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单元 第1讲 自然灾害 课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单元 第1讲 自然灾害 课件练习题,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自然灾害,-4-,-5-,-6-,-7-,-8-,-9-,-10-,-11-,-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主要气象灾害1.洪涝(1)成因。①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2)危害:淹没农田、道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冲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3)防御措施。①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区,河道裁弯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②生物措施: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结构;有计划退耕还林、还湖。③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实行防洪保险等。2.干旱(1)成因。①自然原因: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农作物需水季节。②人为原因: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干旱,如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2)危害:空气干燥、地表水径流水位大幅下降、动植物死亡、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停产等。(3)防御措施。①工程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②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③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选择耐旱的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④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进行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3.台风(飓风)(1)成因: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2)危害: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灾害并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3)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4.寒潮(1)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2)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采取措施确保农(棚体加固、压紧棚膜、保温防冻)牧(圈舍加固、畜禽保暖)业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寒保暖等。
5.沙尘天气(1)成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表土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2)危害: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和污染大气环境(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产生活(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3)防治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
二、主要地质灾害1.地震(1)成因。①地震发生的原因:多为构造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也有陷落地震和人为诱发的地震。②影响烈度(地震破坏程度)的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2)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害最大;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3)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2.崩塌、滑坡、泥石流(1)成因。①崩塌、滑坡:地表破坏、破碎;地形坡度大;外力作用,如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②泥石流:特定的地质形态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块;集中的水源。(2)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修建护坡工程,锚固山体;植树种草;确定潜在发生灾害的位置;加强对山体的观察;对高风险区的居民及时疏散迁移。
典题研析(2016全国Ⅲ卷)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发生年份明显多于南部地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分别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
命题立意 本题以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分布图为依托,获取图文呈现的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调用区域地理差异背景知识分析成因,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整合构建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
2.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3.自然灾害答题思路(1)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2)自然灾害成因分析的答题技巧。①明确考查方向: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②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③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即时训练某年2月23日到24日早晨,美国南部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降雪、冻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多地航班延误,学校关闭,交通事故频发。而美国东部和北部地区则再次受到寒潮影响,多个地区创下了低温纪录,马萨诸塞州的南塔克特岛海浪也被冻住(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与中国寒潮相比( )A.寒潮源地相同B.寒潮路径相同C.危害损失相同D.危害方式相同(2)寒潮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是( )A.带来的降雪是固态降水,对农业生产没有意义B.当带来的低温在0 ℃以下才会使农作物受冻害C.带来的降雪中含有氮化物是有效的天然“杀虫剂”D.带来的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能起到抗寒保温的作用
主要地质灾害 典题研析(2014上海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思路分析第(1)题,根据文字材料,锁定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第(2)题,从地形坡度、地质构造、松散碎屑物、降水等条件判断泥石流高危区所处的位置。
命题立意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地形地质、气象气候特征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体现综合思维的素养要求。答案 (1)月份: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高。(2)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整合构建1.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即时训练(2018云南昆明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7单元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件练习题,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考点一世界地理概况,-5-,-6-,-7-,2七大洲地形,-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单元 第1讲 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课件练习题,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5-,-6-,区域的主要类型,-7-,区域的特征,-8-,考向一,考向二,素养提升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2单元 第1讲 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件练习题,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太行山脉,-5-,牧业区,生态环境,-6-,农业垦荒,伐木烧薪,-7-,农林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