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2 醉翁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chú) 岩穴(xué) 琅琊(lángyá)
B.林霏(fēi) 晦明(mèi) 山肴(yá)
C.野蔌(sù) 弈者胜(yì) 阴翳(yì)
D.翼然(yì) 酒洌(liè) 饮少辄醉(zhé)
2.读课文《醉翁亭记》,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觥筹交错 ( )
A.酒筹B.筹略C.统筹D.谋划
4.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峰(zhū) 蔚然而深秀(wèi) 苍颜(cāng) 饮少辄醉(zhé)
B.颓然(tuí) 觥筹交错(gōng) 酒洌(liè) 树林阴翳(yì)
C.宴酣(hān) 伛偻提携(yǔ lǚ) 弈者(yì) 起坐而喧哗(huá)
D.散乱(sǎn) 晦明变化(huì) 山肴(yá) 风霜高洁(suāng)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视觉置换听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C.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D.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6.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填空题
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山行六七里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杂然而前陈者
8.成语积累。
课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例如形容宴饮尽欢的 ;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的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的 ;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的 等。
9.读课文《醉翁亭记》,写太守自号醉翁原因的句子是: 。
10.《醉翁亭记》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
11.验验你的写字速度。
林hè wèi 然 水声chán chán tuí 然 宴hān
岩穴míng huì 明变化 yǔ lǚ 提携 gōng chóu 交错
三、默写
12.默写。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4)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 , 。”
(5)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阻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
13.读《醉翁亭记》,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 , , 。
②描写游山盛况的句子是: , 。
③点明文章主线的句子是: , 。
14.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 ,字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 (朝代)文学家,和 、苏洵、苏辙、韩愈、 、 、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作者用“ , ”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四、文言文阅读
1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2)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 , ”的旷达胸襟。
16.文言文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叉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出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林壑尤美 尤: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于:
得之心 得: 寓之酒也 寓: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17.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饮少辄醉 造饮辄尽
B.往来而不绝者 佛印绝类弥勒
C.颓然乎其间者 又何间焉
D.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
(2)把“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并交代亭名的由来。
B.第二段描写了琅琊山朝暮、四时之景的变幻无穷,写出了太守的欣赏山水之乐。
C.第三段描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的场面,表现太守与民同乐。
D.第四段写了太守日暮醉归的情景,表现太守因仕途不得意沉醉于山水,避世退隐的思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B 2.【答案】A 3.【答案】 A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山,名词作状语,意为“沿着山路”;号,名词作动词,意为“取别号”;第一个“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乐”;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面前”
8.【答案】觥筹交错;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9.【答案】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0.【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1.【答案】壑;蔚;潺潺;颓;酣;暝;晦;伛;偻;觥;筹
12.【答案】(1)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醒能述以文者
(3)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醉翁之意不在酒
13.【答案】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答案】(1)欧阳修;永叔;六一居士;北宋;苏轼;柳宗元;王安石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5.【答案】(1)B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6.【答案】(1)格外;到,靠近;领会;寄托
(2)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欣赏山水景色。
(3)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17.【答案】(1)A
(2)山势回环,道路弯转(跟着拐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似的亭子,坐落(高踞)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
(3)D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2 醉翁亭记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2 醉翁亭记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词义,句义,理解与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 醉翁亭记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 醉翁亭记优秀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填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