
读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B. 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
C. 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 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
10. 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错误的是( )
A. 全球气候变化对丁地生态有影响B. 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主要原因
C. 甲地主要是过度农耕导致生态脆弱D. 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
【答案】9. B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渤海湾的西北附近有贫困县存在的,该区域属于东部经济地带,A错误;生态脆弱区的贫困的数量往往比较多,因此可知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浙江和江西等区域的生态脆弱区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C错误;在浙江和江西等区域有一定量的生态脆弱区的分布,该区域的人口并不稀少,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丁地气候干旱,荒漠化较为严重,全球气候变化对丁地生态会产生影响,A不符合题意;丙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浅薄,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甲地位于东北平原,过度农耕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生态脆弱,C不符合题意;乙地山地丘陵广布,退耕还林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脆弱,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生态问题的分布及原因:1、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林区,原因为过度砍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2、草原退化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地区,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垦殖。3、湿地萎缩主要分布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原因是沉积物充满湖沼和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4、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分布在林区,草原,近海海域,原因是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5、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原因是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人口稠密,过垦严重。6、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半干旱区,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旱,过牧严重,过度樵采。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 增加耕地面积B. 防治水土流失C. 健全公共服务D. 提高耕地肥力
12. 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3. 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 优化农业结构B. 方便田间耕作C. 改善人居环境D. 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11. C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治沟造地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均能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耕地面积的效果,AB选项不是治沟造地更加关注的内容,AB错。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治沟造地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可推断其更关注生活宜居,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公共服务,C正确。提高耕地肥力不是治沟造地更加关注的内容,D错。故选C。
【12题详解】
据图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可知,该地废弃的居住用地较多,居住用地并不紧张,①错。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由此可知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多为粗放生产,②③正确,④错,故选C。
【13题详解】
设问中提到“生产条件改善”,优化农业结构和改善人居环境不属于生产条件改善,AC错误。由图可知,该地通过沟道覆土造地,完善支渠排水灌溉系统,方便了田间耕作,B正确。提高作物产量是当地治沟造地对生产条件改善后的结果,不是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改善的体现,D错误。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打坝淤地、鱼鳞坑、修建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管理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等。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 图中反映出( )
A. 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正相关
B.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
C. 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影响较小
D.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5. 由图可知,防治风沙活动的有效措施是( )
A. 合理利用水资源B. 设置沙障固沙
C.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D. 小流域综合治理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中曲线的关系可知,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风速越大,输沙率越高,即输沙率与风速呈正相关,A正确;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B错误;在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C错误;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有一定的相关性,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故C正确;其他选项说法在图中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故可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森林的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繁衍物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④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⑤改良土壤。
二战后,法国经济重建取得“黄金30年”辉煌成就,工业增加值一度领跑全球,洛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众多产业。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洛林地区资源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经济直线下滑,近年来大力谋求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图1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图2为法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图3为某同学根据自己所查资料绘制的辉煌时期洛林地区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法国“黄金30年”时期,洛林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 )
A. 兴起期B. 繁荣期C. 新生期D. 衰退期
17. 图3中产业链显示,该地( )
①产业多以重工业为主
②过度依赖于矿产资源
③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小
④铁矿的附加值比较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8. 洛林地区实施的“绿色转型”战略,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从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清洁能源及能源多元化
②政策扶持依赖自然资源开采加工的传统产业
③促进与循环经济和能源转型相关的产业发展
④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转型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6. B 17. A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法国经济重建取得“黄金30年”辉煌成就,工业增加值一度领跑全球,洛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众多产业”,并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可知,法国”黄金30年“时期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经济繁荣,对洛林地区的资源需求量大,所以洛林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繁荣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产业链可知,产业包括化工、机械等,产业多以重工业为主,①正确;产业部门依托当地的煤炭、铝土矿等资源发展,故过度依赖于矿产资源,②正确,A正确;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③错误,B、D错误;铁矿主要用于炼铁,炼钢,利用率较低,且附加值比较低,④错误,C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洛林地区实施的“绿色转型”战略,即向着清洁生产方向转变,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清洁能源及能源多元化,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①正确;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新兴高技术产业转型,能够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④正确;促进与循环经济和能源转型相关的产业发展,能够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正确,C正确;政策扶持成本高、耗能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不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绿色转型‘战略的实施,②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1、加快资源型产业的退出。2、扶持新型主导产业。3、实现产业接续和替代。4、培育发展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5、强化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程度。6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带动经济顺利转型。7、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
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②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③清洁能源的使用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0. 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C.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D.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我国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关停高耗能企业,使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①正确;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②错误;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清洁能源得以使用,也使煤炭的需求量减小,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有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B不符合题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不符合题意;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二、非选择题
21. 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玛卡是一种原产拉美地区4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药材。近年来,我国云南的某些坝子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玛卡种植,其产出的玛卡药材品质不及原产地。左图示意玛卡原产地所在国家的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玛卡。
(1)概述左图所示国家东西部地区河流特征的差异。
(2)比较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3)简述该国玛卡种植地区,并比较分析该国与我国云南所产玛卡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 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动,西部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东部河流水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2)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丙地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3)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具体比较见下表。
【解析】
【分析】本题以秘鲁玛卡为载体,考查河流特征比较、气候差异及原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仔细读图,找出图中两处山峰,东西部地区河流大致山峰为界,以西为西部,以东为东部,注意比较该国东西部地区河流的数量、流向、流域面积、流量等。由图可知该国东部地区河流自西向东流动,属于亚马孙河水系,而西部自东向西注入太平洋。东部地区河流长度很长,干流水系河网密布,支流众多,而西部地区河流短小急促、河流数量众多且分散。东部河流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河流水量大,而西部河流流域面积小,受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影响,降水稀少,河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小问2详解】
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气温:由图可知甲丙两地都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国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控制区,甲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乙地区位于山脉东侧的山地,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丙地位于5°S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上升气流控制,降水丰富;所以三地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
【小问3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玛卡适于种植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忌高温和涝洼积水,根系发达,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由于秘鲁中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因此推测该国种植区分布在中部山地地区。秘鲁玛卡种植地区位于高山山地气候区,海拔高,气温低,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利于有机物积累;地形方面属于坡地,利于排水,不会出现涝洼积水问题;由于生长在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所以秘鲁玛卡品质高。相比较,中国云南种植区,主要在山间小盆地,即坝子地形,种植区地形平坦,地势低,容易涝洼积水,而且云南省种植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温差小、光照不足,与玛卡的生长需求不相适应;此外地处坝子地区,种植业发达,一年两熟,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消耗大,肥力低,所以我国云南种植的玛卡品质一般 。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北接毛乌素沙地,南靠黄土高原,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盐池县畜牧业发达,草地资源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和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农业生产呈现出以北部片状农业生产区、中部草畜产业、南部特色农业生产区为主的空间格局。近年来,盐池县草地和林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下图示意盐池县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
(1)指出盐池县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2)说明盐池县草地、林地和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3)指出盐池县生态脆弱性最严重的地区(提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或南部地区),并说明其原因。(提示:结合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去说明)
【答案】(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2)生态政策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调整,人类活动对林地和草地利用强度减弱。
(3)北部地区。
原因:北部地区地势较平坦,人类活动强度大;降水少,且临近沙漠地区,荒漠化潜在威胁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盐池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农业生产活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盐池县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可知,实施生态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根据材料“其农业生产呈现出以北部片状农业生产区、中部草畜产业、南部特色农业生产区为主的空间格局”可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类活动对林地、草地的利用程度减弱,耕地面积减少,草地和林地面积增加。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北接毛乌素沙地,南靠黄土高原,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并结合图示可知,北部地区海拔较低,且出现片状农业生产区,人类活动强度大;北部地区临近毛乌素沙地,降水少,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荒漠化潜在威胁大。所以盐池县生态脆弱性最严重的地区在北部地区。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有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同时,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此外,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鲁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产业结构,对相关工业重新布局,发展旅游及医药卫生等第三产业,优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
材料四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地区图。
(1)根据材料,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2)通过材料,请说出鲁尔区的衰弱的原因。
(3)通过鲁尔区的例子,为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请问可采取哪些借鉴?
【答案】(1)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与铁矿产地距离近,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
(2)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增高;世界性钢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或市场缩减);世界能源清费结构的变化,煤炭地位下降;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重;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优化工业布局,拓展交通网络
【解析】
【分析】本题以鲁尔区为情境,考查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可信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和图可知,德国处于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区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煤炭质量优,开采条件好;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的洛林铁矿,另外还通过荷兰的鹿特丹港经莱茵河运入部分铁矿;鲁尔区内水网稠密,莱茵河、利伯河、鲁尔河,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小问2详解】
从材料一可知:鲁尔区主要是以煤化工业为主,产业类型落后;从材料二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的钢铁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导致鲁尔区衰弱。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都为传统的重工业区,都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受新技术的冲击等问题。针对生产结构单一的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针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一根本原因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了吸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入驻,优化环境。该国
云南
品质
高
一般
原因
地形
坡地地形,利于排水
坝子地形,地形平坦,易积水
气候
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
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温差小,光照不足
土壤
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
坝子地区,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低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菏泽鄄城县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菏泽鄄城县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菏泽郓城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菏泽郓城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