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作用
B.小聪同学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则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3分)2019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中,中国女排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连续扳回三局,最终以总比分3:2逆转夺冠。下列有关情景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力不平衡
B.排球被重扣后加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C.队员发球时,击球瞬间对球做了功
D.二传手向上撑球,球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急转直下。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3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兰州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4.(3分)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5.(3分)有一个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N,取下物体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4N B.6N C.10 N D.12 N
6.(3分)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g取10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7.(3分)下列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船桨
C.钓鱼竿 D.扳手
8.(3分)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F4的大小关系是( )
A.F2<F3=F4<F1 B.F2<F4<F1<F3
C.F4=F2<F1<F3 D.F4<F2<F3<F1
(多选)9.(3分)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甲、乙的拉力之比是2:3
B.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 1:1
C.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 3:2
D.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是1:1
10.(3分)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 B.F2<F1<2F2 C.F1=2F2 D.F1>2F2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各题每空2分,共20分。)
11.(4分)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 。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速度逐渐增大至f=G时,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 状态。
12.(4分)空铁桶重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往桶里倒入8kg水,水的深度为15cm,g取10N/kg,则水对桶底的压力为 N,水桶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13.(4分)一小球质量为3kg,体积为6dm3,放入水中,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g=10N/kg)
14.(4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质量为60kg,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0.2倍。则拉力F的功率为 ;货箱运动了1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 。
15.(4分)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中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若某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则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7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29分。)
16.(3分)在图中,画出A对到支持面的压力和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17.(3分)如图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并作出F的力臂L。
18.(2分)根据图给出的滑轮,要求承重的绳子股数n=4,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19.(7分)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运动的物体 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20.(6分)以下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 调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之一是方便测量 。
(2)如图乙,在已经调节好的杠杆左A处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离支点4格的B处挂 个相同的砝码。
(3)如图丙,在杠杆左边离支点4格的C处,用弹簧测力计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也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每个钩码重0.5N)。
21.(8分)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5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钩码重G/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0.2
0.1
0.1
100%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0题11分,第21题10分,共2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宇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酿。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11分)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已知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
23.(10分)小夏利用如图的滑轮组,将重量为28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已知他自身的重量为500N,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200N,两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400cm2.求此过程中:
(1)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F做的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解: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聪同学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处于平衡状态,则他的推力等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故B错误;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排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大小都在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正确;
B、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排球被重扣后加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
C、队员发球时,击球瞬间对球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排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距离,所以做了功。故C正确;
D、二传手向上撑球,球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急转直下。力的方向不同,球的运动方向不同,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故A错误;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差,故B正确;
C、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珠穆朗玛峰顶的高度大于兰州市地面的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兰州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
A、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液>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B错误;
C、由于两球漂浮或悬浮,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球的重力,则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等于球的质量,故C错误;
D、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根据p=ρ液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液>p乙液.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浮力F浮=G﹣F=10N﹣4N=6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液=ρ水gV排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浮′=2F浮=2×6N=12N;
浮力F浮大于物体的重力G,故物体上浮,直至漂浮,
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10N。
故选:C。
6.【解答】解:
A.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N﹣5N=8N,故A正确;
B.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V排=V=L3=(10cm)3=1000cm3=1×10﹣3m3,
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0.8×103kg/m3,故B正确;
C.正方体上、下表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
正方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p1===500Pa,
由p=ρgh可得,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1===0.0625m=6.25cm,故C错误;
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p2===1.3×103Pa,故D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
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B、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
C、钓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D、扳手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答】解: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由第一个图可知,L1=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
由第二个图可知,使用的滑轮组n=3,F2=G;
由第三个图可知,使用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F3=2G;
由第四个图可知,使用的斜面=sin30°=,因为FL=Gh,所以F4=G。
可见,F2<F4<F1<F3。
故选:B。
9.【解答】解:
A、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G物+G动),
由图知,n甲=3,n乙=2,所以绳端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甲=(G物+G动),F乙=(G物+G动),
则甲乙拉力之比为F甲:F乙=(G物+G动):(G物+G动)=2:3,故A正确;
B、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提升物体的速度相同,
由图知,n甲=3,n乙=2,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分别为:v甲=3v,v乙=2v,
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v甲:v乙=3v:2v=3:2,故B错;
C、由AB的解答可知,F甲:F乙=2:3,v甲:v乙=3:2,
由P===Fv可得,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P甲:P乙===1:1,故C错;
D、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由W额=G轮h、W有用=G物h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由η=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η甲:η乙=1:1,故D正确。
故选:AD。
10.【解答】解:由图知,
(1)动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1,墙壁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墙,木板A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木板,
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1=F墙+F木板,
由于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所以F木板=F1,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动滑轮对木板A的拉力为F动=F木板=F1﹣﹣﹣﹣﹣﹣﹣﹣﹣﹣①;
(2)物块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绳子对它向左的拉力F2,木板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fA对B;由于物块B保持静止,所以F2=fA对B;
木板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动滑轮对木板向右的拉力F动,物体B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B对A,地面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
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动=fB对A+f地面﹣﹣﹣﹣﹣﹣﹣﹣﹣﹣﹣②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对A=fA对B=F2﹣﹣﹣﹣﹣﹣﹣﹣﹣﹣③
由②③可得F动=F2+f地面,
即F1=F2+f地面,
也就是F1=2F2+2f地面,
所以F1>2F2。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各题每空2分,共20分。)
11.【解答】解:
(1)雨滴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下落时,合力为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差,所以这两个力的合力F合=G﹣F;
(2)当阻力等于重力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G﹣f;匀速直线运动。
12.【解答】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由p=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0×10﹣4m2=15N;
(2)桶里水的重力:
G水=m水g=8kg×10N/kg=80N,
水平桌面受到桶的压力:
F′=G桶+G水=20N+80N=100N,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
p′===10000Pa。
故答案为:15;10000。
13.【解答】解: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6×10﹣3m3=60N;
小球的重力为:G=mg=3kg×10N/kg=30N;
小球浸没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小球会上浮,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30N,
此时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3×10﹣3m3。
故答案为:30;3×10﹣3。
14.【解答】解:(1)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速度:
v绳=nv物=3×0.1m/s=0.3m/s,
则拉力F的功率:
P=Fv绳=50N×0.3m/s=15W;
(2)货箱受到的摩擦力:
f=0.2G=0.2mg=0.2×60kg×10N/kg=120N,
由v=可得,1min内货箱运动的距离:
s=v物t=0.1m/s×60s=6m,
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W=fs=120N×6m=720J。
故答案为:15W;720J。
15.【解答】解: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相对高度降低,则势能减小;同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是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重力势;动。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7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29分。)
16.【解答】解:
过物体的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G,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在斜面(水平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即为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7.【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支点在B点,连接BC,则BC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从C点垂直于BC向上作出最小动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8.【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要求承重的绳子股数n=4,这说明有4段绳子拉着动滑轮,题干图片中有两个动滑轮,所以每个动滑轮各自有两段绳子,则绳子的起始点连接在定滑轮的下挂钩上,然后依次绕过上面的动滑轮、定滑轮、下面的动滑轮,拉力的方向最终是向上的,如图所示:
19.【解答】解:(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里采取得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行驶的越远。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故C正确。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控制变量;(2)远;慢;(3)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4)C。
20.【解答】解: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达到平衡状态;
由图甲中,杠杆的右端较高,平衡螺母应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
乙图,设在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为n,由杠杆平衡条件得:4G×2L=nG×4L,
解得:n=2,
即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2个钩码;
(3)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此时动力臂等于OC=×4L=2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测力计的示数:
F1===2N。
故答案为:(1)达到;右;水平;力臂;(2)2;(3)2。
21.【解答】解:(1)小明在进行实验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测力计示数。
(2)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
已知钩码上升高度h=0.1m,则测力计移动距离:s=nh=3×0.1m=0.3m,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测力计移动距离为0.2m,测力计移动距离错误,从而导致滑轮组效率错误。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66.7%。
(4)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有用功增加,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重增大,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故答案为:(1)匀速;(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应该是0.3m,不等于0.2m;(3)66.7%;(4)变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0题11分,第21题10分,共2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宇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酿。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解答】解:(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p=ρgh=1000kg/m3×10N/kg×0.2m=2000Pa;
(2)物块A体积为V=(0.1m)3=10﹣3m3,
根据题意可得,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V排=V﹣V露=V﹣V=V=×0.001m3=4×10﹣4m3,
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4×10﹣4m3=4N;
(3)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此时物块漂浮,物体的重力G=F浮=4N,
当物块A完全浸没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10﹣3m3=10N;
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与弹簧的拉力之和,则弹簧的拉力:F=F浮′﹣G=10N﹣4N=6N。
答:(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2000Pa;
(2)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4N;
(3)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为6N。
23.【解答】解:(1)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200N,根据力的相互性,绳子对人的拉为200N,故人对地面的压力:
F=G﹣F拉=500N﹣200N=300N;
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p===7.5×103Pa;
(2)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s=2h=2×2m=4m;
拉力做的功:
W总=F拉s=200N×4m=800J;
(3)对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280N×2m=560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70%。
故答案为:
(1)小夏对地面的压强为7.5×103Pa;
(2)拉力F做的功为800J;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 8:48:01;用户:小吴老师;邮箱:orFmNt0PUPN61rW1YowPH0yM1Das@weixin.jyeoo.com;学号:2828658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