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3分)对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重力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5N B.50N C.500N D.5000N
2.(3分)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三个要素都有关
3.(3分)某同学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会被墙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先对墙施加推力,然后墙再对该同学施加推力
B.墙对该同学的推力大于该同学对墙的推力
C.该同学对墙的推力与墙对该同学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该同学对墙的推力与墙对该同学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4.(3分)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紧固锤头
C.跳远助跑
D.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5.(3分)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
A.橡皮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橡皮受到的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平衡
C.细线对橡皮的拉力使橡皮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橡皮在运动过程中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6.(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减小摩擦,应把小车放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B.通过向托盘里加减砝码,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C.向左右两盘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可以平衡
7.(3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安全锤的头部做成锥形
B.大型载重车安装多个车轮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承
D.火车轨道下面铺放枕木
8.(3分)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为F1,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为F2,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9.(3分)如图所示,是“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几个实验情形,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ρ盐水>ρ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甲、乙,可以初步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比较乙、丙,可以初步得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比较甲、丁,可以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比较乙、丁,两次U形管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10.(3分)下图中,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
B.用吸管吸饮料
C.吸盘被紧压在墙壁上
D.悬空玻璃管里的水不会流出
12.(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解释的是( )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3分)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外力先后将药瓶竖直地浸入两种液体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液体里的位置相同,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悬浮状态
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
C.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
D.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甲>F浮乙
14.(3分)如图所示,边长为a,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为ρ水,水对正方体上表面的压力为F1,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为F2,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
A.对正方体受力分析得出F浮+F2=G+F1
B.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F2=G+F1
C.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a3
D.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F2=ρ水ga2(h1+a)
15.(3分)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过丙、丁两图可以测出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B.甲图中的溢水杯一定要装满水
C.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实验,会导致测得的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偏大
D.选用其他液体、更换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
16.(3分)如图所示,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潜水艇上浮,应向水舱充水
B.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
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
D.当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
17.(3分)将一个边长为3cm、密度为2×103kg/m3立方体橡皮泥放在水中,橡皮泥会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甚至可以在小船里放几颗板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泥沉底和橡皮泥小船未装板栗漂浮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等
B.橡皮泥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是0.54N
C.橡皮泥小船未装板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5.4×10﹣5m3
D.放在橡皮泥小船里的板栗重一定不能超过0.54N
18.(3分)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5cm,质量为1.8kg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连在一起,细绳长度未知;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2.7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若继续缓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刚刚被拉断时和拉断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最后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8.45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的密度为6×103kg/m3
B.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
C.细绳刚刚被拉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25N
D.细绳的长度为10cm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19.(3分)如图所示是“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情景,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某科技馆展厅内有一台“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其质量为36kg,当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若模型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模型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20.(2分)如图所示是在疫情期间为武汉建造“火神山医院”发挥重要作用的“小黄”推土机,其质量为1.5×104kg,“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5倍,此时它受到的牵引力是 N;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6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三次实验中,应使斜面的粗糙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 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 。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 运动。
22.(8分)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实验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我
们就可以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请在图乙中画出第1次实验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可得: 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以下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由第2、3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
B.冰壶比赛时,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C.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
(4)如果将第3次实验中木块上面的砝码去掉, (选填“能”或“不能”)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该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还与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把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重复第1次实验的操作,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减小。由此,他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3.(6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1)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 ;实验中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
(2)比较甲、乙可得: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以下各种现象中,利用了由图乙、丙得到的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一定的值
(4)图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24.(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部分测力计示数已经标注在图中,图丁中测力计示数未知,盐水的密度范围是1.1g/cm3<ρ<1.2g/cm3。
(1)圆柱体的重力是 N。
(2)比较图甲、乙和丙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丙图中圆柱体的受力示意图。
(3)比较图甲和 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
(5)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是 (选填字母代号)。
A.0.9N
B.0.8N
C.0.7N
D.0.6N
(6)该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体积有关,为了完成探究,需要选取体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25.(13分)在打造绿水青山治理河道江滩的建设中,施工队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起吊船打捞水中的石块,现有一长方体石块浸没在硬质水平江底的A位置,此时石块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打捞时钢丝绳拉着石块始终以0.8m/s的速度匀速上升,经过B、C位置,其中C位置石块的上表面刚刚与水面相平;石块被打捞出水面后放在船上的D位置(不计石块上残留水的质量)。其中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钢绳重和摩擦,不计水的阻力,不考虑大气压强,江水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江底受到江水的压强多大?
(3)起吊前石块对江底的压强多大?
(4)石块从B位置到D位置,起吊船排开水的体积改变了多少立方米?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解答】解: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
故选:C。
2.【解答】解: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
故选:B。
3.【解答】解: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推力,墙对人也施加推力,这两个力是同时发生的,故A错误;
BCD、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二力的大小相等,属于相互作用力,不属于平衡力,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A、苹要从树上落下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不是利用惯性,故A符合题意;
B、紧固锤头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牢牢的套在锤柄上,故B不符合题意;
C、跳远时人通过助跑增加速度,起跳后人可以借助惯性保持这个速度在空中运动,从而跳得更远,故C不符合题意;
D、不再蹬地,滑板车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会继续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A、C、此时橡皮的运动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运动状态是时刻改变的,故A错误,C正确;
B、此时橡皮的运动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橡皮受到的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D、据牛一定律可知,如果橡皮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实验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可减小小车与水平面间的阻力,故A正确;
B、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减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情况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
C、此时小车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对平衡力,故C错误;
D、通过旋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是否平衡,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A、安全锤的头部做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
B、大型载重车安装多个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错误;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
D、火车轨道下面铺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倒立放置前后瓶子的总重力不变,
所以,倒立放置前后,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1=F2,故AC错误;
由图可知,倒置后,对桌面压力的受力面积变小,
由p=可知,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即 p1<p2,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比较图甲、乙,液体密度相同,液体深度不同,U形管高度差不同,可以初步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
B、比较图乙、丙,液体密度相同,液体深度相同,U形管高度差相同,可以初步得出:在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B正确;
C、比较图甲、丁知,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相同,U形管的高度差不相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故C正确;
D、比较图乙、丁,丁图U形管液面高度差相同,在水中的深度较深,根据p=ρgh可以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10.【解答】解:①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连通器;
②微小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
③排水管的“反水弯”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故是连通器原理;
④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解答】解: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是由液体压强引起的,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符合题意;
B、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所以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合题意;
C、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D、纸外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内受到管中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管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解答】解:①气压跟海拔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这说明水的沸点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当用B管用力吹气时,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A管上端压强变小,下端大气压没有变化,从而形成了向上的压强差,因此A管中的水面会上升,故③符合题意。
④向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不掉下来,是因为当从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被下面的大气压压向漏斗颈而不掉下来。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
13.【解答】解:
BC、由于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则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相同;即p甲=p乙,故C错误;
由图可知:橡皮膜在甲液体中所处的深度小于在乙液体中所处的深度,已知p甲=p乙,则根据p=ρgh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故B错误;
AD、由于是同一个空的塑料药瓶,且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则塑料药瓶排开的甲乙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知,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浮甲>F浮乙,故D正确;
同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的重力一定,由于F浮甲>F浮乙,所以药瓶在两种液体中不会都处于悬浮状态,故A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A、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即F浮=G=F2﹣F1,故A错误;
B、由G=F2﹣F1,可得,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F2=G+F1,故B正确;
C、正方体边长为a,体积V=a3,因为浸没悬浮,V排=V=a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a3,故C正确;
D、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p=ρgh=ρ水g(h1+a)
由p=可得,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F2=pS=ρ水g(h1+a)×a2,故D正确。
故选:A。
15.【解答】解:A、由图可知,丙的示数与丁的示数之差为排开的水的重力,故A正确;
B、要想测出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溢水杯内水的液面必须到达溢水杯口,若达不到,则测得的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会变小;故B正确;
C、在倒出水的过程中,小桶内残留有水,使得测量的水的重力偏小,故C错误;
D、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减小偶然性的发生,实验中需要选用其他液体、更换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为,故D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
A、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浮力与重力相等,要使潜水艇上浮,则重力应小于浮力,由于潜水艇浮力不变,则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来减小重力;故A错误;
B、原来潜水艇悬浮,浮力等于重力,要使潜水艇下沉,则重力应大于浮力,由于潜水艇浮力不变,则应向水舱充水,来增大重力,故B错误;
C、在未露出水出之前,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潜水艇所受到的浮力不变,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潜。故C错误;
D、当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与潜水艇的体积相等,由于悬浮,浮力与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故D正确;
故选:D。
17.【解答】解:A、橡皮泥小船未装板栗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橡皮泥的重力,橡皮泥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橡皮泥小船未装板栗时和橡皮泥沉底时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橡皮泥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橡皮泥小船未装板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故A错误。
B、橡皮泥的密度ρ=2×103kg/m3=2g/cm3,体积V=(3cm)3=27cm3=2.7×10﹣5m3,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V排=V=2.7×10﹣5m3,则橡皮泥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2.7×10﹣5m3×10N/kg=0.27N,故B错误。
C、由ρ=得橡皮泥的质量m=ρV=2×103kg/m3×2.7×10﹣5m3=0.054kg,
橡皮泥小船未装板栗漂浮时浮力F浮′=G=mg=0.054kg×10N/kg=0.54N,
由F浮=ρ水V排g得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5.4×10﹣5m3,故C正确。
D、将板栗放在橡皮泥小船里,板栗的重力最大为G板栗=△F浮,
△F浮=ρ水△V排g=1×103kg/m3×(5.4×10﹣5m3﹣2.7×10﹣5m3)×10N/kg=0.27N.即放在橡皮泥小船里的板栗重一定不能超过0.27N.故D错误。
故选:C。
18.【解答】解:A、木块的体积:VA=SAhA=200cm2×15cm=3000cm3,
木块的密度:ρA===0.6g/cm3=0.6×103kg/m3,故A错误;
B、当加入2.7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此时木块恰好漂浮;
因木块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木=ρ水gV排,即m木g=ρ水gV排,
则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1800cm3,
容器内水的深度:h水===9cm,
容器内加入水的体积:V水===2700cm3,
由V水=(S容﹣SA)h水可得,容器的底面积:
S容=+SA=+200cm2=500cm2,故B错误;
C、细绳拉断前、后木块静止时,由p=ρgh可得,容器内水深度的变化量:△h===10﹣2m=1cm,
木块排开水体积的减少量:△V排=S容△h=500cm2×1cm=500cm3,
则剪断细绳前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排+△V排=1800cm3+500cm3=2300cm3,
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300×10﹣6m3=23N,故C错误;
D、细绳拉断前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11.5cm,
最后容器中水的体积:V总===8450cm3,
则有:S容器h绳+(S容﹣SA)h水′=V总
500cm2×h绳+(500cm2﹣200cm2)×11.5cm=8450cm3
h绳=10cm。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19.【解答】解:(1)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小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2)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F=G=mg=36kg×10N/kg=360N。
(3)车对地面的压强:p===9×103Pa。
故答案为:小于;360N;9×103。
20.【解答】解:推土机受到的摩擦力:
f=0.5G=0.5mg=0.5×1.5×104kg×9.8N/kg=7.35×104N。
因为“小黄”推土机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故牵引力F=f=7.35×104N。
当“小黄”推土机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7.35×104;不变。
21.【解答】解:
(1)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竖直方向上小车受到重力、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的作用;
(2)由实验可以看出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同;静止;相等;三;(2)变大;匀速直线。
22.【解答】解:
(1)实验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 实验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大小都为0.6N,受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第2、3两次实验知,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大(小);
A.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冰壶比赛时,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选BC;
(4)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故如果将第3次实验中木块上面的砝码去掉,能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该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还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把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压力变小了,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1)水平;如上所示;(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3)BC;(4)能;(5)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3.【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利用了由图乙、丙得到的结论的: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货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相同,承载质量越大,对地面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路面易损坏。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图丙中小桌对海绵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力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p=可知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和海绵对小桌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p′。
故答案为:(1)压力的作用效果;控制变量法;(2)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3)A;(4)=。
24.【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圆柱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N,示数为3N,即重力为3N;
(2)比较图甲、乙和丙可得出: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即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结论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丙图中圆柱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重力为3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则浮力为3N﹣1N=2N,如图所示:
(3)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时,需要控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选择甲丙丁三图进行对比;
(4)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圆柱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即圆柱体的体积为:
V物=V排===2×10﹣4m3,
物体质量m===0.3kg,
物体密度ρ===1.5×103kg/m3;
(5)盐水的密度范围是1.1g/cm3<ρ<1.2g/cm3,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圆柱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范围为:2.2到2.4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范围为:
3N﹣2.2N=0.8N和3N﹣2.4N=0.6N之间,故选C;
(6)该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体积有关,为了完成探究,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选取体积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3;(2)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如图;(3)丙丁;(4)1.5×103;(5)C;(6)不同。
25.【解答】解:
(1)由图乙可知,0~50s内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钢丝绳的拉力F1=1.5×104N,
55s~80s内物体完全露出水面,此时钢丝绳的拉力即为石块的重力G=F2=3.5×104N,
则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1=3.5×104N﹣1.5×104N=2×104N;
(2)由图乙可知,石块底部从江底到刚离开水面运动的时间t1=55s,
由v=可得,石块上升的高度即江水的深度:
h=vt1=0.8m/s×55s=44m,
则江底受到江水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44m=4.4×105Pa;
(3)由图乙可知,石块从上底面与水面相平到下底面与水面相平运动的时间t2=5s,
则石块的高度:
h′=vt2=0.8m/s×5s=4m,
由F浮=ρgV排得,石块的体积:
V=V排===2m3,
由图乙可知,石块露出水面的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均匀的增大,受到的浮力均匀的减小,则石块的横截面积不变,
则石块的底面积:
S===0.5m2,
起吊前石块对江底的压力:
F压=G﹣F浮=3.5×104N﹣2×104N=1.5×104N,
起吊前石块对江底的压强:
p===3×104Pa;
(4)石块在B位置和D位置时,石块和起吊船整体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总重力相等,
在B位置排开水的体积V排船+V,在D位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总,
由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总体积相等可得:V排船+V=V排总,
则起吊船排开水体积的变化量:
△V排船=V排总﹣V排船=V=2m3。
答:(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
(2)江底受到江水的压强为4.4×105Pa;
(3)起吊前石块对江底的压强3×104Pa;
(4)石块从B位置到D位置,起吊船排开水的体积改变了2m3。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PDF可编辑):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PDF可编辑),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