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B. 葡萄糖、尿素、神经递质、胰岛素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C. 维持该“媒介”的稳态需要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
D. 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该“媒介”
2. 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营养不良,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C. 正常情况下,①处的CO2浓度低于⑤处
D. 饭后4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
3. 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 通过三种调节方式即可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4. 《中国科学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当老年人保持活跃时,他们的大脑中会更多含有一类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从而保持健康的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
B.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C.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D.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5.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某校中学生集体观看了这个伟大的时刻,此时学生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收缩 B. 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
C. 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D. 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加强
6. 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 图中结构1接受一定的刺激后,可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
C. 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 图中结构4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为效应器
7. 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膜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
B. 兴奋在B→C→D传导的过程中均是以电信号的形式
C. 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中
D. 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8. 高考期间有少数考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甚至呼吸急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
B.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 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D. 考试期间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
9. 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A.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10.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等功能
B. 中枢神经系统中脑对脊髓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机制
C. 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有许多分枝,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
D. 脊髓中具有多种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相应的生理活动
11. 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切除胰腺和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B. 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C. 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 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12. 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蛋白质类有机物,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改变
B. 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和释放,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胰腺起作用,使胰腺分泌胰液
C. 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D.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只运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
1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B.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14.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一定是下丘脑细胞
C.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可能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 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15. 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主持写实电视节目《荒野求生》,模拟探险家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在前进的道路上他沿绳滑落深谷、甚至徒手攀爬峭壁等。下列有关人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素增多,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B. 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增多
C. 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产热量增加
16. 下图表示人体稳态调节部分示意图,其中a表示甲状腺激素,b表示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均可被重复使用
B. 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C. 神经系统可影响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不能影响神经系统
D. 除免疫细胞外, 其他细胞也可分泌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17. 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 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细胞毒性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特异性免疫的反应速度更快是因为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加快
D. 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18. 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器官移植使用抑制剂可以使B细胞增殖受阻,使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B.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利用特异性免疫的特异性和记忆性特点
C. 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D. 可用SARS病愈者血清治疗SARS患者
19.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巨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
B. 新冠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C. 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浆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 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
20.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
B. 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C. 皮肤破损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D.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并吞噬病原体
2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浆细胞结合②皮肤黏膜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的在第一道防线 ③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等④排斥移植器官主要是细胞免疫起作用⑤有 T细胞参与的就是细胞免疫⑥淋巴因子可加强吞噬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⑦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可产生抗体⑧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对自身物质异常敏感⑨ HIV攻击T细胞造成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A. ③④⑧⑨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④⑦ D. ①⑤⑧⑨
22. 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若伴发喉头水肿则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其发病原因以过敏为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导致水肿
B. 若某人患巨大荨麻疹,其子女也很有可能会患该病
C. 临床上可通过减少淋巴回流到组织液的量来缓解病情
D. 从免疫学上看,巨大荨麻疹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完全相同
23. 研究发现由于毒品会导致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障碍,吸毒者大多伴有精神萎靡、怕冷、乏力、免疫力降低等症状。下列分析与推测不可能的是()
A. 吸毒者容易发生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
B. 吸毒者怕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C. 毒品可能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甲状腺功能障碍
D. 毒品可能会导致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性功能下降
24. 新冠灭活病毒疫苗是用理化方法灭活新冠病毒,再通过纯化等步骤制备出的疫苗;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目标抗原基因整合到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表达载体转化到仓鼠卵巢细胞中,经诱导表达出大量的抗原蛋白,再通过纯化而得到的疫苗;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以腺病毒(人体复制缺陷型病毒)作为载体,将目标抗原基因重组到载体病毒基因组中得到的疫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灭活病毒疫苗产生过程中破坏了新冠病毒的抗原结构
B. 在上臂三角肌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免疫应答
C. 与重组蛋白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疫苗能持续表达抗原,免疫应答持久
D. 腺病毒载体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需要tRNA和rRNA的参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 (10分)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
(3)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会影响多细胞生物的内环境,此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有人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稳态可能会失调。
(5)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4分)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毒会入侵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组成。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若其中的H区受损,患者会得___________________症。
(2)人突然被狗追咬,受到惊吓后可能导致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同时,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出汗增多,此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这是甲状腺受_________激素直接调节的结果。
(3)人若被疯狗咬伤,狂犬病毒会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度过潜伏期,后通过与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以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再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并进入人脑,并在脑组织中繁殖,继而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使唾液具有传染性。
(4)恐水是发作性咽肌痉挛,这样越是想喝水,也越是怕喝水,因为有了水的声音,看见水、想喝水,都会引发喉咙痉挛,这是发生了_______反射,此时咽肌细胞膜内外电位持续处于____________的状态,咽肌持续收缩。
27. (16分)“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寒冷时,“秋冻”的感觉是在_______形成的。此时,下丘脑可分泌________通过作用于垂体再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原因是______________。通常机体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甲状腺激素,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寒冷时,出汗减少,尿量增加。排尿反射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中,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排尿时,膀胱壁逼尿肌的收缩使膀胱内压更加升高,排出尿液,尿液进入尿道后,还会刺激尿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也会传至脊髓排尿初级中枢,使中枢更加兴奋,也通过相关神经加强膀胱壁逼尿肌的收缩,加速尿液排出,此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此反射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
(3)饥饿状态下,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促进_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经过调节后,使血糖浓度上升。
28. (12分)人类文明史也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我国人民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疫情得到控制,病人得到救治,向全球人民展示了中国力量。研究表明,新冠肺炎(COVID-2019)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NA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人感染后常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从遗传物质的结构上分析,人们研究COVID-19病毒具有一定困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最初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
(4)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_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5)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是抑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灭菌的作用。当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这种现象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A、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A正确;
B、葡萄糖、尿素、神经递质、胰岛素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该“媒介”的稳态需要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C正确;
D、人体并非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该“媒介”,如小肠上皮细胞可直接从消化道中吸收营养物质,D错误。
2.D 【解析】A、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②为肝细胞;③为淋巴液;④为组织液;⑤为血浆。若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④中的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淋巴液)和④(组织液),B正确;
C、正常情况下,血液由①→⑤流动的过程中,肝细胞产生的CO2不断进入血液,因此①处的CO2的浓度低于⑤处,C正确;
D、饭后4小时,因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不断进入血液,导致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D错误。故选D。
3.B 【解析】A.据图分析,A表示体液调节,B表示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它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酸碱度与呼吸系统有关,C正确;
D.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 B。
4.D 【解析】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其中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A正确;
B.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B正确;
C.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与神经元一起共同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C正确;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
5.B 【解析】A.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散大,心跳加快,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B正确:
CD.副交感神经系统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观看这伟大时刻时,学生应该是交感神经兴奋,CD错误。故选:B。
6.B 【解析】A.题图分析可知,结构1属于感受器,结构2和结构4为传入神经,结构3是神经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牵涉痛是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A错误;
B.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B正确;
C.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不能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C错误;
D.结构4为传入神经,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错误。
7.B 【解析】A.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也是负电位,A正确;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而在突触处以化学信号和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兴奋,B错误;
C.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突触结构决定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C正确;
D.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给于电极a的左侧一适当刺激,由于兴奋到达电流表接线柱时间不同,所以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故选B。
8.C 【解析】A.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A错误;
B.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B错误;
C.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C正确;
D.考试期间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不会使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D错误;
9.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血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效应器),表明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血压升高时,通过调节导致“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由此可见,该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故选A。
10.C 【解析】A.大脑皮层作为最高级神经中枢能控制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等高级功能,A正确;
B.高级中枢脑对低级中枢的调控是一种分级调节,B正确;
C.神经元轴突末端的分枝是有利于形成更多的突触,形成更多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错误;
D.脊髓中具有多种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相应的生理活动,比如调控膝跳反射等,D正确。
11.A 【解析】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排除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属于排除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A正确;
B、本实验前后形成对照,不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B错误;
C、单独注射生长激素后平均体重有所增加,单独注射胰岛素后平均体重也有所增加,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
D、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因此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不一定更显著,D错误。故选A。
12.B 【解析】A.激素的本质不一定全是蛋白质类有机物,如性激素,故A错误;
B.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经血液运输可以到各处,促胰液素与胰腺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故B正确;
C.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增加,故C错误;
D.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运到全身各处,只对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A.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A正确;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B正确;
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D正确。
14.B 【解析】A.该方式属于体液调节,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A正确;
B.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甲状腺细胞、性腺细胞等,B错误;
C.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可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C正确;
D.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涉及激素调节,血糖平衡调节需要激素的参与,也涉及到体液调节,D正确。故选B。
15.C 【解析】A.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A正确;
B.长期不吃饭,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长期不喝水,导致身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B正确;
C.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
D.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D正确。故选C。
16.D 【解析】A.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不能重复使用,A错误;
B.由题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中,B错误;
C.神经系统可影响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正确。
17.D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说明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溶酶体分解病毒,是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而细胞毒性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B错误;
C.吞噬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所以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不会加快,C错误;
D.干扰素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18.A 【解析】A.器官移植使用抑制剂可以使T细胞增殖受阻,使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A错误;
B.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利用特异性免疫的特异性和记忆性特点,B正确;
C.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
D.可用SARS病愈者血清治疗SARS患者,D正确。故选A。
19.D 【解析】A.巨噬细胞能够识别新冠病毒,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
B.新冠病毒可以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错误;
C.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于入侵细胞内的病毒必须依赖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得以清除,C错误;
D.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D正确。故选D。
20.B 【解析】A.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A错误;
B.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触发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快速分化增殖为浆细胞,产生更多抗体,B正确;
C.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不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第二道防线,C错误;
D.效应T细胞能够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靶)细胞,然后与其结合使细胞裂解,释放出病原体并让抗体与病原体相结合,D错误。
21.A 【解析】①抗原不能与浆细胞结合,①错误;
②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②错误;
③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③正确;
④免疫排斥作用主要是由细胞免疫完成的,④正确;
⑤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进行,⑤错误;
⑥淋巴因子可以加强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⑥错误;
⑦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先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再合成分泌抗体,⑦错误;
⑧自身免疫病是机体的免疫能力过强,错误的攻击了自身的正常物质,即对自身物质的敏感性较强,⑧正确;
⑨HIV攻击T细胞,由于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当T细胞大量减少时,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⑨正确。综上,A正确,BCD错误。
22.B 【解析】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
B.过敏反应具有遗传倾向,因此若某人患巨大荨麻疹,其子女也很有可能会患该病,C正确;
C.临床上可通过增加淋巴回流到组织液的量来缓解病情,C错误;
D.过敏反应是免疫强度过高造成的,艾滋病是免疫强度过低造成的,D错误。
23.A 【解析】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而吸毒会使免疫力下降,A错误;
B、吸毒者怕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B正确;
C、毒品可能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甲状腺功能障碍,C正确;
D、毒品可能会导致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性功能下降,D正确。故选:A。
24.A 【解析】A.灭活病毒疫苗中的“灭活”就是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但并不破坏该病毒的抗原结构,A错误;
B.在上臂三角肌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中的组织液,进而引起免疫应答,B正确;
C.腺病毒载体疫苗能持续表达抗原,而重组疫苗则不能,所以前者免疫应答持久,C正确;
D.腺病毒载体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tRNA和rRNA的参与,D正确。
25.(1)组织水肿
(2)增多;降低
(3)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4)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6.(1)脑和脊髓;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合理即可)
(2)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失去了控制;促甲状腺
(3)胞吞
(4)条件;外负内正
27.(1)大脑皮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有甲状腺细胞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甲状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2)相反;正反馈调节;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控制的逼尿肌
(3)胰岛A;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8.(1)RNA一般是单链结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2)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3)一
(4)效应T细胞;体液;抗体
(5)不能;过敏反应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