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086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08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086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2分)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的位置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cm。2.(3分)自然界中的雨、雾、冰、霜、露等都是水的不同状态,其中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露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3.(2分)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4.(2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5.(3分)游客将手机装在自拍杆上进行自拍,自拍杆像伞柄一样可以伸长或缩短,如果希望照片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则应该将自拍杆 (选“缩短”或“伸长”)。小明手机中有一张楼阁的照片,楼阁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当时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照片中楼阁的倒影部分 (选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6.(2分)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时,发现有砝码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则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二、选择题(7~12单选,13、14双选,每题2分,共16分)7.(2分)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均为500g B.人打一个呵欠的时间约为1min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均为1.1m/s D.郑州地区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0℃8.(2分)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于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9.(2分)光的色散就是( )A.单色光合成复色光的现象 B.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C.红光和紫光变成白色光的现象 D.白光变成红光和紫光的现象10.(2分)如图所示,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类似凸透镜的空气泡,你猜猜看,当平行光线穿过它后,光线会( A.发散 B.会聚 C.仍平行 D.不改变方向11.(2分)如图是刘老师看物体时眼睛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用的透镜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12.(2分)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ρ铜=8.9×103kg/m3,ρ铁=7.9×103kg/m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铜块质量大 B.铁块质量大 C.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多选)13.(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B.若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能看到正立的像 C.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对调,此时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多选)14.(2分)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m甲=m乙,则V甲:V乙=1:2 B.若V甲=V乙,则m甲:m乙=4:1 C.由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5.如图甲所示是一幅美丽的风景。若S为树梢上一点,P点为人眼,请在乙图中画出人眼看到树的倒影的光路图。16.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四、实验探究题(17题3分,18题7分,19题8分,共18分)17.(3分)小晨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2)小晨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其中 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是 (选填“酒精”或“煤油”)。18.(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 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如果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它们的中间位置,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成 (放大/等大/缩小)的像。(3)在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19.(3分)小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 台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丙所示是放入小石块前后的情况,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3)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4)实验结束后,小华又想测量鸡蛋的密度,但鸡蛋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于是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测量:①小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鸡蛋质量的过程中,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最小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鸡蛋的质量,他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填字母)。A.取出最小砝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线的游码向右移C.不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线的游码向右移②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鸡蛋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鸡蛋,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72g。③计算出鸡蛋的体积为 cm3.(已知ρ水=1.0×103kg/m3)④小华测得的鸡蛋的密度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五、计算(每题9分,共18分)20.(9分)小林家到学校有一条800m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立即以4m/s的速度跑回家。则:(1)小林在前一半路程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2)小林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3)如图的运动图象能大致表示小林运动规律的是 (填字母)。21.(9分)一个空瓶质量是300g,如果装满水总质量是800g,今先向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1kg,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为1500g,求:(1)空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解答】解:(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70cm。故答案为:量程;1.70。2.【解答】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雾和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故答案为:凝华;液化;吸热。3.【解答】解: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振动。4.【解答】解:(1)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故答案为:左;不变。5.【解答】解:若要照片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则应该将自拍杆伸长,增大了物距,从而减小了像距,使像变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能拍摄成照片,一定是实际光线进入了照相机的镜头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伸长;反射;是。6.【解答】解:(1)部分冰熔化成水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即质量不变,因此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天平仍然平衡。(2)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若砝码粘上橡皮泥,则砝码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加上橡皮泥的质量,因此砝码质量增加,而读数时仍然按照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没有计算橡皮泥的质量,所以测得的冰块质量偏小。故答案为:仍然平衡;偏小。二、选择题(7~12单选,13、14双选,每题2分,共16分)7.【解答】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一包方便面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打一个哈欠的时间在5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符合实际;D、郑州地区5月份最高气温不超过40℃,所以平均气温更不可能超过4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8.【解答】解:A.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A错误;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从环保角度来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故选:C。9.【解答】解:光的色散就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故选:B。10.【解答】解:如果同学们不对图片进行分析,很容易选B,这是错误的,因为凸形气泡不是玻璃元件,故它不是凸透镜。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因此对照过去的平行光有发散作用,所以A是正确的。故选:A。11.【解答】解: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12.【解答】解: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0相同,将铜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总质量m1=m0+m铜﹣m溢1,将铁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总质量m2=m0+m铁﹣m溢2,由题知,m1=m2,即:m0+m铜﹣m溢1=m0+m铁﹣m溢2,m铜﹣m溢1=m铁﹣m溢2,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ρ=可得:ρ铜V铜﹣ρ水V铜=ρ铁V铁﹣ρ水V铁,(ρ铜﹣ρ水)V铜=(ρ铁﹣ρ水)V铁,铜块与铁块的体积之比:====,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1,所以m铜<m铁,即:铁块的质量大。故选:B。13.【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故A错误;B、透镜右移,物距大于焦距,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不能看到正立的像,故B错误;C、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换烛焰和光屏的位置,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近视眼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CD。14.【解答】解:由图可知,V=2cm3时,m甲=4g,m乙=1g,则:ρ甲===2g/cm3,ρ乙===0.5g/cm3,所以,ρ甲:ρ乙=2g/cm3:0.5g/cm3=4:1。A、由V=可得,当m甲=m乙,V甲:V乙=ρ乙:ρ甲=1:4,故A错;B、由m=ρV可得,当V甲=V乙时,m甲:m乙=ρ甲:ρ乙=4:1,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故C错;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设甲乙的体积均为V,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混合液的体积为2V,混合液的质量m混=m甲+m乙=ρ甲V+ρ乙V=(ρ甲+ρ乙)V,混合液的密度ρ===,故D正确。故选:BD。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5.【解答】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连线与镜面垂直,由S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找到S点的像S′点,连接眼睛P和像点S′,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SO即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16.【解答】解: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两条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17题3分,18题7分,19题8分,共18分)17.【解答】解:(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从下向上安装;(2)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乙是沸腾前的情形;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有大量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中,使得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形成图甲的情形;(3)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早已沸腾,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而煤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煤油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故答案为:(1)从下到上;(2)乙;(3)煤油。18.【解答】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cm﹣5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开始前,应将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25.0cm﹣10.0cm=15.0cm,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如果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它们的中间位置,此时的物距等于22.5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较模糊,说明中间部分的物距此时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两侧部分的物距大于或小于中间部分的物距,故适当扭转凸透镜,使凸透镜与光屏平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10.0;凸透镜的主光轴;(2)投影仪;缩小;(3)使凸透镜与光屏平行。19.【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g。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40g+2g=42g;物体的体积:V物=V﹣V'=40ml﹣25ml=15ml=15cm3;(3)石块的密度ρ===2.8g/cm3=2.8×103kg/m3;(4)①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B、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左,左端的质量大,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符合题意;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不符合题意;故选B;③根据题意等效替代法,加入水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加入水的质量:m=172g﹣122g=50g;ρ水=1.0×103kg/m3=1.0g/cm3;由密度公式,鸡蛋的体积:V===50cm3;④因取出鸡蛋上,鸡蛋上沾有水,故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比真实值要大,即加入水的体积比真实值要大,也就是测量的鸡蛋的体积偏大,由ρ=,小华测得的鸡蛋的密度将比真实值偏小。故答案为:(1)水平;右;(2)42;15;(3)2.8×103;(4)①B;③50;④偏小。五、计算(每题9分,共18分)20.【解答】解:(1)小林前一半的路程:s1=s=×800m=400m,由v=可得,小林在前一半路程中所用的时间:t1===400s;(2)小林后一半的路程:s2=s=×800m=400m,由v=可得,小林在后一半路程中所用的时间:t2===100s,小林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1.6m/s=5.76km/h;(3)A、该图反映了整个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该图反映了物体前一段以较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段以较小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该图反映了物体前一段以较小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段以较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故选:C。答:(1)小林在前一半路程中所用的时间是400秒;(2)小林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6米/秒,合5.76千米/时;(3)C。21.【解答】解:(1)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800g﹣300g=500g,由ρ=可得,空瓶容积:V=V水===500cm3;(2)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m总﹣m瓶=1100g﹣300g=800g;(3)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此时水的体积:V水′===400cm3,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V﹣V水′=500cm3﹣400cm3=100cm3,金属颗粒的密度:ρ===8g/cm3=8×103kg/m3,答:(1)空瓶的容积是500cm3;(2)金属颗粒的质量是800g;(3)该金属的密度是8×103kg/m3。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1 21:24:25;用户:黄绍豪;邮箱:15778348456;学号:223061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