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19-20 第1章 2 时间 位移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831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高中物理:19-20 第1章 2 时间 位移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8316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高中物理:19-20 第1章 2 时间 位移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8316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 时间 位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时间 位移教案,共13页。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2.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3.二者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二、位置和位移
1.坐标系
(1)建立坐标系的物理意义
①利用坐标可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利用坐标差可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2)三种坐标系的比较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②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
(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
三、直线运动的位移
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
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
2.物体的位移:Δx=x2-x1.
四、位移—时间图像
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可以用图像直观地表示.如图所示:
从xt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五、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1.记录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方法
可以用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的位置,用钟表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也可以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同时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和位置.学校实验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_V,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每隔0.02_s打一次点.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2)位移取决于运动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径.(√)
(3)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
(4)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间隔
B.第n s内就是(n-1) s末到n s末这1 s时间间隔(n为任意正整数)
C.列车在南京站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D.不管是前5 s还是第5 s,都是指时间间隔
BCD [8点整指的是某一瞬间,是时刻,A错误;第n s内指的是(n-1) s末到n s末这段时间间隔,B正确;停站15分钟,指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C正确;前5 s指0到5 s末的时间间隔,第5 s指的是第5 s初至第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都是指时间间隔,D正确.故选B、C、D.]
3.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掉下开始至落至地面时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A.80 m,100 m B.90 m,100 m
C.-80 m,100 m D.-90 m,180 m
C [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下落到地面时,初末位置的距离为80 m,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位移x=-80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s=10×2 m+80 m=100 m.]
1.区别与联系
2.在时间轴上的标示
各时间间隔与时刻如图所示.
1.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的奔月飞行后到达月球附近,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降落在了月球表面.其中12月12日16时45分,110小时和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分别指的是( )
A.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时刻
B.时刻 时刻 时间间隔
C.时间间隔 时刻 时间间隔
D.时刻 时间间隔 时刻
D [时刻表示一个时间点,时间间隔表示一段时间,12月12日16时45分和1月3日上午10点26分表示时刻,110小时表示时间间隔.]
2.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内 D.前3 s
D [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时间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末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 s的时间,所以D正确,选项A、B、C错误.]
区别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关键要点
(1)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一点,时间间隔对应一段线段.
(2)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时刻对应物体的某一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一段运动过程(如位移、路程).
【例1】 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做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求:
(1)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和路程.
思路点拨:①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为始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
②求位移时要求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1)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O的长度,即x1=R.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2)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D的长度,即x2=eq \r(2)R.位移的方向为东偏南45°.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路程等于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即s=eq \f(3,4)×2πR+2π×eq \f(R,2)=2.5πR.
[答案] (1)R 由北指向南 (2)eq \r(2)R,方向为东偏南45° 2.5πR
位移的两种计算方法
(1)几何法:根据位移的定义先画出有向线段,再根据几何知识计算.
(2)坐标法:写出初末位置坐标,位移即为末位置坐标减初位置坐标,结果中的正负号表示位移方向.
3.(多选)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同学们更是期待很大.如图所示为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时( )
A.甲的位移最大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
AD [甲同学的初、末位置直线距离为100 m,位移大小为100 m,路程也是100 m;乙同学路程为400 m,但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为零;丙同学路程为800 m,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也为零,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丙的路程最大,A、D正确.]
1.矢量的表示方法
(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数字的大小表示矢量的大小.
2.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1)矢量是有方向的,标量没有方向.
(2)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运算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要学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而“+”“-”号只代表方向.
4.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位移
D [质量、时间和路程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D正确.]
5.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D [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选项A错误;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它们才相同,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标量,温度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矢量、标量的大小比较
(1)矢量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代表大小,比较矢量大小时只看其绝对值.
(2)比较两个标量大小时,有的比较绝对值,如电荷量,有的比较代数值,如温度.
1.直线运动位移的计算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它的位移可通过初、末位置的坐标值计算.如图所示,在t1~t2时间内,物体从位置xA移动到位置xB,发生的位移Δx=xB-xA.对于甲图,Δx=3 m;对于乙图,Δx=-5 m.
甲 乙
2.直线运动位移的方向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一般用正负号来表示.如图甲所示,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如图乙所示,Δx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重力与弹力教案及反思,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