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7686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7686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7686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函数y=mx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A.12 B.10 C.8 D.6
2.分别写有数字0,﹣1,﹣2,1,3的五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4x3•2x2=8x5 B.a4﹣a3=a
C.(﹣x2)5=﹣x10 D.(a﹣b)2=a2﹣2ab+b2
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2•a3=a6 B.(a2)3=a6 C.a6﹣a2=a4 D.a5+a5=a10
6.不论x、y为何值,用配方法可说明代数式x2+4y2+6x﹣4y+11的值( )
A.总不小于1 B.总不小于11
C.可为任何实数 D.可能为负数
7.在一幅长,宽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幅挂图的面积是,设金色纸边的宽为,那么满足的方程是( )
A. B.
C. D.
8.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1 C.m>1 D.m<1
9.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则m的值为( )
A.0 B.0或2 C.0或2或﹣2 D.2或﹣2
10.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分别从甲地开往乙地(轿车的平均速度大于货车的平均速度),如图线段OA和折线BCD分别表示两车离甲地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时间x(单位: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同时到达乙地
B.轿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了提速
C.货车出发3小时后,轿车追上货车
D.两车在前80千米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有一个横截面边缘为抛物线的水泥门洞,门洞内的地面宽度为,两侧离地面高处各有一盏灯,两灯间的水平距离为,则这个门洞的高度为_______.(精确到)
12.正十二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
13.抛物线y=(x﹣3)2+1的顶点坐标是____.
14.已知关于x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1,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_____.
15.若一次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b的值可以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6.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①;②方程的根为,;③;④当时,随值的增大而增大;⑤当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问题情境)
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点P为边BC上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求证:PD+PE=CF.
小军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PD=GF,PE=CG,则PD+PE=CF.
[变式探究]
如图3,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PE=CF;
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
[结论运用]
如图4,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B上,点C落在点C′处,点P为折痕EF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G⊥BE、PH⊥BC,垂足分别为G、H,若AD=8,CF=3,求PG+PH的值;
[迁移拓展]
图5是一个航模的截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E为AB边上的一点,ED⊥AD,EC⊥CB,垂足分别为D、C,且AD•CE=DE•BC,AB=2dm,AD=3dm,BD=dm.M、N分别为AE、BE的中点,连接DM、CN,求△DEM与△CEN的周长之和.
18.(8分)如图,矩形OABC中,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0,8),点C的坐标为(6,0).抛物线经过A、C两点,与AB边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P为线段BC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点Q为线段AC上一个动点,AQ=CP,连接PQ,设CP=m,△CPQ的面积为S.
①求S关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m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
②当S最大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若存在点F,使△FDQ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8分)已知: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翻折矩形纸片,使点A落在对角线DB上的点F处,折痕为DE,打开矩形纸片,并连接EF.
的长为多少;
求AE的长;
在BE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的值最小?若存在,请你画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8分)已知a+b=3,ab=2,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
21.(8分)如图,已知A(3,0),B(0,﹣1),连接AB,过B点作AB的垂线段BC,使BA=BC,连接AC.如图1,求C点坐标;如图2,若P点从A点出发沿x轴向左平移,连接BP,作等腰直角△BPQ,连接CQ,当点P在线段OA上,求证:PA=CQ;在(2)的条件下若C、P,Q三点共线,求此时∠APB的度数及P点坐标.
22.(10分)如图,矩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过O点的直线EF与AB、C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
(1)证明:△BOE≌△DOF;
(2)当EF⊥AC时,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3.(12分)的除以20与18的差,商是多少?
24.解方程: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360°÷36°=10,所以这个正多边形是正十边形.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2、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从0,﹣1,﹣2,1,3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故选B.
考点:概率.
3、B
【解析】
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完全平方公式:(a±b)1=a1±1ab+b1.可巧记为:“首平方,末平方,首末两倍中间放”可得答案.
【详解】
A选项:4x3•1x1=8x5,故原题计算正确;
B选项:a4和a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
C选项:(-x1)5=-x10,故原题计算正确;
D选项:(a-b)1=a1-1ab+b1,故原题计算正确;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关键是掌握整式的乘法各计算法则.
4、D
【解析】
分析:根据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利用时间得出等式方程即可.
详解: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题关键是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部分,列出方程即可.
5、B
【解析】
根据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A、a2•a3=a5,错误;
B、(a2)3=a6,正确;
C、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错误;
D、a5+a5=2a5,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整式运算的多个考点,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需熟练掌握且区分清楚,才不容易出错.
6、A
【解析】
利用配方法,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x2+4y2+6x-4y+11=(x+3)2+(2y-1)2+1,
又∵(x+3)2≥0,(2y-1)2≥0,
∴x2+4y2+6x-4y+11≥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配方法.
7、B
【解析】
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我们可得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应该是:(风景画的长+2个纸边的宽度)×(风景画的宽+2个纸边的宽度)=整个挂图的面积,由此可得出方程.
【详解】
由题意,设金色纸边的宽为,
得出方程:(80+2x)(50+2x)=5400,
整理后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对于面积问题应熟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8、D
【解析】
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详解:∵方程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
∴
解得:m<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根据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可以求得m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m=0时,y=2x+1,此时y=0时,x=﹣0.5,该函数与x轴有一个交点,
当m≠0时,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则△=(m+2)2﹣4m(m+1)=0,解得,m1=2,m2=﹣2,
由上可得,m的值为0或2或﹣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
10、B
【解析】
①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直接得出结论;②求得直线OA和DC的解析式,求得交点坐标即可;③由图象无法求得B的横坐标;④分别进行运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题意和图可得,
轿车先到达乙地,故选项A错误,
轿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了提速,故选项B正确,
货车的速度是:300÷5=60千米/时,轿车在BC段对应的速度是:千米/时,故选项D错误,
设货车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
5k=300,得k=60,
即货车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
设CD段轿车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ax+b,
,得,
即CD段轿车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10x-195,
令60x=110x-195,得x=3.9,
即货车出发3.9小时后,轿车追上货车,故选项C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题中信息列出函数解析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9.1
【解析】
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二次函数,门洞高度即为二次函数的顶点的纵坐标
【详解】
如图,以地面为x轴,门洞中点为O点,画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可知各点坐标为A(-4,0)B(4,0)D(-3,4)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c(a≠0)把B、D两点带入解析式
可得解析式为,则C(0,)
所以门洞高度为m≈9.1m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能够建立直角坐标系解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本题关键
12、
【解析】
首先求得每个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为邻补角即可求解.
【详解】
试题分析: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是:=30°,
则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80°﹣30°=150°.
故答案为150°.
13、 (3,1)
【解析】
分析:已知抛物线解析式为顶点式,可直接写出顶点坐标.
详解:∵y=(x﹣3)2+1为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
点睛:主要考查了抛物线顶点式的运用.
14、1
【解析】
分析: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根据两根之和等于-,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
根据题意得:1+m=3,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是解题的关键.
15、-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可以得出k<1,b<1,随便写出一个小于1的b值即可.∵一次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k<1,b<1.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16、①②④
【解析】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判断①,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判断②,根据函数图象判断③④⑤.
【详解】
解:∵对称轴是x=-=1,
∴ab<0,①正确;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
∴方程x2+bx+c=0的根为x1=-1,x2=3,②正确;
∵当x=1时,y<0,
∴a+b+c<0,③错误;
由图象可知,当x>1时,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④正确;
当y>0时,x<-1或x>3,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小军的证明:见解析;小俊的证明:见解析;[变式探究]见解析;[结论运用]PG+PH的值为1;[迁移拓展](6+2)dm
【解析】
小军的证明:连接AP,利用面积法即可证得;
小俊的证明:过点P作PG⊥CF,先证明四边形PDFG为矩形,再证明△PGC≌△CEP,即可得到答案;
[变式探究]小军的证明思路:连接AP,根据S△ABC=S△ABP﹣S△ACP,即可得到答案;
小俊的证明思路:过点C,作CG⊥DP,先证明四边形CFDG是矩形,再证明△CGP≌△CEP即可得到答案;
[结论运用] 过点E作EQ⊥BC,先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BF,根据翻折及勾股定理求出DC,证得四边形EQCD是矩形,得出BE=BF即可得到答案;
[迁移拓展]延长AD,BC交于点F,作BH⊥AF,证明△ADE∽△BCE得到FA=FB,设DH=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得到BH=6,再根据∠ADE=∠BCE=90°,且M,N分别为AE,BE的中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小军的证明:
连接AP,如图②
∵PD⊥AB,PE⊥AC,CF⊥AB,
∴S△ABC=S△ABP+S△ACP,
∴AB×CF=AB×PD+AC×PE,
∵AB=AC,
∴CF=PD+PE.
小俊的证明:
过点P作PG⊥CF,如图2,
∵PD⊥AB,CF⊥AB,PG⊥FC,
∴∠CFD=∠FDG=∠FGP=90°,
∴四边形PDFG为矩形,
∴DP=FG,∠DPG=90°,
∴∠CGP=90°,
∵PE⊥AC,
∴∠CEP=90°,
∴∠PGC=∠CEP,
∵∠BDP=∠DPG=90°,
∴PG∥AB,
∴∠GPC=∠B,
∵AB=AC,
∴∠B=∠ACB,
∴∠GPC=∠ECP,
在△PGC和△CEP中
,
∴△PGC≌△CEP,
∴CG=PE,
∴CF=CG+FG=PE+PD;
[变式探究]
小军的证明思路:连接AP,如图③,
∵PD⊥AB,PE⊥AC,CF⊥AB,
∴S△ABC=S△ABP﹣S△ACP,
∴AB×CF=AB×PD﹣AC×PE,
∵AB=AC,
∴CF=PD﹣PE;
小俊的证明思路:
过点C,作CG⊥DP,如图③,
∵PD⊥AB,CF⊥AB,CG⊥DP,
∴∠CFD=∠FDG=∠DGC=90°,
∴CF=GD,∠DGC=90°,四边形CFDG是矩形,
∵PE⊥AC,
∴∠CEP=90°,
∴∠CGP=∠CEP,
∵CG⊥DP,AB⊥DP,
∴∠CGP=∠BDP=90°,
∴CG∥AB,
∴∠GCP=∠B,
∵AB=AC,
∴∠B=∠ACB,
∵∠ACB=∠PCE,
∴∠GCP=∠ECP,
在△CGP和△CEP中,
,
∴△CGP≌△CEP,
∴PG=PE,
∴CF=DG=DP﹣PG=DP﹣PE.
[结论运用]
如图④
过点E作EQ⊥B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C=∠ADC=90°,
∵AD=8,CF=3,
∴BF=BC﹣CF=AD﹣CF=5,
由折叠得DF=BF,∠BEF=∠DEF,
∴DF=5,
∵∠C=90°,
∴DC==1,
∵EQ⊥BC,∠C=∠ADC=90°,
∴∠EQC=90°=∠C=∠ADC,
∴四边形EQCD是矩形,
∴EQ=DC=1,
∵AD∥BC,
∴∠DEF=∠EFB,
∵∠BEF=∠DEF,
∴∠BEF=∠EFB,
∴BE=BF,
由问题情景中的结论可得:PG+PH=EQ,
∴PG+PH=1.
∴PG+PH的值为1.
[迁移拓展]
延长AD,BC交于点F,作BH⊥AF,如图⑤,
∵AD×CE=DE×BC,
∴,
∵ED⊥AD,EC⊥CB,
∴∠ADE=∠BCE=90°,
∴△ADE∽△BCE,
∴∠A=∠CBE,
∴FA=FB,
由问题情景中的结论可得:ED+EC=BH,
设DH=x,
∴AH=AD+DH=3+x,
∵BH⊥AF,
∴∠BHA=90°,
∴BH2=BD2﹣DH2=AB2﹣AH2,
∵AB=2,AD=3,BD=,
∴()2﹣x2=(2)2﹣(3+x)2,
∴x=1,
∴BH2=BD2﹣DH2=37﹣1=36,
∴BH=6,
∴ED+EC=6,
∵∠ADE=∠BCE=90°,且M,N分别为AE,BE的中点,
∴DM=EM=AE,CN=EN=BE,
∴△DEM与△CEN的周长之和
=DE+DM+EM+CN+EN+EC
=DE+AE+BE+EC
=DE+AB+EC
=DE+EC+AB
=6+2,
∴△DEM与△CEN的周长之和(6+2)dm.
【点睛】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相似的判定及性质定理,翻折的性质,根据题中小军和小俊的思路进行证明,故正确理解题意由此进行后面的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18、(1);(2)①,当m=5时,S取最大值;②满足条件的点F共有四个,坐标分别为,,,,
【解析】
(1)将A、C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y=-x2+bx+c,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①先用m表示出QE的长度,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S关于m的函数;
②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F点的坐标即可,注意不要漏写.
【详解】
解:(1)将A、C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得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8;
(2)①∵OA=8,OC=6,
∴AC= =10,
过点Q作QE⊥BC与E点,则sin∠ACB = = =,
∴ =,
∴QE=(10﹣m),
∴S=•CP•QE=m×(10﹣m)=﹣m2+3m;
②∵S=•CP•QE=m×(10﹣m)=﹣m2+3m=﹣(m﹣5)2+,
∴当m=5时,S取最大值;
在抛物线对称轴l上存在点F,使△FDQ为直角三角形,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8的对称轴为x=,
D的坐标为(3,8),Q(3,4),
当∠FDQ=90°时,F1(,8),
当∠FQD=90°时,则F2(,4),
当∠DFQ=90°时,设F(,n),
则FD2+FQ2=DQ2,
即+(8﹣n)2++(n﹣4)2=16,
解得:n=6± ,
∴F3(,6+),F4(,6﹣),
满足条件的点F共有四个,坐标分别为
F1(,8),F2(,4),F3(,6+),F4(,6﹣).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抛物线的解析式的求法抛物线的最值等知识点,是各地中考的热点和难点,解题时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运用,同学们要加强训练,属于中档题.
19、(1);(2)的长为;(1)存在,画出点P的位置如图1见解析,的最小值为 .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2)设AE=x,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延长CB到点G,使BG=BC,连接FG,交BE于点P,连接P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1)∵矩形ABCD,∴∠DAB=90°,AD=BC=1.在Rt△ADB中,DB.
故答案为5;
(2)设AE=x.
∵AB=4,∴BE=4﹣x,在矩形ABCD中,根据折叠的性质知:
Rt△FDE≌Rt△ADE,∴FE=AE=x,FD=AD=BC=1,∴BF=BD﹣FD=5﹣1=2.在Rt△BE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FE2+BF2=BE2,即x2+4=(4﹣x)2,解得:x,∴AE的长为;
(1)存在,如图1,延长CB到点G,使BG=BC,连接FG,交BE于点P,连接PC,则点P即为所求,此时有:PC=PG,∴PF+PC=GF.
过点F作FH⊥BC,交BC于点H,则有FH∥DC,∴△BFH∽△BDC,∴,即,∴,∴GH=BG+BH.在Rt△GF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GF,即PF+PC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涉及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思想.
20、1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ab,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a3b+2a2b2+ab3
=ab(a2+2ab+b2)
=ab(a+b)2,
将a+b=3,ab=2代入得,ab(a+b)2=2×32=1.
故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是1.
21、(1)C(1,-4).(2)证明见解析;(3)∠APB=135°,P(1,0).
【解析】
(1)作CH⊥y轴于H,证明△ABO≌△BC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OA=3,CH=OB=1,求出OH,得到C点坐标;
(2)证明△PBA≌△Q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A=CQ;
(3)根据C、P,Q三点共线,得到∠BQC=135°,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PA=∠BQC=13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P,得到P点坐标.
【详解】
(1)作CH⊥y轴于H,
则∠BCH+∠CBH=90°,
∵AB⊥BC,
∴∠ABO+∠CBH=90°,
∴∠ABO=∠BCH,
在△ABO和△BCH中,
,
∴△ABO≌△BCH,
∴BH=OA=3,CH=OB=1,
∴OH=OB+BH=4,
∴C点坐标为(1,﹣4);
(2)∵∠PBQ=∠ABC=90°,
∴∠PBQ﹣∠ABQ=∠ABC﹣∠ABQ,即∠PBA=∠QBC,
在△PBA和△QBC中,
,
∴△PBA≌△QBC,
∴PA=CQ;
(3)∵△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QP=45°,
当C、P,Q三点共线时,∠BQC=135°,
由(2)可知,△PBA≌△QBC,
∴∠BPA=∠BQC=135°,
∴∠OPB=45°,
∴OP=OB=1,
∴P点坐标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矩形的性质,通过“角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2)根据题意和(1)可得AC与EF互相垂直平分,所以四边形AECF是菱形.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B=OD,AE∥CF,
∴∠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BOE与△DOF中,
,
∴△BOE≌△DOF(AAS).
(2)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
又∵由(1)△BOE≌△DOF得,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AC,
∴四边形AECF是菱形.
23、
【解析】
根据题意可用乘的积除以20与18的差,所得的商就是所求的数,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20﹣18)
【点睛】
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列出式子是解题的关键.
24、无解.
【解析】
两边都乘以x(x-3),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去分母得:x2﹣3x﹣x2=3x﹣18,
解得:x=3,
经检验x=3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
【点睛】
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求出x的值后不要忘记检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育才教育集团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