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135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135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135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2分)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和实际相符的是( )
A.教室的空气质量约为20kg
B.人的体积约为0.5m3
C.物理书本大约250g
D.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0.5s
2.(2分)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
A.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B.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3.(2分)绚丽多彩的极光现象是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与大气分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下列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现象的是( )
A.α 粒子(氦的原子核)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4.(2分)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 )
A.延展性好 B.硬度大 C.弹性好 D.密度大
5.(2分)如图所示,两辆相同的小车上分别固定一块磁体和一个铁块,将它们靠近到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两小车同时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运动起来是因为小车有惯性
B.两小车相互远离
C.磁体对铁块的作用力和铁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磁体对铁块有作用力,同时铁块对磁体也有作用力
6.(2分)如图,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拉环水平地拉,两只手对拉环拉力F1、F2大小相等,设F1=F2=F当测力计静止时( )
A.测力计的读数为2F B.测力计的读数为0
C.测力计的读数为F D.测力计的读数为
7.(2分)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8.(2分)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在水平窗台时的情形,若发现重锤偏向左侧,则可判断窗台( )
A.右高左低 B.左高右低 C.左右相平 D.无法判断
9.(2分)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内的旅客突然发现(俯视图)小球沿如图所示的虚线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10.(2分)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①②③④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2分)济宁市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B.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
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12.(2分)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左右食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左右食指对铅笔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2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小红把同一支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撤去压强计,盛有液体甲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甲,盛有液体乙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乙.则F甲与F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2分)球体积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与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平方的乘积成正比。现有实心木球甲和实心铁球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为R甲=2R乙,ρ铁=8g/cm3,ρ木=0.5g/cm3,若两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甲、乙两球速度之比为( )
A.2:1 B.1:2 C.1:4 D.1:1
二.填空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5.(3分)小明为了调制配料,他在厨房里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瓶子里面装的是醋还是酱油,其中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醋,这是 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可以推理出橡胶棒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16.(2分)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把这张报纸对折后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撕掉一半后剩余部分再平放在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
17.(2分)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是:
(1)重力的方向总是 ;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8.(2分)小明用如图所示方式握住瓶子,瓶子静止不动,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仍然静止不动,此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分)如图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 (填“左”或“右”)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随书钉的少,弹簧的压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3分)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实现了我国千百年来的嫦娥奔月的神话。
(1)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此过程中向上的推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
(2)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而在进入月球轨道时,探月器向前喷出气体制动,从而使探月器减速。两种情况都涉及的物理知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1.(2分)如图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根据观察 比较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2.(2分)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威武雄壮的坦克方队整齐划一地通过天安门广场。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处于 状态。坦克履带上有许多棱,便于爬坡,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防止损坏路面,检阅时官兵们在棱和棱之间安装上橡胶块,这样做的目的是 。
23.(3分)小明将一个箱子慢慢匀速推上桌子,箱子从如图甲位置到乙位置过程中,箱子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所需要的推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2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两物体通过两个定滑轮相连,定滑轮可以在不改变拉力大小的情况下,改变拉力的方向。甲物体重5N,甲的底面积为10cm2,乙物体重2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绳重,g取10N/kg。则乙物体所受绳子拉力为 N,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25.(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处进行实验,当液体深度增大,压强计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增大,这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 (选填“c”或“d”)处。
26.(2分)如图所示,将下口该有轻质薄塑料片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距离水面0.1m,移开手指,慢慢向玻璃管内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管内液面与管外水面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不相平”或“相平”)。若注入的是水,则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水的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注入酒精的质量。
27.(2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的重力(如图所示),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g•cm﹣3)
0.8
1.0
1.2
1.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8
2.0
2.2
2.4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推理得小桶的容积大小为 cm3,若小桶中盛满某种密度是2.4g/cm3的液体,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 N。
28.(2分)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 N,他在 (填“t1”、“t2”、“t3”、“t4”或“t4之后”)时刻达到最高点。
三.解答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41分)
29.(2分)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研制的“神奇积木”,长方体积木在圆锥上方水平静止,请画出长方体积木的受力示意图。
30.(2分)如图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除图中已画出的力外,货物还受到一个力f的作用,画出这个力和货物对传送带压力的示意图。
31.(7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探究方案,在该方案中他分别把拴有一个小盘的两根细线通过支架上的滑轮系在小木块的两端。
(1)该图甲探究方案中的研究对象是 ;
(2)探究过程中他分别在左、右两个小盘内各放一个50g的砝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他还将木块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是为了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10g的小砝码,发现小木块仍然静止,其原因是:小木块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到左右两细线拉力外,还受到 力,此时小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4)小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采用小卡片的目的是: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
32.(6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
(2)接下来,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测出烧杯酱油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
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3)小明所测酱油的密度为 g/c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调整为 就可以减小误差;
(4)小华认为用图丙的电子秤测酱油的质量比较方便,如果电子秤未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测出的质量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3.(7分)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根据 知识即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2N,此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5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N;
(4)小娟实验时,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实际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控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其原因是很难保持木块做 ,晓彤用了图丁的方法进行探究,用力将木板向右抽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 ,当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C的示数为3.0N,测力计B的示数为1.8N,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34.(6分)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利用海绵和砖块“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该同学通过观察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所示现象,得到结论是:在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如图丁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图丙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则此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图丙相比 (选填“更明显”“更不明显”或“相同”);
(4)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用来增大压强,是应用以上 两图的实验结论;
(5)根据乙、丙两图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35.(5分)如图甲,浩浩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滑到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一对 ,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阻力f的作用,此时小车所受阻力可以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2)对比三次实验发现: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小车速度减小得就越 ,如果阻力为零,小车将 ;
(3)浩浩评估实验时发现,本实验还可以探究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与阻力(合外力)的定量关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类比的方法联想到:物体运动的快慢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用速度v来表示,那么速度变化快慢就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用加速度a来表示,他重新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水平
接触面
小车质量
m/kg
初速度
v0(m/s)
末速度
v1(m/s)
减速所用
时间t(s)
速度减小快
慢a(m/s2)
阻力
f(N)
1
毛巾
0.04
1
0
0.1
10
0.4
2
棉布
0.04
1
0
0.2
5
0.2
3
木板
0.04
1
0
0.4
2.5
0.1
对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可知:同一物体速度变化快慢a与阻力f的关系式为a= ;
(4)交流讨论时,薇薇说:高速路上,满载的大货车很难停下来,而小轿车却容易得多。试猜想,速度变化的快慢a可能还与 有关。
36.(6分)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4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积S2=30cm2,g取10N/kg,求:
(1)杯子重为 N,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 N;
(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
(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解答】解:A、教室的空气质量约为:m=ρV=1.29kg/m3×10m×6m×3.5m=271kg,故A错误。
B、人的体积约为:V===0.05m3,故B错误。
C、物理书本质量大约250g左右,故C正确。
D、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2s,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跟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质量和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故B、C、D均有误,A正确。
故选:A。
3.【解答】解:
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α粒子(氦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中子没有高能带电粒子,不会引起极光现象,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解答】解:金属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说明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选:A。
5.【解答】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运动起来是因为磁体和铁块之间彼此产生了力的作用,带动小车运动,故A错误;
B、因为磁体对铁块具有吸引力,所以将它们靠近到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两小车将靠近,故B错误;
C、磁体对铁块的作用力和铁块受到的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方向不相反,大小也不一定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磁体对铁块有作用力,同时铁块对磁体也有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两个弹簧测力计看作一个整体,它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弹簧测力计受到了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所以F1=F2。
把两个弹簧分开来看,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在一起,且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这两个弹簧测力计都受到了一对大小均为F的力,故示数均为F。
故选:C。
7.【解答】解:
(1)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杠杆还照样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所以测量结果相同。
(2)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受到的引力变为原来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也变为原来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原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故选:B。
8.【解答】解;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锤线始终在竖直方向,发现重锤偏向左侧,表明右边高,左边低,故A正确。
故选:A。
9.【解答】解:
由题知,原来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图中原来火车的运动方向向左),小球和车保持相对静止;
若小球突然沿如图所示的虚线A点运动到B点,即小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故球相对于火车向前滚动了。
因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向北),做了曲线运动,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小球应该是受到了向北的力的作用,而球在桌面上,没受外力的作用,由此可知应该是桌面受到了向南的力的作用,桌子向南运动了,所以才会发现小球相对于桌面向北运动的情况,也就是列车受到了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列车应该是向南转弯。所以B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A、图①和②,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不符合题意。
B、图①和③,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不符合题意。
C、图①和④,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符合题意。
D、图②和④,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一个不变量,两个改变量,不能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解答】解:A、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虽然越来越大,其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自行车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一定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增大座垫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正确。
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
A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AB错误;
CD、左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和右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的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
由图知,甲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于乙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说明甲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即p甲>p乙;
比较两图可知,探头所处的深度h甲<h乙;根据p=ρ液gh可知ρ甲>ρ乙,即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因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且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根据公式G=mg=ρVg知,液体的重力G甲>G乙,
甲、乙两种液体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容+G液,
所以甲容器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即F甲>F乙。
故选:A。
14.【解答】解:三球匀速到达地面时,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阻力f,二力平衡,G=f;
由题意可知,阻力f=kRv2,而G=mg,则mg=kRv2﹣﹣﹣﹣﹣①
由ρ=可得,m=ρV=ρ×πR3﹣﹣﹣﹣﹣﹣﹣②
联立①②得:v==,
v==,
因为R甲=2R乙,则R木:R铁=2:1,所以=:==×()2=。
故v1:v2=1:2。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5.【解答】解:醋具有刺激性气味,我们能根据醋的气味来辨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故橡胶棒得到电子带着等量的负电。
故答案为:扩散;空隙;得到。
16.【解答】解:已知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p;
若把这张报纸对折后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一半,根据公式p=,可知,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原来的2倍,即2p;
撕掉一角后剩余部分再平放在桌面上,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改变相同的倍数,其比值不变,故它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对桌面的压强仍为p。
故答案为:2p;p。
17.【解答】解:
苹果向下运动,是因为苹果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抛出的石块向下运动,原因也是石块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石块运动的轨迹是向下弯曲的曲线,说明物体的速度的方向在不断的改变,这也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
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也是由于水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以上三幅图,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是: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竖直向下;(2)运动状态。
18.【解答】解:
握住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因此瓶子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即f=G,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瓶子仍然静止不动,此时重力和摩擦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不变。
19.【解答】解:
读图可知,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发生了形变,会给钉子一个向左的弹力;
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的减少,弹簧形变程度变小,给钉子的这个力将减小。
故答案为:左;减小。
20.【解答】解:(1)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所以此时竖直向上的推力大于竖直向下的重力,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
(2)①由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会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卫星升空。
②在变轨的过程中卫星的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它的运动状态也时刻变化,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大于;燃气;(2)相互。
21.【解答】解:
图中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说明书受到的拉力越大,因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大小等于书受到的摩擦力,可以根据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来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22.【解答】解:(1)坦克方队整齐划一地通过天安门广场。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和作为参照物的坦克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是静止的。
(2)坦克履带上有许多棱,便于爬坡,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在棱和棱之间安装上橡胶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静止;增大摩擦;减少对地面的压强。
23.【解答】解:(1)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重力不变,压力就不变。由p=可知:在F一定的前提下,增大S,即可减小压强;
(2)从甲图位置到乙图位置过程中,接触面积增大,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化,所以摩擦力将保持不变,
由于箱子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不变,推力也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不变。
24.【解答】解:(1)乙物体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因为此时乙物体静止,所以乙受到的拉力:F=G乙=2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乙对绳子的拉力也为2N,
图中两个滑轮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绳子对甲物体的拉力:F′=F=2N;
(2)甲物体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因为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甲=F支持+F′,
所以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F支持=G甲﹣F′=5N﹣2N=3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持=3N,
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3×103Pa。
故答案为:2;3000。
25.【解答】解;(1)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b的位置要比a的位置深,故b的压强大,则会看到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大,这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
(2)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时应控制深度相同,故应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c位置处。
故答案为:(1)深度; (2)c。
26.【解答】解:
(1)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塑料片受到酒精的压强和水的压强相等,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由p=ρgh可知,管内酒精液面的位置高于管外水面的位置;
(2)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两种情况下,塑料片受到注入酒精和注入水的压强相等;
由塑料片受到的向下压力F=pS=ρghS=ρgV=mg可知,注入水的质量和注入酒精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平;等于。
27.【解答】设小桶的容积为V,小桶的重力为G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桶的重力加上桶内液体重力:
F=G桶+G液=G桶+ρ液Vg,﹣﹣﹣﹣①
将一二两组实验数据代入可得:
1.8N=G桶+0.8×103kg/m3×V×10N/kg﹣﹣﹣﹣﹣﹣②
2.0N=G桶+1.0×103kg/m3×V×10N/kg﹣﹣﹣﹣﹣﹣﹣③
由②③解得:G桶=1N,V=1×10﹣4m3=100cm3,
若小桶中盛满某种密度是2.4g/cm3的液体,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G桶+ρ液Vg=1N+2.4×103kg/m3×V×10N/kg×1×10﹣4m3=3.4N。
故答案为:100;3.4。
28.【解答】解:
(1)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0﹣t1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G=F=400N;
(2)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
由图象可知:
t1﹣t2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2﹣t3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3﹣t4内,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所以运动员在t4之后会到达最高点。
答案为:400;t4之后。
三.解答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41分)
29.【解答】解:(1)物体静止,则受平衡力,这两个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2)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两个力大小相等,所画的长度要相等,如图:
30.【解答】解: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如图所示,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货物还要受到传送带对它的静摩擦力。该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趋势相反,即沿传送带斜向上: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也在接触面上,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字母F表示即可,如图所示。
31.【解答】解:
(1)实验时通过观察小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小木块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来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因此研究对象是小木块;
(2)两个砝码质量相等,拉力也相等,这是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的平衡是否产生影响,木块转过一定角度后,两个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10g的小砝码后,此时木块受到右边的拉力大于左边的拉力,此时木块相对于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桌面对木块产生了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对实验造成了影响;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小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平衡;
(4)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选用轻质小卡片目的是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砝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故答案为:(1)小木块;(2)大小;同一直线;(3)摩擦;平衡;(4)忽略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2.【解答】解:
(1)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说明右侧质量略大,应旋动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之向左移动;
(2)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
(3)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m总﹣m杯=62g﹣17g=45g
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ρ===1.125g/cm3;
把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
为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步骤为BCA;
(4)电子秤为没有水平放置会使测量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1)左;(2)62;(3)1.125;偏大;BCA;(4)偏小。
33.【解答】解:(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即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故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5N,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2N。
(4)因为弹簧自身重力的作用,所以当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后,再在水平方向上测拉力的大小,指针的位置会有一定的回缩,至使所测出的摩擦力小于实际摩擦力的大小。
(5)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控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其原因是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晓彤用了图丁的方法进行探究,在用力将木板向右拉出的过程中,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弹簧测力计A向左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向右的摩擦力一对平衡力,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知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当测力计B的示数为1.8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8N。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大;(3)2;(4)小于;(5)匀速直线运动;右;1.8。
34.【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知,压力相同,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到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3)如图丁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图丙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根据p=,和丙相比,因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为原来的2倍,故压强不变,则此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图丙相比相同;
(4)甲乙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重力很大,压力也很大),用来增大压强,是应用以上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
(5)比较乙、丙两图知,图丙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图丙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可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故答案为:(1)海绵的形变程度;(2)压力;不明显;(3)相同; (4)甲乙; (5)可以。
35.【解答】解:
(1)小车沿水平面运动时,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阻力f的作用,此时小车所受阻力可以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速度减小的慢;因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运动的无限远,即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根据表格中的数,速度变化快慢a与阻力f的比值:
====25m/N•s2;
所以a=25m/N•s2×f;
(5)满载的大货车的质量较大,小轿车的质量较小,若受到的阻力相同,小轿车容易停下来,即小轿车的速度变化量更快,这表明速度变化的快慢a可能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1)平衡力; (2)慢; 保持原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25m/N•s2×f; (4)质量。
36.【解答】解:(1)由图可知杯子重:G=0.9N;
装满饮料时,杯对杯座的压力:F1=4.5N;
因杯子为平底薄壁直圆筒状,所以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F=F1﹣G=4.5N﹣0.9N=3.6N。
(2)饮料的质量:m====0.36kg;
杯中饮料的体积:V=S2H=30cm2×10cm=300cm3=3×10﹣4 m3;
则饮料的密度:ρ===1.2×103kg/m3;
(3)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则流入杯中饮料的质量:
m1=ρS1vt=1.2×103kg/m3×0.4×10﹣4 m2×0.5m/s×5s=0.12kg;
此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力:F′=m1g=0.12kg×10N/kg=1.2N,
此时杯对杯座的压强:p===700Pa。
答:(1)0.9;3.6;
(2)饮料的密度为1.2×103kg/m3;
(3)杯对杯座的压强为700Pa。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九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九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