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地球剧烈变化知识点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7886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地球剧烈变化知识点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7886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地球剧烈变化知识点
展开九、地表探秘1.看似平静的地球表面上,时常会发生一些令人震撼的剧烈变化,比如山崩地裂的(地震)和猛烈喷发的(火山)等。这些现象都在告诉人们一-些关于地球自身变化的信息。2.(喜马拉雅山)是世界 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 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3.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据此我们可以推想,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4.我们可以利用模拟实验来探究高山的形成。实验材料:多色橡皮泥、橡皮泥切割刀、托盘等。实验方法:① 将4块条状橡皮泥叠加放到托盘中。②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③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石。④将实验现象和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挤压橡皮泥两端时,橡皮泥中间隆起;挤压切割后的橡皮泥块,中间的橡皮泥块滑动突出。5.海洋变成高山的过程:两块大陆开始接近→海变窄了→两块大陆推挤成山。6.怎么解释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喜马拉雅山在亿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板块的漂移运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导致喜马拉雅附近隆起形成高山,海洋生物尸体也就被挤压到了山上,直到今天,形成了化石。7.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上(大西洋两侧)的大陆海岸线轮廓,提出-一个假设:大陆是(移动)的。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他集中精力在古生物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气候学等领域寻找证据。1912 年,魏格纳首次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提出:(所有大陆曾经连成一片,而后经过分裂、漂移,直至成为现在的样子)。十、地球的内部1.地球像篮球一样是一个(球体),它在太空中(不停地运动着)。2.地球内部并不是一个整体的,它具有分层结构。地球从(外部到内部)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也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地幔:温度达1500摄氏度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温度达2000·3000摄氏度,地心处温度高达6000°C,厚度约3486千米。4、如果把地球内部结构做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一个鸡蛋,地核就相当于蛋黄,地幔就相当于蛋白,地壳就相当于蛋壳。5、制作地球圈层模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来表示地球圈层的大约厚度,可以制作出地球结构模型。材料:红、黄、蓝(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操作方法:①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代表地核、地幔、地壳。②为了更加逼真地还原地球内部结构特点,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厚度按比例缩小,如将地核的厚度3480千米缩小为3.5厘米,地幔厚度2900千米则缩小为2.9厘米,地壳厚度17千米缩小后非常的薄,因此,我们只需将蓝色橡皮泥压成非常薄的一层包裹在外面即可。③做完后切开模型进行观察,比一比谁的模型科学、直观、新颖。11、地震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 0级特大地震,使原本秀美的城区和农村瞬间变为废墟。这次地震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次地震。2.(地壳运动)会挤压岩层,当这种挤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岩层)可能会断裂。3.模拟岩层断裂材料: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分别为0.3厘米、0.5厘米、1厘米的木板3块。实验方法:从最薄的木板开始实验,双手握住木板的两端,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观察木板断裂时的现象。实验现象:木板因为受力变弯曲,当受力变大时,木板因不能承受而被折断。木板越厚折断时声音越大,手感到的震动越强烈。实验结论;当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断裂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4、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的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振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5.地震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和火灾)等,实在太可怕了。6.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熄灭炉火),(切断电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的找一-些物品保护(头部)。12、火山1.(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1000 多年前,“轰隆”-声巨响,(古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夜之间,距维苏威火山10千米远的繁华的(庞贝古城)就被火山喷发物掩埋了。2、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报纸、铝盘、带窄颈的干净瓶子、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等。实验方法: ①在桌子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中间。②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一两滴洗涤灵。③在瓶中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④将50毫升醋倒入杯中,然后加入2--3滴红墨水。⑤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实验的现象:当慢慢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可以看到红色的泡沫从瓶口喷出,形成了像喷泉一样的喷发现象,喷射出来的混合物沿着铝箔向下流。3.火山是怎样喷发的?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4.尽管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使(土壤肥沃);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从而成为(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我国的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等。5.19世纪最负盛名的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写过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它描述了勇敢的科学家(烈登布鲁克教授),从一座死火山的火山口进入地球内部,在地球内部进行探险旅行的经历。13、地壳的构成1.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2.我们可以从岩石的内部结构(是否有层理、有气孔、有生物痕迹)、构成物质(是一种、还是多种,是颗粒状的、还是层状的)、条痕颜色、硬度等来研究岩石的性质。3.如何观察到条痕颜色:将岩石在无釉瓷片上用力刻划,直到在无釉瓷片的表面留下清晰的粉末为止,即可观察条痕的颜色。4.如何测试岩石的硬度:用手指甲、 铜钥匙、小刀等刻划岩石,可推测出岩石硬度。5.岩石的内部结构与它的(形成过程)有直接关系。6.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7.岩浆岩:由地下岩浆或地表熔岩冷却凝结而成的:由于温度骤降, 气体等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结构,如玄武岩:有的熔岩是在地下变硬形成的,如坚硬致密的花岗岩。8.沉积岩:由一层层沙子和淤泥固结而成的。这类岩石中常常由含有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如白垩化石。9.变质岩:由前两种岩石在高温、压力作用下变质而成的。它的特征比较明显,有的具有片状结构,如片岩:有的是麻状结构,如花岗片麻岩;有的是板状结构,如板岩。.10.常见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常见沉积岩: 石灰岩、砂岩、页岩、化石 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碳质板岩、11、(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雕塑一般用比较大的(大理石、石灰石)等雕刻制成。纪念碑一般用坚硬的(花岗岩)建造。赵州桥是用坚硬的(青灰色砂石)建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