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 经济繁荣萌芽初显江南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12课 太平天国烽火席卷浙江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14课 鉴湖女侠轩亭洒碧血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15课 当五四浪潮袭来的时候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16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第13课 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 教学设计
展开1.知道: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浙皖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辛亥革命 学生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了解辛亥革命
1.教师:播放录相,并要求学生搜集录相中的重要信息。
2.学生:观看录相,并在录相中搜集重要的历史信息。
3.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呈现:
(1)浙皖起义:
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浙皖起义,一举击毙清廷巡抚恩铭。本文试就浙皖起义筹划、发动、失败原因等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并从中领略到徐锡麟烈士的雄才大略。这场起义尽管以失败而告终,但却给后来的革命者留下宝贵
(2)浙江光复:
光复会是近代反清革命的主要政治团体之一,是同盟会的组成部分,在舆论宣传、反清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是浙江籍的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主要成员也是浙江籍。
光复会创立初期有两大特点,一是其创始人和主要成员都是浙江人;二是有秘密结社的会党领袖加入。这与光复会的定名、宗旨和活动有关,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光复会在辛亥革命时期起过作用,但过于强调地方、强调传统,产生了不利的一面。
(3)学生阅读文字和图片资料;
(4) 学生阅读体验
三、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比较得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过程中,能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录相和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
第23课 钱王与杭州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第23课 钱王与杭州 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解题,导入新课,学习课文,了解钱王的生平,汇报交流,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7课 走近王安石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第17课 走近王安石 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谈话引入新课,学生学习课文,讨论问题,了解王安石的生平,了解王安石少年求学的故事,了解王安石卓越的文学业绩,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课 家乡物产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第12课 家乡物产 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总结,播放课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