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01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0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共6页。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逃(cuàn)        (guì)        (niù)        人声鼎(fèi)

    B.确(zuó)         (niǎn)       开(zhàn)       然不同(jié)

    C.秘(ào)          (còu)        (jū)         花团锦(cù)

    D.淋(lí)          (dài)        (zhì)        吾身(xǐng)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云宵  啄食  人迹罕至  风流倜傥        B.惭愧  激荡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C.恭敬  菜畦  感慨万千  搏学笃志        D.企盼  和蔼  小心翼翼  曲肱而忱

    3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这里到旅游点,一路上的风光美不胜收,大家一下子就放松了。

    B.武汉各处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然坚守在战“疫”一线。

    C.发现近期口罩紧缺,他骗钱的伎俩从心底油然而生,结果刚实施了诈骗,就被公安给逮住了。

    D.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干部进深山,走村寨,入农户,忙得不亦乐乎

    4 [2021·湖南湘潭中考]下面文段的①②③④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①今天的家庭教育学,提倡父母与子女做朋友,彼此平等相待,这是很有道理的。②家庭中的成员,尽管有辈分、年龄之别,而且人格是一样的,平等相待正是对人格的尊重。③在曾国藩生活的时代,当然没有这个道理,有的只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圣教”。④曾国藩在儿子面前说自己的不是,便将“板起面孔训人”的生硬态度,化为“推心置腹交谈”的友好气氛。

    A.①               B.②              C.③                 D.④

    5 [2021·四川遂宁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②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③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

    ④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⑤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A.③⑤②①④          B.②③①⑤④           C.②④①③⑤          D.④③⑤①②

    6 古诗文默写。(6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4)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十二章》)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征人听到芦管声而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7 [2021·四川内江中考]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4分)

    双喜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8 社区组织一次辩论赛,正方认为数字智能可以代替子女照顾老人,你作为反方,请说说反驳理由。(4分)

    反方:我方认为数字智能不能代替子女照顾老人,因为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2分)

     

    10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吾日三吾身(            )                 (2)传不乎(               )

    (3)食(            )                         (4)去(             )

    12 下列加点的字与“温故而知新”中的“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不得已                        B.博学笃志

    C.思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从之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4 【甲】文强调从          (用文中的三个字回答)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乙】文体现了孔子            的治国思想。(2分)

    (三)[2020·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再糟糕的种子也会结出果实

    周 礼

    小时候,查尔斯·舒尔茨是一个出了名的笨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他是一个十足的蠢蛋,从未干过一件出色的事情;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科科不及格的差生,毫无前途可言;而在同学的眼中,他则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别人打他,他也不敢还手。

    舒尔茨也曾试图改变自己,比如:努力学习,赢得同学的尊重,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等。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他的成绩老是上不去,物理甚至还考了零分,而在校高尔夫球比赛中,他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在学校里,没有人关心他,也没有人和他玩耍,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也没有人在乎他的存在,他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孤独而卑微地生活着,偶尔有人跟他打声招呼,他都会感到受宠若惊。

    虽然在很多方面,舒尔茨的表现都相当差劲,但有一个方面还勉强过得去,那就是画画。他喜欢画画,尤其是漫画,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几乎都交给了手中的笔,桌上的画,他渴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像梵高一样伟大的画家。其实,那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他的画从未得到过别人的好评,中学时,他鼓起勇气向《毕业年刊》的编辑投去几幅他自认为十分满意的作品,但不幸的是没有一幅被录用。后来,他又向其他报刊、杂志投稿,结果均被无情地退了回来。尽管遭受了无数次退稿的打击,但他毫不气馁,他仍然坚信,自己的漫画与众不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中学毕业,如人们所料想的那样,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愿意接纳他,但这并未影响到他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他决定做一名职业漫画家,一心一意地搞好创作。其间,他信心满满地向华特迪斯尼公司写了一封自荐信,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特长和希望获得的职位。华特迪斯尼公司的负责人很快给他回了信,并让他把作品寄过去看看,他精心地挑选了几幅作品,但遗憾的是,华特迪斯尼方面都不满意,认为他的作品没有达到公司要求的高度。他再一次失败了。

    后来,他转变了创作方向,开始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融入到漫画之中,营造出一个充满幽默、幻想、温暖和忧伤的世界,其中有两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小男孩查理·布朗和小狗史努比,他把这部漫画作品命名为《花生》。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半个世纪,先后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刊登在了二千六百多家报纸上,并延伸到全球七十五个国家,每天陪伴着三亿五千万读者一起欢笑。

    不仅如此,舒尔茨还两度获得漫画艺术最高殊荣“鲁本奖”,1978年被选为“年度国际漫画家”,1990年得到法国文艺勋章,并多次登上《福布斯》杂志年收入最高艺人排行榜,成为历史上最富有的漫画家。

    原来,要实现人生的逆转,就得认定目标,坚持做好一件事,正如舒尔茨自己所言:“生活就是会从好梦中被粗暴地惊醒”,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事事如意,但只要信念不灭,再贫瘠的土地,也能种出庄稼,再糟糕的种子,也会结出果实。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

    15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6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7 文章只详写舒尔茨所遭受的挫折,面对其取得成功的经历与之后的事却写得非常简略,作者为何这样安排?(4分)

     

     

    18 文章的标题“再糟糕的种子也会结出果实”中的“糟糕的种子”与“果实”分别指什么?(4分)

     

     

     (四)[2021·广西河池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在前面,母亲紧其后,我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9 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2分)

     

     

    2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2分)

     

     

    21 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22 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23 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3分)

     

     

    三、作文(50分)

    24 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500字以上;③书写整齐。

     

     

     

     

     

     

     

     

     

     

     

     

    第三单元答案与解析

    1. 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B项,“凿”应读záo;C项,“矩”应读jǔ;D项,“执”应读zhí。

    2. 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A项,“云宵”应为“云霄”;C项,“搏学笃志”应为“博学笃志”;D项,“曲肱而忱”应为“曲肱而枕”。

    3.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项,“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多指美好的感情。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 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根据语段内容来看,②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而且”改为“但”。故选B。

    5. B【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作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阅读语段和所选句子可知,语段主要围绕“劳动教育”这一话题进行论述。语段开头引用《朱子家训》中的话,②句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故②句排在第一空,由此可排除A、D两项;①句中的“这”指代的是③句中家长的错误做法,故①句应在③句之后,由此可排除C项。故选B。

    6. (1)落花时节又逢君 (2)遥怜故园菊(3)人不知而不愠

    (4)不逾矩(5)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每空1分,共6分)

    7. 双喜、衍太太。双喜是鲁迅小说《社戏》中的人物;衍太太为人刻薄、自私虚伪,无法体现“温馨的回忆”。(4分)

    8. 【示例】①老年人很难从容地运用数字智能;②老人需要的是儿女的关爱,而数字智能只是冰冷的机器,无法给老人提供精神上的安慰;③如今的数字智能还没有达到完全代替人的程度,数字智能无法完全代替子女照顾老人。(4分)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辩论词的能力。拟写的辩论词既要能驳倒对方观点,又要切实可行,不让对方找到反驳的理由。根据题干,可从儿女关爱、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数字智能等角度来写。

    9.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2分)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抓住山、月、影、江水等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10.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诗,从诗中找出表现诗人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看这些画面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此题由诗句中的“思君”即可分析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1. (1)自我检查、反省(1分)(2)温习(1分)(3)充足的(1分)(4)粮食(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前两个词语出自课本,可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后两个词语可根据上下文推断。足:充足的。食:名词,粮食。

    12.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的能力。题干中的“而”表顺承。A项,“而”表修饰;B项,“而”表并列;C项,“而”表转折,相当于“却”;D项,“而”表顺承。故选D。

    13. (1)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针对)他们身上的缺点要(引以为戒)加以改正。(2分)(2)自古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2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重点文言词语。这两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及其含义:(1)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的方面,优点;从,听从,学习。(2)皆,都;信,信任;立,立足。

    14. 忠、信、习(1分)取信于民(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第一空根据【甲】文内容,结合题目信息“用文中的三个字回答”,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即知应填“忠、信、习”;第二空根据【乙】文中的句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可知应填“取信于民”。

    【乙文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15. 文章主要写了漫画家舒尔茨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经历。(2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题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作适当的增减。本文的人物是漫画家舒尔茨,主要事件是舒尔茨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经历。故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漫画家舒尔茨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经历。

    16. 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地说明了这部作品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之大,突出了舒尔茨取得的成绩不同凡响(2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题目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由“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半个世纪”可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17. 详写舒尔茨的挫折,是为突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之付出努力,最终一定能成功。(4分)

    18. “糟糕的种子”指舒尔茨天赋差,是出了名的笨孩子。(2分)“果实”指舒尔茨取得的事业上的成功,成为历史上最富有的漫画家。(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中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舒尔茨,写了他天赋差,是出了名的笨孩子,但他仍坚持梦想,最终实现了事业上的成功。据此可知,“糟糕的种子”指舒尔茨天赋差,是出了名的笨孩子。“果实”指舒尔茨取得的事业上的成功。

    19. “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收稻谷。(2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此题可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概括。第③至⑦段属于插叙的内容,时间是“我”10岁的时候,人物是“我”和父母,事件是在暴雨中收稻谷。

    20. 这一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1分)结构上,这一段照应标题和结尾,并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1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段落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第一问要求我们从修辞角度赏析,由“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第二问要求我们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首先,正是这样猛烈的雨,让“我”回忆起童年往事,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其次,首段的“暴雨”与题目中的“雨”和末尾“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形成照应。据此作答即可。

    21. “冲”字写父亲快步走在前面,表现了父亲在雨中前行的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字写母亲默契地配合父亲;“踩”字写出童年的“我”顺着父母的脚印行走。这三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在雨中艰难、无畏地担稻谷回家的情景,写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劳动的艰辛,为下文“我”带领儿子雨中漫步做铺垫。(3分)

    22. 题目概括了文章回忆童年往事的主要内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难对人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首先,“落在童年的雨”概括了本文回忆“我”10岁时跟随父母收稻谷遇雨的经历。其次,结合文中“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可知,“童年的雨”还指童年经历的苦难,暗含着童年的艰难经历有促进成长的作用,因此题目具有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最后,“落在童年的雨”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作答即可。

    23. ①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让儿子也经历淋雨后获得成长的想法。(1分)②儿子对爸爸冒雨回家的提议感到意外。(1分)③儿子懂事,信任爸爸,对爸爸提出的新鲜做法感到新奇、觉得有趣。(1分)

    24. 【示例】略。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