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第四单元知识清单
复习提示:本单元主要考察文学常识、字音字形、现代文阅读等题型。
第14课《背影》
一、积累运用
1.背景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
- 文体知识
《背影》为以叙事、记人为基本内容的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类记事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真挚的情感是记事散文叙事与小说叙事最大的区别。此外写人散文,全篇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做粗线条勾勒,侧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 重点字词
迂(yū) 拭(shì) 搀(chān) 赋闲(fù) 游 guàng(逛) 马褂(guà) 蹒跚(pánshān) 惦记(diàn)差使(chāi)栅栏(zhà) 奔丧(bēnsāng) 诚挚(zhì) 交卸(xiè) 举箸(zhù) 差使(chāi) 踌躇(chóu chú) 咀嚼(jué) 咬文嚼(jiááo)字 妥帖(ti ē) 马褂(guà) 攀爬 擦拭 晶莹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 sù):纷纷落下的样子。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典质: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典,典当。质,抵押。
赋闲:失业在家。
迂(yū):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pán 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tuí)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不能自已(yǐ):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已,停止。
情郁其中:感情积聚在心里。郁,(忧愁、气愤等)积聚。
琐屑(suǒ xiè):细小而繁多(的事)。
- 内容重点
涉及的现代文阅读题型:小说物象的作用。
①情节上,成为文章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②对主要人物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特点,使其鲜明。
③对小说主题的作用,深化主题,充实小说内容,增加小说艺术感染力。
④对环境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例如: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哪四次背影?体会“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以“背影”为父 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第15课《白杨礼赞》
- 背景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腐蚀》、《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名篇《白杨礼赞》等。
- 文章体裁
- 重点字词
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dài) 丫枝(yā) 倔强(jué) 婆娑(suō) 楠木(nán)虬枝(qiú) 伟岸(wěi) 傲然(ào) 宛然(wǎn) 秀颀(qí) 鄙视(b) 晕圈(yùn) 妙手偶得(ǒu) 潜滋暗长(qián) 恹恹欲睡(yān) 旁逸斜出(yì) 不折不挠(náo)
恹恹 (yān):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 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主宰:支配。
虬(qiú)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秀颀(qí):美而高。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
婆娑(suō):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伟岸:魁梧(kuí wú);高大。
旁逸(yì)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 内容重点
①考察语句分析题型:象征的表现手法。例如: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用某一具体事物(象征体)来暗示特定人物或抽象的思想、情感(本体)的表现手法叫做象征。
答:这里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增强文章气势的同时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深化,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觉得白杨树就只是树,后边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白杨树象征着北方农民、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抗日战争中不可缺的精神和意志。
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士兵,以及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战争)中的精神和意志。
②考察语句分析题型: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例如:“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两个“没有”, 似乎是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肯定白杨树是伟丈夫,这样变抑为扬,突出了白杨树的独特,为后文由赞美白杨树到赞美人做铺垫。
③考察语句分析题型:对比的表现手法。例如:文章最后一段写楠木有什么作用?
答:“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如国民党反动派)。 将两种树的不同品格和所代表的不同人物进行对比,突出赞扬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第16课《散文两篇》
1.文章体裁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 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2.重点字词
兴味(xìng) 洗涤(dí) 卑微(bēi) 牛犊(dú) 茸毛(róng) 消逝(shì)
繁殖(zhí) diāo(凋)谢 遏制(è) 濒临(bīn) 深渊(yuān) 星辰(chen)
蔓 yán(延)飓风(jù) 俯瞰(kàn) 臼齿(jiù) 肆意(sì)
第17课《昆明的雨》
1.背景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重点字词
乍(zhà) 辟邪(bì) 鲜腴(yú) 鸡纵(zōng) 八卦(guà) 篱笆(líba) 格调(gé) 吆喝(yāo) mù(暮)年 情味(qíng) 苔痕(hén) 缅甸(diàn) 一碟(dié)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连绵不断(mián) 张目结舌(jié)
3.内容重点
形散神聚: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就是“形散”;中心集中,材料围绕贯穿全文的线索展开就是“神聚”。
以小见大:作者把对昆明、昆明的雨的喜爱、怀念之情,装到了仙人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以及杨梅、缅桂花等小小的载体中。这篇文章不仅写了雨,而且从昆明的雨入手写了当时的生活,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更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闲适、平淡的生活的怀念与珍爱。
二、单元总结:现代文阅读题型及技巧
题型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①回归原文,找人物形象有关的中心词句
②从刻画人物形象的内容中总结: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
侧面描写(环境,他人描述介绍);表现手法(欲扬先抑、对比)
题型2.小说中物象的作用
①情节上,成为文章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②对主要人物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特点,使其鲜明。
③对小说主题的作用,深化主题,充实小说内容,增加小说艺术感染力。
④对环境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题型3.小说句子、片段赏析题
①手法——表现手法、修饰手法,重点词语,结构上(时间顺序,叙述手段,叙议结合等)
②结合文本
题型4.小说选材、组织材料特点题
★选材:
①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
②选材来自日常生活,真实可信;
③选材新颖,并能以小见大。
④多角度选材,引用一些故事,传说等,丰富文章内容。
★组材:
①线索清晰(一线串珠)
②首尾呼应
③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等叙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